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篇章:他竟然在教学比武中夺冠
本章案例以龚振(深圳市南油小学副校长)为原型。作为语文老师的他,曾代表学校参加区里的科学比赛竟然获得第一名。他打破常规,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与学生共同确定教学程序,尝试进行教学流程改革,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热情。本文为我们深度剖析了这个“意外”背后的一些教育教学规律: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是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教师,课堂教学当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参见《教育现场对话①教师发展的阿基米德点》113页)。
对话主题:综合素养在教师发展中的作用
陆晖(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中学科学教师):一名语文教师能在科学课比赛中获奖,我很敬佩。我的疑问是:这种综合素养来自学校教育还是个人研修?如何看待全才、通才、专用人才的关系?学生毕竟对学科整体的思维脉络、框架不清楚,花大量时间和学生一起备课是否切合实际?学生提前加盟到备课的具体细节中,会对正常上课产生什么影响?
龚振(案例原型):我本人是中师背景。为什么现在中小学普遍感受到中师背景的教师更为出色?主要是因为中师没有过细的专业划分,更重视培养教师的综合能力。与学生备课其实是了解学情,因为我对孩子们科学学科已有的知识储备、认知特点以及对这门课的喜爱程度都非常模糊,我的教学需要以此作为起点。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合参与备课,我只是与课代表约谈,问“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带你们一起玩、一起做实验,你们会不会喜欢”,在此情况下设计教学策略。
房超平(《教育现场对话》的作者,深圳市丽湖中学负责人):虽然龚振的获奖是偶然现象,但有其必然性。这个必然性,就是教师的综合素养、教学技能比学科专业知识更重要。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科学素养的责任到底在谁身上?我认为,师范院校不能给教师培养以终身素养是失职的。另外,备课也是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过早地进行分科教学,会扼杀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天性。
宾华(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学研究中心主任):龚振老师的课堂是老师和学生幸福成长的园地,相信有这样科学的理念、系统的教学环节设置,肯定会达到幸福的境界。
第二篇章:“贷分数”带给学生希望
本章案例以邓玉琳(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南头小学教师)为原型。案例中,两个考试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希望老师多给一点分数,以达到及格线。面对学生的“无理”要求,老师急中生智,想到了“贷分数并且还利息”这个妙招,非常智慧地解决了问题,两个学生不仅轻松“还贷”,还获得了长足进步。这个偶然事件的背后,却是老师所在学校倡导的新型评价方式的必然呈现。由此引发了我们对教育教学评价的深层思考: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应该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突出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过程的民主性、内容的多元性和结果的激励性(参见《教育现场对话①教师发展的阿基米德点》158页)。
对话主题:“教育评价”在师生发展中的意义与价值
邓玉琳(案例原型):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反复思考,怎样做才能既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起到激励他们的作用。
黄建海(南方教育时报特约评论员):学校教育常忽略评价对整个教育过程的影响,这个案例引发的是教育导向和价值取向的问题,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思考。
唐娟(深圳市丽湖中学):我曾不止一次地碰到学生拿到59分的试卷时要求:“老师,让我及格吧。”我总是不容回旋地拒绝,以为这不但维护了公平公正,还能让学生产生压力,再转化为动力。读了邓老师的这个故事,我觉得自己是一个“面目狰狞”的教师。仔细想来,教师在评价时容易进入以下误区:一是评价目的的错位,过于强调甄别而忽略激励;二是评价方法单一,注意学业成绩,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个体差异;三是过分注重结果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其实,教育评价不仅仅是分数,它处处有、时时有、事事有,应该成为教育的常态,应该渗透在教育的方方面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甚至一个眼神都起着评价的作用。
