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见钟情
1993年9月,我刚上班。校长是特级教师,他为教师们订阅了大量的教学期刊。我清楚地记得,仅语文类就有十几种,有《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通讯》等。在众多的“高挑个”中,唯有一本“小巧玲珑”。我打开一看,立即就被她给迷住了!《书香一缕》简短隽永、发人深思;《追忆黄金时光》专登名人的少年故事,他们堪为榜样;《芳林新叶》有新人作品、名师点评……每一个栏目都精彩。于是,我的枕边,除了新婚的妻子,还有她——《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开花结果
儿子刚读小学时,成绩让我有点沮丧。不但从未有过骄人的“双百”,而且常有“亮红灯”的危险。聊以自慰的是,他喜欢看书,尤其喜欢我的《中学生阅读,初中版》。当时他认字不多,常缠着我读给他听。我给他读得最多的是《追忆黄金时光》里的文章。常常是我读得眉飞色舞,他听得津津有味。听多了,儿子就跟我说:“爸爸,我觉得名人小时候跟我们一样,也很普通,他们有的捡过煤块,有的上课玩纸飞机,他们不是神童……”我说:“是啊,名人都是从普通人中走出来的,你也可以成为名人。”儿子眼睛一亮,说:“真的吗?”“当然!”我给了他非常肯定的回答。
2003年《中学生阅读·初中版》第5、6期合刊的《追忆黄金时光》栏目刊登的是清华大学徐葆耕教授的文章《芝麻总会开花》。我读了之后,兴奋异常!清华大学教授小时候并不是“聪明过人”,而是“笨得异乎寻常”,这扫除了我对儿子的所有疑虑。我把这篇文章读给儿子听,当听到“五个烧饼都吃完了,一个中学也没考上”时,他笑了;当听到作者后来考上了清华大学时,他“哇”地惊叫,对我说:“简直太神奇了,芝麻开花喽!”考虑到他的认知能力,我只让他记住了这样的几个句子:“有了信心,人就开窍”,“是芝麻,总会开花的”。我还告诉儿子,我从这篇文章里读出了一个道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也许是儿子长大了,变聪明了;也许是《芝麻总会开花》让他有了信心,开窍了(我更愿意相信是后者)……总之,从那之后,儿子的成绩扶摇直上,2007年7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初中。2010年7月,他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市重点高中。
现在,儿子的枕边也有一本《中学生阅读》,只不过,“初中版”变成了“高中版”。
不是尾声
至于我,在与《中学生阅读·初中版》长达19年的耳鬓厮磨中,更是受益良多。借她的熏陶,我提高了语文教学水平,被破格评为随州市骨干教师;用她的资源,我出了许多套模拟试卷,深受学生及同行好评;沾她的灵气,我写了20余篇文章,在省、市级报刊发表。其中,最让我感到自豪的是,我的文章《陪新新人类走过初三》发表在《中学生阅读,初中版,中考》2009年第5、6期合刊《初三故事》栏目!而且,让我难忘的是,我听到了编辑伊织老师那悦耳的声音,得到了她真诚温暖的鼓励!
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最盼望的时刻,是每周我给他们朗读《中学生阅读,初中版》上的文章。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跟我一样,爱上了《中学生阅读,初中版》,订阅了《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我常常想,《中学生阅读·初中版》编辑部里有着怎样的一群精灵啊,他们怎么能设计出如此贴近中学生心灵的栏目,怎么能遴选出这么受中学生喜欢的作品呢?如果能有幸见一见他们,那么,再向学生们推荐《中学生阅读·初巾版》时,我会收获多少艳羡的目光啊!
(作者系湖北广水市武元中学语文教师)
1993年9月,我刚上班。校长是特级教师,他为教师们订阅了大量的教学期刊。我清楚地记得,仅语文类就有十几种,有《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通讯》等。在众多的“高挑个”中,唯有一本“小巧玲珑”。我打开一看,立即就被她给迷住了!《书香一缕》简短隽永、发人深思;《追忆黄金时光》专登名人的少年故事,他们堪为榜样;《芳林新叶》有新人作品、名师点评……每一个栏目都精彩。于是,我的枕边,除了新婚的妻子,还有她——《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开花结果
儿子刚读小学时,成绩让我有点沮丧。不但从未有过骄人的“双百”,而且常有“亮红灯”的危险。聊以自慰的是,他喜欢看书,尤其喜欢我的《中学生阅读,初中版》。当时他认字不多,常缠着我读给他听。我给他读得最多的是《追忆黄金时光》里的文章。常常是我读得眉飞色舞,他听得津津有味。听多了,儿子就跟我说:“爸爸,我觉得名人小时候跟我们一样,也很普通,他们有的捡过煤块,有的上课玩纸飞机,他们不是神童……”我说:“是啊,名人都是从普通人中走出来的,你也可以成为名人。”儿子眼睛一亮,说:“真的吗?”“当然!”我给了他非常肯定的回答。
2003年《中学生阅读·初中版》第5、6期合刊的《追忆黄金时光》栏目刊登的是清华大学徐葆耕教授的文章《芝麻总会开花》。我读了之后,兴奋异常!清华大学教授小时候并不是“聪明过人”,而是“笨得异乎寻常”,这扫除了我对儿子的所有疑虑。我把这篇文章读给儿子听,当听到“五个烧饼都吃完了,一个中学也没考上”时,他笑了;当听到作者后来考上了清华大学时,他“哇”地惊叫,对我说:“简直太神奇了,芝麻开花喽!”考虑到他的认知能力,我只让他记住了这样的几个句子:“有了信心,人就开窍”,“是芝麻,总会开花的”。我还告诉儿子,我从这篇文章里读出了一个道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也许是儿子长大了,变聪明了;也许是《芝麻总会开花》让他有了信心,开窍了(我更愿意相信是后者)……总之,从那之后,儿子的成绩扶摇直上,2007年7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初中。2010年7月,他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市重点高中。
现在,儿子的枕边也有一本《中学生阅读》,只不过,“初中版”变成了“高中版”。
不是尾声
至于我,在与《中学生阅读·初中版》长达19年的耳鬓厮磨中,更是受益良多。借她的熏陶,我提高了语文教学水平,被破格评为随州市骨干教师;用她的资源,我出了许多套模拟试卷,深受学生及同行好评;沾她的灵气,我写了20余篇文章,在省、市级报刊发表。其中,最让我感到自豪的是,我的文章《陪新新人类走过初三》发表在《中学生阅读,初中版,中考》2009年第5、6期合刊《初三故事》栏目!而且,让我难忘的是,我听到了编辑伊织老师那悦耳的声音,得到了她真诚温暖的鼓励!
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最盼望的时刻,是每周我给他们朗读《中学生阅读,初中版》上的文章。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跟我一样,爱上了《中学生阅读,初中版》,订阅了《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我常常想,《中学生阅读·初中版》编辑部里有着怎样的一群精灵啊,他们怎么能设计出如此贴近中学生心灵的栏目,怎么能遴选出这么受中学生喜欢的作品呢?如果能有幸见一见他们,那么,再向学生们推荐《中学生阅读·初巾版》时,我会收获多少艳羡的目光啊!
(作者系湖北广水市武元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