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该断块属于稠油油藏,原油粘度较大(50℃ ,原油平均粘度为1216mPa.s),油田尚无同类油藏开发经验可供借鉴,新井的大量投产,产量的快速上升使我们面对油藏、井筒、集输、生产组织等各方面的挑战,通过不断摸索与实践X断块稠油油藏开发的问题与对策,通过二氧化碳吞吐、井筒加药、电加热杆的应用,点滴加药泵的研制、集输系统全程保温等方式,取得一定的效果,对同类稠油油藏开发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字:稠油 降粘 二氧化碳吞吐
1.开发历程
断块自1994.04月投入开发,经历了定向井开发阶段及水平井开发阶段,因油水粘度比大,定向井开发初期定向井产液能力低,2006年以后采用水平井开发,生产效果较好,日产油最高40t。2010年,随着二氧化碳吞吐措施的实施,产量得以稳定,2018年9月,随着新井的逐渐投产,断块焕发了新的生机!
2.降粘效果探索与应用
2.1油藏问题
问题:油藏原油粘度过大,无法正常采出
断块投产初期第一步需要解决的是油藏问题,由于原油粘度太大,原油甚至无法从地层流入井筒,多口井开井后出现井口出液不连续,功图显示供液不足的情况,我们当初怀疑是地层能量的问题,后得出结论:油藏原油粘度过大,无法流入工作筒。
结合前期的调研和试验成果,X断块优选降粘剂吞吐、CO2吞吐、两种方式
2.2 井筒问题
问题:井筒原油粘度大,导致不同步频发
随着新井一口口吞吐投产,不同步现象出现的越来越频繁,在新井投产初期低含水阶段,受稠油影响,多井出现不同步现象,传统的泵车洗井对油井含水影响较大,且有效期短,亟待寻找新的井筒降粘方式
2.2.1 L井原油降粘实验(化学法)
实验方法
将L井原油进行简易脱水,制成去游离水稠油,将稠油和地层水按一定比例配制成含一定比例的原油,搅拌均匀后,在40℃恒温条件下用SNB-3旋转粘度计测定初始粘度;取一个1000ml烧杯,加入上述配制好的原油 400g,并且加入1.6g(加药量为0.4%)的筛选药剂,置于70±1℃的恒温水浴中,恒温20min 并于1200r/min的转速下搅拌均匀,用SNB-3旋转粘度计测定40℃时此原油的粘度。
实验结果分析
原油流动改性剂降粘效果不理想,而采油用降粘剂 表面活性剂类 JRSJ-1降粘效果理想,并随着原油含水率的增高,降粘效果稳步提升,在含水30%的情况下降粘率达到了70%以上,而当含水为50%时,降粘率更是达到97%以上,此时有部分水已经从油中脱离出来,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采油用降粘剂 表面活性剂类 JRSJ-1可以起到很好的降粘效果。
2.2.4 实践:井筒降粘——井筒加药(化学法)
初期井筒加药我们均采用的水基降粘剂,但是在低含水期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在辽河油田的学习,受掺稀采油的启发,采油三区积极与油田管理科和工艺所结合,针对油田常用的水基降粘劑进行改进,与瑞丰结合,改进并生产油基降粘剂,针对该断块新投产油井初期无水采油期以及低含水期,采用油基降粘剂,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经过多次试验,摸索出降粘剂效益最大化的使用规律,含水小于40%,使用油基降粘剂,含水40%-80%,使用水基降粘剂,大于80%,停用降粘剂。
2.2.5 井筒降粘——空心杆电加热投产及管理(物理法)
( 1) 连续控制法: 为了保证抽油机正常工作和产油量, 使加热装置满功率输出, 并且长期连续不断的运行。保证抽油机正常工作, 计算油井加热就过剩电能, 实验该方法能否较好控制电加热装置。
试验井 :N井
(井口出液温度:40度+)
