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意大利2015年米兰世界博览会(EXPO 2015),第42届世界博览会,于2015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意大利米兰市举行。这次世博会的主题是“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这是世博会史上首次以食物为主题,展出了自不同国家的美食,并谋求2050年为全球多达90亿人口解决食物需要。
【关键词】:米兰世博会;建筑美学
与2010年成功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一样,本届米兰世博会,属于综合性世博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参展者向世界各国展示当代的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各种生活范畴的成果。但是从1851年伦敦世博会水晶宫开始,有关于世博会建筑的机器美学探讨,一直贯穿在各届世博会的展览期间。在2009年公布的2015世博会场地概念规划中提出了“星球植物园”的概念,希望更关注展览的内容和人们的体验,而非建筑的形式。然而,最终实施的规划削弱了最初的想法,并作出了妥协。作为展览场地的建筑功能性与作为表达国家形象和资本的力量的形式性的博弈在此次博览会上显得特别突出。
一、时代变迁中建筑美学意义上的转变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有一段对建筑的描述:圣言不仅仅蕴藏在建筑物中,建筑就是最古老的圣言本身,它们被修建,被理解,被阅读。这个时候建筑与其象征的观念间的对位如此精确,使得建筑难以被时间和技术所修改,它们是对各种信仰的忠实记载,它们坚定地拒绝变化并构成我们日后可以区别的各种民族的建筑特征。
然而时代的洪流无法阻挡,世俗、商业、丰富、自由最终还是取代了宗教、神圣、单纯和统一。建筑不再是宗教艺术,暴君艺术。民主与自由使得其与藝术分离,并与之平等。
中国古籍《淮南子.汜论训》中说:常故不可循,器械不可因也。
1851年首届伦敦世博会的开幕,伴随着水晶宫的建成,开启了现代建筑的机器美学。它具有工程美学特征、由模数化标准化的预制构件建成,它作为功能的容器而非美学载体。虽然在建筑史文献中,对“水晶宫”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比如普金称其是“玻璃怪物”和“迄今可以想到的最怪诞的东西”。拉斯金把它称作是“一座比过去已建的温室更大的温室而已”。 但是更多的人们赞美这座通体透明,庞大雄伟的建筑,为英国人能开创世界建筑奇迹感到无比荣耀和自豪。水晶宫在形式与细节上的创新有力的影响了整个英国在建筑上的品位。水晶宫,这座原本是为世博会展品提供展示的一个场馆,不料却成了第一届世博会中最成功的作品和展品。也许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有关世博会建筑功能与形式之间的讨论就已然开始了。
世博会的建筑既不是神圣的教堂学校,也不是供人居住的机器。现代主义的标准化也慢慢被后现代的消费主义所取代,世博会建筑由挂满大面积玻璃幕墙的盒子变成了结合各届世博会主题与各个国家形象的多种建筑形式。
世博会的主题紧紧贴合着时代特色,1851年伦敦世博会的主题是“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二战后1958年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战后第一个世界博览会,主题是“科学、文明和人性”;到2000年,主题为“人类、自然、科技”的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再到2010年, 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直至本届的米兰世博会主题为“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
自从世博会有“主题”以来,国家馆与世博主题、规划之间大致纠结于两种问题:通过世博会这一平台展现国家形象,还是展示一个国家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建筑的功能究竟是作为展览展品的容器,还是展示主题与国家形象的载体?
二、米兰世博会建筑美学
本次米兰世博会共有53个国家自建馆,2个国际组织自建馆,9个国家联合馆以及企业馆和NGO组织展馆。功能区域分为了零号馆,未来食品超市,儿童乐园以及生物多样化公园。主要的建筑区域分为世博轴大道,竞技场湖泊——生命之树音乐喷泉,露天剧场,地中海山丘,Cascina Triulza社区文明馆和世博中心等。
西班牙规划师、建筑师胡安·布斯盖兹在2009年与意大利建筑师斯特凡诺·博埃里、理查德·布尔德特、雅克·赫尔佐格及威廉·麦克多诺等人一起进行了米兰世博园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的部分设计与讨论。他们将古罗马城市中由两条主要轴线正交十字网格系统作为规划方案的概念参考。之所以采取这种“永恒”形式,是因为它具有普适的开放性,并且能够引起人们关于“理想城市”的遐想。这种鲜明而简洁的几何形式可以帮助参展国摆脱建筑形式的羁绊,从而更专注于“滋养地球,生命之源”这一主题的实质性内涵。他们向参展国提议,希望他们能放弃独立设计建造的展馆建筑,而利用主办方提供的简单的展亭展示本国的农业景观和花园。此概念可以让每一个参展国都在这条宽阔的大道两侧做出同等重要的贡献。没有哪一个展亭会过于抢眼,也没有哪一个展亭会用它怪异的设计野心从“滋养地球,生命之源”所表达出的世博会核心理念上分散我们的注意力。那条中央大道会从本质上整合所有参展国的展馆,并将借助一张贯通全长的长桌打造一座巨型的星球花园。这张长桌受到了莱昂纳多·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启发,是各种活动的载体。人们可以在此相遇、聚集,仿佛这张桌子正象征着参展国共同享有的地球。
