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叙述杜维运《史学方法论》的内容,从而谈及从中获得的思想感受,进而期望缩小与史学大家之间的差距,对自身的发展寄予期望。
【关键词】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历史研究
杜维运,1928年出生于山东省嘉祥县,2012年9月1日病逝于加拿大。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历史研究所,1962年、1974年两度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历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杜维运长年从事中国史学史及中西史学比较研究,著有《与西方史家论中国史学》《清代史学与史家》《史学方法论》《赵翼传》《听涛集》《中西古代史学比较》《忧患与史学》《中国通史》《中国史学史》《中国史学与世界史学》等多种著作,主编《中国史学史论文选集》(一、二、三)。
杜维运所著《史学方法论》是研究史学方法的经典必读书目,北京大学出版社所出的版本,全书三百多页,三篇序言和二十七章内容,在书的后面还附有史家与史书索引以及参考书目。学习一门学科,就要有本门学科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做指导,这样我们既可吸收前辈人的理论、观点,以指导我们的读书和研究;同时我们对前辈人的理论、观点中的不足之处有一个认识,可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避免犯类似的错误。尤其是历史学科,更是需要有一个指导方法或理论。
《史学方法论》洋洋洒洒三十多万字,在书中提出了很多治史的方法以及治史应注意的各种问题,反映出杜维运贯通中西史学的理想,他努力将中西史学家治史的方法融合在一起,以不偏不倚的態度,兼容并蓄的胸襟,综合两者,取其长而去其短,择其精而遗其粕。
史学方法论或称历史科学方法论、历史研究方法论。它并不指任何单一的研究方法,而是指关于史学方法的理论,或者说,它是一种可以用于历史研究的普遍方法理论,也可以说,拿一定的世界观来观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便是方法论。在这个意义上,也可称之为“方法学”。正因为此,亦因为科学研究中为达到同一目的而使用的方法,手段是多样的,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学派和不同个人那里,史学方法论是存在明显差别的,但它们不见得必定是尖锐对立的,往往是可以相互补充、兼容并蓄的,所以史学方法论应是个开放的系统。
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什么是历史”这个问题,有人说:“历史是艺术”;有人说:“历史是科学,不多也不少”;还有人折中说:“历史的研究是科学,历史的叙述是艺术”。不过杜维运给出了另外一个回答,也是一个更能让人信服的观点,即:“历史就是历史,它与科学、艺术比肩。历史研究,可以采纳科学的方法,也可用艺术的分析,但是历史方法就是历史方法,任何科学方法是无法在历史研究中予以普及的。历史研究可用科学之法,但不可滥用无章;可纳艺术以作合理的想象论述,不可淫其所好而失真。历史既不是往事,也不止于是往事的记录,而是历史学家研究往事的成果,认为它是‘研究往事的学术’,应该是极为恰当的了。历史研究不是研究过去,而是研究过去所留于现在的痕迹”。
在论及史学方法的时候,杜维运提到了归纳方法、比较方法、综合方法、分析方法四种。并且分类言及各个方法的利弊,做了深入剖析。归纳法被正式提出来,是从英国的培根开始的,在最初它是一种科学方法,即从观察个别的事实,得到一致的结论。大致来说,史学家尽量搜集可能搜集到的史料,搜集全了再提出结论,就是所谓的归纳法。这是一种最基础的,但又十分有效的方法,可以用在很多领域,但也并非完美。史料有其无限性,史学家穷尽毕生岁月,也可能无法搜集到所有的史料。
比较方法,是史学方法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纷繁庞杂的史料,归纳在一起,不经过比较,无法看出每一种史料所代表的特殊性质以及史料间详略异同的所在,历史的变动,古今的融合,中外的沟通,也都不可见。比较方法应用到历史研究,首先从比较史料开始,包括同源史料的比较、异源史料的比较、转手记载与原书的比较。其次包括历史现象的比较,可以比较历史上的人物,文化制度,学术思想等等,这是比较方法最大的效用,历史的价值,可以真正的表现出来。而且,由比较历史现象所得出的结论,可以避免一部分的道德判断。
