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职业生涯中度过的。一个人选择了什么样的职业,往往就意味着他选择了什么社会角色和生活方式。对于中学生,特别是在应试教育制度下“闭门修学”、对社会知之甚少的高中生来说,对其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显得十分重要而且紧迫。
一、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含义
简单来说,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的终生职业经历。具体来讲,职业生涯是以满足需求为目标的工作经历和内心体验经历。职业生涯起始于任职前的职业学习和培训,终止于退休。从高中生的特点和高中阶段基础出发而实施的职业生涯教育就叫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
二、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
高中生是一类非常重要而特殊的群体。他们毕业后或直接进入职业领域或升入高等学校,因而是我国人才和劳动力的后备力量。他们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不但决定着其个人的职业发展,而且还影响着我国人才与劳动力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学生自我认识、职业探索、职业生涯规划与决策能力的培养,纷纷在中学、乃至小学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并通过各种措施来提高中小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要使未来的人才与劳动力适应这种变化,就应当利用学校的独特优势和各种资源条件,对高中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教育,进而使他们了解职业类别及其发展趋势、树立职业理想、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其次,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是提高专业选择能力的需要。我经常问一些填报志愿的考生,有何特长和爱好吗?没有!喜欢做什么工作吗?不知道!有什么职业理想吗?没有!知道某一专业对应的职业或工作岗位吗?不知道!总之,他们许多人都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填报专业,至于自己喜欢不喜欢、适合不适合以后再说,使高校培养了许多“产销不对路”的“产品”。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有效的措施就是开展职生涯教育,尽量让他们减少专业选择的盲目性。
再次,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是一生中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最佳时机。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从14岁开始趋于稳定,对于职业的爱好与价值观在高中阶段开始变得现实和具体。美国的职业生涯专家金斯伯格也认为,处于11—17岁的青少年有了独立的意识和价值观念,其知识与能力也显著增强,在职业需求上呈现“既注意自己的职业兴趣又注意职业角色、职业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对该职业的需要程度”等。他还认为这是个人职业生涯的尝试期。所以,在这一时期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正好满足了他们兴趣爱好定型和进行职业探索的需要,有利于帮助他们思考未来的自己并对自己的未来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尤其是他们面临着高考志愿填报这一人生抉择,会更加迫切地希望学校和老师给予职业生涯教育。
三、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
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学生自身条件分析。学生自身条件是学生思考未来职业方向、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这些教育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告诉学生影响其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包括家庭因素、生理条件、心理条件、性别、个人潜能等;二是让学生懂得自身条件如个人兴趣、性格、能力等因素与职业的关系;三是让学生懂得分析自身条件的方法,如自我分析、他人评价(包括老师、同学、朋友、家长等)、心理测量等。
2.个人职业价值观引导。职业价值观是一个人对职业好坏、职位地位高低的主观评价。它支配着人的理想、行为和态度。目前,国内外比较常用的职业价值观分类方法是“职业锚”分类法。所谓职业锚,就是个体在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至关重要的价值观。美国E.H.施恩教授据此将人的职业价值观概括为8个职业锚位,即技术/职能型职业锚、管理型职业锚、安全/稳定型职业锚、自主/独立型职业锚、创造/创业型职业锚、服务型职业锚、挑战型职业锚、生活型职业锚。职业价值观虽然没有好坏正误之分,但也需要引导。因为,个人的职业价值观同国家需要、社会需要、组织需要之间需要适应或匹配,如果不适应或不匹配就需要加以引导,以便使个人的职业价值观尽量与国家需要、社会需要、组织需要一致起来。这也是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
3.社会职业类别及其发展状况、人才与劳动力需求状况。职业是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劳动分工的出现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200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将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成了20个门类、95个大类、396个中类和913个小类。把职业分类及其发展状况、人才与劳动力需求状况告诉学生,不但能使他们懂得各种职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懂得某种职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作用,而且还有利于其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的确立和选择。
4.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及其制定。所谓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一个人为一生所要从事的职业类型与所要扮演的职业角色而做出的预先设想。通过教育,学校和老师应当让学生懂得规划的含义、规划本身所包含的要素、制定规划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制定规划的方法步骤等,最后要让学生制定一个切合其实际情况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指导其实施。
总之,高中生职业规划指导越早开始,对学生的一生就越有帮助;学生越早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就能更早明确人生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我国普通高中生涯教育实施研究》作者:梁淑琴,山西大学,2008-03-19.
[2]《职业生涯教育研究及其对我国普通高中的启示》作者:黄岳辉,上海师范大学,2006-10-20.
[3]《生涯规划的要素初探》作者:杨林,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6年7月20日.
