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倡导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大学生数量直线上升,各种思潮不断侵入,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肩负着培养人的重大任务,须坚持办学方向,稳守意识形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在整个意识形态工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更须高度重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
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思想政治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加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方向。这无疑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置于至关重要的地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高校须高度重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思想政治工作中意识形态建设值得关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思想价值多元化愈演愈烈,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影响甚远,环境、解释、信仰和实际方面也值得关注。
1.话语环境。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困境不仅来自其内部,如新建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硬件与软件的发展有待弥补与完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和研究经费以及资源的投入不足[1]。还来自其外部的挑战和压力如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尤其是我国正处于发展的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兴起和西方思潮的无孔不入,给大学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00后”学生网络社交影响较为广泛,如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在对待网络信息方面,辨析能力不强,很做明辨是非。
2.解释方面。高校党委是学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最高决策部门,辅导员与大学生联系多,直接影响大学生对意识形态内容的汲取方式和接受与认可态度。在授课方式上,学生也对单纯说教普遍感到枯燥,部分授课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形式简单、氛围不活、效果不佳。仅仅以理论体系灌输,无法实现课程的意识形态教育目的。当然许多学生为了拿学分,仅仅将其作为一门课来学,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课程考核,没有将其与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和未来职业发展有机结合。
3.信仰层次。一些国家甚至一些不法分子借助网络载体、各种文化产品等渠道公开或隐蔽地传播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或刻意放大和攻击我国当前的党风问题和社会问题,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对不良的社会意识形态缺乏科学理性的判断,容易盲从,从而影响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2]各种价值观念不断地渗透高校,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潜滋暗长,“中国崩溃論”“文明冲突论”“意识形态的终结”和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言论以及鼓吹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的思潮和宗教信仰在校园里不时泛起。
此外,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重视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认识深度还不到位,对于自己职业规划和党的指导思想结合的还不够紧密。
4.实践方面。意识形态工作需各部门和教师相互配合。如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处等部门多是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难成合力。有的高校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比例不合理,专注专业培养,轻视人文教育,导致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边缘化;有些高校只关注学术科研、学校的发展规模和办学收益,忽视学生思想教育,减弱了意识形态工作实效性。另外,党员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学生往往对入党带有一定功利性,没有从理想和信仰去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的应有之义,因而就无法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和引领作用。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问题成因分析
随着思想文化多样化、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影响和国内外形式的变化,有的高校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够,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完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3]
1.多元文化影响。社会转型期,经济全球化影响,多元文化交流日益加强,尤其是西方各种社会思潮蔓延渗入我国。导致了青少年对“三观”产生迷疑。尤其是一些官员陈腐、拖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问题,有损政府形象,挫败干群和谐关系,影响部分青少年对我党信任。
2.网络影响。新时代,网络左右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如责任感与道德感的缺失以及网络犯罪等。大学生尚未成熟的“三观”,难以辨析网络虚拟空间碎片化信息,然而这些或多或少左右了他们的思想,影响了他们的“三观”。
3.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意识形态建设主力军,在部分高校实际处于弱势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有待提升,意识形态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双轨制”,即思政课强调意识形态教育,个别专业课则有意无意淡化主流意识形态,甚至唱反调。有的对意识形态工作和高校业务工作辩证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尚未形成学校各部门协同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的合力。
4.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思潮和错误言论缺乏有力有效的回应和反击,未能在重大问题上占有主动权和话语权,发声不够,影响有限。
三、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探析
高校是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阵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深入学习领会意识形态工作的定位和导向,明确思政课建设的目标任务,着力探索教学科研规律,为青年奠定牢固的思想根基。[4]
1.“硬”环境。加大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资金的投入,建设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党建和思政工作队伍。要通过全员培训、骨干研修、在职攻读学位、国内考察、到企业和行政单位挂职锻炼等方式,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培训,打造一只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队伍。加强对高校教师政治引领,引导他们以德施教。
2.“软”环境。针对新媒体迅速崛起,高校要充分利用好发展机遇,通过网络舆情去引导学生传播正能量。积极利用微信和微博等建立立体化网络阵地,宣传国家大事,宣扬党的理论政策,举办主旋律网络活动,如皖西学院每年举办的“十大感动人物评选”、红歌比赛、家风家训征文等,进一步弘扬正能量。如皖西学院开展独具特色的皖西革命传统教育和文化传统教育。在金寨县、金安区、裕安区建立了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了皖西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展览,建立了“红军故乡.将军摇篮”网站,邀请老革命和历史学者作报告,开展了“爱我红色老区,建我皖西”征文活动,组织学生“重走红军路”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爱党、爱国的热情,焕发了大学生勇于奉献、发愤读书的斗志。 3.拧牢主线。新时代,高校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核心地位。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和理论特点,大力弘扬社会主旋律,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生生活学习方方面面这条主线,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感染力、传播力、影响力,全方位进一步巩固和落实。