( 2) 定时控制法:使加热装置满功率输出, 但加热装置不是连续运行, 通过时钟控制, 让加热装置定时运行。确定加热装置运行时间及停止时间, 根据井液温度变化来确定加热装置运行时间及停止时间。
试验井 :AA井
(井口出液温度:35+)
( 3) 改变功率法: 定时改变电加热装置的输出功率, 试图改变输出功率达到节电目的。只能依靠操作技术员的经验调整电加热装置的功率, 评价是否具备操作性。
试验井:BB井
(井口出液温度:35+)
2.3 集输问题
一方面,稠油导致局部管线压力高,最高回压达到4MPa。同时在吞吐井集中开井后拉油罐拉油困难,单车拉油时间由20分钟左右增加到50分钟左右。
2.3.1对策1——管线点滴加药泵的研制(物理法)
断块投产初期,单井管线回压上升较快,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利用加碱系统每天加清水稀释的方式保证管线通畅,但费用较高。维护费用10万元/月,年费用测算达到145万元。
采油技师们自行研制的点滴加药装置,并与瑞丰公司结合配置了水基降粘剂,有效的解决了单井管线回压高的问题,并降低地面维护成本。
2.3.2对策2——集输系统全程加热保温(物理法)
通过对采油树包裹、管线中频加热、大罐加热棒的启用,保证全套流程温度不低于30℃,原油粘度不大于2500mPa.s,使生产平稳运行。
3.经济效益
针对目前断块产出原油为稠油的特点,结合新井投产进度和产液含水变化制定了单井电加热杆、管线中频加热、集输管网加药运行制度。通过分阶段的优化制度,实现成本有效控制。
对比总结:结合新井投产进度,在保持正常储油、拉油生产的基础上,有效降低并维持输油管网运行压力,降低动力能耗,依据油井产液含水变化动态调整单井电加热杆、管线中频加热、井口伴热,集输管网加药运行制度,第三阶段相比第一阶段共计减少月动力费40万,能耗降低显著。
4 结语
问题1:油藏原油粘度过大,无法正常采出
对策1:降粘剂吞吐(效果差,舍弃)
对策2:二氧化碳吞吐(效果好,技术成熟)
问题2:井筒原油粘度大,导致不同步频发
对策1:井筒加药(化学法)
对策2:电加热杆应用(物理法)
问题3:稠油导致集输系统回压升高
对策1:点滴低压管线加注降粘剂(化学法)
对策2: 集输系统全程加热保温(物理法)
关键字:稠油 降粘 二氧化碳吞吐
1.开发历程
断块自1994.04月投入开发,经历了定向井开发阶段及水平井开发阶段,因油水粘度比大,定向井开发初期定向井产液能力低,2006年以后采用水平井开发,生产效果较好,日产油最高40t。2010年,随着二氧化碳吞吐措施的实施,产量得以稳定,2018年9月,随着新井的逐渐投产,断块焕发了新的生机!
2.降粘效果探索与应用
2.1油藏问题
问题:油藏原油粘度过大,无法正常采出
断块投产初期第一步需要解决的是油藏问题,由于原油粘度太大,原油甚至无法从地层流入井筒,多口井开井后出现井口出液不连续,功图显示供液不足的情况,我们当初怀疑是地层能量的问题,后得出结论:油藏原油粘度过大,无法流入工作筒。
结合前期的调研和试验成果,X断块优选降粘剂吞吐、CO2吞吐、两种方式
2.2 井筒问题
问题:井筒原油粘度大,导致不同步频发
随着新井一口口吞吐投产,不同步现象出现的越来越频繁,在新井投产初期低含水阶段,受稠油影响,多井出现不同步现象,传统的泵车洗井对油井含水影响较大,且有效期短,亟待寻找新的井筒降粘方式
2.2.1 L井原油降粘实验(化学法)
实验方法
将L井原油进行简易脱水,制成去游离水稠油,将稠油和地层水按一定比例配制成含一定比例的原油,搅拌均匀后,在40℃恒温条件下用SNB-3旋转粘度计测定初始粘度;取一个1000ml烧杯,加入上述配制好的原油 400g,并且加入1.6g(加药量为0.4%)的筛选药剂,置于70±1℃的恒温水浴中,恒温20min 并于1200r/min的转速下搅拌均匀,用SNB-3旋转粘度计测定40℃时此原油的粘度。
实验结果分析