[4]《生涯规划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作者:程利娜,选自《教育科学研究》.
一、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含义
简单来说,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的终生职业经历。具体来讲,职业生涯是以满足需求为目标的工作经历和内心体验经历。职业生涯起始于任职前的职业学习和培训,终止于退休。从高中生的特点和高中阶段基础出发而实施的职业生涯教育就叫高中生职业生涯教育。
二、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必要性
高中生是一类非常重要而特殊的群体。他们毕业后或直接进入职业领域或升入高等学校,因而是我国人才和劳动力的后备力量。他们的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不但决定着其个人的职业发展,而且还影响着我国人才与劳动力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学生自我认识、职业探索、职业生涯规划与决策能力的培养,纷纷在中学、乃至小学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并通过各种措施来提高中小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要使未来的人才与劳动力适应这种变化,就应当利用学校的独特优势和各种资源条件,对高中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教育,进而使他们了解职业类别及其发展趋势、树立职业理想、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其次,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是提高专业选择能力的需要。我经常问一些填报志愿的考生,有何特长和爱好吗?没有!喜欢做什么工作吗?不知道!有什么职业理想吗?没有!知道某一专业对应的职业或工作岗位吗?不知道!总之,他们许多人都在“情况不明”的条件下填报专业,至于自己喜欢不喜欢、适合不适合以后再说,使高校培养了许多“产销不对路”的“产品”。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有效的措施就是开展职生涯教育,尽量让他们减少专业选择的盲目性。
再次,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是一生中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最佳时机。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从14岁开始趋于稳定,对于职业的爱好与价值观在高中阶段开始变得现实和具体。美国的职业生涯专家金斯伯格也认为,处于11—17岁的青少年有了独立的意识和价值观念,其知识与能力也显著增强,在职业需求上呈现“既注意自己的职业兴趣又注意职业角色、职业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对该职业的需要程度”等。他还认为这是个人职业生涯的尝试期。所以,在这一时期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正好满足了他们兴趣爱好定型和进行职业探索的需要,有利于帮助他们思考未来的自己并对自己的未来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尤其是他们面临着高考志愿填报这一人生抉择,会更加迫切地希望学校和老师给予职业生涯教育。
三、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
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学生自身条件分析。学生自身条件是学生思考未来职业方向、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出发点和基本依据,这些教育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告诉学生影响其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包括家庭因素、生理条件、心理条件、性别、个人潜能等;二是让学生懂得自身条件如个人兴趣、性格、能力等因素与职业的关系;三是让学生懂得分析自身条件的方法,如自我分析、他人评价(包括老师、同学、朋友、家长等)、心理测量等。
2.个人职业价值观引导。职业价值观是一个人对职业好坏、职位地位高低的主观评价。它支配着人的理想、行为和态度。目前,国内外比较常用的职业价值观分类方法是“职业锚”分类法。所谓职业锚,就是个体在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至关重要的价值观。美国E.H.施恩教授据此将人的职业价值观概括为8个职业锚位,即技术/职能型职业锚、管理型职业锚、安全/稳定型职业锚、自主/独立型职业锚、创造/创业型职业锚、服务型职业锚、挑战型职业锚、生活型职业锚。职业价值观虽然没有好坏正误之分,但也需要引导。因为,个人的职业价值观同国家需要、社会需要、组织需要之间需要适应或匹配,如果不适应或不匹配就需要加以引导,以便使个人的职业价值观尽量与国家需要、社会需要、组织需要一致起来。这也是对高中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
3.社会职业类别及其发展状况、人才与劳动力需求状况。职业是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劳动分工的出现而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200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将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成了20个门类、95个大类、396个中类和913个小类。把职业分类及其发展状况、人才与劳动力需求状况告诉学生,不但能使他们懂得各种职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懂得某种职业在国家经济中的地位作用,而且还有利于其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的确立和选择。
4.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及其制定。所谓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一个人为一生所要从事的职业类型与所要扮演的职业角色而做出的预先设想。通过教育,学校和老师应当让学生懂得规划的含义、规划本身所包含的要素、制定规划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制定规划的方法步骤等,最后要让学生制定一个切合其实际情况的职业生涯规划并指导其实施。
总之,高中生职业规划指导越早开始,对学生的一生就越有帮助;学生越早认识到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就能更早明确人生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我国普通高中生涯教育实施研究》作者:梁淑琴,山西大学,2008-03-19.
[2]《职业生涯教育研究及其对我国普通高中的启示》作者:黄岳辉,上海师范大学,2006-10-20.
[3]《生涯规划的要素初探》作者:杨林,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6年7月20日.
[4]《生涯规划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作者:程利娜,选自《教育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