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常听到学生这样评价数学:数学是枯燥的,缺少趣味性,让人昏昏欲睡。这种观点虽然比较偏激,但至少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负面状况。其实,生活是美的,而生活中因为有了数学就变得更美。为什么学生没此感觉呢?除了教材的原因外,作为数学教师,应检讨一下自己的教学,有必要重新设计数学教学流程,尤其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方面。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显然,教学情境解决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而初中生的思维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的阶段,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认识的具体形象之间存在着矛盾。《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数学教学应该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因遇到问题且需要解决而引起的。没有问题的学习是不存在的,过于简单容易的问题,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过难过深的问题,又会使学生心灰意冷,不利于激发动机,违背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原则。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应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笔者就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问题思考如下:
一、创设愉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创新数学知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并获得广泛的数学体验。根据中学生的特点,设法把枯燥的数字、符号、抽象的概念公式变成具有形象性、愉悦性的教材。尤其是在一堂课的开始阶段,为学生创设最佳教学情境,对于激发其兴趣、启动其思维显得非常重要。为此,应充分利用听音乐、猜谜语、做游戏等方式,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有序数对”时,首先出示电脑课件,屏幕显示在电影院找座位的画面,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掌握了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探究情境,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时,努力挖掘教材本身潜在的智力因素,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发现、探索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创新能力。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并认为这是教学中的“金科玉律”。如在进行“等腰在角形的性质”的教学时,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轴对称的知识,拿出准备好的学具,通过剪一剪、折一折,演示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变换,大胆猜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这种直观的低起点的方式引入新课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每一位学生都踊跃参与,领悟数学学习的价值。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效果,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只要教师善于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手、脑、口等并用,那么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将真正成为再创造的过程。在这种再创造的活动中,他们的创新能力会不断增强。
三、创设讨论情境,促进学生认知深化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中学生乐于交往,而讨论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对教学中的知识障碍点和思维障碍点,在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创设讨论情境,更有利于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在讨论中思考、交流、互补,教师再因势利导,促进学生认知深化。如教学“全等三角形的条件”,在研究判定三角形全等需要几个条件时,我决定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只见他们时而皱眉思索,时而快速地画图,时而激烈地争辩,所有的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索中。通过讨论,大部分同学认为至少需要三个条件。最后表扬了全体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学生在讨论中开阔了思路,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数学源于生活,把情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在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后,特别注重创设数学大课堂情境,鼓励和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之后,让学生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画出自己家、学校和绵阳的位置关系图。
五、运用多样性情境方式,让学生探索学习、深入思考
情境的创设要采用多种形式,一般中低段的教学情境创设应以与学生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以直接接触到的“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作情境内容,而高段的教学情境创设应以与学生的直接经验相冲突的对象和“有挑战性”的任务为情境内容。教学情境的表现形式也应该多种多样,可以是故事情境、图片情境,也可以是操作情境、活动情境、信息情境和问题情境等等;情境创设的主体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多样性情境方式,学会主动探索、深入思考。实践证明,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第一线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现实且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促使他们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让间接经验的学习有直接的生活经验作支撑,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只有当学生主动地寻求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才能为数学知识的应用找到生长点,也才有可能进一步探索体会其应用价值。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研究曾提出,旧知是通过它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清晰性)三个特性(统称为认知结构变量)来具体影响有意义学习的行程和效果。所谓可利用性是指: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具有用来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旧知识,没有这种旧知识,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同化)就失去了落脚点,学习便只能是机械进行的。创设情境既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这是情境的两大功能,也是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两个先决条件。新课程理念强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并不是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远离了儿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有专家建议: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从情境引入,对于一些不便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就是“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由此启示: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不断变化的,教师的学识与经验也会随着教龄的增加而逐渐丰富,教师对同一项知识内容的把握不会一成不变,学习情境应该随着现实生活的变化及教师的成熟状态而及时更新,不能选定了某个学习情境之后就多年不变,否则就会使学习情境失去应有的吸引力。