原油流动改性剂降粘效果不理想,而采油用降粘剂 表面活性剂类 JRSJ-1降粘效果理想,并随着原油含水率的增高,降粘效果稳步提升,在含水30%的情况下降粘率达到了70%以上,而当含水为50%时,降粘率更是达到97%以上,此时有部分水已经从油中脱离出来,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采油用降粘剂 表面活性剂类 JRSJ-1可以起到很好的降粘效果。
2.2.4 实践:井筒降粘——井筒加药(化学法)
初期井筒加药我们均采用的水基降粘剂,但是在低含水期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在辽河油田的学习,受掺稀采油的启发,采油三区积极与油田管理科和工艺所结合,针对油田常用的水基降粘劑进行改进,与瑞丰结合,改进并生产油基降粘剂,针对该断块新投产油井初期无水采油期以及低含水期,采用油基降粘剂,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经过多次试验,摸索出降粘剂效益最大化的使用规律,含水小于40%,使用油基降粘剂,含水40%-80%,使用水基降粘剂,大于80%,停用降粘剂。
2.2.5 井筒降粘——空心杆电加热投产及管理(物理法)
( 1) 连续控制法: 为了保证抽油机正常工作和产油量, 使加热装置满功率输出, 并且长期连续不断的运行。保证抽油机正常工作, 计算油井加热就过剩电能, 实验该方法能否较好控制电加热装置。
试验井 :N井
(井口出液温度:40度+)
( 2) 定时控制法:使加热装置满功率输出, 但加热装置不是连续运行, 通过时钟控制, 让加热装置定时运行。确定加热装置运行时间及停止时间, 根据井液温度变化来确定加热装置运行时间及停止时间。
试验井 :AA井
(井口出液温度:35+)
( 3) 改变功率法: 定时改变电加热装置的输出功率, 试图改变输出功率达到节电目的。只能依靠操作技术员的经验调整电加热装置的功率, 评价是否具备操作性。
试验井:BB井
(井口出液温度:35+)
2.3 集输问题
一方面,稠油导致局部管线压力高,最高回压达到4MPa。同时在吞吐井集中开井后拉油罐拉油困难,单车拉油时间由20分钟左右增加到50分钟左右。
2.3.1对策1——管线点滴加药泵的研制(物理法)
断块投产初期,单井管线回压上升较快,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利用加碱系统每天加清水稀释的方式保证管线通畅,但费用较高。维护费用10万元/月,年费用测算达到145万元。
采油技师们自行研制的点滴加药装置,并与瑞丰公司结合配置了水基降粘剂,有效的解决了单井管线回压高的问题,并降低地面维护成本。
2.3.2对策2——集输系统全程加热保温(物理法)
通过对采油树包裹、管线中频加热、大罐加热棒的启用,保证全套流程温度不低于30℃,原油粘度不大于2500mPa.s,使生产平稳运行。
3.经济效益
针对目前断块产出原油为稠油的特点,结合新井投产进度和产液含水变化制定了单井电加热杆、管线中频加热、集输管网加药运行制度。通过分阶段的优化制度,实现成本有效控制。
对比总结:结合新井投产进度,在保持正常储油、拉油生产的基础上,有效降低并维持输油管网运行压力,降低动力能耗,依据油井产液含水变化动态调整单井电加热杆、管线中频加热、井口伴热,集输管网加药运行制度,第三阶段相比第一阶段共计减少月动力费40万,能耗降低显著。
4 结语
问题1:油藏原油粘度过大,无法正常采出
对策1:降粘剂吞吐(效果差,舍弃)
对策2:二氧化碳吞吐(效果好,技术成熟)
问题2:井筒原油粘度大,导致不同步频发
对策1:井筒加药(化学法)
对策2:电加热杆应用(物理法)
问题3:稠油导致集输系统回压升高
对策1:点滴低压管线加注降粘剂(化学法)
对策2: 集输系统全程加热保温(物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