卿素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这是一位对学生具有无条件关注的老师,无论对于好学生还是后进生,都能做到公平公正无差异,这种“贷分数”的做法从心理学角度是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心灵契约”,其中包含着信任与责任。但这也只能作为一个评价案例,为教师提供了一种评价的理念和智慧,其做法很难复制,因为并不适用所有学生。这好似一个经典的评价案例,展现的是一位对学生具有无条件关注的老师,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是一个真正的心灵之师,也是一个评价高手和专家。评价是一种心灵契约,是建立在信任、责任基础上且考验老师的智慧。
第三篇章:发现爱的“支点”
本章案例以杜小宜(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校长)为原型。文中的易校长利用“爱的教育”这个支点,创造性地设立约会吧,举行师生之间的爱的约会,彰显了一种平等、自愿、尊重、信任的现代教育理念;利用主题班会、升旗仪式、家长会等渠道讲述爱的故事,把爱的元素根植在孩子心灵中,使学校成为流淌爱的乐园;践行爱的理念,确定了学生成长目标,形成了特色品牌,进而通过科学而又创新的管理艺术放大爱的力量,撬动了品牌学校创新建设的支点(参见《教育现场对话②品牌学校是这样建成的》49页)。
对话主题:“教育爱的现代诠释”
杜小宜(案例原型):一百所学校就有一百种爱的教育的形式,我是个爱做梦的人,看到孩子就开心,看到讲台就充满激情。用什么方式和环境能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了解?我认为,爱是教育的起点,是主旋律。于是,我们学校设立“爱的约会吧”,以约会为契机,产生爱的故事,进而形成爱的力量,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发展。之所以把学校人际交往方式用约会来定位,是因为对于约会双方而言,任何一方都是平等、自愿的,都必须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它体现了先进教育理念。
叶延武(深圳市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校长):杜校长和每一个优秀校长都一样,是爱的天使。杜校长的做法是在寻找爱的支点,大家都知道教育的起点是爱,但如何寻找自身的支点?怎么和家长、教师,和最小的孩子、正常的孩子、有缺陷的孩子、家庭支离破碎的孩子交往?怎么实施爱?这些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做家长和师生的朋友应是校长的定位,也是一所优质学校的先决条件。“约会吧”是个很好的方式,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还可继续扩大延伸拓展爱的渠道、爱的平台,比如微博、微信、私信、QQ、语音、视频都给我们与家长、教师、学生提供了非常好的沟通渠道。 徐启建(中国教育报刊社文化周刊主编):如今常常能够看到打着爱的旗号,喊着爱的主题的各种学校文化,但是往往这种爱并非真爱,是单向度的爱,而非双向度的爱。我们给予孩子的爱总带着潜在的期望和回报,如果没有得到回报,就会带来一些情绪化的教育行为。杜校长的“约会吧”通过平等、尊重、信任达到了真正爱的状态。人们的爱往往带着各种期待,期待没有实现,往往附带惩罚。其实,爱不能附带任何要求。此外,一味地给予不是爱,爱是双向式的,需提供平等视角,相互间达到爱的状态。
徐平利(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教育的爱是相似的,教育的不爱有各自的形态。要有真正的爱,必须挖掘自己的良心,涤净污秽,从荆棘丛里长出百合花。要有高度的责任感、真爱,会爱。
第四篇章:学校管理“怪才”
本章案例以方星(深圳市同乐学校校长)为原型。他是一个学校管理的“怪才”,学校管理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专业优势,进行了一系列管理技术改革,尝试意愿组合制,实施免检教师制,制定教学“三参数”,推动共生式教学,开设随动式课程,举办“蝇眼看校园”等等,激活了教师和学生,解放了教育生产力,放大了学校管理效率,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提供了一个鲜活样本,进而带领一所薄弱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我们清晰地勾勒出一条薄弱学校跨越发展路线图(参见《教育现场对话②品牌学校是这样建成的》64页)。
对话主题:学校管理需要技术创新
方星:我认为,创新就是将看似矛盾的事物和谐化,所有制度建立都是围绕这一目的进行的,学校管理过程中的矛盾非常多,有些矛盾需要发现。比如“意愿组合”,作为校长,我常常碰到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互相告状,我就想,能不能把关系好的组合在一起共同承担责任?于是就让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先自愿选择组合,最后让电脑得出一个最合理的组合。共生式教学强行规定一个教师在一个学期内必须要请其他教师(包括外教),进入自己班级教两节课,此举打破了封锁的班级围墙,进而促进了互相学习。
黄绪信(深圳市华侨城小学校长):每年的年终考核、评选先进、职称聘任、岗位设置等最令校长头痛,方校长创立了免检教师等制度,我注意到这一过程是由校长提名、行政会研究,最后确定名单,在这个过程中真的没人有异议?免检教师每年提名几个?行政会是否有异议?公示后是否有人反对?还有,现代教学管理不能忽视民主因素,教师表面上不反对,但不知其心里是怎么想的,等等。
庄树雄(南方都市报记者):做改革很难,曾经进行过“取消教师终身制”的网络投票,大部分教师反对取消。有两个疑问:一是虽然学校管理千差万别,但是否存在共性?二是教育是很柔性、灵动的,制定制度是否显得僵化?需要二者之间的结合点吗?