4.隐性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凭借丰蕴的条件和各种资源加强经典文本研读,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如可以通过建立大学生“红色志愿者”“马列读书会”“法学会”等一系列组织,激发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生命活力和研究兴趣, 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由“渗透”向“自觉”转变。通过建立大学生党员“答辩审核”制度、“中期审核制度”等方式,真正将学、懂、用结合起来;定期开展理论学习, 特别是以“两学一做”为抓手, 形成以党员学习带动普通学生研究理论学习热潮。最终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党建”带动“团建”、以“先进”带动“一般”的局面。[3] 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听党话、跟党走。
5.价值信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树人,夯实马克思主义主体地位,让主旋律唱得更响亮,并把其立场观点方法融入到各学科专业、贯穿到各研究领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育人的始终,引导师生以先进的事迹和优秀的人物为楷模和榜样,爱国爱民、敬岗敬業、守法守信、崇德崇善,矢志不渝地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坚决传播者、坚持践行者。
6.寓教于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活跃课余生活,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中。如利用社团活动多样性和灵活性,以学生为主体,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有意义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挖掘特色资源,办好“社团活动月”“文化节”等高品味、高格调活动和学术讲座,营造健康、高雅、和谐的文化氛围,弘扬团结、进取的民族精神,培养爱国情操和奉献精神以成就人的目标。同时也可以将传统习俗文化和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汲取精华部分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修养,更好建设文化强国。如开展以地域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参观六安周边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爱国主题演讲、参观皖西博物馆等。
关注学生们热衷话题与言论,梳理情感诉求与思想动向。大学生主体为出生于“95”后群体,倾向重视个体价值与感受。如网络平台交流、课前课间休息片断,多关注微博微信等,倾听内心声音,尤其是体察“逃课组”“低头族”“沉迷族”内心世界和价值追求。
做好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核心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高校需努力,更需全社会来关心、支持,社会专家多加入到高校思想政治课题等方面评选专家库里,以更多优秀的成绩为意识形态工作夯基固本。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社会、文化等领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同时,高校要以“集思广益献群智,广纳谏言促发展”的方式开门办学。
参考文献
[1] 李伟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强化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6):118-120.
[2]许武育.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问题研究及对策探析[J].法制与经济(学术争鸣),2014(12):128-130.
[3]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518/c1024-28361421-2.html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gxyq2017059);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9jyxm0350),皖西学院人文重点科研项目(WXSK201915/WXSK201932)。
关键词:高校;意识形态;思想政治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加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方向。这无疑将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置于至关重要的地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核心,高校须高度重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思想政治工作中意识形态建设值得关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思想价值多元化愈演愈烈,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影响甚远,环境、解释、信仰和实际方面也值得关注。
1.话语环境。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困境不仅来自其内部,如新建的马克思主义学院硬件与软件的发展有待弥补与完善,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和研究经费以及资源的投入不足[1]。还来自其外部的挑战和压力如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尤其是我国正处于发展的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兴起和西方思潮的无孔不入,给大学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00后”学生网络社交影响较为广泛,如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在对待网络信息方面,辨析能力不强,很做明辨是非。
2.解释方面。高校党委是学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最高决策部门,辅导员与大学生联系多,直接影响大学生对意识形态内容的汲取方式和接受与认可态度。在授课方式上,学生也对单纯说教普遍感到枯燥,部分授课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形式简单、氛围不活、效果不佳。仅仅以理论体系灌输,无法实现课程的意识形态教育目的。当然许多学生为了拿学分,仅仅将其作为一门课来学,主要目的是为了完成课程考核,没有将其与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和未来职业发展有机结合。
3.信仰层次。一些国家甚至一些不法分子借助网络载体、各种文化产品等渠道公开或隐蔽地传播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或刻意放大和攻击我国当前的党风问题和社会问题,青年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和发展时期,对不良的社会意识形态缺乏科学理性的判断,容易盲从,从而影响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2]各种价值观念不断地渗透高校,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潜滋暗长,“中国崩溃論”“文明冲突论”“意识形态的终结”和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言论以及鼓吹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的思潮和宗教信仰在校园里不时泛起。
此外,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重视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的认识深度还不到位,对于自己职业规划和党的指导思想结合的还不够紧密。
4.实践方面。意识形态工作需各部门和教师相互配合。如党委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处等部门多是各自为政,各行其是,难成合力。有的高校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比例不合理,专注专业培养,轻视人文教育,导致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边缘化;有些高校只关注学术科研、学校的发展规模和办学收益,忽视学生思想教育,减弱了意识形态工作实效性。另外,党员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学生往往对入党带有一定功利性,没有从理想和信仰去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的应有之义,因而就无法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和引领作用。
