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本清源,回归本质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37301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牛献礼 中学高级教师,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现任教于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曾于1999年荣获全国小学数学第四届评优课一等奖:多节录像课由中央电教馆、河南省电教馆、北京市电教馆等单位发行;2012年12月,在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年会上执教观摩课;在省级以上教育刊物上发表教学论文、案例等100多篇,40余篇论文获省、市级以上奖励,参与编著《名师如何观察课堂》、《名师课堂DNA解码》(小学数学卷)、《可以这样教数学》(数学名师的教学智慧)等多本教育书籍,主持的5项教育科研成果获省级一、二等奖。
  【摘要】在以往“比的认识”教学中,教师关注更多的是“比”概念的形式化解读,教学设计一般是通过表示两个数之间的相除关系引入比,造成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被动应答,不能深刻理解“比”的本质内涵。笔者基于对“比”本源性的思考重新设计教学,从元概念“份”“倍数”出发,让学生体会“变量中的函数关系”,揭示“比”的本质意义。既实现了概念之间的关系沟通,也营造了主动探索的氛围。再通过对一系列结构化材料的辨析,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比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
  【关键词】比的认识 倍数关系 函数思想 自主建构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认识比”
  教学思考:
  “比”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概念。在以往教学“比的认识”时,教师关注更多的是“比”概念的形式化解读,教学设计一般是通过表示两个数之间的相除关系引入比,即先是两个同类量的比的教学(如某班男、女生的人数),再是两个不同类量的比的教学(如路程与时间),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概括,着重说明上面的例了.都是通过除法来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都可以用比来表示,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接着,引导学生比较“比”与除法的区别,说明除法是一种求两个数相除的商的运算,而“比”则表示两个数之间的相除关系。然后,提供正例和反例(如球赛中的比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比”概念的理解。这种设计突出了比与除法的联系,但是,比的独特性和优越性却体现不够,学生对两者的区别印象不深。另外,综观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提供信息、发出指令、解释意义,学生读取信息、回应教师、建构理解,在高效传递知识的同时,学生被置于被动应答的状态,缺乏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热情。显然,这样的形式化学习并不能让学生深刻理解“比”概念的本质。
  那么“比”概念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如何改变学生被动应答的局面,营造主动探索的氛围呢?笔者从“比”概念的本源出发来思考,对“比”形成了如下认识:
  (1)比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比”不是除法运算,只是在求比值时才是除法。如3:2只是一种状态,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不变关系,而3÷2则是一种运算,二者在意义上不一样。
  (2)比为比例的学习做准备,并可以扩展为一种变量之间的正比例函数关系。这种比例关系,其含义远超“除法”。这就是说,小学里“比”的学习,不等于重学一遍除法。
  (3)“比”原本是同类最的比较关系,但是也可以推广到不是“同类量”的情形。不过,不同类量的比,不宜作为“比”的主要情境引入。这是因为,同类量之比是“源”,不同类量之比只是“流”。区别源流,分清主次,是概念教学的要义。比如:路程除以时间等于速度,明明是计算速度的除法问题,并没有比较路程与时间大小的含义在内。若用不同类量作为主要引例,就会颠倒了源流关系,增加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基于上述思考,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与实践:
  教学过程:
  一、对接经验,认识倍数关系的“比”
  师:(板书课题:比的认識)大家在哪儿听说过比?
  生1:金龙鱼广告1:1:1。
  生2:足球比赛2:1。

  师:看一看,这里会是谁和谁的比?
  生:面粉和水。(板书)
  师:做馒头时,面粉和水的比是2:1。(板书:2:1)
  师:大家知道2:1的意思吗?
  生:“2”就是放2份面粉,“1”就是放l份水。
  师:如果面粉放100克,水应该放几克?
  生:50克。
  师:如果面粉放200克,水应该放几克?
  生:100克。
  师:如果面粉放500克,水应该放几克?
  生:250克。
  师:如果水放了500克,面粉应该放几克?
  生:1000克。
  师:观察黑板上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面粉扩大几倍,水也扩大几倍。
  师:面粉和水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不管怎么变化,有没有不变的?