方星:规则是必要的,取消终身制也是需要的,但是每个人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看待问题。如果全国每个领域(包括公务员)都同等对待,都取消终身制,那么就没有争议了。
李继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方星校长在学校管理方面从来不盲从,有独立思维能力,善于平衡“管”与“理”。整体强调激励,方法也许有待完善,但大方向是对的,已渐渐形成管理文化。我们常说,最低层次的学校管理是“人治”,上一个台阶是“法治”,再上一个台阶是“文治”,这样才能推动学校一级一级向上发展。这里我们不难总结出一些优秀校长的共同特点:1. 超越多数人,对教育具有前瞻性的思想;2. 对教育有自己的梦想,甚至被认为天真、幼稚;3. 在学校管理方面不盲从,有自己独立的思辨能力,在此基础上大胆进行自己的管理创新;4. 能平衡“管”与“理”。
责任编辑 邹韵文
本章案例以龚振(深圳市南油小学副校长)为原型。作为语文老师的他,曾代表学校参加区里的科学比赛竟然获得第一名。他打破常规,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与学生共同确定教学程序,尝试进行教学流程改革,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热情。本文为我们深度剖析了这个“意外”背后的一些教育教学规律:一个优秀的教师应当是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教师,课堂教学当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参见《教育现场对话①教师发展的阿基米德点》113页)。
对话主题:综合素养在教师发展中的作用
陆晖(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中学科学教师):一名语文教师能在科学课比赛中获奖,我很敬佩。我的疑问是:这种综合素养来自学校教育还是个人研修?如何看待全才、通才、专用人才的关系?学生毕竟对学科整体的思维脉络、框架不清楚,花大量时间和学生一起备课是否切合实际?学生提前加盟到备课的具体细节中,会对正常上课产生什么影响?
