愣怔来了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odoct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愣怔,是一个人。
  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他的本名叫什么,就像鲁迅先生当年写《阿Q正传》那样,我是根据舅妈和乡亲们所说“这孩子命苦,从小爹就死了,跟着个疯傻的娘,三岁半了还不会说话,歪着个脑袋傻坐着看,一坐就是一天……”来断定,他的名字也就应该是“愣怔”这两个字吧。
  我是去年在老家认识他的。认识他仅仅用了一天,但是,到今天提笔来写出他的故事,我却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姥姥生于1923年9月初四,2014年11月20日因病去世,享年91岁。
  姥姥出殡那天凌晨,我正在姥姥的灵堂前更换香烛,大门外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而巨大的敲门声:“咣、咣、咣……”还有一个男人含混不清的吆喝,一声比一声大,近乎嘶喊。我下意识地看了一下堂屋那块表:凌晨五点。
  我吓了一跳,手里的蜡烛差点儿掉在地上。刚刚睡去的小表弟、表妹和姨妈他们也都被这声响惊动,纷纷披衣走到姥姥的灵堂前。只见姨妈她们哭着跪下,朝着姥姥的遗像和棺木一边磕头一边念叨:“娘,您别怕,我们来了,您别怕。”随即就是一阵哀嚎,大概意思是做晚辈的照顾不周,叫母亲大人受惊吓之类的自责语。我正犯懵,身边的表妹拽了我一把,示意我也跪下。我这才想起家乡有个规矩,去世的人躺在棺木里,最怕怪声打搅和意外惊动,如遇到必须挪动棺木或者家里家外有异常声响,晚辈们应该即刻前来,呼叫着逝者的名字或者称呼,给逝者一个告知,请求谅解。
  大门是舅妈去打开的。少倾,只见舅妈也走过来跪下,朝着姥姥的棺木磕了一个头说:“娘啊,您别怕,是愣怔来了。”
  我迅速在脑海里翻过所有亲戚和族人的名字,并没有一个叫做愣怔的人。
  “愣怔来了,倒泔水去……”
  “愣怔来了,劈柴、烧火去……”
  “愣怔来了,搭棚子去……”
  院子里的大灯还来不及打开,昏黄的灯影里,那个叫做愣怔的身影幽灵般在那些家什物件中晃动,时蹲时站,时走时停。同时,还夹杂着一些劈柴声、铁锹蹭着地面发出滋啦声、泔水桶倒在台阶上叮当作响的声音和一个男人腿脚不利索,走路时候鞋底子蹭着路面而发出拖拖踏踏的声音。
  所有这些嘈杂声,与那灵堂前的肃静及其相悖,我皱着眉头恨恨地甩了一句村话:“怂人,干活就干吧,吆喝个×呀!”
  “你可跟那一个‘跑事儿’的恓惶人计较啥呢?谁家妈妈不心疼自家孩子,没奈何的,冬天里摸黑跑十几里路到咱家……”舅妈正在忙着给大家准备早饭,从灶间里探出半个脑袋来这样说,显然是在责怪我不懂人情世故。
  不多时,只见三姨一手端着一碗烩菜,一手拿了两个馒头,一双筷子,朝着窗外招呼着:“愣怔,停下手里的活,进屋暖和一下,吃饭啦!”
  愣怔死活不肯进屋。
  门帘被掀开了一条缝,我只看见一双乌黑的手和一个男人半个身子,这身影背对着我,只看到那件黄绿色的棉袄,腰里一根破布做的腰带,高低不一地缠了好几圈,脑袋上的头发虽不干净,但也没像那个茅斗儿那样乱蓬着,像鸟巢。他接过去三姨手里的馒头和烩菜,含混了一句“不进去,叔叔打”,就很快闪了出去。
  他肯定是顺势蹲在門口,就吃起饭菜来,“呼噜、呼噜……”也不知道他是饿极了,还是天生就不会用鼻子喘气儿,那一连串把菜划拉到嘴里,一边吸一边嚼的呼噜声叫人听着都非常紧张。更加可恨的是,他在吃饭的中间还夹杂着吸溜鼻涕的奇怪声,使人不得不想到院子外面的猪圈和里面的猪崽们。
  我干脆放下手里的饭碗,继续叠那些纸钱,皱着眉头,厌恶不减。
  “愣怔,进屋来,院子里冷。”三姨再次掀起门帘礼让着。对方满嘴是饭菜,还是那句“不、不,叔要打咧”,声音含混不清。
  “可怜的孩子啊!”三姨见愣怔还是不肯进屋,一边收拾碗筷一边抹了一把眼泪,自言自语了这么一句。
  “愣怔这娃可怜,从小儿跟着个疯娘,自己也不识字,三岁了才学着说话,一个人总愣愣地坐着,脑子迟点,可没有歪心眼。不管谁家给了好吃食,他都要回家,送到他娘面前,就说一句‘娘,吃肉咧’……娃勤快咧,不管到谁家干活都不迟到,十里八村的只管走……”她说。
  灵棚下。随着他这一声叫喊,一大捆麦秸草就从我们这些女眷的身后铺撒开来,瞬间尘土飞扬,冷不丁吓一跳不说,尘土迷了眼,生疼的。我又在心底恨恨骂了一句:“该死的愣怔!”
