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iyu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1983年的初春,乍暖还寒。父亲从嵩县最边远的乡镇——车村乡蹲点回来,吃午饭时,把刚咽下去的一口饭突然吐了出来。待稍缓了一会儿后,又慢慢地吃、小心翼翼地咽才好些。当时父亲并没有太在意,我们也没太在意,只以为肠胃里可能有些炎症,随后父亲到县医院开了几服中药带着,又到他的车村蹲点扶贫去了。
  两个月后,父亲吃饭呕吐的症状更加厉害了。五月初的一天中午,我记得那天特别热,中午吃的是捞面,父亲没吃几口就全部吐出来了,面色煞白。父亲放下碗筷,站起来舒展了一下身体,停歇了一会儿,再端起碗,揣摩着一点点往下咽。一顿饭吃下来,用了好久。家里突发这种情况,是从来不曾有过的。看到屋里沉闷的气氛和父亲的面色,我隐隐开始担忧。
  父亲把这一情况告诉了党组织。县委立即安排父亲病情检查。但由于县里工作千头万绪,有许多工作急需布置,父亲还是将自己的病情置之度外,连续安排布置了几个关于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等重要会议,就这样病情检查的事情一拖再拖,直到5月底父亲才抽身到组织联系的洛阳150医院进行检查。当时的检查结果出来,组织并没有直接告诉父亲本人和我们家人,只是说问题不大,需要做个小手术。其实,诊断结果是胃癌晚期,组织怕我们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坏消息,讨论后决定暂时将真实情况保密,并立即将父亲送往河南医科大学郑州第二附属医院,并安排了手术。手术是在六月初进行的,当医生打开父亲的腹腔时,发现癌细胞已经扩散,转移面积也比较大。经过会诊,医生一致同意决定直接缝合,没有进一步进行手术,只是进行了常规的医疗处理。病情发展迅速,组织上又一次考虑我们家庭的实际情况,担心我们家属在知道实情后可能无法承受,作出了对这次手术情况进行保密处理的决定。手术后,父亲又在二附院住了三个月,于八月份转回嵩县家里继续治疗。
  深秋,草木凋零,寒意深深。父亲的病情急转直下,开始恶化。父親被安排住进了县医院,癌细胞扩散至全身,疼痛难忍。当时受医疗条件所限,疼痛时还是定时打止疼针——杜冷丁针剂。刚开始是几小时打一针,后来是一小时打一针,最后是半小时打一针。看到父亲疼痛难忍时,紧咬牙关,脸色煞白,在床上翻来覆去,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滑落在枕巾上,我心如刀绞,忍不住跑到病房外失声抽泣。
  父亲于1980年1月从卢氏县调到嵩县担任县长。
  记得1982年底,还是我刚从部队复员回来那一年,父亲当时外出在北京农业大学参加全国县级干部农业生产知识培训班。车村乡的一个村支书,为感谢父亲多年来对他的培养,给我们家送了一袋自己家种的花生。我推托了半天,村支书还是执意要我们收下,说是自己家种的东西,不值啥。几个来回下来,还是没有拗过老乡,只好收下作罢。春节前,父亲从北京学习回来,看到家中放着这满满一袋花生。在了解清楚来龙去脉之后,父亲很认真地说道:“农民兄弟不容易,整日辛苦劳作,才有这一粒粒的收成,得以换来微薄的收入。我们无论如何,不该平白无故地收老乡的花生。”
  随后,父亲把这一袋花生在粮店兑换成20元钱,托人带给了那位村支书。
  一天下午,父亲打完止疼药暂时平静后,把我叫到床前说:“你去我办公室抽屉把一个皮夹拿来。”
  我取回皮夹,端端正正交给父亲。父亲从皮夹里取出50元钱,交给我说:“你刚成家,没有家底,50元钱你拿去用。”当时,我蹲在父亲床前泪流满面,手颤抖不止。那一刻我有许多话要说,但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不知从何说起。父亲,敬爱的父亲,您是不是要与儿子做最后的诀别?您是不是从今以后再也不管您的儿子了?顿时,我只感觉脑海一片空白,万念俱灰。这时,父亲强抑着身心的疼痛,面色煞白,继续说:“你给组织上说一声,我明天有话说。”
