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玩狂欢:彰显欲望的迷狂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153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余华二十多年的创作历程中,始终如一地书写着人的生存境遇,关注着人的精神空间,思考和探寻着人的生存状态与生存方式。本文从主题意义、叙述结构、叙述方式、话语特点等层面对《兄弟》的具体文本进行整体关照,系统地分析了余华以“狂欢”的思维与方式再现现实的策略,探寻了《兄弟》隐藏在外在形式背后的创作意识及颇具狂欢色彩的叙事特质和意义追求。
  关键词:兄弟 再现现实 狂欢策略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余华是中国当代文坛中一位别具特色的作家。2005年,余华的新作《兄弟》问世,新一轮的创作在主体的创作理念和意义探求上继续延续《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的轨迹,但在内在精神、叙事结构、语言等方面却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狂欢”姿态。这些风格上的“狂欢”挑战着读者的阅读趣味,也引发了不同程度的争议。那么这种“狂欢”,是作家有意为之还是无意巧合?其叙述背后的意义是什么?这些都是值得玩味的问题。
  一 狂欢作为策略
  1 何为“狂欢”
  “狂欢”一词源自狂欢节,是指由于摆脱禁锢,人们的心灵得以解脱,纵情欢乐,所以充满诙谐、快乐、坦率和生气勃勃的格调和气氛。
  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巴赫金(M.M.Bakhtin,1895-1975)提取了狂欢节中“狂欢”这一精神内核,形成“狂欢化理论”。“狂欢化的哲学精神”就是该理论的核心精神,包含了对“翻了个的生活”的狂欢式世界感受和“翻过来看”的立体多元的狂欢式思维。此外,还把“狂欢”这一词语纳入文学理论的范畴,提出了复调、讽刺性模拟、庄谐体等叙述结构与方式,以此探寻在群体精神释放下人的本质意义。
  2 狂欢作为策略
  余华在《兄弟》的叙述策略上与巴氏“狂欢化理论”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共鸣与共谋。《兄弟》中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狂歡”姿态,绝非仅仅是外在的形式,其背后贯穿的是作者“一生的想法”:再现客观现实,即始终如一地再现人的生存境遇,关注人的精神空间,思考和探寻人的存在状态。因此,《兄弟》从叙述主题的选择到叙述结构、叙述风格的表现始终都从这个目的出发,最终又指向这一目的。
  下面就从主题意义、叙述结构、话语特点等层面对余华新作《兄弟》展开具体论述,探讨作品中显在的狂欢精神以及余华如何运用狂欢策略再现客观现实。
  二 主题意义
  1 关于“欲望”
  欲望是什么?拉康在吸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和黑格尔等前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欲望源于内心的渴望,本质上乃是一种对缺乏或缺场的欲望。欲望因其源于内心,能以内心的真实折射出生存的真实,表现了对人主体地位的确认。
  2 欲望的狂欢
  余华在《兄弟》中提炼出“欲望”的主题,从内向外观照现实世界。虽然从20世纪以来以欲望来展现人的生存状态并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但余华是聪明的。首先,选取了高度浓缩的四十年(1960-2005年)作为叙述背景。“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那是一个人性泛滥、伦理颠覆、浮躁纵欲的时代,更甚于今天的欧洲。”
  其次,《兄弟》抓住了欲望的主体——李光头。文章以李光头的性欲发展为主线,把他从原始欲望的萌发,到欲望的宣泄——偷窥,到欲望的停滞,再到欲望的不断膨胀和最后欲望的摧毁——“阳痿”,这几个过程的重要事件串连起来叙述,从中带出了四十年间人的各种欲望从苏醒到压抑到解放再到无限的膨胀,最后迷失在欲望泥潭中的整个过程。
  最关键的是《兄弟》抓住欲望主题在精神与功能上与“狂欢精神”契合的特点,从性欲、暴力和物欲(名欲、利欲)几个层面横向展开各种欲望的叙述,让身在其中的人以身体进行着“突围表演”,在时代与人性呼声的撞击中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强烈欲望信息,而欲望就在纷纷扰扰的阐发中展示了独特的狂欢色彩。