  “愣怔这娃做活永远都这样毛糙,可怜心里没成算。但是娃心好,看着这地下潮气重,又给咱们送稻草来了。”三姨不恼不怒,一边给我们拣拾着头上的草叶,一边嗔怪,语气中充满了爱怜。
  我一边拨弄一些稻草在自己膝下,一边也想:这个看上去傻乎乎的愣怔还这有心眼儿呢。
  祭奠仪式一直延续到了下午四点,随着司仪那悲切的一声:“孝子们出来列排队等候,起灵啦!”我们的心就要碎了,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
  “呜呜……筷子丢了,奶奶一会到了地下吃饭没有用的了,呜呜呜……”这一声嚎啕声音特别大,可我们那时候只顾低头哭泣,并不知道这是谁。
  “愣怔起来,好娃,不怕的。叔叔不打你,筷子掉了再家去拿一只用银箔缠了就是……”一个男人的声音。
  只见乱糟糟的麦秸堆里,愣怔半跪在地上,低着头,一只手不停地在那些麦秸里前后左右的拨弄着,一边哭一边念叨着那句“奶奶晚上吃饭没有筷子用”的话,另一只手里则死死地抓着那只用金箔纸糊过的碗,手指缝里夹着一根银箔纸糊过的筷子。他越着急越找不见,于是就大声哭了起来。这眼看着下葬时间到了,却丢了一根筷子,别说是愣怔,我们这些做小辈的都看着着急。
  直到小舅从家里重新拿了一个筷子,一条银箔纸递给愣怔,嘱咐他到了地头交给舅妈去重新糊上,他才止住了哭声,抬起胳膊抹了一把眼泪。
  当我们忙完地里的下葬仪式回到小舅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愣怔,过来。婶子给你带一个大猪肘子,几个大白馍,一会回家拿给你娘吃。”舅妈朝着院子里这么吆喝着。
  “嫂子,再多给愣怔20元钱吧,可怜娃两头不见太阳的忙了一天,还有个疯子娘要吃药、看病。”三姨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了20元钱,和那个包着肘子、馒头的塑料袋放在一起。舅妈应允了。
  门帘被掀起,愣怔进来了。
  他只站在门口,并不再往里走。我这才仔仔细细地看了下眼前这个叫做愣怔的人,他并不年轻,四十多岁,穿一身黄绿色的旧式军服,宽宽大大,腰里的布条腰带不见了,半截裤腿和脚上棉鞋的鞋面早已经湿透,油腻、肮脏,左脚面上还沾着一小片白菜叶子、粉条之类的污物,鞋带也松了,定是忙着手里的活计顾不上去系。
  他站在那里,憨厚地笑着,脸上竟然挂着细微的汗珠,几道黑乎乎的手印子格外刺眼,两只粗糙的大手一正一翻,不停地在衣服的前襟上擦来擦去,眼睛看着舅妈还是他那句:“叔叔打咧。”
  “憨娃,活儿干完了,这是婶子专门给你的,你叔不会打你。拿着,一会不准拐路去贪玩,赶快回家。”
  “嗯,嗯。拿肉回家给娘吃。”
  愣怔从舅妈手里接过那个装满食物的塑料袋子,依旧喊了一声“愣怔来了”,一转身出门去。不多时,他们乘着一辆农用车,消失在浓浓的夜色里。
  这最后一声“愣怔来了”的吆喝,带着一种纯纯的质朴,不再刺耳,不再厌恶,甚至有一点好感。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春节快到了,我早早地起床准备上街买菜,刚走到四楼(我家住五楼)时,突然发现邻居家门口放着我似曾相识的扁担、鼓鼓的蛇壳袋与满满的藤篮。我寻思:怎么楼下邻居家门口一大清早放着这些似曾相识的东西,莫非……想起来了,今早天刚蒙蒙亮,我朦胧中似乎听到门外有人叫过我,莫非父亲大清早来过?  我马上拨通了老家的电话,接电话的是年迈的母亲,从电话中得知,父亲清早为我送年货:什么年糕、粑糍、芋头、冬笋……我心中说不
期刊
身为齐文化博物院院长,我爱文学,也爱奇石,窗外,夏夜的雨下起来了,听着雨声稀里哗啦,我望着的是我的卧室兼收藏室收藏的奇石,心情格外的舒畅呀!  这一块石头在室内灯光下,尤显壮观,肚子大,嘴小,是个酒坛呀!……窗外的雨打在窗户的遮铁皮上,发出当当的声响,是要注入酒坛一坛的天上来水吗?!这块石头泰山石,重约100斤,借着雨声观赏此方奇石,心中充满生机和朝气感,看石色均匀,石面整洁,石图是两节竹的形象,
期刊
小时候吃过的一碗肉,差点要了我的命。  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我的爷爷在咸阳铁路局上班。每个月底,爷爷会休假回家,总会带回来几包饼干,偶尔也会带一两斤单位发的肉回来。这时候就是一家人最开心的时刻。叔叔姑姑比我大不了几岁,但爷爷总会专门给我留一小包饼干,我也舍不得一下子吃完,开始总是一点一点舔着吃,这样就会开心很多天。所以每到月底,我就会盼着爷爷回来。至于爷爷带回来的肉,奶奶炖的时候也都是悄悄的,生
