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兴趣作为一种心理品质和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是维持学生学习行为的内在机制,也是他们发挥能动性的驱动力。在农村小学教育中,由于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硬件设备不足等原因,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始终得不到有效激发,这也是整体性教学质量得不到有效改善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以小学数学为切入点,从三个方面对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新模式;评价体系
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启蒙阶段,也是初步产生学习兴趣的黄金期。但目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以“教师一言堂”的方式逐步进行,导致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学习兴趣自然无从谈起。兴趣培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数学知识,采取符合中低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彰显,兴趣得到激发,从而保障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笔者从“情境、模式、评价”三个方面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分析。
一、创设趣味化情境,增加探究兴趣
小学数学知识内容呈现出基础性的特点,但以数字、符号的形态展现在学生面前,导致学生常常产生思维障碍。由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思维主要以简单模仿、直观具体为主,他们更倾向于趣味化的事物,并且容易融入趣味化的场景中。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将知识赋予趣味化的特点,如:故事化、游戏化、生活化等等。这样不仅能够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刻板印象,还能够唤醒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增加他们的探究兴趣。
以“年、月、日”为例,为了加强学生对“年、月、日”的深刻理解,并能够运用这一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笔者首先以互动的方式导入教学,提出“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是哪天出生的吗”这一问题,请学生有序发言。由于这一问题是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他们都积极回答这个问题。笔者再次追问“有的学生知道某年某月某日,有些学生还知道某时某分,你们知道这里面都包含哪些信息吗?”学生思考后回答:“年、月、日、时、分。”由于学生已经对时、分、秒具有一定的学习,于是笔者揭示本节主题,即:年、月、日。这时,课堂焕发了生机和活力,由于学生对年、月、日还未有一定的理性认识,所以产生了探究兴趣,伴随着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笔者组织学生通过“分一分、涂一涂、算一算”等操作活動,使学生建构起年、月、日等知识结构。最后,笔者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展示“时间单位记忆”的歌诀法,即: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使学生将有意注意集中到学习目的中,加深他们对年、月、日的有关识记。
二、创新教学模式,唤醒直接兴趣
由于中低年级学生自制力薄弱,同时,教师采用“一言堂”为主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兴趣得不到体现,进而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研究者应创新教学模式,并以“学生的学”作为基本导向,如:探究式教学法。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还使学生在探究小组内发挥个人优势,唤醒直接兴趣,从而获得一定的数学发展。
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为例,为了激发学生探究长方形公式的兴趣,所以本节教学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笔者首先请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卡片,再指导小组进行分工,第一步摆出三个不同的长方形,第二步思考摆出的各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为多少厘米,最后填入表格中。随后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操作活动中,并互相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而将数据填入表格中。一段时间后,笔者请各小组分别展示所填写的表格,并且思考长方形的面积和所用卡片个数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表格中的数据,以及所用卡片的个数,归纳出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因此,创新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通过多种感觉同时参与体会到新知识的形成过程,还使他们融入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从而唤醒了他们的直接兴趣。
三、建立评价体系,维持稳定兴趣
合理评价是学生建立自信心的主要途径,也是维持学生稳定学习兴趣的重要过程。然而,教师常常忽视学生的情感需要,以数学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这就导致部分学生逐渐失去学习自信心,进而学习兴趣也得不到提高。因此,教师应将每个学生看成独立的个体,并建立科学化的评价体系,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自我效能感,还能使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独特优势,并建立学习自信心,从而使学习兴趣得以倍增。
综上所述,伴随着农村教育改革面临的新机遇,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迫在眉睫。教师作为教学改革主要的落实者和学生发展的帮助者,应结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和数学学科自身的特征,创设符合他们心理需要的教学情境,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翁,并且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以培养其学习兴趣。只有学习兴趣这种学习内驱力得到有效培养,学习行为才能得到有效推动,从而保障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玉芝.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黑河教育,2018(1).
