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准备,提高教学有效性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ncjw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次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对唱歌、表演特别感兴趣,他们唱歌时的音色很好听,而且对音乐的节奏感和表演欲望非常强。因此在这次的公开展示活动中,园长和我商议准备上一节音乐歌唱活动,从内容的选择、目标的定位、材料的准备以及对活动过程的把握,我们一起做了反复的思考和准备工作,现对前期的一些工作进行回顾与反思。
  一、歌曲内容的选择和反思
  一首歌曲是否适合幼儿,首先看它能否激起幼儿唱歌的兴趣和欲望。在我们的教材上,有许多好歌,但并不一定适合幼儿,因为有些歌词太陈旧复杂,幼儿不易于理解,有的歌曲内容与幼儿的生活经验相脱离,孩子不感兴趣,所以歌曲的选择影响着幼儿歌唱的质量。那么怎样的歌曲适合幼儿演唱?我认为只要幼儿感兴趣的、健康的、能给幼儿带来愉快情绪的歌曲就适合幼儿歌唱。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和反思
  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中起到了灵魂的作用。一开始这节课的两条目标是:1.学习演唱歌曲,尝试用强弱变化的歌声表现歌曲中“转”的上扬和“摇”的下落。2.能创造性地表现秋天树叶飞舞、旋转、飘落等姿态,充分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通过第一次试教后,我们就发现,对中班上学期的幼儿来说,第一教时就要用强弱变化的歌声表现歌曲中“转”的上扬和“摇”的下落是很难的。我们考虑到整首歌中,主要表现的就是秋叶下落时的“转”和“摇”,因此把重点放在了让孩子用身体动作表现秋天树叶旋转、飘落的姿态,充分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因此,我们把目标定为:我们把第一条目标改为乐意参加歌唱活动,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第二个目标,能表现秋天树叶旋转、飘落的姿态,充分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这样,目标的指向性就比较明确,适合我班的孩子,也很容易操作。
  三、教学环节的分析和反思
  1.热身律动中,我播放了一段自己合成的音乐,开始是优美缓慢的轻音乐,表现种子在泥土里睡觉——发芽——渐渐长高——变成一棵小树,然后是一段欢快的“七色光”伴奏音乐,表现了一棵棵小树在阳光的照耀下,欢快地跳起了舞。
  (开始部分中动听的音乐和形象优美的动作马上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孩子们和我一起在音乐声中欢快地做起了热身律动。)
  2.练声游戏中,当老师说道:“秋风姐姐是怎么样吹口哨的呢?”幼儿说:“是呼呼地吹的”我们一起来学秋风姐姐吹口哨吧!此时配班老师弹琴,幼儿练声。
  (这时我把歌曲中秋风吹口哨这一内容,融入了练声当中,为幼儿理解掌握歌词这一环节做了铺垫,又能起到练声的作用)
  3.在引导幼儿跟着音乐表现秋天树叶飘舞的姿态时,老师对幼儿的表演,进行了恰当的回应。
  师:你刚才是怎么跳舞的,把你的动作表演给大家看一下;
  师:哦,你的双手慢慢摇呀摇呀,一看就知道小树叶在跳摇摇舞呢,真不错!
  师:你的动作很特别,小树叶是转着跳舞的,原来他在跳转转舞呢!