龚振(案例原型):我本人是中师背景。为什么现在中小学普遍感受到中师背景的教师更为出色?主要是因为中师没有过细的专业划分,更重视培养教师的综合能力。与学生备课其实是了解学情,因为我对孩子们科学学科已有的知识储备、认知特点以及对这门课的喜爱程度都非常模糊,我的教学需要以此作为起点。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合参与备课,我只是与课代表约谈,问“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带你们一起玩、一起做实验,你们会不会喜欢”,在此情况下设计教学策略。
房超平(《教育现场对话》的作者,深圳市丽湖中学负责人):虽然龚振的获奖是偶然现象,但有其必然性。这个必然性,就是教师的综合素养、教学技能比学科专业知识更重要。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科学素养的责任到底在谁身上?我认为,师范院校不能给教师培养以终身素养是失职的。另外,备课也是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过早地进行分科教学,会扼杀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天性。
宾华(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学研究中心主任):龚振老师的课堂是老师和学生幸福成长的园地,相信有这样科学的理念、系统的教学环节设置,肯定会达到幸福的境界。
第二篇章:“贷分数”带给学生希望
本章案例以邓玉琳(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南头小学教师)为原型。案例中,两个考试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希望老师多给一点分数,以达到及格线。面对学生的“无理”要求,老师急中生智,想到了“贷分数并且还利息”这个妙招,非常智慧地解决了问题,两个学生不仅轻松“还贷”,还获得了长足进步。这个偶然事件的背后,却是老师所在学校倡导的新型评价方式的必然呈现。由此引发了我们对教育教学评价的深层思考: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应该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突出评价方式的多样性、过程的民主性、内容的多元性和结果的激励性(参见《教育现场对话①教师发展的阿基米德点》158页)。
对话主题:“教育评价”在师生发展中的意义与价值
邓玉琳(案例原型):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反复思考,怎样做才能既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起到激励他们的作用。
黄建海(南方教育时报特约评论员):学校教育常忽略评价对整个教育过程的影响,这个案例引发的是教育导向和价值取向的问题,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思考。
唐娟(深圳市丽湖中学):我曾不止一次地碰到学生拿到59分的试卷时要求:“老师,让我及格吧。”我总是不容回旋地拒绝,以为这不但维护了公平公正,还能让学生产生压力,再转化为动力。读了邓老师的这个故事,我觉得自己是一个“面目狰狞”的教师。仔细想来,教师在评价时容易进入以下误区:一是评价目的的错位,过于强调甄别而忽略激励;二是评价方法单一,注意学业成绩,忽视全面发展和学生个体差异;三是过分注重结果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其实,教育评价不仅仅是分数,它处处有、时时有、事事有,应该成为教育的常态,应该渗透在教育的方方面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甚至一个眼神都起着评价的作用。
卿素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这是一位对学生具有无条件关注的老师,无论对于好学生还是后进生,都能做到公平公正无差异,这种“贷分数”的做法从心理学角度是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心灵契约”,其中包含着信任与责任。但这也只能作为一个评价案例,为教师提供了一种评价的理念和智慧,其做法很难复制,因为并不适用所有学生。这好似一个经典的评价案例,展现的是一位对学生具有无条件关注的老师,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是一个真正的心灵之师,也是一个评价高手和专家。评价是一种心灵契约,是建立在信任、责任基础上且考验老师的智慧。
第三篇章:发现爱的“支点”
本章案例以杜小宜(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校长)为原型。文中的易校长利用“爱的教育”这个支点,创造性地设立约会吧,举行师生之间的爱的约会,彰显了一种平等、自愿、尊重、信任的现代教育理念;利用主题班会、升旗仪式、家长会等渠道讲述爱的故事,把爱的元素根植在孩子心灵中,使学校成为流淌爱的乐园;践行爱的理念,确定了学生成长目标,形成了特色品牌,进而通过科学而又创新的管理艺术放大爱的力量,撬动了品牌学校创新建设的支点(参见《教育现场对话②品牌学校是这样建成的》49页)。
