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ye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中围绕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职业教育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进行了分析。尽管网络信息技术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得以普及,但应用于职业教育中却依然存在不足。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并在教学中实施,是当前阶段相关教学人员研究的主要课题。通过信息化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不仅提高了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同时也有效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關键词】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设计;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8-0017-02
  现如今,我们的生活正在逐渐普及信息数字化,网络信息技术也在各行各业中得以广泛应用。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学生教育,在时代发展的影响下,传统模式的课堂教育已经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运用信息化技术,开展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中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在信息化教学的环境下,我们可以培养具备创新性思维的全方位发展型人才。当前阶段,我国的职业教育正在面临改革,这时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十分重要。所以,务必要科学的设计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使教育与基本国情进行良好的结合。
  一、确定教学目标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通常是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同时也是主观意识的构建者。而教学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了体现,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十分重要[1]。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务必要结合本课基本内容进行设计,并融合学生学习的个性特点,辅以信息化教学技术。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过程中,确定教学目标的根本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并通过具体目标的形式掌握所学习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进而实现情感的提升。然而在明确教学目标时,要将其与学生本身相符,也就是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自主学习实现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提升。教师也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以便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教学知识,或是在教学总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子目标,逐步完成教学任务。
  二、创建教学情境
  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中,创建教学情景十分重要,教师通过创建和学习内容相关的情景,使学生融入其中,在“真实”中学习知识,掌握技术。除此之外,好的教学情景也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带领学生在问题的基础上寻找答案。将课堂教学更加形象,这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教师在创建教学情景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例如图像、动画等,将学生的智力激发到最佳状态,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空中乘务课程教学时,为了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真实的工作环境,教师可以利用飞机飞行声音、真实环境的模拟,创建真实的教学情景,结合本课所讲解的实际内容,让学生加以实践,进而设计带有教学情境的教学任务,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下进行问题的探索,调动学生联想与判断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与信息资源的合理设计
  明确学习目标需要多元化的信息资源,并且不同的信息资源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所以,教学人员要对教学过程与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设计[2]。其中,教学过程中的信息资源种类比较多样化,其中包括了视频、文件以及教学所用图片等,除此之外,也包含了一些信息化技术工具,例如相应软件与网络配套设备等。为了能够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务必要在正式教学之前准备好所需要的教学资源,或是建立教学资源库。学生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对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带着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法。
  另外,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首先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梳理,让过程体现有序性,通常状况下教师要书写文字形式的信息化教案。对学生学习与问题研究的流程进行设计,其中涵盖了学习过程计划、学习活动方案、具体的组织形式与对应的教学对策等几点。若提前告诉学生教学的实际过程,那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务必要对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参加的活动、组织以及课堂中教学媒体的应用等进行合理的设计。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绘制教学流程图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以上几个要素之间在空间与时间进程上的联系。
  四、优化设计教学案例
  为了能够对学生经验进行拓展,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时以网络信息技术的形式,结合相应案例,或是展示学生作品。合理设计教学案例发散学生思维,将已有知识与问题进行连接。所述案例务必要体现问题蕴含的复杂性,在对案例进行展示时,以免为学生营造成定势的效果,教师要将案例活学活用,不要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使思维变得千篇一律。
  五、教学评价设计
  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对其进行及时的调整,让学生能够对教学过程适应。信息化教学设计通常是从明确教学目标开始,最后结束于教学评价,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务必要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使设计能够对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进行吸引。所以,在对教学评价进行设计时,可以与当前盛行的微信、微博、微课等形式进行结合,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保证信息传递的时效性。教师通过设计网络评价的形式,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评价,以此体现教学评价设计的有效性。
  六、结束语
  通过信息化教学的有效应用,不仅有效提升了职业教育阶段的教学效率与质量,而且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也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在此教育环境的要求下,必然可以实现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欣,杨泽伟.关于职业教育信息化及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探讨[J].职教论坛,2014,05:76-78
  [2]孙玥.信息化教学设计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02:2-3
其他文献
2002年11月6日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明渠截流龙口合拢.从戗堤非龙口进占时机选择到明渠截流龙口合拢时机的选择,准确、及时的中期水文气象预报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持.2002年气候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7-0048-02  课堂是由一系列情境构成的,为学生创设促进智慧生成的学习情境是初中语文创智课堂的重要旨归之一。语文来源于生活,学习情境的创设也应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世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势必应同时关注课堂学习情境的生成性,让语文课堂成为充满智慧和情感、富有美感的课堂,成为激情与
结合工程实践,应用斜坡稳定性常规分析方法,在充分分析稳定性各影响因子的基础上建立稳定性分析反演模型,采用试验与参数反演的方法确定万州和平广场滑坡区斜坡稳定性定量分析的
【摘要】口算是学生进行计算的重要基础,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也是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数感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反映出一个学生数学素养的高低。我们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小学 口算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119-02  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少部分三年级学生在
在剩余推力法中引入渗透力,建立渗透力简化计算方法,并优化边坡稳定性评价,为更合理评价边坡稳定性提供一种思路。通过长江河道岸坡稳定性分析实例,在稳定性计算中作重组并加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