  我抽泣着,步履沉重地离开病房。
  第二天一大早,我扶父亲坐起,靠着床帮,喂父亲喝了一碗白面粥。父亲看上去有了点精神头。这是他住进医院以来从没有过的。10时左右,县领导们都陆续来到医院。县人武部刘务本政委善意地对我说:“你爸爸的病,这次真的会好起来。”我听后心里暖融融的,还真以为父亲的病从此会好起来。哪里知道这是人临终前的回光返照。
  下午三点多,父亲病痛再次发作,疼痛难忍,一连昏迷过去了几次。医生发出病危信号,县四大班子领导也都赶来了。
  父亲在弥留之际,举起颤抖的右手,嘴唇哆嗦着,眼里噙着泪水对组织说:“这150块钱,是我最后一次交党费,以后再也不能向党组织交党费了。感谢党对我多年的培养。” 话音刚落,父亲又一次昏迷过去。医务人员紧急为父亲插上氧气管。不一会儿,父亲又苏醒过来。他在极力控制又难以抑制的急促呼吸中,断断续续地说:“我和嵩县人民很有感情,死后不要送我回偃师老家,要埋葬在嵩县的山坡上,看着嵩县人民改变山区面貌。嵩县不富,经济困难,对我殡葬要移风易俗,从简办理。”话音未落,父亲便闭上眼睛,进入急促的呼吸中。工作人员呼叫着“李县长”,我们姐弟三人呼喊着“爸爸,爸爸”。在医院人员的极力抢救中,父亲最后口形好像在说:“我……”
  1983年12月6日下午16时12分,我们的好父亲,便永远闭上了双眼,心脏永远停止了跳动。
  父亲走时,才53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好时节。
  父亲临终时交的党费,是他一个半月的工资。就在年前,他涨了级工资,刚刚达到一个月98元。
  父亲病逝距今34年了。
  这些年来,有时梦见父亲病床前交党费的情景,我常常在抽泣中惊醒。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身为齐文化博物院院长,我爱文学,也爱奇石,窗外,夏夜的雨下起来了,听着雨声稀里哗啦,我望着的是我的卧室兼收藏室收藏的奇石,心情格外的舒畅呀!  这一块石头在室内灯光下,尤显壮观,肚子大,嘴小,是个酒坛呀!……窗外的雨打在窗户的遮铁皮上,发出当当的声响,是要注入酒坛一坛的天上来水吗?!这块石头泰山石,重约100斤,借着雨声观赏此方奇石,心中充满生机和朝气感,看石色均匀,石面整洁,石图是两节竹的形象,
期刊
小时候吃过的一碗肉,差点要了我的命。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的爷爷在咸阳铁路局上班。每个月底,爷爷会休假回家,总会带回来几包饼干,偶尔也会带一两斤单位发的肉回来。这时候就是一家人最开心的时刻。叔叔姑姑比我大不了几岁,但爷爷总会专门给我留一小包饼干,我也舍不得一下子吃完,开始总是一点一点舔着吃,这样就会开心很多天。所以每到月底,我就会盼着爷爷回来。至于爷爷带回来的肉,奶奶炖的时候也都是悄悄的,生
期刊
朋友不在乎多,而在于真诚。  认识韦凡杰,是一次偶然的案件调查时相遇的。他家住在案发现场附近,但与案件无关,他为刑警侦察破案提供了关键线索。案破后,我才知道他是一位写诗的文学爱好者,一个真正的乡土诗人。  韦凡杰写的诗大多是精品,可发表不多,诗集都是收藏在自己的抽屉里。他打开抽屉,数了数,有十一本完好无缺的硬抄本诗集,整整齐齐,精致雅观。翻开韦凡杰的诗集,见到的是他手写的一首首字迹清晰、字句工整的
期刊
我记得一家母子的对话:  小儿子哭着说:“妈妈,你不出工,在家里引我。”  母亲跟儿子解释:“妈妈不出工,你哪里来饭吃呢!”  儿子继续哭着说:“拿碗去锅里盛饭。”  母亲劝慰儿子:“妈妈不出工,好比妈妈没烧火,锅 里没有饭让你盛!”  简短的四句对话,一是道出了小孩子们的天真:这饭好像是锅里与生俱来就有的。另一个事实:这饭是通过辛勤的劳动换来的。我们的盘中餐,除了播种、插秧、收割、打场等劳动,以
