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图腾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yygs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鼠年以一部“鼠题电影”做开场似乎是应了天时地利的景,尤其是当这只老鼠充满了让梦想照进现实的执行力、对理想百折不回的赤子之心以及人与老鼠之间实现的那种难以想象的默契又使电影本身多了一分人和的意味。
  一只老鼠被权威苛刻的食评家赞为法国最棒的厨师,这种貌似不合时宜但又大快人心的情节设置也许是迪斯尼和皮克斯最为擅长的励志桥段——尽管单纯的讴歌梦想、信仰、诚实、互助容易显得浅薄,但它们两家又的确有这个本事,把一个拥有“积极成功逻辑和精神价值观”的纯商业说教片做得如此好看。
  相比电影里那些点题的华丽句子,诸如“Not everyone can be a great artlst,but agreat artist can come from anywhere,”(不是任何人都能成为艺术家,而艺术家却可以是任何人)、“改变规律才是我们生存的价值”来说,更触动我的,是剧情中的一些细节带来的小暗示。
  老鼠在逃命之际闻到容器里恶劣的汤汁味道而忍不住一再掉转头往里面添加调料,直到乐在其中得意忘形以至于被餐厅倒垃圾的男孩发现:老鼠军团在古斯托餐厅的后厨做饭给人类吃,而且不忘在烹饪前集体全身消毒,而他们这么做的理由很简单,老鼠厨师是为了帮助自己的人类朋友,而其它老鼠愿意协助的原因则是,“虽然不懂烹饪,但我们是一家人”。
  因机缘巧合翻身变成“名厨”的“垃圾男孩”没有维持这份虚假的荣耀,而是告诉法国最有影响力的食评人做出美食的不是自己:苛责的食评家知道真正的厨师是老鼠后仍旧写了一篇充满溢美之词的评论。尽管他为此丢了工作:古斯托餐定因为被卫生检查员发现后厨尽是老鼠而被关闭,食物当然没问题,但老鼠对于餐厅无异于杀伤性武器:“垃圾男孩”开了一家既招待老鼠、又招待客人的餐厅,餐厅LOGO就是老鼠的侧影,挥舞着餐具对着最适合做梦的巴黎铁塔,老鼠厨师亲任大厨,生意好得不得了……
  越是此类主题的电影越不需要以一个教育者的身份出现,而应该是一个感染者,或者图腾式样的精神符号。让人能够忘记逻辑,忘记常理,用单纯天真的心去理解善恶慈悲。
  
  别让成见束缚可能
  
  评述人:刘希平[万博宣伟中国区总经理]
  现在能让人开心的事情越来越少,但这部电影是让我开心的。看的那天晚上北京天气阴冷,可我看完电影的心情却阳光灿烂。觉得很久没有看能让自己这么开心的电影了,不同于金·凯瑞或者憨豆式样的搞笑。而是价值观一致的顺遂感。
  电影不需要现实,尤其是动画,所以不要去追究现实生活中你是否能接受老鼠做菜给你吃,或者如何忍受同老鼠共享一家餐厅这件事。这个不是重点,重点在于你用眼晴看到的美好,以及看不到的那部分。
  我们常常会强加于别人一些自己的想法,认为只有自己的想法最有意义和正确。比如小老鼠雷米想强加给他哥哥“学会欣赏美食的技巧”,雷米的父亲则会一直告诉他“We are all We are”(你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要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对未来的幻想,要远离人类和厨房,他的父亲觉得这是经验之谈,而雷米又不这么想。其实到最后,他们谁也没有说服谁,但是大家还是可以相处融洽,父亲可以为了雷米的选择组织老鼠天团去帮助人类。这让我觉得,很多事情未必一定要征服、一定要摆平或者说服对方,差异化并不影响和谐的存在。
