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深基坑支护工程结构

来源 :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d1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各地基本建设中的各类建筑朝着高、大、深、重等方面的发展势头仍方兴未艾,可以预料,基坑开挖与支护技术的各个方面均将继续得到全面而深入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深基坑工程;基坑支护;锚杆技术
  1 深基坑支护类型
  选择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模式能够帮助提高工程基层稳定性,常见的支护结构包括连续墙支护、钢板材料加固、灌注桩以及锚杆钢钉等。在选择支护结构类型时,要考虑施工场地的适应情况,对工程总建筑面积、高度、自重进行详细计算,根据结果判断合理的支护方式。
  2 深基坑支护的土压力
  2.1 土强度指标的选择
  不同深度土壤之间存在的压力也不相同,在确定深基坑支护结构形式前,要对土强度系数进行精准计算,即使土壤中含有的物质相同,但含水量不同,所处的压力环境也会有明显的差异。针对这一特征,在试验分析阶段可以通过改变土壤中含水量来计算不同压力下的土强度指标。基层土壤自身拥有一定的抗剪能力,能够承载一部分建筑物自重带来的压力,应用这部分应力,在此基础上计算有效的支护加固强度,既能够达到工程使用需求,又可以避免产生材料浪费问题。借助计算机软件来构建土强度指标模型,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输入其中,系统能够根据信息自动生成强度分布坐标图,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这一结果对支护方案进行分析。明确土强度情况还能够帮助工作人员掌握土壤类型,采取积极有效的土壤处理措施,避免粘土层对深基坑支护结构修筑造成影响。
  2.2 土压力计算理论及方法
  土强度分析要对深层环境中存在的压强进行分析,仅仅依靠数据计算很难得到贴近实际情况的准确结果,因此需要结合试验来进行。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施工场地,对试验区域的规格进行测量,并判断土壤类型,将其中含有的复杂性物质依次记录在报表中。对土壤表面施加压力,达到额定压力时观察土壤体积的变化,测量体积减小的数值,分别输入到计算系统中。在土壤体积发生变化之前所记录的压力数值都在应力范围内,一旦产生形变,则表示压力已经产生了土强度的抵御能力。对这一数值进行分析计算也是判断土壤环境中自身存在压力系数的关键步骤。施工现场不同方位土壤抗压能力也存在差异,在选择试验点时可以采用离散的形式来进行,确保得到的计算结果与真实情况相吻合,支护结构选择也能科学进行。
  2.3 水土压力的合算与分算
  上述文章中曾经提到,土壤中含水量不同会对抗压能力产生影响,在计算过程中含水量的判断也是关键步骤。总结施工经验可以了解到,当水土压力总和为零时,可以认定基层自身处于稳定状态,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压力选择合理的支护结构,并将结构强度体现在施工方案中。
  在水土共同压力环境下,基层承载能够会有明显的变化,但并不能体现出真实的抗压能力,在工程开展前要对土壤中多余的水分进行处理。并在基层结构中修筑有效的排水系统,避免工程使用过程中因基层含水量过多,承载能力降低。土壤自身压力与含水后的压力是分开计算的,需要詳细的测量结果。施工方案确定过程中也会参照这部分结果来进行,方便对支护结构整体优化,强化原基层承重能力薄弱的地方。
  3 支护结构计算方法
  3.1 静力平衡法
  如果基层中支护结构是连续存在的,在对承载能力进行计算时,可以选择静力平衡法来进行。认定支护结构是连续存在的,并且表现为刚性形式,在整体结构中,存在一些主要的支撑点,将分析图纸与现场情况相结合,计算出各点准确的位置,能够使每个支撑点都发挥最大承载能力。采用静力计算方式能够在减少支撑点判断所用时间。
  3.2 等值梁法
