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效,是课堂教学的生命。但在传统的中职语文课堂中,通常是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即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讲解和分析文本内容,这便在极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学习能力,更无从谈起高效课堂的构建。本文就基于这一现状,对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作以分析探讨,旨在进一步激活课堂教学活力,促进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中职语文;高效课堂;导入;探究;角色扮演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推进,“构建高效课堂”已然成为广大教学工作者的共识和共同追求目标。作为中职语文教师,我们理应将高效课堂的构建当作孜孜不倦的教学追求,并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引下积极调整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以使其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与素质教育的教学需要,从而构建出高质量、高效率、高收益的语文课堂。
一、灵活导入,激活课堂,点燃兴趣
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的起始环节,它虽然所占时间很短,但却在极大程度上关乎着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因此,作为中职语文教师,我们要想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首当其冲地就是要充分认识到导入环节的重要性,并立足学生特点与文本内容来对其进行灵活设计,以使学生在上课之初便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为接下来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调。
在教学《美腿与丑腿》这篇课文之初,我对学生说道:“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玩一个简单的心理测试。若是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掉在地上,你觉得会是什么?”随后,幻灯片依次显示了四个选项,分别是:A.宝石B.瓶盖C.镜子的碎片D.硬币。待学生做出选择后,我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出示了相关解析,并引出了新课内容:“由于生活态度不同,每个人的幸福指数也各不相同。但幸福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人生的最高理想。那么,该怎样做,或者说,我们该有怎样的心理建设,才会比较容易获得幸福?今天,就让我们借助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的一篇文章《美腿与丑腿》,来探讨一下有关幸福的话题。”如此导入,趣味横生,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二、合作探究,解读文本,深化理解
传统的被动式教学模式已然不能适应当今素质教育的教学需要与学生的学习与能力发展需要。现如今,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方式,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与实践者,教师则是课堂的组织者与学生的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应将课堂的主动权还于学生,并以问题为契机,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展开深度解读,以便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同时,还能够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知,从而获取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故都的秋》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我结合文本内容设置了如下问题,以供学生思考探究:1.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聚”,本文围绕“秋”,描写了哪些关于秋的景物?2.在刻意描绘的五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3.读全文,你认为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各具怎样的特点?4.纵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5.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五幅故都秋景,是按什么顺序写的?6.作者认为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如此,通过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文本,既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又深化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知。
三、角色扮演,自主建构,心同其情
在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统治下的中职语文课堂中,往往是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则始终扮演着“听者”与“接受者”的角色,这便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成了教师与学生各自的单向活动过程,进而不利于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也不利于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对此,教师不妨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自主建构,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发学生与文本内容和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待阅读完《二十年之后》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自主分配角色,并在不改变文章原意的基础上加以自己的独特理解,运用语言表达与肢体动作相结合的形式来对文本内容进行演绎重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了起来。与此同时,我对扮演每个角色的学生分别予以了一定的指导和点拨,以使其能够更为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如此一来,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课堂参与,而且还使学生学会了结合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情感倾向、创作意图来更深层次、更客观公正地去品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总而言之,作为中职语文教师,我们要想从根本上扭转传统课堂长期以来“高耗低效”的现状,就必须要在及时挣脱传统教学观念束缚的基础上,认真领会新课改精神,积极适应教改要求,并积极探索和寻求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推动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从而达成理想中的教学预期。
参考文献
[1]邹亚宁.中职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J].中国培训,2017(04):84.
[2]劉萍.以学生为主体 构建中职语文高效课堂[J].宁夏教育,2016(04):38-40.
关键词:中职语文;高效课堂;导入;探究;角色扮演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推进,“构建高效课堂”已然成为广大教学工作者的共识和共同追求目标。作为中职语文教师,我们理应将高效课堂的构建当作孜孜不倦的教学追求,并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引下积极调整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以使其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与素质教育的教学需要,从而构建出高质量、高效率、高收益的语文课堂。
一、灵活导入,激活课堂,点燃兴趣
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的起始环节,它虽然所占时间很短,但却在极大程度上关乎着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劣。因此,作为中职语文教师,我们要想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首当其冲地就是要充分认识到导入环节的重要性,并立足学生特点与文本内容来对其进行灵活设计,以使学生在上课之初便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为接下来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调。
在教学《美腿与丑腿》这篇课文之初,我对学生说道:“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玩一个简单的心理测试。若是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掉在地上,你觉得会是什么?”随后,幻灯片依次显示了四个选项,分别是:A.宝石B.瓶盖C.镜子的碎片D.硬币。待学生做出选择后,我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出示了相关解析,并引出了新课内容:“由于生活态度不同,每个人的幸福指数也各不相同。但幸福对于我们来说,却是人生的最高理想。那么,该怎样做,或者说,我们该有怎样的心理建设,才会比较容易获得幸福?今天,就让我们借助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的一篇文章《美腿与丑腿》,来探讨一下有关幸福的话题。”如此导入,趣味横生,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二、合作探究,解读文本,深化理解
传统的被动式教学模式已然不能适应当今素质教育的教学需要与学生的学习与能力发展需要。现如今,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学习方式,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与实践者,教师则是课堂的组织者与学生的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应将课堂的主动权还于学生,并以问题为契机,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展开深度解读,以便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同时,还能够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知,从而获取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故都的秋》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我结合文本内容设置了如下问题,以供学生思考探究:1.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聚”,本文围绕“秋”,描写了哪些关于秋的景物?2.在刻意描绘的五种秋景之外,作者思路所及而且笔触点到的还有哪些内容?3.读全文,你认为作者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各具怎样的特点?4.纵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秋和南国秋的特点,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5.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五幅故都秋景,是按什么顺序写的?6.作者认为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能否用一个字来概括?如此,通过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文本,既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又深化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知。
三、角色扮演,自主建构,心同其情
在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统治下的中职语文课堂中,往往是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则始终扮演着“听者”与“接受者”的角色,这便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成了教师与学生各自的单向活动过程,进而不利于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也不利于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对此,教师不妨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自主建构,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引发学生与文本内容和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待阅读完《二十年之后》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自主分配角色,并在不改变文章原意的基础上加以自己的独特理解,运用语言表达与肢体动作相结合的形式来对文本内容进行演绎重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了起来。与此同时,我对扮演每个角色的学生分别予以了一定的指导和点拨,以使其能够更为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如此一来,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课堂参与,而且还使学生学会了结合社会环境和作者的情感倾向、创作意图来更深层次、更客观公正地去品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总而言之,作为中职语文教师,我们要想从根本上扭转传统课堂长期以来“高耗低效”的现状,就必须要在及时挣脱传统教学观念束缚的基础上,认真领会新课改精神,积极适应教改要求,并积极探索和寻求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推动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从而达成理想中的教学预期。
参考文献
[1]邹亚宁.中职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J].中国培训,2017(04):84.
[2]劉萍.以学生为主体 构建中职语文高效课堂[J].宁夏教育,2016(04):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