  三 欲望的狂欢书写
  《兄弟》把欲望与时代交织在一起书写,让他们自由对话,使欲望逐步展现其狂欢的面目。《兄弟(上)》的故事发生在“文革”前后,人的本能欲望被深藏在严密的道德网络之下,此时的叙述是相对节制的。到了《兄弟(下)》,面对纷繁浮躁的当下,人在物欲横飞的时代大流中自由漂浮,压制已久的欲望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如火山迸发般地喷涌而出,叙述便摆脱了固有的羁绊,在复调、反复渲染、放大夸张、荒诞叙述等狂欢式的叙述交汇下,文本进入了新一轮的狂欢。
  1 众生喧嚣
  (1)交替的语调——喧嚣与宁静
  《兄弟(上)》开始部分还保持着悲喜交错的叙述节奏,叙说着人性在特定的道德体系和历史流程中做着怎样的变异和挣扎。
  在对两次偷窥事件兴致勃勃的悲喜对比描写中,刘镇人潜藏着的欲望在涌动,随后看似平静的刘镇人终因“革命”进入了癫狂状态,以革命之名宣泄着蠢蠢欲动的原始欲望,在急速的叙述节奏中狂热的“革命激情”一路喧嚣而上。当余华进入到熟悉的暴力、死亡叙述时,文字便不自觉的回到了早年作品疯狂书写的状态。其中对宋凡平死亡的渲染铺陈得令人窒息。之后,对孙伟被红袖章少年们用剪刀刺破了动脉血管致死和孙伟的父亲自杀的细致描写同样令人颤栗,让人感觉到一股暴力的欲望似乎已彻底冲破了人性的底线。
  但《兄弟(上部)》在强烈的喧嚣表象下,还潜隐着宁静的叙述。主要集中在兄弟俩在文革时期相依为命的片段描写,兄弟、父子间的温情在惨烈时代中开辟出短暂但宁静的空间,使悲戚与绝望得到了暂时的缓解。
  (2)众生喧哗
  如果说《兄弟(上)》是在喧嚣与宁静交替中缓步前行,那么到了《兄弟(下)》喧嚣便是主旋律。余华自始至终都是以全知的视角主观讲述,而且一律快节奏推进,如风卷残云,似乎要把当下的纷繁全部纳入叙述当中。叙述和语言变得简单与夸张,文字与欲望随节奏狂欢起来。
  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进口旧西装”那一章。余华用整整一章书的篇幅,极致地描写细节,描绘了刘镇人对日本垃圾西装热烈疯狂追捧的盛大场景,在众生喧哗中把刘镇人受欲望驱使盲目攀比,冀望借着名人西装的外壳提高身价的滑稽众生相展露无疑。又如,那场纷纷扰扰的全国处美人大赛,余华以电影扫镜头的叙述方式,极其夸张的笔法描绘了被欲望驱赶着的众生万象,真处女、假处女为了实现虚荣的愿望,不惜以各种手段挺进决赛;男人们为了满足好奇与感观的刺激从全国各地闻讯赶来;刘镇人们、商人们、骗子们各施各法,抢夺这场盛会的金钱硕果;如潮水般涌来的新闻记者与主办者在捕捉新闻与炒作新闻中获取各自的利益……各色人物粉墨登场,熙熙攘攘地涌进刘镇突围表演,最终湮没在纷扰与喧嚣之中。   喧嚣叙述在某种程度上对表现膨胀的欲望有着催化的作用,因此,在《兄弟(下)》的叙述中,喧嚣与欲望共进同振。但由于余华一直采取全知的主观视角展开叙述,不能充分展开对话,喧嚣也只能是“众生喧哗”,而不是“众声喧哗”,所以,作家一旦陷入文本欲望的迷彰中,便迷失了叙述的方向,文字也就失去了控制,呈现在读者眼前的便是一组组人头攒动的喧嚣影像。
  2 反复渲染,展现荒诞
  《兄弟(上)》余华便不遗余力地反复描绘李光头在厕所偷窥女人屁股后发生的一连串喜剧性故事。文中浓墨重彩地渲染了李光头在被抓后漫长而隆重的游街、声讨、审问等一系列的闹剧,不厌其烦地叙述李光头如何用偷窥见闻换取五十六碗三鲜面的过程,就在这种情绪高涨的反复渲染中,生动勾勒出李光头机灵顽劣、刘镇人虚伪滑稽的形象,并在这对形象的多次交锋中迸发出特殊的喜剧效果并展示了现实的荒诞。
  余华着意对啼笑皆非的情节进行高频率的反复渲染,对“性欲”、“阳痿”等赤裸裸、粗鄙字眼的强化,旨在形象地将深藏在人内心如大海的暗涌般的欲望真实地呈现出来,并突现荒诞的生活与历史对人性的异化,潜藏的欲望就在异化中产生了荒诞、滑稽、嘲弄与可笑。
  3 放大与夸张
  余华认为:“两个时代,从匮乏到泛滥,都荒诞,都超现实。”余华为了接近这个时代最大的现实——超现实,他采取了极度放大和夸张的书写策略。所谓放大就是对某一焦点的扩大,密集观照,而夸张即使其扭曲变形。这种放大与夸张的描写在《兄弟(下)》中随处可见,并经常交错使用。如对首届全国处美人大赛的场面描写,“三千个处美人全部穿着比基尼,高矮胖瘦美丑不一的处美人站成一排,长达两公里,……所有的人都挤在大街的两旁,所有的梧桐树上都像是爬满了猴子似的爬满了人,所有的电线竿都有男人在跳钢管舞,爬上去滑下来,再爬上去再滑下来,……病人们也出来了,断腿的拄着拐杖,断手的吊着胳膊,正在输液的自己举着瓶子,刚动了手术的由亲友抬着架子,躺在板车里,坐在自行车后坐上,都出来啦。”
  “这些处美人把胸挺了三小时,把腰扭了三小时,把微笑在嘴角挂了三小时,把深情在眼睛里含了三小时。”通过夸张的数字无限放大欲望,使其在小小的刘镇中不断挤碰,扭曲、变形,同时还因数字的单一和符号性,使文本极具荒诞感。