  深基坑工程中支护材料所处深度不同,要根据土壤松软度判断结果来进行,如果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沙土,则需要换土回填,才能够保障深基坑工程顺利进行。锚杆支护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判断准确的施工点,确保施工材料能够发挥最大的承载能力。试验过程中对材料施加压力,观察在建筑物承重需求范围内是否产生形变,将计算结果结合整体支护结构分析,判断在方案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建筑形式。这种计算方法能够帮助工程团队确定锚固点的具体位置,保持施工场地的整体性。锚杆在使用阶段也会产生形变,只要是在合理范围内,便不会对支护功能带来影响。
  3.3 弹性地基梁的m法
  基坑工程弹性地基梁法取单位宽度的挡墙作为竖直放置的弹性地基梁,支撑简化为与截面面积、弹性模量和计算长度等有关的二力杆弹簧。弹性地基梁法中土对支挡结构的抗力(地基反力)用土弹簧模拟,地基反力的大小与挡墙的变形有关,即地基反力由水平地基反力系数同该深度挡墙变形的乘积确定。即f=mzy,其中,f为土对支挡结构的水平地基反力,kN/m2。弹性地基梁的m法优点是考虑了支护结构与土体的变形协调。工程实践表明,在软土中的悬臂桩支护计算采用m法,实测位移是计算值的好几倍。这说明桩后土体变形已不再属于弹性范围。
  4 地下水治理
  4.1 明排水治理法
  土壤中的含水量如果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会影响深基坑的稳定性,选择合理的排水方法,能够避免此类问题发生。采用埋设排水管道的方式效果明显,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阶段可以将排水管道的位置做出标记,并对基坑周围挖掘排水沟渠,能够有效提升排水速度。
  4.2 井点降水治理法
  排水系统只限于在积水较少的环境中使用,一旦降雨量过大,很难完成排水任务。因此在施工环节中应对地下水进行治理,降低渗水量,以此来提升使用阶段的稳定性。防水施工要分阶段进行,首先是对地下水渗透问题进行治理,确保深基坑加固材料安全,在对降雨积水问题进行治理。相邻施工点之间容易互相影响,在对防水系统进行设计时要考虑结构的完整性,避免不同项目之间的影响。防水系统与排水系统结合使用,在功能上会有明显的提升,深基坑中土壤含水量得到控制后工程能够更安全稳定的投入到使用环节中。
  4.3 隔渗治理法
  沙土渗透性能强,应用在深基坑工程中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防渗透治理阶段,可以对基坑底层进行浇筑加固,使土壤材料之间的缝隙减小,在混凝土浆料的作用下,渗透问题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如果建筑物使用阶段基层会频繁的接触到排水系统,需要对现场进行隔离,即使水管渗透也能避免水直接渗入到基层结构中。
  4.4 减小降水不良影响的措施
  1)充分估计降水可能引起的不良影响;2)设置有效的止水帷幕,尽量不在坑外降水;3)采用地下连续墙;4)坑底以下设置水平向止水帷幕;5)设置回灌系统,形成人为常水头边界。回灌系统适用于粉土粉砂土层。
  4.5 动态设计和施工
  深基坑工程是土体与围护结构体系相互作用的一个动态变化的复杂系统,仅依靠理论分析和经验估计是难以把握在复杂等条件下基坑支护结构和土体的变形破坏,也难以完成可靠而经济的基坑设计。当出现险情预兆时,可做出预警,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施工和环境的安全;当安全储备过大时,可及时修改设计,削减围护措施,通过分析,可修改设计模型,调整计算参数,总结经验,提高设计与施工水平。
  5 结束语
  我国基坑工程的设计理论有了很大发展,建立了许多新的计算理论和方法。但在工程具体应用中,仍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实际选用合理的支护方法。
  参考文献
  [1]付香才.浅谈深基坑支护结构选型决策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低碳世界,2014(05).
  [2]韩智勇.浅谈深基坑边坡喷锚支护在岩土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郑铁科技,2015(08).