对话主题:“教育爱的现代诠释”
杜小宜(案例原型):一百所学校就有一百种爱的教育的形式,我是个爱做梦的人,看到孩子就开心,看到讲台就充满激情。用什么方式和环境能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了解?我认为,爱是教育的起点,是主旋律。于是,我们学校设立“爱的约会吧”,以约会为契机,产生爱的故事,进而形成爱的力量,实现了学校的跨越发展。之所以把学校人际交往方式用约会来定位,是因为对于约会双方而言,任何一方都是平等、自愿的,都必须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它体现了先进教育理念。
叶延武(深圳市南山第二外国语学校校长):杜校长和每一个优秀校长都一样,是爱的天使。杜校长的做法是在寻找爱的支点,大家都知道教育的起点是爱,但如何寻找自身的支点?怎么和家长、教师,和最小的孩子、正常的孩子、有缺陷的孩子、家庭支离破碎的孩子交往?怎么实施爱?这些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做家长和师生的朋友应是校长的定位,也是一所优质学校的先决条件。“约会吧”是个很好的方式,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还可继续扩大延伸拓展爱的渠道、爱的平台,比如微博、微信、私信、QQ、语音、视频都给我们与家长、教师、学生提供了非常好的沟通渠道。 徐启建(中国教育报刊社文化周刊主编):如今常常能够看到打着爱的旗号,喊着爱的主题的各种学校文化,但是往往这种爱并非真爱,是单向度的爱,而非双向度的爱。我们给予孩子的爱总带着潜在的期望和回报,如果没有得到回报,就会带来一些情绪化的教育行为。杜校长的“约会吧”通过平等、尊重、信任达到了真正爱的状态。人们的爱往往带着各种期待,期待没有实现,往往附带惩罚。其实,爱不能附带任何要求。此外,一味地给予不是爱,爱是双向式的,需提供平等视角,相互间达到爱的状态。
徐平利(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教育的爱是相似的,教育的不爱有各自的形态。要有真正的爱,必须挖掘自己的良心,涤净污秽,从荆棘丛里长出百合花。要有高度的责任感、真爱,会爱。
第四篇章:学校管理“怪才”
本章案例以方星(深圳市同乐学校校长)为原型。他是一个学校管理的“怪才”,学校管理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专业优势,进行了一系列管理技术改革,尝试意愿组合制,实施免检教师制,制定教学“三参数”,推动共生式教学,开设随动式课程,举办“蝇眼看校园”等等,激活了教师和学生,解放了教育生产力,放大了学校管理效率,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提供了一个鲜活样本,进而带领一所薄弱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我们清晰地勾勒出一条薄弱学校跨越发展路线图(参见《教育现场对话②品牌学校是这样建成的》64页)。
对话主题:学校管理需要技术创新
方星:我认为,创新就是将看似矛盾的事物和谐化,所有制度建立都是围绕这一目的进行的,学校管理过程中的矛盾非常多,有些矛盾需要发现。比如“意愿组合”,作为校长,我常常碰到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互相告状,我就想,能不能把关系好的组合在一起共同承担责任?于是就让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先自愿选择组合,最后让电脑得出一个最合理的组合。共生式教学强行规定一个教师在一个学期内必须要请其他教师(包括外教),进入自己班级教两节课,此举打破了封锁的班级围墙,进而促进了互相学习。
黄绪信(深圳市华侨城小学校长):每年的年终考核、评选先进、职称聘任、岗位设置等最令校长头痛,方校长创立了免检教师等制度,我注意到这一过程是由校长提名、行政会研究,最后确定名单,在这个过程中真的没人有异议?免检教师每年提名几个?行政会是否有异议?公示后是否有人反对?还有,现代教学管理不能忽视民主因素,教师表面上不反对,但不知其心里是怎么想的,等等。
庄树雄(南方都市报记者):做改革很难,曾经进行过“取消教师终身制”的网络投票,大部分教师反对取消。有两个疑问:一是虽然学校管理千差万别,但是否存在共性?二是教育是很柔性、灵动的,制定制度是否显得僵化?需要二者之间的结合点吗?
方星:规则是必要的,取消终身制也是需要的,但是每个人往往站在自己的立场看待问题。如果全国每个领域(包括公务员)都同等对待,都取消终身制,那么就没有争议了。
李继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方星校长在学校管理方面从来不盲从,有独立思维能力,善于平衡“管”与“理”。整体强调激励,方法也许有待完善,但大方向是对的,已渐渐形成管理文化。我们常说,最低层次的学校管理是“人治”,上一个台阶是“法治”,再上一个台阶是“文治”,这样才能推动学校一级一级向上发展。这里我们不难总结出一些优秀校长的共同特点:1. 超越多数人,对教育具有前瞻性的思想;2. 对教育有自己的梦想,甚至被认为天真、幼稚;3. 在学校管理方面不盲从,有自己独立的思辨能力,在此基础上大胆进行自己的管理创新;4. 能平衡“管”与“理”。
责任编辑 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