综合方法要从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开始,历史研究的免去重复,历史研究的无穷累积,历史研究的日臻精密与理想,大半是靠史学家知道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综合方法发挥到极高峰,为博览通观。史学研究的臻于完美,必以显微镜式的检查始,而以望远镜式的察看终。不然,历史将流于支离破碎,而失去其完整和贯通性。“体大思精”的历史巨著的诞生,也是综合方法的运用。
分析方法是科学方法中最富关键性的一种方法。科学家在进行观察、实验、归纳、比较、综合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作分析。应用归纳法,要分析史料间的和谐程度如何?分析彼此间的宾主地位如何?分析其背后所代表的真正意义如何?应用比较法,必比较于前而分析于后,比较方法才能发挥作用。应用综合法,必须济以分析方法,不先作精密的分析,难期精确的综合。史学家在考证史料的真伪及其可信程度时,在进行历史解释时,在清晰而合乎逻辑的进行叙事时,都必须经过分析。
以上四种史学方法,是杜维运提出的最基本的史学方法,它们大多从科学中来。正如他所言,史学方法论的作用在于将前人的方法记录下来,后学者不致重复以浪费精力。除此之外,杜维运还讨论了史料的分类与考证、历史叙事与历史解释、历史文章的书写以及比较史学等诸多问题。
谈及如何书写历史文章,他说:“历史文章贵在真实通达,尚尔雅,崇简明高雅”。这也是历史与文学的不同之处,史料虽不柔美,但可把文风与史料之衔接融合,但须明白修史者绝非文豪,亦不是叙事账目之人,但需得二者之精华。后面一章的比较史学,正是因为有在剑桥留学的经历,才使得他饱览群书,贯通中西,从而提出应该把中国史学和西方史学相比较来研究,而不是割裂和故步自封。
历史不可能全真,历史的最值得珍贵在于极近于真,而历史是要传世的,有其教育当代与后世的功用,因而史学家于求真以外,须求美与善。这有赖于史学家优美的气质,恢弘的胸襟,以及崇高博大的思想逐渐的涵育与培养。章学诚在史才、史学、史实之外,提出史德,便是要史学家具有端正的心术。这其中,也要有些许的价值判断。具体来说,就是有慈悲的胸怀,冒险的精神,端正的心术,客观的态度。一部好的历史,要有淑世与致用的境界。要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领域,同时能启迪思想,增加智慧,促进人类的进化与文明。
参考文献:
[1] 杜维运.史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毕玉,1989年11月23日出生,性别女,汉族,籍贯安徽蒙城,现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2015级美术学专业。学历:硕士。职称:无。主要研究方向:美术史学理论研究。
【关键词】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历史研究
杜维运,1928年出生于山东省嘉祥县,2012年9月1日病逝于加拿大。毕业于台湾大学历史系、历史研究所,1962年、1974年两度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历任台湾大学历史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杜维运长年从事中国史学史及中西史学比较研究,著有《与西方史家论中国史学》《清代史学与史家》《史学方法论》《赵翼传》《听涛集》《中西古代史学比较》《忧患与史学》《中国通史》《中国史学史》《中国史学与世界史学》等多种著作,主编《中国史学史论文选集》(一、二、三)。
杜维运所著《史学方法论》是研究史学方法的经典必读书目,北京大学出版社所出的版本,全书三百多页,三篇序言和二十七章内容,在书的后面还附有史家与史书索引以及参考书目。学习一门学科,就要有本门学科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做指导,这样我们既可吸收前辈人的理论、观点,以指导我们的读书和研究;同时我们对前辈人的理论、观点中的不足之处有一个认识,可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避免犯类似的错误。尤其是历史学科,更是需要有一个指导方法或理论。
《史学方法论》洋洋洒洒三十多万字,在书中提出了很多治史的方法以及治史应注意的各种问题,反映出杜维运贯通中西史学的理想,他努力将中西史学家治史的方法融合在一起,以不偏不倚的態度,兼容并蓄的胸襟,综合两者,取其长而去其短,择其精而遗其粕。
史学方法论或称历史科学方法论、历史研究方法论。它并不指任何单一的研究方法,而是指关于史学方法的理论,或者说,它是一种可以用于历史研究的普遍方法理论,也可以说,拿一定的世界观来观察、分析、解决历史问题便是方法论。在这个意义上,也可称之为“方法学”。正因为此,亦因为科学研究中为达到同一目的而使用的方法,手段是多样的,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学派和不同个人那里,史学方法论是存在明显差别的,但它们不见得必定是尖锐对立的,往往是可以相互补充、兼容并蓄的,所以史学方法论应是个开放的系统。