  生:我发现面粉一直是水的2倍,水永远是面粉的二分之一。
  师:说得真好!“比”由三部分组成,中间的“:”叫作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作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作后项。前项和后项可以不断发生变化,但它们的倍数关系是不变的。

  【思考】“比较两个同类量的关系时,如果以b为单位来度量“,称为a:b”,这是关于比的概念的本质描述。如何让学生体会这一本质?笔者以“面粉与水的比是2:1”为例,引导学生理解“面粉是2份,水是l份”“面粉的质量是水的2倍”……从元概念“份”“倍数”出发,迁移归纳,揭示“比”的本质意义。学生充分经历了概念同化的过程,自然地将新知纳入已有认知结构,实现了概念之间的关系沟通。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面粉1OO克,水应该几克?面粉200克,水应该几克?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体会“变量中的函数关系”。显然,函数思想的渗透还原了“比”的本质。   二、辨析比较,深化对“比”的认识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和面中的比”具有“前项和后项的倍数关系不变”的特点,老师还收集了一些比。
  课件出示:
  l.天安门图片长和宽的比是4:3。(图1)

  2.一场足球比赛的比分是2:1。
  3.搅拌混凝土,水泥、沙子和石子的比是2:3:0。
  师:这些比有没有这样的变化特点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生:照片中的比跟和面的2:1一样,是有倍数关系的。如果长变成8,那么宽就变成6。
  课件出示:在方格纸上显示把照片放大,长:宽=8:6。(图2)
  师:如果长变成了8格,宽不变,会怎么样?
  生:照片就变形了,形状会不一样。(图3)

  課件显示:印证学生的想法。
  生:搅拌混凝土2:3:5也有这个特点,2:3:5可以是2吨、3吨、5吨,也可以是4吨、6吨、10吨。
  师:你们同意吗?还可以怎样配混凝土原料的质量?
  生继续举例。
  师:混凝土一共是10份,水泥、沙子、石子各占2份、3份、5份。想一想:如果不按这样的关系搅拌混凝土,会发生什么情况?
  生:会不牢固。
  师:是呀!这样的工程就会不安全。想一想,比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
  生:这个比就像是一个标准,按这个标准来搅拌混凝土,就会牢固。
  师:说得好!比,就像是一把尺子。大家再看一下,这个比有3个数,你怎么看出倍数关系?(引导看出有3组倍数关系)像这样的比,称为连比(板书)。
  师:还剩下比赛中的比分,有倍数关系吗?
  (学生之间有分歧)
  生:我觉得没有倍数关系,本来2:1是相差一个球,4:2就相差2个球了,不公平。
  师:我有点听懂你的意思了,如果能这样变化,那比分是不是可以变成20:lO?
  生:比分是不能这样变化的,不公平。
  师:比分的变化是没有规律的,没有倍数关系。另外,比赛的比分中可以出现O吗?
  生:可以。
  师:比如足球比赛的比分是2:0,但和面中的面粉和水能是O吗?
  生:不能。如果面粉是O,那就只有水了;如果水是O,那就只有面粉了。没法和成面了。
  师:看来,比分只是比赛得分记录而已(板书:得分记录),并不是数学上要研究的有倍数关系的比。学习到这里,你觉得人们为什么喜欢用比来表示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呢?好处在哪里?
  生l:用比表示倍数关系比较简单。
  生2:用比表示比较清楚,一看就知道是多少。
  【思考】概念教学既要求教师准确把握新知的本质和来龙去脉,又要求教师洞悉学生的疑惑之处,参透学生建构新知的路径与障碍。在上述教学中,教师通过用比赛中的比分来去伪存真,把学生带入到埘“比”更深刻的思考,从而更为有效地沟通比和除法的关系;借助长方形图片的长与宽的变化让学生感悟“比源于度量”;而石子、沙子和水泥的关系从两个量拓展到三个量,也就沟通了两个量的比和三个量的比的关系,拓展了对比的意义的本质理解,也提升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的深度。
  三、适时拓展,丰富对“比”的认识
  课件出示:下面情境中的数量能用比来表示吗?如果能,请你写出来。
  (l)婴儿的头长约占身高的1/4。
  (2)小亮身高155cm,小明身高Im。
  (3)从北京到上海的铁路长约1500km.需要行驶5小时。
  学生独立思考、写比,然后全班交流。
  生:婴儿的身高是4份,头长占l份,所以,婴儿的头长和身高的比是l:4。
  师:以头长作为标准,头长是l份,身高就有这样的4份,头长和身高的比就是1:4。
  生1:小亮和小明身高的比是155:1。
  生2:不对,单位要统一,应该是1.55:1或者是155:100。
  师:是的,用比来表示数量关系时,数量的单位要统一。
  生l:第(3)个不能写,因为单位不一样了,1300km和5小时,这样比出来不是倍数关系。
  生2:我认为能写,因为1500km需要行驶5小时,就相当于300km需要行驶1小时。(板书:1500:5.300:1)
  师:这个比的前项是什么?后项是什么?