  我还觉得这是一部鼓励不要有歧视的电影,或者说成见也行,只是程度不一样罢了。不可否认,这个社会充斥着阶层和歧视,自种人歧视黄种和黑种人、“大狗”阶层看不起贫瘠的人、聪明人对笨人有成见、先进国家的人明显比次发达国家的人有优越感。这种主观意义上的剥夺让人分出了三六九等,让人变得以自我为中心——我记得早些年去葡萄牙,遇到一个北非来的黑人,很有思想和见地,我们聊得非常快乐,那时我就想,没有谁比谁更聪明或者高级,不同的只是一个可变环境带来的可能。
  一
  人性偏好血腥和煽情的东西,电影跟媒体一样,大多时候需要制造噱头,需要暴力、情色、畸形的、光怪陆离的事件来炮制舆论焦点。碰到正向积极的东西反而无人问津,而这个电影之所以让我觉得好,就是因为它足够真善美,又不矫情教条。
  比如它崇尚一种敢于坚持的态度。一开始我以为电影里那个瘦削尖刻的食评家是故意与古斯托餐厅作对,但是后来才发现他有他一套公正评判的东西,且因为一篇洋溢着对古斯托餐厅小老鼠厨师赞誉之情的食评而丢了这个饭碗,辉煌的古斯托也因为老鼠天团的帮忙“得罪”了卫生检查员而被迫关门……这些显示生活不是那么完美,也让这种抒发正向积极意义的影片跌宕得恰到好处。
  我们生活在一个泡面社会,很多东西太速成、变化过多,财富累计太容易,价值观容易被忽略和扭曲。我平时会跟一些有权势的朋友在一起,发现他们身边可能有很多小孩子,而那些小孩子又本不到可以享用着这种生活状态的年龄和阅历,每每会觉得暗暗悲伤,觉得有些东西被掩盖了,他们在LV或者Dior一掷万金的时候,会失去和消散一些要长久保留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在这部电影里都有。
  社会缺乏一些正面的引导,如果有,也是矫情得让人难以接受。比如诚实、正直、公平、尊重、敢于冒险、重视感情和家庭,这些符合我们价值观的东西如果直白地提出来宣扬,反而会因为它们的太过“正确性”而显得有了距离,所以需要换种方式传达,而这部电影的方式我就很喜欢,我知道自己内心对有些东西不是很容忍,而这部电影,会更加认定自己在走的路的正确性。
其他文献
如今的企业离不开环保。它是关系到我们的生存环境乃至子孙后代的伦理问题。这个游戏你如果不去玩,迟早一天都会输。FastCompany上列出了50种“绿化企业”的作为,从戴尔的技术回收,到沃尔玛的卡车研发支持,企业可谓各显神通。  然而再极端,也不会超过近日《纽约》杂志哥伦比亚大学环境科学和微生物教授DicksonDespommier博士的一个建议。他似乎更为直接一些。他说,解决气候变暖,一个治本的办
期刊
最后一次去采访马会的时候,试营业倒计时牌已经从63变成了35,这像一个无声的钟摆,每天都有专人来这里换数字。  尽管不久之后,所有人会开始有组织地从筹备处迁往新的办公室,但是眼下,办公室里还是布置得充满了圣诞氛围。  “这是我做过的最开心的一份工作。”一个有17年工作经验的马会澳大利亚籍华裔高管这样说。如果你也像我一样,先后4次、共计14个小时泡在这里采访:如果你也在晚上7点半看到这里所有人来去匆
期刊
别让焦虑压垮了你!    失业无疑是难以预测的、心绪难平的一件事。即使是处于貌似最好的状况下,比如,你拥有足够的积蓄呀,你有非常体面的职业前景呀,有非常明确的工作规划呀,还是有很多人无法迷离头顶上那一片失业恐惧的阴云。无论是波峰还是波谷(这些都是你的职业生涯中不可避免要遭遇的),你都要好好掌握你的情绪和反应。以下是七条注意事项,有助于你缓解时有时无的失业恐惧症:  1、别老拿自己和别人比较。失业的
期刊