其他文献
摘 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工程设计已经得到了很大进步,并形成了一个十分复杂的专业领域。由于当前机械产品品种多样,而且任何产品都需要保证可靠性,所以必须加强机械工程的可靠性设计。虽然机械工程可靠性的设计方法有很多,但是每种方法都有优缺点,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要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法,保证不断优化机械工程的可靠性设计。  关键词:机械工程;机械产品;设计方法;可靠性优化设计
期刊
摘 要:随着人们当前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日益追求生活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美观度,机电设备的安装难度也随之越来越大,这就要求相关施工技术人员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要进行不断的自我创新,联系机电安装工程的施工实际,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在这样的前提下,作为机电安装工程重中之重的电气施工过程就显得尤为关键,如何控制及管理好电气施工的重点和难点就成为技术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
期刊
摘 要:传统的末端治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如治污成本高等。先进制造技术和机械制造工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进行最优化控制,在这个基础上对资源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合理配置。本文首先介绍了先进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的产生背景,然后分析了先进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和传统制造技术的比较,然后分析了实施先进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的主要途径。最后分析了新型制造工艺。  关键词:制造技术;制造工艺;途径  据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桥梁的布局和建设也在不断完善,但是桥梁在建设过程中的线路复杂,架空桥梁的建设越来越频繁,为了减少对原有地形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施工效率,转体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和创新,从而出现旋转结构的施工技术变得越来越成熟,该项技术的主要优势正在逐步显现。此外,一些发达地区的桥梁建设规模和数量越来越多,同时在偏远地区也越来越多,这样就给建筑带来了
期刊
摘 要:随着建筑技术的更新换代,建材机械发展迈入了新的台阶,其标准化成为了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和目标。从当前建筑行业发展情况来看,虽然建材机械标准化已经实现了新的突破,但仍旧面临着一些困境有待解决。本文简单阐述了我国建材机械标准化发展现状,主要讨论了其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及发展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材机械;标准化;发展;路径  引言  国家建筑行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基建水平、建筑材料研究与
期刊
摘 要: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建筑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为保障钢材安全性能,不仅制定出台相应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并对提高钢材安全性能,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和科研攻关,使得钢材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建筑工程用材作出巨大贡献。间接的增强建筑的稳定性以及抗震性,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相对于其他建筑结构来说,钢结构虽然具有更强的抗震能力,但对抗震设计
期刊
摘 要:站在客观的立场来讲,水泥窑烧成系统节能技术改造不单单可以起到节约资金的作用,还拥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对此,本文对现有烧成系统已存在的弊端进行分析以后,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节能技术改造,妥善处理了上述难题,促使该设备可以发挥出最大的价值,继而实现节能降耗的效果。  关键词:水泥窑;烧成系统;节能改造  引言  针对某水泥生产线来说,其所设计出来的窑外预分解系统即便进行了多次改造,但依然存在诸多
期刊
摘 要:受技术水平、制度、人员等因素制约,建筑水暖电安装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没有执行规范标准,安装质量控制不严,管道支架、暖通系统噪音存在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提高安装质量,实际工作中需采取相应对策,执行建筑水暖电安装规范标准、加强安装质量控制、合理控制散热直管坡度、提高管道支架安装质量、减缓安装噪音,并提高建筑水暖电安装人员素质。  关键词:建筑水暖电安装;管道安装;安装质量;规范标准  在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规模与工程数量不断增加,其施工建设投资的费用成本不断扩大,为确保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效益,在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质量控制的同时,也需要重视工程造价的审核工作,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建筑行业进一步发展。本文将结合个人工作的实践经验,根据工程实例,对建筑工程造价审核技巧及方法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期刊
摘 要:就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之下,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逐渐加快,为建筑行业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机电工程一体化在其中的深入应用。机电工程一体化项目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为保证在建筑实施下项目的顺利展开,需要提高对机电工程一体化项目管理工作实施的重视度。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当前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实践探索,对其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以此对机电工程项目实施的综合水平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