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什么是历史”这个问题,有人说:“历史是艺术”;有人说:“历史是科学,不多也不少”;还有人折中说:“历史的研究是科学,历史的叙述是艺术”。不过杜维运给出了另外一个回答,也是一个更能让人信服的观点,即:“历史就是历史,它与科学、艺术比肩。历史研究,可以采纳科学的方法,也可用艺术的分析,但是历史方法就是历史方法,任何科学方法是无法在历史研究中予以普及的。历史研究可用科学之法,但不可滥用无章;可纳艺术以作合理的想象论述,不可淫其所好而失真。历史既不是往事,也不止于是往事的记录,而是历史学家研究往事的成果,认为它是‘研究往事的学术’,应该是极为恰当的了。历史研究不是研究过去,而是研究过去所留于现在的痕迹”。
在论及史学方法的时候,杜维运提到了归纳方法、比较方法、综合方法、分析方法四种。并且分类言及各个方法的利弊,做了深入剖析。归纳法被正式提出来,是从英国的培根开始的,在最初它是一种科学方法,即从观察个别的事实,得到一致的结论。大致来说,史学家尽量搜集可能搜集到的史料,搜集全了再提出结论,就是所谓的归纳法。这是一种最基础的,但又十分有效的方法,可以用在很多领域,但也并非完美。史料有其无限性,史学家穷尽毕生岁月,也可能无法搜集到所有的史料。
比较方法,是史学方法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纷繁庞杂的史料,归纳在一起,不经过比较,无法看出每一种史料所代表的特殊性质以及史料间详略异同的所在,历史的变动,古今的融合,中外的沟通,也都不可见。比较方法应用到历史研究,首先从比较史料开始,包括同源史料的比较、异源史料的比较、转手记载与原书的比较。其次包括历史现象的比较,可以比较历史上的人物,文化制度,学术思想等等,这是比较方法最大的效用,历史的价值,可以真正的表现出来。而且,由比较历史现象所得出的结论,可以避免一部分的道德判断。
综合方法要从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开始,历史研究的免去重复,历史研究的无穷累积,历史研究的日臻精密与理想,大半是靠史学家知道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综合方法发挥到极高峰,为博览通观。史学研究的臻于完美,必以显微镜式的检查始,而以望远镜式的察看终。不然,历史将流于支离破碎,而失去其完整和贯通性。“体大思精”的历史巨著的诞生,也是综合方法的运用。
分析方法是科学方法中最富关键性的一种方法。科学家在进行观察、实验、归纳、比较、综合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作分析。应用归纳法,要分析史料间的和谐程度如何?分析彼此间的宾主地位如何?分析其背后所代表的真正意义如何?应用比较法,必比较于前而分析于后,比较方法才能发挥作用。应用综合法,必须济以分析方法,不先作精密的分析,难期精确的综合。史学家在考证史料的真伪及其可信程度时,在进行历史解释时,在清晰而合乎逻辑的进行叙事时,都必须经过分析。
以上四种史学方法,是杜维运提出的最基本的史学方法,它们大多从科学中来。正如他所言,史学方法论的作用在于将前人的方法记录下来,后学者不致重复以浪费精力。除此之外,杜维运还讨论了史料的分类与考证、历史叙事与历史解释、历史文章的书写以及比较史学等诸多问题。
谈及如何书写历史文章,他说:“历史文章贵在真实通达,尚尔雅,崇简明高雅”。这也是历史与文学的不同之处,史料虽不柔美,但可把文风与史料之衔接融合,但须明白修史者绝非文豪,亦不是叙事账目之人,但需得二者之精华。后面一章的比较史学,正是因为有在剑桥留学的经历,才使得他饱览群书,贯通中西,从而提出应该把中国史学和西方史学相比较来研究,而不是割裂和故步自封。
历史不可能全真,历史的最值得珍贵在于极近于真,而历史是要传世的,有其教育当代与后世的功用,因而史学家于求真以外,须求美与善。这有赖于史学家优美的气质,恢弘的胸襟,以及崇高博大的思想逐渐的涵育与培养。章学诚在史才、史学、史实之外,提出史德,便是要史学家具有端正的心术。这其中,也要有些许的价值判断。具体来说,就是有慈悲的胸怀,冒险的精神,端正的心术,客观的态度。一部好的历史,要有淑世与致用的境界。要能给人带来精神上的领域,同时能启迪思想,增加智慧,促进人类的进化与文明。
参考文献:
[1] 杜维运.史学方法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毕玉,1989年11月23日出生,性别女,汉族,籍贯安徽蒙城,现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2015级美术学专业。学历:硕士。职称:无。主要研究方向:美术史学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