期刊
朋友不在乎多,而在于真诚。  认识韦凡杰,是一次偶然的案件调查时相遇的。他家住在案发现场附近,但与案件无关,他为刑警侦察破案提供了关键线索。案破后,我才知道他是一位写诗的文学爱好者,一个真正的乡土诗人。  韦凡杰写的诗大多是精品,可发表不多,诗集都是收藏在自己的抽屉里。他打开抽屉,数了数,有十一本完好无缺的硬抄本诗集,整整齐齐,精致雅观。翻开韦凡杰的诗集,见到的是他手写的一首首字迹清晰、字句工整的
期刊
我记得一家母子的对话:  小儿子哭着说:“妈妈,你不出工,在家里引我。”  母亲跟儿子解释:“妈妈不出工,你哪里来饭吃呢!”  儿子继续哭着说:“拿碗去锅里盛饭。”  母亲劝慰儿子:“妈妈不出工,好比妈妈没烧火,锅 里没有饭让你盛!”  简短的四句对话,一是道出了小孩子们的天真:这饭好像是锅里与生俱来就有的。另一个事实:这饭是通过辛勤的劳动换来的。我们的盘中餐,除了播种、插秧、收割、打场等劳动,以
期刊
我3岁时失去父亲,兄妹四人全靠母亲一个人拉扯。  上世纪60年代初,村里普遍贫穷,我家更甚,经常缺盐少油,缺吃少穿。由于营养不良,生活环境差,我自小体弱多病,个子很矮,在教室里从没坐过第二排。没人理我,我不理人,性格孤僻,玩伴很少。但每次考试结束,老师公布分数时,我才能引人瞩目一回,因为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从小学到初中,在学习上,我从不服人。我知道,我和别的同学不一样。别的同学有爸爸,我没有。别
期刊
赶到玉山县城,已是下午四点,江西省玉山县电影公司经理罗华民早就候在那里了。  罗经理从1984年起就在农村放电影,放了一辈子电影。从放映员到经理,他带领的电影公司曾被评为全国的先进单位,他自己也获得了全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先进个人的殊荣。他告诉我:“我们两个放映队四个放映员中午就进山了,山高路远,要搭车,要过渡,要走山路,要挂屏幕,要拉电线,要架放映机,还要招呼山民,事可多着呢,不早去不行啊!”  
期刊
少时家贫,几乎没有习字看书的地方,直至有了属于自己的一间书房。  书房仅五平米开外,自己虽没“笔底吞吐天下事,小屋笼尽济世心”的宏宕胸怀,但却也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箴言铭记于心,周末不逛书店,心下几天都是空落落的,久而久之,自己也成了书蠹,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藉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  世间没有什么比读书更快乐的事!每每踏进书海这个世界,自己仿佛在进门的刹那就卸掉了无形的生活枷锁
期刊
卫武公:挺立风中的竹子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国风·卫风》  三千年,缓缓吟诵的时光,诗意交错的秋风。  淇水波光中,徐徐打开的光圈,是一根在《诗经》中呼唤德才兼备的竹子,虚心,有节,在一个世纪里坐拥勤政。浏览,目光噙满平和,在史书中次第打开。  细读,身子幻化成清风,穿行在一片清朗之中。  浩荡的诗句,洒落鹤壁大地。  许穆夫人:有关朝歌的思念  籊
期刊
20多年前,我来到宋圩小学支教。  开学第一节课,我来到教室,三十几个学生早已安静地坐着等我。他们听说来了个年轻的城里老师,感到好奇,便早早从家里赶来了。后来,我才知道,有的学生要翻过后面的大山,花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学校上课。上课前,我说我姓谷,八人口的谷,山谷的谷,稻谷的谷,谷子可以熬粥,祖先来自大西北。学生都捂着嘴巴,吃吃地笑了,眼睛明亮明亮的。  学生的基础比较差,尤其数学基础更不扎实,排名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