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学说论iPhone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演变

来源 :进出口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tt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iphone近十年的市场销售演变史与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学说是相吻合的。作为21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全球化产品之一,结合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学说,对iphone进行对标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接下来,笔者将根据国际经济学相关内容和iphone实际销售情况进行剖析,帮助其他企业在产品生产、研发、营销、二次更新等思路作为借鉴,调节产品创新和销售的节奏,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iphone
  自2007年苹果公司发布了初代手机起,横屏、无键盘、屏幕和拍照功能等新颖的设计使其成为智能手机领域的令人眼前一亮产品。2009年6月,苹果推出的一部全球为之震撼的3G手机,并命名为“iphone”。这款新型iPhone大大超过第一代手机的超长电池使用时间,提供多达300个小时的待机时间,以及10小时的2G通话时间和5小时的3G通话时间,可以运行5至6个小时的高速Web浏览和7小时的视频观看。此外,还拥有更快的上网速度和独立的iPod音频播放器,和安装了全球定位跟踪系统。自此,iphone开启了在全球市场内将近10年的销售神话。
  但查阅近两年iphone的销售数据在全球范围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特别是在中国市场。随着华为、OPPO、VIVO等国内本土品牌的迅速崛起,iphone市场份额下降尤为明显。2015年,iphone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下滑至14.3%,2016年则进一步下滑至10.4%。2016年第三季度 ,更是录得大中华地区收入环比下降了 30%。对此苹果公司一直对中国积极展开魅力攻势,库克还亲自拜访中国,并宣布花4500万美元在北京建立研发中心,但也无法挽回其颓势。
  同年,iphone更是失去了2011年以来一直稳居的中国最佳销量宝座。
  笔者认为,iphone近十年的市场销售演变史与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学说是相吻合的。作为21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全球化产品之一,结合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学说,对iphone进行对标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接下来,笔者将根据国际经济学相关内容和iphone实际销售情况进行剖析,帮助其他企业在产品生产、研发、营销、二次更新等思路作为借鉴,调节产品创新和销售的节奏,有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产品生命周期学说
  产品生命是指市场上的的营销生命,指的是產品要经历投入、成长、成熟和衰退等时期,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在不同的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点和流程是不一样的,具体表现为不同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见图1)
  (一)进入期
  指产品从“零”直到投入市场阶段。此时产品处于试销阶段,宣传力度、顾客认知面不足等原因导致产品销量较少。
  (二)成长期
  此时产品在市场上已有一定认可度,需求量和销售额迅速上升。
  (三)成熟期
  指产品随着购买产品的人数增多,销售稳定,市场需求趋于饱和。
  (四)衰退期
  是指产品的销售量和利润持续下降,产品在市场上已经老化,进入了淘汰阶段。
  二、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学说
  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就是把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国际经济贸易理论结合起来使比较利益从静态分析发展成为动态,主要考察了当周期发生变化时,比较利益使怎样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这样使得比较利益学说、H-O模型动态化,把管理、科技、外部经济因素等引入贸易模型,对于相对落后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确定自己的地位和参与格局,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如何进行生产结构的升级、改造具有指导性意义。(见图2)
  如图2所示,对应前述的产品生命周期学说四个阶段,国际贸易产品生命阶段也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创新国创新,并对该产品生产和市场的垄断;第二阶段外国开始模仿,创新国产品在该国的竞争力下降;第三阶段外国模仿者开始向第三国出口开创新国出口受到影响,且大幅度下降。第四阶段外国产品进入创新国市场,创新国开始从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该种商品在创新国完成周期,而在模仿国开始其周期。
  三、iphone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演变
