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语文教学方法 提高英语德育实效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sdfas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教学可以从我国语文教育中借鉴一些传统的理念和方法,增强英语教学的人文性,并将其与传统的工具性相结合,可以综合提高英语教师的德育素质和能力,提高英语德育实效。
  一、人文精神是英语教育的精髓
  英语具有人文学科性质,同样可以弘扬人文精神。无论是汉语英语课都有其工具性的一面,这是因为语言本身就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进行思考的工具。语言又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载体,负载着人类文化,包含着人文精神。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凝聚着那个民族的文化精神。现代语言教育教学的人文性应该体现在提升学生的人生品味、提高学生的人性境界、塑造学生的理性人格。对于学生来讲,还可以帮助他们为实现他们的个人与社会价值做准备。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因此语言教学中一定要有育人要求和行动,这种育人指的是要通过语言教学启迪学生的聪明才智,诱发学生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使其精神受到熏陶,促使学生个性得到发展。语言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注重人格的塑造和人文精神的陶冶。语言使人具有人性,语言活动是人的生命的一种方式。
  二、人文性工具性相结合,提升英语教师德育素养
  英语和汉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我国英语教育教学和语文教育教学存在很多不同之处,但二者之间也有明显的共性。二者都属于语言,具有相同的基本属性;二者都是重要的科目。从中国英语教育史来看,我国早期的英语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都体现了鲜明的人文精神。但由于历史原因,这种精神没有发扬光大,并且由于我国后来英语教学几乎一直强调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它的人文精神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现在到了强化英语教育的人文精神的时候了。
  要强化英语教育的人文性首先要使人文性和工具性和谐统一。语言是工具,但是它是一种特殊的工具,是人赖以生存的内在工具,语言的运用是和思想的形成与表达同步发生的。语言体现人性,体现人的意志、观点和情感,体现人的认知能力和做事能力,实际上就是体现人的自我。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就是“人”本身。语言学习与人的思维能力和人格培养只能同步进行。“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在语言知识教学、语言能力训练中贯穿人文精神,是最好的德育方式。没有人文就没有语言这个工具,抛弃人文也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抽掉了人文精神,必然会导致只强调语言文字而看不到使用语言的人,继而只会在语言形式上兜圈子,使学生对课文中包含的丰富思想和情理毫无感悟(也没工夫感悟),教学过程只能变成玩弄文字的游戏,英语课变成了无病呻吟、滑稽可笑的怪胎。因此,一定要使英语教育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发展。
  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发展,我们在教学中就不会将全部注意力仅仅放在语言技能训练上,而是在发展语言技能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提升他们的道德情感。同时,教师也会在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德育素养。
  三、借鉴语文教学方法,确保英语教师学科教学德育实效
  就语言教学理念和方法而言,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也值得我们借鉴。在我国古典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中,“读”是语文学习的第一方法,传统语文教学不仅注重“默读”,而且强调“诵读”,讲究“熟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习英语也是一个道理,现在英语教学中的阅读量少得可怜,一般都局限在做试卷上的阅读题。实际上,在国内学习英语,很难自发习得,在缺乏自然习得语言的环境下学习外语,必须要把读放在首位,尤其是在学生初步掌握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以后。许国璋先生曾说过,不读500本英文小说就不能算学过英文。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梅仁义先生说的好,“得阅读者得天下”。有诸多适合学生阅读的材料,比如书虫系列、二十一世纪中学生英文报、妙语连篇等等,只是材料的选择原则一定是有知识性、趣味性,要分级,难易适度,教师又有适当组织和检测。
  阅读是利用已有知识理解读物内容,是一种心智活动。通过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学生要么能学到知识,要么能获得感动,阅读的这种作用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我国语文教学的另一个传统就是重视“读写结合”。训练写作的传统方法是仿写。当然,现在的学生还做不到仿写较难的文章,但这个方法仍然可以使用,那就是让学生仿写教科书上的短文,最初只要求学生替换一些词,使其很容易获得成就感,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最后通过写作“唤起学生的思想和想象”。阅读活动是对人世、生活和生命的感悟,写作是对人世、生活和生命个体的情感表达。英语教师通过具体的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思想的教学方法,将会使英语教学中的德育变得有操作性,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 注重在英语教学中的德育,实际上也就是注意了英语教学的育人价值。但在实际操作中,还要尽力避免贴标签似的将教学内涵的育人价值、潜在的价值外显化,生搬硬套,偏离了课堂教学的重心。
  笔者一直致力于寻找努力提高英语教育质量的办法,平时在教学工作中一直在进行思考和实验,本文就是思考和实践后的一些结果。但由于时间、篇幅和笔者的水平的限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笔者期望本文能对广大英语教师有所启迪,也盼望英语德育能更好地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本科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民办高校培养的人才如何能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人才济济的社会有立足之地是非常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民办高校的特点,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全球化的环境提出了民办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民办高校 会计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在加入WTO以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在我国的进程,社会对应用型人才
【摘 要】近年来,研究生就业陷入困境,文章从性别、年龄、专业等入手分析研究生就业的总体形势和基本特征。针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过度化导致就业难问题,本文认为就业市场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结构性失衡才是根本原因。文章从改善就业环境、完善劳动立法、调整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及提高研究生自身核心竞争力方面针对解决研究生就业困境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研究生就业 高等教育 解决途径  从就业市场竞争的一般规律
【摘 要】初中生的内心世界,是一个等待开垦的世界,是一个极具能量的世界,同时也是一个矛盾的世界。作为班主任应该充分了解初中生的心理及生理特点,对其进行适时的引导,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新时期的班主任德育工作在形式上要活、内容上要新、方法上要科学、管理上要有新思路。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 德育工作 生活教育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其全面负责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及学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合作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主动转变教学方式。但长期以来,中学政治课堂教学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 教师满足于一讲了之,学生满足于一听了之。由此看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势在必行,任重道远。我在日常教学时就围绕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进行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一、改变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陶行知先生
期刊
【摘 要】近些年来针对大学生毕业就业问题一直持续攀升,而大学生村官也是在这些年异军突起,成为很多大学生锻炼自己实践能力,回馈社会,感恩故乡的一股强硬的势头。取得的骄人的成绩,为社会进献了自己的一份力。然而在众多大学生村官中还是存在着许多的思想问题,往往对事务的认识度还是不够成熟和完整,本文就是从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意义,
【摘 要】品德教学和班队活动在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上相互交叉又有内在沟通,所以,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挖掘品德教材的关键点、生长点和空白点,来丰富班队活动的内涵,拓展班队活动的视角,提升班队活动的品质,从而引领学生的主动健康成长。  【关键词】品德教学 班队活动 整合研究  品德课标指出,品德教师要充分开放教学的时空,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特别在品德学科的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课后
【摘 要】对于留守学生的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共同的努力。而作为学校、作为教师,应尽量关爱学生,通过情感交流,认识留守学生心理问题产生根源,调治留守生心理,使其正确了解自我,发展自我,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使家庭、学校、社会更加和谐。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教育 健康发展  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一个法制节目,引发了我的深思,节目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学生,
【摘 要】中职学生只是单纯的拥有专业技能还不够,还应在岗位意识和自身职业发展规划上建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为此,就应在校园思想文化建设的目标定位,以及实践中植入以上相关元素。  【关键词】中职学校 思想文化 目标定位 实践  作为向社会输送一线应用型人才的中职学校(下文简称:学校),在强化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还应在校园思想文化建设上下工夫。之所以这样讲,实则归因于思想文化本身在人精神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