二、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意识形态领域问题成因分析
随着思想文化多样化、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影响和国内外形式的变化,有的高校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视不够,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不完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在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种状况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3]
1.多元文化影响。社会转型期,经济全球化影响,多元文化交流日益加强,尤其是西方各种社会思潮蔓延渗入我国。导致了青少年对“三观”产生迷疑。尤其是一些官员陈腐、拖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问题,有损政府形象,挫败干群和谐关系,影响部分青少年对我党信任。
2.网络影响。新时代,网络左右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如责任感与道德感的缺失以及网络犯罪等。大学生尚未成熟的“三观”,难以辨析网络虚拟空间碎片化信息,然而这些或多或少左右了他们的思想,影响了他们的“三观”。
3.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意识形态建设主力军,在部分高校实际处于弱势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有待提升,意识形态教育一定程度上存在“双轨制”,即思政课强调意识形态教育,个别专业课则有意无意淡化主流意识形态,甚至唱反调。有的对意识形态工作和高校业务工作辩证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尚未形成学校各部门协同创新意识形态工作的合力。
4.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社会思潮和错误言论缺乏有力有效的回应和反击,未能在重大问题上占有主动权和话语权,发声不够,影响有限。
三、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探析
高校是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阵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深入学习领会意识形态工作的定位和导向,明确思政课建设的目标任务,着力探索教学科研规律,为青年奠定牢固的思想根基。[4]
1.“硬”环境。加大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资金的投入,建设素质过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党建和思政工作队伍。要通过全员培训、骨干研修、在职攻读学位、国内考察、到企业和行政单位挂职锻炼等方式,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培训,打造一只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队伍。加强对高校教师政治引领,引导他们以德施教。
2.“软”环境。针对新媒体迅速崛起,高校要充分利用好发展机遇,通过网络舆情去引导学生传播正能量。积极利用微信和微博等建立立体化网络阵地,宣传国家大事,宣扬党的理论政策,举办主旋律网络活动,如皖西学院每年举办的“十大感动人物评选”、红歌比赛、家风家训征文等,进一步弘扬正能量。如皖西学院开展独具特色的皖西革命传统教育和文化传统教育。在金寨县、金安区、裕安区建立了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了皖西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展览,建立了“红军故乡.将军摇篮”网站,邀请老革命和历史学者作报告,开展了“爱我红色老区,建我皖西”征文活动,组织学生“重走红军路”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大学生爱党、爱国的热情,焕发了大学生勇于奉献、发愤读书的斗志。 3.拧牢主线。新时代,高校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核心地位。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的思想和理论特点,大力弘扬社会主旋律,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生生活学习方方面面这条主线,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感染力、传播力、影响力,全方位进一步巩固和落实。
4.隐性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凭借丰蕴的条件和各种资源加强经典文本研读,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如可以通过建立大学生“红色志愿者”“马列读书会”“法学会”等一系列组织,激发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生命活力和研究兴趣, 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由“渗透”向“自觉”转变。通过建立大学生党员“答辩审核”制度、“中期审核制度”等方式,真正将学、懂、用结合起来;定期开展理论学习, 特别是以“两学一做”为抓手, 形成以党员学习带动普通学生研究理论学习热潮。最终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党建”带动“团建”、以“先进”带动“一般”的局面。[3] 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听党话、跟党走。
5.价值信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树人,夯实马克思主义主体地位,让主旋律唱得更响亮,并把其立场观点方法融入到各学科专业、贯穿到各研究领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育人的始终,引导师生以先进的事迹和优秀的人物为楷模和榜样,爱国爱民、敬岗敬業、守法守信、崇德崇善,矢志不渝地做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坚决传播者、坚持践行者。
6.寓教于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活跃课余生活,将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总体规划中。如利用社团活动多样性和灵活性,以学生为主体,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有意义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完善校园文化活动设施,挖掘特色资源,办好“社团活动月”“文化节”等高品味、高格调活动和学术讲座,营造健康、高雅、和谐的文化氛围,弘扬团结、进取的民族精神,培养爱国情操和奉献精神以成就人的目标。同时也可以将传统习俗文化和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汲取精华部分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修养,更好建设文化强国。如开展以地域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参观六安周边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爱国主题演讲、参观皖西博物馆等。
关注学生们热衷话题与言论,梳理情感诉求与思想动向。大学生主体为出生于“95”后群体,倾向重视个体价值与感受。如网络平台交流、课前课间休息片断,多关注微博微信等,倾听内心声音,尤其是体察“逃课组”“低头族”“沉迷族”内心世界和价值追求。
做好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核心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高校需努力,更需全社会来关心、支持,社会专家多加入到高校思想政治课题等方面评选专家库里,以更多优秀的成绩为意识形态工作夯基固本。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社会、文化等领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同时,高校要以“集思广益献群智,广纳谏言促发展”的方式开门办学。
参考文献
[1] 李伟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强化路径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6):118-120.
[2]许武育.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问题研究及对策探析[J].法制与经济(学术争鸣),2014(12):128-130.
[3]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518/c1024-28361421-2.html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gxyq2017059);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9jyxm0350),皖西学院人文重点科研项目(WXSK201915/WXSK20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