我们来看其中几个国家馆的建筑特点:中国馆的主题为“希望的大地”,回应了本届世博会的主题,同时也展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乡土人情。本次世博会是中国首次以自建馆形式赴海外参展,4590平米的中国馆是整个园区第二大外国自建馆。中国馆整体造型呈现出麦浪的效果,屋顶运用了传统式的歇山顶,约1000平米的园林景观也是宣传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平台。门口的北京胡同,故宫红墙等设计也颇具特色,内部分为天地人和四个展区,展示了中国农业文明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馆内设计有2万根LED人工麦秆组成了“希望的田野”画面,随音乐节奏不断变化颜色与画面图案。
与上海世博会的种子概念类似,本届世博会,英国馆以一个巨大的蜂巢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同样密集。到了夜晚整个蜂巢内部会亮起闪光,点缀整个蜂巢以及巨大的花园,而闪光闪动的频率则是来自英国一组真实的蜂群活动情况,让参观者也变成“蜜蜂”参与整个蜂巢的活动中。
面积超过13000平米的意大利馆无疑是本届世博会最大的场馆,同时也是为数不多将在世博会闭幕后永久保留的场馆,耗资巨大的意大利馆采用了许多新颖的设计,不仅有如同石化森林般的外观,其建筑材料也独显环保特色,新型的水泥材料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并转化惰性盐来降低雾霾水平。意大利馆内部有多个展厅,有如同万花筒般的镜子展厅,多媒体与现实交互的展项,生命之树的微缩版本和设计思路,也有意大利不同大区的风貌展示。
日本馆本次的主题是和谐的多样性,旨在展示日本饮食文化中不同食物的共存,日本农业渔业林业畜牧业的全面发展,以及日本人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本次日本馆的外观采用了奈良法隆寺的木榫结构,由无数个三维木块组成,这样的设计可以在白天降温,夜间透光,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赫尔佐格终结世博会“名利场”的愿望虽然富于批判性,但未免充满了优越感。西方国家在百年世博会历史中尽情炫耀过国力与自豪之后,已然开始质疑“表面文章”和“民族自豪”。但是这个小小的星球上还有众多的国家才刚刚加入这场表演,他们的诉求如果被限定于“帐篷”之下,就真的是属于“21世纪的展览”了吗?国际展览局秘书长络塞泰斯的看法更为开放与中肯:“世博会就是人类各个时代挑战,各个文明的答案。”
【关键词】:米兰世博会;建筑美学
与2010年成功举办的上海世博会一样,本届米兰世博会,属于综合性世博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参展者向世界各国展示当代的文化、科技和产业上正面影响各种生活范畴的成果。但是从1851年伦敦世博会水晶宫开始,有关于世博会建筑的机器美学探讨,一直贯穿在各届世博会的展览期间。在2009年公布的2015世博会场地概念规划中提出了“星球植物园”的概念,希望更关注展览的内容和人们的体验,而非建筑的形式。然而,最终实施的规划削弱了最初的想法,并作出了妥协。作为展览场地的建筑功能性与作为表达国家形象和资本的力量的形式性的博弈在此次博览会上显得特别突出。
一、时代变迁中建筑美学意义上的转变
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有一段对建筑的描述:圣言不仅仅蕴藏在建筑物中,建筑就是最古老的圣言本身,它们被修建,被理解,被阅读。这个时候建筑与其象征的观念间的对位如此精确,使得建筑难以被时间和技术所修改,它们是对各种信仰的忠实记载,它们坚定地拒绝变化并构成我们日后可以区别的各种民族的建筑特征。
然而时代的洪流无法阻挡,世俗、商业、丰富、自由最终还是取代了宗教、神圣、单纯和统一。建筑不再是宗教艺术,暴君艺术。民主与自由使得其与藝术分离,并与之平等。
中国古籍《淮南子.汜论训》中说:常故不可循,器械不可因也。
1851年首届伦敦世博会的开幕,伴随着水晶宫的建成,开启了现代建筑的机器美学。它具有工程美学特征、由模数化标准化的预制构件建成,它作为功能的容器而非美学载体。虽然在建筑史文献中,对“水晶宫”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比如普金称其是“玻璃怪物”和“迄今可以想到的最怪诞的东西”。拉斯金把它称作是“一座比过去已建的温室更大的温室而已”。 但是更多的人们赞美这座通体透明,庞大雄伟的建筑,为英国人能开创世界建筑奇迹感到无比荣耀和自豪。水晶宫在形式与细节上的创新有力的影响了整个英国在建筑上的品位。水晶宫,这座原本是为世博会展品提供展示的一个场馆,不料却成了第一届世博会中最成功的作品和展品。也许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有关世博会建筑功能与形式之间的讨论就已然开始了。
世博会的建筑既不是神圣的教堂学校,也不是供人居住的机器。现代主义的标准化也慢慢被后现代的消费主义所取代,世博会建筑由挂满大面积玻璃幕墙的盒子变成了结合各届世博会主题与各个国家形象的多种建筑形式。
世博会的主题紧紧贴合着时代特色,1851年伦敦世博会的主题是“世界文化与工业科技”;二战后1958年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举行战后第一个世界博览会,主题是“科学、文明和人性”;到2000年,主题为“人类、自然、科技”的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再到2010年, 中国上海世界博览会,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直至本届的米兰世博会主题为“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
自从世博会有“主题”以来,国家馆与世博主题、规划之间大致纠结于两种问题:通过世博会这一平台展现国家形象,还是展示一个国家对某个问题的认识?建筑的功能究竟是作为展览展品的容器,还是展示主题与国家形象的载体?