  师:你在跳的时候还加上了脚的动作,这样动作更完整了。
  (我对孩子的表演进行了恰当的评价,对孩子的动作起到总结和提示作用,既能调动幼儿表演的积极性,为下面更好地学习秋叶“转”和“摇”的动作起到了铺垫作用。)
  4.当孩子在观察图谱,创编“转”的动作时,我是这样提问的:我们怎么样用动作表现小树叶越摇越低呢?谁来跳跳看?此时,好多孩子表演时,都是在原地转了一圈,我说:“你转的真不错,老师觉得呀,如果在转的时候蹲下来,慢慢地越转越高,这样和图谱上的小树叶就跳得一样美了。
  (当孩子的表演不能达到我预期的要求时,我没有否定孩子,而是在孩子动作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当时我的这一说法和举动,既能保护孩子的自信心,又能很自然地引出“转”的动作,收到了两全其美的效果。)
  5.在老师范唱的这一环节中,增加了一次范唱,并提出要求:“刚才老师發现有的孩子还没听清楚,那没关系,张老师再来唱一遍,不过这次唱的时候我有一个要求,请你的小手跟我一起动起来。”
  (音乐教育家曾这样说过:在音乐活动中,儿童的紧张很多时候来源于对音乐学习内容的不熟悉。孩子们又一次倾听再加上手的动作,使他们消除了紧张的心理,对歌词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因此,这次孩子们回答时积极了很多,也说到了很多关于歌词的内容,我想此时加入的这一环节应该是有效的。)
  6.图谱能帮助幼儿很快理解并掌握歌词,使孩子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因此在幼儿学做“转”和“摇”的动作以及学唱新歌时,我始终都是利用图谱来组织并完成教学内容的。
  (我认为在音乐教学中,图谱往往作为一种“先行组织者”,对教学起到促进用,能吸引幼儿的注意,营造适宜的课堂教学氛围,帮助孩子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应该说图谱的出示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
  7.在集体表演中,让孩子走到前面和老师一起表演,大多数孩子都会拥挤到你的前面,使动作不能够舒展,还会出现混乱的局面。
  (我想此时的语言提示和我的行动是非常有效的。)
  8.在第三次教学活动中,当我分别出示转的图谱和摇的图谱时。问幼儿“看!老师这里的小树叶它也在跳舞呢!它是怎么跳的呀?谁来表演一下!”我话刚说完,顿时就发现幼儿的反应不是特别强烈,好像不愿意表演的样子。
  (我的教学材料不能让孩子做出有效的反应,就像评课老师说的,如果换成多媒体的话孩子可能会更直观地看到树叶在空中做着转和摇的动作,效果可能会更好。)
  四、课后点滴体会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深深体会到:教师只有在教学准备时充分考虑到孩子的学习方式和年龄特点,了解孩子原有的经验,分析孩子究竟会遇到什么困难?会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困难?架设怎样的学习台阶帮助孩子达到教学目标?才能确定适宜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在教学中采取孩子能明白的方法和语言,从而促进幼儿自主地学习和发展。
  在教学准备阶段,老师除了要考虑重点部分,还要充分考虑到一些细节问题。如果我在材料的准备时,能考虑到孩子学习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教学,能让孩子更直观地看到树叶在空中旋转和摇落的现象,孩子表演经验就会得到提升,表演的积极性性就会更高。
其他文献
减负多年,但作业量过多的老顽症却迟迟得不到根治。其實各省对作业量过多都有或多或少的整治,但收效甚微。2012年6月19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了对全省17地市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抽查情况。在此次调查中,青岛小学、初中、高中均存在作业量“超标”问题,成为17地市中的三个学龄段作业量不符合规定的前三名,其实教育部门对各年级作业量早有明确规定,但在现实执行中却阻力重重。此外,不少地区还存在假期补课、公布成绩排名
层递式作为一种目的性、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既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写作的兴趣,还可以训练他们的写作技巧。层递式教学模式指的是:将写作教学目标按照层次划分,教师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通过逐层递进的方式实现最终教学目标,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可弥补传统作文教学中的不足,已被众多教师广泛应用。  一、加强基本遣词造句能力的训练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各科知识的初级起步阶段,生活经验匮
同伴冲突是指幼儿个体与个体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对抗状态或相互对立的行为过程,是幼儿间的一种重要的社会交往形式。像世界上诸多事物一样,冲突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建设性和破坏性。现代研究更趨向于肯定早期冲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积极影响,认为冲突是同伴互动效果的关键机制,儿童的社会认知冲突导致了儿童的心理重构,促进了个体心理的变化,加速了心理的适应和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幼儿社会
课堂教学管理是一门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很值得我们去探讨,去深思。提高课堂效率重点就在于提高课堂管理的方法与效果上。找到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也就抓住了课堂教学的真谛。  课堂教学管理是一门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特别是数学教学课堂。它不仅仅要求教师传授数学的知识,更是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新课程标准就是考虑到这一点,才明确规定在课堂教学实施中,要把追求育人的目标贯穿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