晚间12点,我趴在桌上醒来。灯熄着,麻木感从体内一直延伸到指尖,房间里的黑暗如油一样钻进耳朵。有人正在用巨大的铁锤企图把地球凿开,铁锤敲了12下,地球没有裂,只现出一点点断纹。  此刻我就似《寻羊冒险记》里的“我”,像找寻“鼠”那样执拗地找寻安妮宝贝。连日来耗损心力发出的超长短信石沉大海,其MSN又一直病怏怏地显示脱机状态,邮件自是不必再发,也按捺着从未试图直接拨打手机电话。这点灵犀是要有的,她是
期刊
专栏 Lucy 的大都会  露西· 凯拉韦(Lucy Kellaway)  作为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的专栏作家 , 整整 10 年 , Lucy 都在每周一准时为大家贡献办公室的谈资和话题 ,她时髦和诙谐的大都会语录 , 是建立在牛津大学政治学、哲学和经济学学位的基础上的 , 是建立在多年《金融时报》的记者身份上的 , 是建立在现在多家公司的董事会成员职位上的。  
期刊
“装熟”是职场菜鸟的通病。听着非常不熟悉甚至没见过面的工作伙伴一口一个“亲爱的”, 或者自己冲着不熟悉的陌生人叫“亲亲” 而不起鸡皮疙瘩 , 都是近一两年才有的事。我们变得很习惯于在职场中“装熟”,跟客户、跟同事、跟见 面但是叫不上名字的朋友 ——此前未必觉得这样的场面有什么不好。 但是最近发生在同事身上的一件事却让我发现 , 一些根本不熟的工作伙伴硬跟你“套磁”, 其实还是挺让人反感的。在职场里
期刊
专栏 刘润的微观察  刘润    30岁的微软中国有限公司公共事业部高级经理。去年一不小心因为一篇《出租司机给我上的MBA 课》而低调不再 , 这让他很后悔 ,以至于我们费了很大劲儿才以“分享”为名说服他“抛头露面”。我们预言 ,今后企业更需要的是刘润这样善于微观察、精提炼和多分享的人 , 你可以比照一下 , 在这个众生平等的平台上 ,他的眼里有什么 ?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经说 :“古
期刊
专栏 李倩玲的恒动力  李倩玲    生长在台湾的李倩玲从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传播专业硕士毕业后 , 就加入中国台湾智威汤逊任媒介策划。从1990 年 8 月 1 日到今天 , 她一直在WPP 集团各个分公司工作。从媒体购买策划专员到副总经理、总经理 , 直至成为包括传立、迈势、灵立、尚扬、宝林五家公司在内的群邑集团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李倩玲每天都在告诉自己 :“运气总有一天会过去 , 我一直要准备
期刊
古人云 :“三百六十行 , 行行出状元。”前辈们希望用这句话告诉后人每一个行业、每一种职业都可以成为“英雄”。然而古训一代一代传诵下来 , 人们的思想中仍然对不同职业保留着一些既定的偏见 , 诸如“万般皆下品 , 唯有读书高”……      速录师就是这样被“误读”的职业之一。在人们的脑海中他 / 她只是一个办公室里的“蓝领”工作者。但是如果我们走近一步看 , 会发现其实他们和翻译一样 , 走在距
期刊
安妮·莱博尼茨  今年 58 岁的安妮 · 莱博尼茨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 ,20 岁还在旧金山艺术学院求学时 , 即为《滚石》杂志拍片。34 岁成为《名利场》杂志首席摄影师 , 并长期为《VOGUE》杂志供稿。到去年为止 , 莱博尼茨三次入围《美国摄影》“100 位摄影领域有重要影响的人”, 并且都排在第二位。除了盛名之外 , 她还是全球 5 位报酬最高的摄影师之一 , 单是请她工作一天 , 价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