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三省不止于思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g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景再现
  期中试卷发下后,有一个学生拿着试卷来找我。原来试卷中有这么一题:“照例子写成语:遮天蔽日(含一组近义词)”她写了一个“千军万马”,结果被判错。可她认为“千军万马”是对的,理由是“千”和“万”都比喻很多,为什么不是近义词?难道是“一千”和“一万”的意思吗?
  
  深入思考
  第一次思考:学生有理。所谓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对于“千军万马”这个成语,如果单独拿出“千”和“万”,从数词这个角度看的确不构成近义词。可如果按题目的意思——照例子写成语,从这个成语整体意义上理解,那“千”和“万”的确是意思相近的词。既然在成语中意思相近,那为什么不能说是近义词呢?又为什么判错呢?
  第二次思考:阅卷老师有理。“千军万马”中的“千”和“万”不是原义的千和万,而是比喻很多(《现代汉语词典》909页和1185页),即为比喻义。也就是本义不同,比喻义相同。这样的成语有三言两语、铜墙铁壁、唇枪舌剑等。可是六年级的学生又怎么能理解什么是比喻义呢?如果从本义来判错与对,老师似乎也有一定的道理。
  第三次思考:这是一题考成语积累的题目。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之一。难怪译作家感叹:最难翻译的是成语,几个字却内涵丰富,即使译出了字面意思,也无法表达文字背后的内涵和情感。是的,诗词歌赋无不浸透着文化人的心血,一个成语就是一个故事,就是一段历史。语言凝练,意蕴深厚;言简意赅,意境深远。
  但是,传统的语言文化一旦与考试牵扯上了关系,就慢慢地变了味。编者无心,教者有意,为了结果,众师者趋之若鹜。结果就这么重要吗?难道我们不该彰显过程的风采来遏制结果的傲慢吗?试想想平时的成语教学,动辄归类背诵,抄写默记,要不然就是设计种种题型,挖掘重重陷阱,眼睁睁地看着学生往里跳。在做惯了、看透了这些题目后,学生聪明了,认清了形式,欣然接受了这样的考试方式。“结果”一次又一次地昂首挺胸于“过程”面前,以它至高无上的地位再次显现霸主地位,“过程”被忽视了,淡忘了,搁置了,有谁敢说“不”?在“结果”被无限尊崇的境况下,“过程”只是一堆准备填饱鸭肚子的饲料。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成语教学乃至语言文字的教学是一种熏陶,是一种品味,是一种感觉,它需要潜移默化,它需要润物无声,它需要过程的滋润。
  小学生积累成语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熟读成诵?仅仅是为了了解结构上的特点吗?放眼万千成语,如若理解得不准、不深、不透,或不顾时代的差异、主客观条件的变更而死记硬背、机械搬用,又如何传承传统文化?“千军万马”出自《南史·陈庆之传》里的“名军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如果把“千万”剥离出来,还原其本来的意思,这还是千军万马里的“千”和“万”吗?那直接解释为一千个军人,一万匹马,岂不更好?“千军万马”那恢宏的气势,那人山人海的场面,岂不是荡然无存?这种割裂式的成语教学如何能还成语一个完整、一个意境、一个美?这岂不与成语教学渐行渐远?
  整体感知成语,在海纳百川的心境下,师生一起感受成语的心灵脉动,让学生真正把知识、情感和道德融会贯通于生命的文化长河之中。
其他文献
学生是有待发展的、尚未成熟的人,尤其是处在青春期、叛逆期的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对此,教师所采用的教育方法至关重要,不同的教育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的影响。  时下,手机已进入校园,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现象时有发生。学校颁布规章制度进行约束,这是完全必要的;教师在课上三令五申,采取各种措施予以制止或收缴,这也不失为一种方法。不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还有一个问题叫“血稠”,它对健康的危害有时甚至不逊于“三高”。我们总以为血液黏稠只能出现在老年人身上,而事实上,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有这个症状。血液黏稠的4个信号  当你的身体出现如下信号时,证明你体内的血液黏稠度很高,需要格外注意:  嘴唇发紫 血液黏稠并伴有红细胞增多的人,嘴唇就会发紫,而且稍微干点活就会很累。  气短胸闷 血液黏稠了
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信息闭塞,学校教育改革氛围不浓,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低。校本教研本身所具有的经济性和实效性的特点,使其成为促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S中学为例,运用质的研究方法,对校本教研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探讨。  S中学创建于1987年,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是一所寄宿制农村初级中学。该校地处本地回族主要聚居区,这里是本县主要的马铃薯产区。
68岁时,孔子终于结束了十多年周游列国的生涯,回到了鲁国。吾道不行,吾意不用,日月易逝,晚景无多,“孔子亦不求仕”。直到这时,孔子才死了孜孜以求的出仕从政这条心,把有限的精力,用到了对传统文化典籍进行整理的工作上。他删《诗》《书》,定《礼》《乐》,赞《易》道,作《春秋》。孔子人生最后的这五年,是他一生中真正收获的季节。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影响,主要就是在这五年间奠定的。
一、我的求学和从教经历  我1982年进入中师读书,1985年开始工作,到现在已经36年了。选择读师范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跳出农门。读中师的时候年龄小,还不到15岁。那时候学校每月会组织一场电影,我在刚入校的时候看过一次电影,之后就再也没看过。当时学校图书馆、阅览室里的书比较少,再加上中师生的压力比较小,所以基本上涉及教育教学的书我都读完了。  中师毕业后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回首过去,大概走
社会上屡有声音批评中小学新诗教学不能与新诗发展现状相配,教师讲解分析新诗的方法也屡遭质疑,而高考作文对诗歌的排斥更让人感到新诗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虽然近年来,诗歌界人士开始参与中学诗歌教材的编写,但是在教学中,新诗受重视的程度仍然不够。中学生读新诗有什么好处?新诗教学与新诗发展之间有何关系?在课堂上新诗教学究竟如何开展?新诗教学与高考的关系怎样?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当代
今天,我欣赏了昆山市实验小学姜敏老师执教的《寓言二则》,这节课犹如习习春风拂面而来,让人耳目一新。在语文教学提倡优质高效的今天,姜老师为我们竖起了一根标杆,会使我们少走许多弯路。下面就以《寓言二则》中的《揠苗助长》为例,谈一下我的学习感受。    一、授人以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说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比帮助获取知识更重要。因为学生只要掌握了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就可
龙岗区曾是广东省深圳市的原特区外地区,其教育事业曾相对滞后。但近年来,龙岗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实现了从极度落后到优质现代的历史性跨越。在这个过程中,龙岗区委区政府从实际出发,创造性提出了“和谐教育”的理念,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尊重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崇真尚本,促进和谐。于内,实现教育的均衡、优质、高效发展;于外,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经过近年来的实践,龙岗区的“和
说明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构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众多问题,使得学生学习说明文的效果大打折扣。如何打破原有中学说明文教学的困境,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现代教学理论不仅要扎实做好基础知识的教学,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中学语文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的编写注重教师的教育实践,提醒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当如何改变现有说明
翻开“新鲜出炉”的《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小学语文名师讲演录》目录,于永正、窦桂梅、韩兴娥、常丽华、薛瑞萍、王崧舟……这些名字如雷贯耳,他们是领跑中国语文教育界的精英,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成为全国同行学习的标杆和前进的航标!我欣喜地读着、品着他们精彩的演讲内容,享受着这份难得的精神盛宴。  李振村老师主编的这本书精选了二十一位名师的讲演,他们在教学上各有各的妙招,正如日本童谣诗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