二、米兰世博会建筑美学
本次米兰世博会共有53个国家自建馆,2个国际组织自建馆,9个国家联合馆以及企业馆和NGO组织展馆。功能区域分为了零号馆,未来食品超市,儿童乐园以及生物多样化公园。主要的建筑区域分为世博轴大道,竞技场湖泊——生命之树音乐喷泉,露天剧场,地中海山丘,Cascina Triulza社区文明馆和世博中心等。
西班牙规划师、建筑师胡安·布斯盖兹在2009年与意大利建筑师斯特凡诺·博埃里、理查德·布尔德特、雅克·赫尔佐格及威廉·麦克多诺等人一起进行了米兰世博园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的部分设计与讨论。他们将古罗马城市中由两条主要轴线正交十字网格系统作为规划方案的概念参考。之所以采取这种“永恒”形式,是因为它具有普适的开放性,并且能够引起人们关于“理想城市”的遐想。这种鲜明而简洁的几何形式可以帮助参展国摆脱建筑形式的羁绊,从而更专注于“滋养地球,生命之源”这一主题的实质性内涵。他们向参展国提议,希望他们能放弃独立设计建造的展馆建筑,而利用主办方提供的简单的展亭展示本国的农业景观和花园。此概念可以让每一个参展国都在这条宽阔的大道两侧做出同等重要的贡献。没有哪一个展亭会过于抢眼,也没有哪一个展亭会用它怪异的设计野心从“滋养地球,生命之源”所表达出的世博会核心理念上分散我们的注意力。那条中央大道会从本质上整合所有参展国的展馆,并将借助一张贯通全长的长桌打造一座巨型的星球花园。这张长桌受到了莱昂纳多·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启发,是各种活动的载体。人们可以在此相遇、聚集,仿佛这张桌子正象征着参展国共同享有的地球。
我们来看其中几个国家馆的建筑特点:中国馆的主题为“希望的大地”,回应了本届世博会的主题,同时也展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乡土人情。本次世博会是中国首次以自建馆形式赴海外参展,4590平米的中国馆是整个园区第二大外国自建馆。中国馆整体造型呈现出麦浪的效果,屋顶运用了传统式的歇山顶,约1000平米的园林景观也是宣传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平台。门口的北京胡同,故宫红墙等设计也颇具特色,内部分为天地人和四个展区,展示了中国农业文明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馆内设计有2万根LED人工麦秆组成了“希望的田野”画面,随音乐节奏不断变化颜色与画面图案。
与上海世博会的种子概念类似,本届世博会,英国馆以一个巨大的蜂巢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同样密集。到了夜晚整个蜂巢内部会亮起闪光,点缀整个蜂巢以及巨大的花园,而闪光闪动的频率则是来自英国一组真实的蜂群活动情况,让参观者也变成“蜜蜂”参与整个蜂巢的活动中。
面积超过13000平米的意大利馆无疑是本届世博会最大的场馆,同时也是为数不多将在世博会闭幕后永久保留的场馆,耗资巨大的意大利馆采用了许多新颖的设计,不仅有如同石化森林般的外观,其建筑材料也独显环保特色,新型的水泥材料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污染物并转化惰性盐来降低雾霾水平。意大利馆内部有多个展厅,有如同万花筒般的镜子展厅,多媒体与现实交互的展项,生命之树的微缩版本和设计思路,也有意大利不同大区的风貌展示。
日本馆本次的主题是和谐的多样性,旨在展示日本饮食文化中不同食物的共存,日本农业渔业林业畜牧业的全面发展,以及日本人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本次日本馆的外观采用了奈良法隆寺的木榫结构,由无数个三维木块组成,这样的设计可以在白天降温,夜间透光,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赫尔佐格终结世博会“名利场”的愿望虽然富于批判性,但未免充满了优越感。西方国家在百年世博会历史中尽情炫耀过国力与自豪之后,已然开始质疑“表面文章”和“民族自豪”。但是这个小小的星球上还有众多的国家才刚刚加入这场表演,他们的诉求如果被限定于“帐篷”之下,就真的是属于“21世纪的展览”了吗?国际展览局秘书长络塞泰斯的看法更为开放与中肯:“世博会就是人类各个时代挑战,各个文明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