期刊
我3岁时失去父亲,兄妹四人全靠母亲一个人拉扯。  上世纪60年代初,村里普遍贫穷,我家更甚,经常缺盐少油,缺吃少穿。由于营养不良,生活环境差,我自小体弱多病,个子很矮,在教室里从没坐过第二排。没人理我,我不理人,性格孤僻,玩伴很少。但每次考试结束,老师公布分数时,我才能引人瞩目一回,因为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从小学到初中,在学习上,我从不服人。我知道,我和别的同学不一样。别的同学有爸爸,我没有。别
期刊
赶到玉山县城,已是下午四点,江西省玉山县电影公司经理罗华民早就候在那里了。  罗经理从1984年起就在农村放电影,放了一辈子电影。从放映员到经理,他带领的电影公司曾被评为全国的先进单位,他自己也获得了全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先进个人的殊荣。他告诉我:“我们两个放映队四个放映员中午就进山了,山高路远,要搭车,要过渡,要走山路,要挂屏幕,要拉电线,要架放映机,还要招呼山民,事可多着呢,不早去不行啊!”  
期刊
少时家贫,几乎没有习字看书的地方,直至有了属于自己的一间书房。  书房仅五平米开外,自己虽没“笔底吞吐天下事,小屋笼尽济世心”的宏宕胸怀,但却也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箴言铭记于心,周末不逛书店,心下几天都是空落落的,久而久之,自己也成了书蠹,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世间没有什么比读书更快乐的事!每每踏进书海这个世界,自己仿佛在进门的刹那就卸掉了无形的生活枷锁
期刊
卫武公:挺立风中的竹子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国风·卫风》  三千年,缓缓吟诵的时光,诗意交错的秋风。  淇水波光中,徐徐打开的光圈,是一根在《诗经》中呼唤德才兼备的竹子,虚心,有节,在一个世纪里坐拥勤政。浏览,目光噙满平和,在史书中次第打开。  细读,身子幻化成清风,穿行在一片清朗之中。  浩荡的诗句,洒落鹤壁大地。  许穆夫人:有关朝歌的思念  籊
期刊
20多年前,我来到宋圩小学支教。  开学第一节课,我来到教室,三十几个学生早已安静地坐着等我。他们听说来了个年轻的城里老师,感到好奇,便早早从家里赶来了。后来,我才知道,有的学生要翻过后面的大山,花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学校上课。上课前,我说我姓谷,八人口的谷,山谷的谷,稻谷的谷,谷子可以熬粥,祖先来自大西北。学生都捂着嘴巴,吃吃地笑了,眼睛明亮明亮的。  学生的基础比较差,尤其数学基础更不扎实,排名一
期刊
愣怔,是一个人。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他的本名叫什么,就像鲁迅先生当年写《阿Q正传》那样,我是根据舅妈和乡亲们所说“这孩子命苦,从小爹就死了,跟着个疯傻的娘,三岁半了还不会说话,歪着个脑袋傻坐着看,一坐就是一天……”来断定,他的名字也就应该是“愣怔”这两个字吧。  我是去年在老家认识他的。认识他仅仅用了一天,但是,到今天提笔来写出他的故事,我却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姥姥生于1923年9月初四,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