[2]李建荣,闭碧梅.兴趣教育,让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J].新课程(中),2017(6).
编辑 鲁翠红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创新模式;评价体系
小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启蒙阶段,也是初步产生学习兴趣的黄金期。但目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以“教师一言堂”的方式逐步进行,导致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学习兴趣自然无从谈起。兴趣培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数学知识,采取符合中低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彰显,兴趣得到激发,从而保障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笔者从“情境、模式、评价”三个方面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分析。
一、创设趣味化情境,增加探究兴趣
小学数学知识内容呈现出基础性的特点,但以数字、符号的形态展现在学生面前,导致学生常常产生思维障碍。由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思维主要以简单模仿、直观具体为主,他们更倾向于趣味化的事物,并且容易融入趣味化的场景中。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将知识赋予趣味化的特点,如:故事化、游戏化、生活化等等。这样不仅能够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刻板印象,还能够唤醒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增加他们的探究兴趣。
以“年、月、日”为例,为了加强学生对“年、月、日”的深刻理解,并能够运用这一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笔者首先以互动的方式导入教学,提出“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是哪天出生的吗”这一问题,请学生有序发言。由于这一问题是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他们都积极回答这个问题。笔者再次追问“有的学生知道某年某月某日,有些学生还知道某时某分,你们知道这里面都包含哪些信息吗?”学生思考后回答:“年、月、日、时、分。”由于学生已经对时、分、秒具有一定的学习,于是笔者揭示本节主题,即:年、月、日。这时,课堂焕发了生机和活力,由于学生对年、月、日还未有一定的理性认识,所以产生了探究兴趣,伴随着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笔者组织学生通过“分一分、涂一涂、算一算”等操作活動,使学生建构起年、月、日等知识结构。最后,笔者运用多媒体投影技术展示“时间单位记忆”的歌诀法,即: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使学生将有意注意集中到学习目的中,加深他们对年、月、日的有关识记。
二、创新教学模式,唤醒直接兴趣
由于中低年级学生自制力薄弱,同时,教师采用“一言堂”为主的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兴趣得不到体现,进而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并不明显。因此,教师作为教学的研究者应创新教学模式,并以“学生的学”作为基本导向,如:探究式教学法。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观,还使学生在探究小组内发挥个人优势,唤醒直接兴趣,从而获得一定的数学发展。
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为例,为了激发学生探究长方形公式的兴趣,所以本节教学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笔者首先请学生利用课前准备好的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卡片,再指导小组进行分工,第一步摆出三个不同的长方形,第二步思考摆出的各个长方形的长和宽为多少厘米,最后填入表格中。随后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操作活动中,并互相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而将数据填入表格中。一段时间后,笔者请各小组分别展示所填写的表格,并且思考长方形的面积和所用卡片个数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表格中的数据,以及所用卡片的个数,归纳出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因此,创新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通过多种感觉同时参与体会到新知识的形成过程,还使他们融入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从而唤醒了他们的直接兴趣。
三、建立评价体系,维持稳定兴趣
合理评价是学生建立自信心的主要途径,也是维持学生稳定学习兴趣的重要过程。然而,教师常常忽视学生的情感需要,以数学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这就导致部分学生逐渐失去学习自信心,进而学习兴趣也得不到提高。因此,教师应将每个学生看成独立的个体,并建立科学化的评价体系,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自我效能感,还能使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独特优势,并建立学习自信心,从而使学习兴趣得以倍增。
综上所述,伴随着农村教育改革面临的新机遇,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迫在眉睫。教师作为教学改革主要的落实者和学生发展的帮助者,应结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和数学学科自身的特征,创设符合他们心理需要的教学情境,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翁,并且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以培养其学习兴趣。只有学习兴趣这种学习内驱力得到有效培养,学习行为才能得到有效推动,从而保障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玉芝.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农村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黑河教育,2018(1).
[2]李建荣,闭碧梅.兴趣教育,让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更精彩[J].新课程(中),2017(6).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