  余华在语言表达上肆无忌惮,蔑视一切常规。他采取粗线条的方式不断加强场面的描写或通过简单的数字符号将某个戏剧化事件不断夸张、放大使之变形,直观地展现了一个似曾相似的、荒诞不经的欲望世界。毋庸置疑,“夸张的语言就是能达到现实的语言不能达到的力度”,把作家所理解的“荒诞、欲望流溢”的“怪诞现实”极致地展现出来,并给人留下强烈的眩晕与冲击力。然而,由于单一粗线条的放大与夸张方式缺少一个稳固的现实支点,文本到了后面却走向了形式和无意义。
  4 小丑、傻瓜、骗子的形象
  在《兄弟》中借助代表边缘身份的小丑、傻瓜、骗子形象,对现实世界进行讽刺性的模拟,这些形象的表演不仅对这个欲望横流的世界本质有着不可比拟的颠覆和反拨作用,还增加了文本戏谑荒诞的狂欢色彩。
  《兄弟(下)》“十四个瘸傻瞎聋的忠臣”是较为突出的形象。李光头和“十四个瘸傻瞎聋的忠臣”的沟通错位常常让人啼笑皆非。有趣的是,忠臣们对李光头越忠心耿耿,他们的表演就越滑稽。此外就是江湖骗子周游,他以粗鄙的撞骗伎俩征服了刘镇的人们、点心店的苏妹、还有追随者宋岗。周游的成功正是对这个“翻了个的世界”——荒诞无序的当下的生动讽刺。
  四 结语
  余华以狂欢的笔法、玩世不恭的方式、放大的场面描写、夸张的语言等叙述方式展现跨度四十年的欲望狂欢,让我們看清世界荒诞狂欢的本质,传达了他对这个荒诞无常的世界的嘲笑。
  但同时也因作家自身创作思维的局限,使叙述走向极端。与80年代形式探索的极端化、90年代生存意识的理想化一样,《兄弟》欲望的狂欢书写也因魔幻化引来评论界的争议。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狂欢叙述没有进入现实的内核,欲望主体的平面化,文本缺少对话。当这些欲望与变幻的时代、各种压抑的道德体系交汇在一起时,必然会产生诸多的内在冲突,这种具有内在冲突的欲望才可以突现人的主体性并侧面深刻反映人的生存状态。虽然在《兄弟》中已能直面当下,但是这种内在的冲突几乎是缺位的。如果说在《兄弟(上)》中还能感受到人性欲望与时代、道德体系的冲突,那么到了《兄弟(下)》人的欲望完全与时代达成了同步共振的共识,所有的人与事都随着“欲望”的汹涌澎湃而漫无目的飘舞。此外,叙述全知全能的切入视角也局限了作家的思维。所以作者的叙述一旦迷失在狂欢的迷彰之中,文本便因失去实在的支点而缺乏震撼人心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余华随笔选》,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
  [2] [俄]巴赫金,白春仁、顾亚铃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
  [3] 朱崇科:《张力的狂欢——论鲁迅及其来者之故事新编小说中的主体介入》,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4] 余华、严锋:《〈兄弟〉夜话》,《小说界》,2006年第3期。
  [5] 余华:《兄弟》(下部),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6] 余华:《兄弟》(上部),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7] 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 余华:《兄弟》(后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简介:陈若蕾,女,1980—,广东广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汉语言当代文学,工作单位: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 明代徽州墨商方于鲁以精湛的制墨技艺为人所知,而其在明代徽州文学界的地位却少有人发掘。本文将其文学创作与身世、交游相互关联,加以探讨,以其兼具商人与作家两者身份的特殊性,揭示了明代中后期经济背景下徽州商贾与文人群体融合的事实。  关键词:徽州 方于鲁 商人 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徽州制墨有长久的历史,据明弘治《徽州府志》记载,徽墨出于
期刊
摘要 朱熹的代表性山水诗《武夷棹歌》传入韩国之后,影响了整个朝鲜朝并形成全球独一无二的九曲文化。不同于过分强调文本义理内涵的同时期众士林,奇大升心目中的《武夷棹歌》是写景和抒情高度融合在一起的一组山水诗。  关键词:《武夷棹歌》 解读 奇大升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目前韩国各地处处可见的“九曲文化”,就是以朱熹的《武夷棹歌》作为范本形成的文化现象,主要由