  生:前项是路程,后项是速度。
  师:这个比表示的确实不是倍数关系。路程:时间(板书:1500:5=300)得出的是一个新的量——速度,速度是300km/h。以前我们说“路程÷时间=速度”,今天学了比,我们还可以说“速度就是路程和时间的比”(板书)。请大家再推想一下,l小时行300km,会是什么交通工具?
  生:高铁。
  师:速度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可以用比来帮助判断。
  【思考】好材料、好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建构。婴儿头长占身高的1/4 ——实现了“比”与“分数”概念之间的关系沟通,自然将新知纳入已有认知结构,实现知识的贯通理解;小亮身高l55cm.小明Im——实现了从“同单位”到“不同单位”的变化.自主形成单位统一的认识;从北京到上海全程l50Okm.行驶5小时——实现了从“同类量”到“不同类量”的变式,丰富了“比的类型”,由“倍数关系”扩展为“相除关系”,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比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
  四、回顾反思,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比”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总体上存在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的现象,教学中常常以教师的理性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忽视学生阅读中的情感体验。为改变这种状况,《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所谓“感悟”是有所感触而领悟的意思,建立在体验的基础上。阅读教学要让学生直面文本,感受、体味、揣摩,走进作品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最佳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中年级学段两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还要求老师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最终让学生具备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青蛙看海》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童话故事。文章叙述了长期生活在湖边的青蛙,很想看看大海,在苍鹰的指点下,跟着松鼠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跳,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看到了大海。教学本课时,教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握紧人文精神的罗盘,让学生自主提问,根据问题来进行本堂课的教学,学生思维非常活跃,趣味盎然。课堂上的三处生成,更是让师生经历了一场精神的洗礼。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深
留白,顾名思义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它是传统绘画的一种极高境界,讲究着墨疏淡,空白广阔,以留取空白构造空灵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留白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  现在,这一说法被苏教版品德教材的编者加以运用,翻开我们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不难发现,随处可见留白部分,显然,教材留白在编者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鲁洁教授曾明确指出:“我们在教材中留出了大量的空白,为孩子表达思想感情、进行创造活动提供方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语言需要积累,语言需要运用。有了积累,运用才更加自如;因为运用,积累才更显必要。语言的积累是为了运用,不会运用,积累再多,也只能算个“两脚书柜”;在运用中形成的积累更具深沉厚重。因此,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教师应根据文本的特点设计教学方案,千方百计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积累与运用的兴趣,指导学生会积累、会运用,扎
石玉若,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研究员。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包括青年基金项目1项和面上项目1项;国土资源部行业专项基金1项。以科研骨干参加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共发表论文80多篇。2011年,获首批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年“地质英才”称号,2013年入选首批国土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  教育,国之大计。科研与教学相统一是研究
【摘要】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安排了特殊单元——习作单元。本文对这一单元的编排进行教材解读,提出教学建议。  【关键词】统编 习作单元 教材解读 教学建议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每册独立编排一个以培养习作能力为主线的习作单元。编排这个单元,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完全以阅读为中心的编排体系,在重视培养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引导语文教学更加关注表达,改变多年来重阅读轻习作的教学状况。  三年
【摘要】学会自主学习,是新时代每一个孩子都需要具有的能力。在阅读《地球通史》这本书的过程中,这种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就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学生们可以从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入手,按照每个人的学习方法对其兴趣点进行深入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独立学习后我们创设一个让孩子们共同交流的平台,老师有针对性地根据孩子们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给予适当的点拨指导,让更多的孩子去发现别人思考探究问题的过程和方法,相互学习,在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小小年纪就饱受病痛折磨,行走吞咽困难,言语困难,不自主动作,肝硬化等等一系列病症有如梦魇;他们辗转各地求医只为一个答案,只为恢复往日健康。他们是一群患有肝豆状核变性的病人,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王晓平教授恰恰是少数几个能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的肝豆病专家。  追本溯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s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由铜代谢异常引起的神经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五大学习领域,其中运动技能领域不仅是实现其他四大领域的载体,也恰恰反映并诠释了体育的本质,因此它是重中之重,也是体育学科的关键,但传统模式的技能教学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比较枯燥,教学效果也不好。而体育游戏作为小学低年级学生所热衷的内容,甚至被认为那就是他们脑海中所理解的体育课,必定对其是积极的、向往的、感兴趣的,但是纯粹的游戏活动又缺乏针对性、规范性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