  iPhone诞生至今销量累计已超过10亿台,一直是智能手机领域的标杆级产品,在中国的爆发式行情始于2009年,而且在过去7年
  多的时间里,iPhone的销量一直都在不断上升。作为苹果旗下最为重要的产品线,iphone的销量对苹果公司的营收曲线有重大影响。在2015年,iPhone占到了苹果公司超过60%的收入来源,这其中,中国地区成为了拉动苹果公司业绩增长的功臣。
  Iphone的面世打破了手机原有的形态,使手机以通话沟通为主转变以生活沟通为主,各国手机品牌纷纷将iphone作为“榜样”,虽然从设计、功能卖点等方面不断被质疑“抄袭”,但从不停止改良,凭借渠道和营销手段的创新,也打开了良好的销售局面,市场份额越做越大,不断缩小与iphone的距离。
  关注周围人所使用手机的品牌的变化,我们一定能够感觉到使用华为品牌手机的用户迅速崛起。曾经,华为在手机产业只是无名小辈,现在它却跻身于最大供应商的行列,华为智能手机的销量直线攀升,从2012年1月发布的华为Ascend P1到现今的华为P9,可以说每一代产品在工艺上都有很大的进步。2016年,市场研究公司KantarWorldpanel ComTech(簡称“KW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2月期间,iPhone手机在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销售份额为22.25%,首次遭遇下滑,而华为在中国城市的智能手机份额是24.4%”。
  四、从模仿到超越,多款中国智能手机精品迭出   除了市场份额,华为手机超越iphone的还有售价和技术,2016年9月,美国财经网站The Motley Fool自由撰稿人阿什拉夫·伊萨(Ashraf Eassa)刊文称,在智能手机市场中,华为渐渐成为赢家,而苹果却成了输家。华为推出的P9旗舰智能手机,在摄像头、音响、显示屏、电池等许多方面超过 iPhone 7。
  随着4G时代的来临,国内多家厂商借助新一轮的换机潮,集中资源塑造全新的品牌形象、研发更具创新精神和科技感的新品、精品,从而冲击中高端市场。除了华为手机,其他国产手机品牌如小米、酷派、联想、中兴、华为已经足以让消费者眼花缭乱,曾经辉煌的iphone很难再保持一枝独秀。
  近日,全球知名市场研究公司GfK 集团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中国智能手机零售监测报告,数据显示从市场份额来看,华为、OPPO、vivo分别以22.8%、16.5%、15.9%的占比位列前三位,成为新的市场前三甲。三大品牌整体市场份额超过50%,占据了国内一半的手机市场。其中,华为更是以22.8%的份额占比,成为唯一十位数破“2”的手机品牌,以较大优势获得市场第一,而iphone则位列第四。
  更令苹果公司难以乐观的是,中国还并非iPhone唯一出现产品市场销售份额下滑的国家。在美国、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等,苹果销售也遭遇了滑铁卢。业内人士认为,这跟苹果自身创新能力的下降以及Android手机的价格冲击有关。自2015年iPhone 6S推出后,苹果手机亮点越来越少,bug却越来越多,被认为能重振苹果雄风iPhone 7也缺乏更为创新的技术和功能,难以令消费者提起购买欲望。
  综上所述,iphone近十年的市場销售演变史确实符合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学说。
  iPhone第一阶段(2007年至2010年),产品为初代和3G、3Gs,此时顾客对产品还不了解,虽然在美国地区被一部分“果粉”追捧,但在全球的知名度是不足的,因而在美国以外的销售业绩并不起眼根据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学说,此时期生产者为了扩大销路,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促销费用,对产品进行宣传推广。该阶段由于生产技术方面的限制,产品生产批量小,制造成本高,广告费用大,产品销售价格偏高,销售量极为有限。即从创新国创新,并对该产品生产和市场的垄断。
  iPhone第二阶段(2011年至2014年),由于3G、3Gs销售取得成功,iPhone便进入了成长期。成长期是指产品通过试销效果良好,购买者逐渐接受该产品,产品在市场上站住脚并且打开了销路。这是需求增长阶段,需求量和销售额迅速上升。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利润迅速增长。与此同时,竞争者(如黑莓、华为、vivo等等)看到有利可图,将纷纷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使同类产品供给量增加,价格随之下降,企业利润增长速度逐步减慢,即外国开始模仿,创新国产品在该国的竞争力下降。iphone 4、iPhone 5 达到“iPhone”这一产品的周期利润最高点。
  iPhone第三阶段(2015年至今),自推出iphone 6以后产品便无大改变,且销售市场相对稳定。这个阶段产品走入大批量生产并稳定地进入市场销售,经过成长期之后,随着购买产品的人数增多,同时本土手机发展迅速,中國智能手机供给增大,市场需求趋于饱和。此时,产品普及并日趋标准化,成本低而产量大。销售增长速度缓慢直至转而下降,由于竞争的加剧,导致同类产品生产企之间不得不加大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符合国际贸易产品周期学说第三阶段“外国模仿者开始向第三国出口开创新国出口受到影响,且大幅度下降。”
  可以预期,如果iphone在下一代产品再无大创新,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份额将进一步萎缩,即外国产品进入创新国市场,创新国开始从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该种商品在创新国完成周期,而在模仿国开始其周期,整个过程就像接力棒传递过程一样。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由此可见,在残酷的商界,唯有不断推陈出新、保持过硬的实力,才能使企业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参考文献:
  [1](美)林德特,王新奎.国际贸易[M].上海:格致出版社,2012,4,1.