期刊
摘要 孙颖先生编创的古典舞《谢公屐》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生命境界与审美情态,以谢公屐这个形象隐喻中国文人的气度风骨,给观者带来了无限广阔的意蕴和意境。该作品以一幅风格浓郁的山水画作为创作背景,展现了魏晋时期文人游山乐水、吟诗谈玄的生活。在舞蹈中通过诗词的借喻来展现魏晋时期哲学重新解放、人文精神觉醒、思想异常活跃、文化思想转变的时代特征,以此为《谢公屐》创作的主体精神,并把这
期刊
摘要 本文主要采用知识社会学和形式分析方法,以视觉修辞为视角,考察20世纪60年代艺术家在创作以鲁迅为题材的美术作品时,如何在政治意识形态限定的范围内运用各种修辞方式,以达到不同形态的鲁迅形象的建构。  关键词:鲁迅美术形象 视觉修辞 意识形态  中图分类号:J22 文献标识码:A     视觉修辞学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图像修辞学,最早的论著是罗兰·巴特1961年和
期刊
摘要 石涛主张绘画要面向生活,师法自然,反对墨守成规,要敢于突破陈法,才能创造出大量新颖独特、风格迥异的作品,在对绘画技法的变新上,他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又不囿于传统精神的束缚。石涛独特的创新视角影响了明清绘画泥古不化的现实,对当今绘画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石涛的创新视角可以启发绘画的创造性思维,启示我们在时代创新中要尊重传统文化的价值。  关键词:一画 笔墨 似与不似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土家族有一种精细的棉质“ 布”,这种做工精细的棉布又被称为“兰干细布”,堪称纯手工艺品中的民艺一绝;唐朝又称其为“溪峒布”。直至宋代,日渐成熟的土家族纺织技艺除了纺织一般的土布之外,还有用青丝棉织造的织锦,被称为是“西兰卡普”。由于这种纹饰图案拥有显著的生活特点,色彩绚烂,造型纯朴,造型图案体现了丰富的生活情趣,实可谓是民族图案艺术的奇葩。因在《溪蛮丛笑》
期刊
摘要 中国园林是以山水画的构图为蓝本,以山水诗的意境为内涵,融合了美学、哲学、诗词、绘画以及雕塑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艺术。“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形象的塑造所要表现出来的意境与情调,是中国园林的最高艺术境界。园林艺术的综合性体现在作为空间艺术的画与作为时间艺术的诗被十分协调地统一在了一起。  关键词:中国园林 谢赫六法 意境 诗情画意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 在同质化的城市竞争中,展现地方特色、探索传统文化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公共艺术涵盖历史的概念和地域的范畴,它是根植于特定环境中的艺术形态。发挥城市公共艺术“文化名片”的标示作用,是营造现代城市人文艺术氛围的可行途径。本文主要从公共艺术的认知出发,结合徐州的地方传统文化特色,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尝试探索城市公共艺术创作结合地域文化、表达场所精神方面的新思路。  关键词:城市
期刊
摘要 重庆南山是重庆知名的风景区,它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在经济发展时期,南山的人文景观保护与发展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将从南山人文景观现状的分析中寻找问题的症结,并结合地域性特点和科学发展的观点提出合理的保护发展建议。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人文景观 保护 发展  中图分类号:J50 文献标识码:A     一 重庆南山概述  
期刊
摘要 弗朗西斯·培根摧毁了画面与观众相关的真实,“禁闭”的空间扭曲、碎裂,打碎了逻辑思维的整体连续性,瓦解了文艺复兴以来建构的视觉真实,画出“不”、“非”、“无”等否定观念,非历史主义的语言形式揭露了对文明理性精神和人本主义传统的质疑,具有强烈的荒诞性、非理性主义和虚无主义的精神实质。但是,培根赋予“虚无”以意义,揭示生活的真实,培根曾经这样说:“我想要做的是歪曲事物的外在,但是在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