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教学情境就是以直观方式再现书本知识所表征的实际事物或者实际事物的相关背景,显然,教学情境解决的是学生认识过程中的形象与抽象、实际与理论、感性与理性以及旧知与新知的关系和矛盾。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而初中生的思维正处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的阶段,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认识的具体形象之间存在着矛盾。《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数学教学应该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因遇到问题且需要解决而引起的。没有问题的学习是不存在的,过于简单容易的问题,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过难过深的问题,又会使学生心灰意冷,不利于激发动机,违背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原则。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应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思维的参与,激发其内驱力,使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之中,达到掌握知识、训练思维和提高能力的目的。笔者就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问题思考如下:
一、创设愉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创新数学知识。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并获得广泛的数学体验。根据中学生的特点,设法把枯燥的数字、符号、抽象的概念公式变成具有形象性、愉悦性的教材。尤其是在一堂课的开始阶段,为学生创设最佳教学情境,对于激发其兴趣、启动其思维显得非常重要。为此,应充分利用听音乐、猜谜语、做游戏等方式,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有序数对”时,首先出示电脑课件,屏幕显示在电影院找座位的画面,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掌握了用有序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探究情境,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时,努力挖掘教材本身潜在的智力因素,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发现、探索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在探究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创新能力。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并认为这是教学中的“金科玉律”。如在进行“等腰在角形的性质”的教学时,让学生利用已有的轴对称的知识,拿出准备好的学具,通过剪一剪、折一折,演示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变换,大胆猜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这种直观的低起点的方式引入新课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每一位学生都踊跃参与,领悟数学学习的价值。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效果,笔者深深地体会到:只要教师善于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手、脑、口等并用,那么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将真正成为再创造的过程。在这种再创造的活动中,他们的创新能力会不断增强。
三、创设讨论情境,促进学生认知深化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中学生乐于交往,而讨论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对教学中的知识障碍点和思维障碍点,在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创设讨论情境,更有利于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在讨论中思考、交流、互补,教师再因势利导,促进学生认知深化。如教学“全等三角形的条件”,在研究判定三角形全等需要几个条件时,我决定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只见他们时而皱眉思索,时而快速地画图,时而激烈地争辩,所有的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索中。通过讨论,大部分同学认为至少需要三个条件。最后表扬了全体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学生在讨论中开阔了思路,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数学源于生活,把情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验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生活情境中的数学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体验到在生活中数学是无处不在的,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后,特别注重创设数学大课堂情境,鼓励和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之后,让学生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画出自己家、学校和绵阳的位置关系图。
五、运用多样性情境方式,让学生探索学习、深入思考
情境的创设要采用多种形式,一般中低段的教学情境创设应以与学生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可以直接接触到的“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作情境内容,而高段的教学情境创设应以与学生的直接经验相冲突的对象和“有挑战性”的任务为情境内容。教学情境的表现形式也应该多种多样,可以是故事情境、图片情境,也可以是操作情境、活动情境、信息情境和问题情境等等;情境创设的主体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多样性情境方式,学会主动探索、深入思考。实践证明,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广大第一线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现实且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促使他们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让间接经验的学习有直接的生活经验作支撑,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只有当学生主动地寻求数学知识的实际背景,才能为数学知识的应用找到生长点,也才有可能进一步探索体会其应用价值。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的研究曾提出,旧知是通过它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清晰性)三个特性(统称为认知结构变量)来具体影响有意义学习的行程和效果。所谓可利用性是指: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具有用来对新知识起固定作用的旧知识,没有这种旧知识,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同化)就失去了落脚点,学习便只能是机械进行的。创设情境既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这是情境的两大功能,也是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的两个先决条件。新课程理念强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并不是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远离了儿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有专家建议: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从情境引入,对于一些不便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导入新课。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就是“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由此启示: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学生的日常生活是不断变化的,教师的学识与经验也会随着教龄的增加而逐渐丰富,教师对同一项知识内容的把握不会一成不变,学习情境应该随着现实生活的变化及教师的成熟状态而及时更新,不能选定了某个学习情境之后就多年不变,否则就会使学习情境失去应有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