其他文献
摘 要:自古以来,丝绸之路便是实现国与国之间对外互通,经济文化相互交流的主要通道,近年来,我国与亚洲及周边国家/地区之间经贸合作关系日益密切,为了进一步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我国有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本文主要分析研究了国际工程物流业务在亚欧大陆桥与“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希望可以以此来加深同行业者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认知,促进我国国际工程物流行业在这条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在影响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至关重要。我们要不断更新小学信息教学内容,改革信息课程的教学方式,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联系,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帮手。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信息技术教育应该在小学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从小学阶段开始
期刊
摘 要:财务管理在电力企业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优化财务管理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还有很大进步的空间。首先人员的管理意识需要加强,内部监管机制有待更好地完善等等。本文根据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当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可以对加快财务管理建设提供思路。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一、当前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人员的管理意识不强,人员素
期刊
摘 要:随着对会计稳健性利弊的质疑,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会计稳健性对企业产生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可以推动企业进行规模建设;同时又有不利的一面,可能会降低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本文结合当前的经济形势,对会计稳健性相关内容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有力的参考。  关键词:经济周期;会计稳健性;企业;投资行为  市场是企业生产、经营、发展、扩张的大环境,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各地房地产企业不断的兴起,已经逐渐的成为了我国经济支柱产业之一,而且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进而增大了房地产投资的风险,这就凸显出了房地产投资决策经济分析的重要性,房地产成本估算是否正确、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房地产项目投资的回收以及利润的大小。本文主要探究了造成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决策不当的原因、投资决策的不当对成本控制造成的影响、提高投资决策正确
期刊
摘 要: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中稳步趋于领头羊地位的体现。提到人民币国际化,就不得不提到世界货币。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不仅仅是中国经济实力的发展,更是世界经济实力得发展,中国带给世界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随着人民币逐渐成为世界货币的过程,中国终将成为世界舞台的强国、大国。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利弊分析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基本概念  当今世界经济高速发展,各国的经济发展不断的参与到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国内建筑行业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在整体的建筑施工过程当中,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是尤为重要的。建筑施工当中有效的造价管理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整体成本,影响着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基于此,本文主要根据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已经出现的造价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成本控制;工程质量  近几年,市场经济发展迅猛,建筑
期刊
摘 要: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是企业内部管理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对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规范财务管理等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及维护所有者权益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據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内容、必要性等,对具体的完善措施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必要性;完善措施  作为现代管理理论中一种重要的管理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经济水平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总体而言,我国经济呈现出了相对集中的态势。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经济中心与产业模式也在发生着改变,不断促进内部地区经济的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经济发展经历的阶段,并对其时空格局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经济发展;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有效把握经济发展的规律以及特征是我国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经济战略的科学依据,也是经济理
期刊
摘 要:自从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之后,凯恩斯主义就成为了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流派开始登上了世界经济学历史的舞台。凯恩斯的著作不仅标志着宏观经济学的诞生,更在随后的数十年间对各国的宏观调控产生极大影响。但到了七十年代初期,由于滞涨的出现,凯恩斯主义内在的不足开始显现,并在其后十余年间遭到冷落。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及凯恩斯学说自身的革新与完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开始出现,新凯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