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拉赫玛尼诺夫是20世纪最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兼指挥家,他的音乐作品极富后浪漫主义色彩。他的代表作之一《第二钢琴协奏曲》集中了作曲家所有的音乐魅力:伤感与憧憬的浪漫音响、浓郁醇厚的抒情旋律,以及作曲家含蓄与温暖、抑郁与热情的浪漫情怀。是作曲家留给世人最受欢迎的旷世之作。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 《第二钢琴协奏曲》 伤感 浪漫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是20世纪最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兼指挥家,是俄国民族乐派与欧洲后浪漫主义音乐之间的桥梁。
1873年拉赫玛尼诺夫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附近的奥涅加。本来家境富裕,他出生时已日趋败落。祖父、父亲、叔父都有较高的钢琴演奏水平,姐姐是一位女低音歌手。拉赫玛尼诺夫的母亲在他4岁的时候发现他有非凡的音乐天赋,并教他弹钢琴。12岁时,投奔莫斯科音乐学院尼古拉·兹维列夫门下学习钢琴。兹维列夫是莫斯科音乐界的核心人物,他家境富有,不收学费,但对学生非常严格,学生必须早上6点起床,保证一天18个小时的学习。在兹维列夫极为严厉而有方的教导下,拉赫玛尼诺夫进步神速。1886年,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欢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院长安东·鲁宾斯坦访问的音乐会上,拉赫玛尼诺夫演奏了巴赫的《a小调英国组曲》,受到鲁宾斯坦和全校师生的高度赞扬。
经过刻苦的学习,他积累了一些作曲知识并有不少实践。有一次,他的老师把拉赫玛尼诺夫改编的柴科夫斯基的钢琴曲演奏给柴科夫斯基本人听,柴科夫斯基对这位才13岁的小作曲家的才华十分赞赏,并一直关注着他的成长。14岁生日的前几周,拉赫玛尼诺夫完成了第一部正式的作品《d小调管弦乐诙谐曲》,而后又写了《无言歌》、《c小调夜曲》、《罗斯吉斯拉夫王子》等作品。这些作品只是对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柴科夫斯基作品的学习与模仿。在柴科夫斯基指导下进入高级研读后,他才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
1892年,19岁的拉赫玛尼诺夫以最高分提前一年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他根据普希金的诗篇《冈茨》谱写的独幕歌剧《阿列科》获得了金质大奖。该剧在莫斯科大剧院上演时获得巨大成功。柴科夫斯基对这部歌剧大加赞扬,甚至亲自为他安排剧场的演出,亲临排练现场指导。从此,拉赫玛尼诺夫开始了职业音乐家的生涯。
1895年,23岁的拉赫玛尼诺夫写下了他生平第一首交响曲——《第1号交响曲》,兴冲冲地发表却无人赏识,还被批评得一无是处。他因此自信全失,抑郁不得志,长期失意之下连精神状态也出了问题,灵感就像是干掉的墨水瓶,一个音也倒不出来,整整三年没有写作任何作品。失败的恐惧和对自己能力的怀疑,深深压抑了他的创作。就在这样的境况下,大文豪托尔斯泰写信鼓励他:“年轻人啊,你以为我的一生都非常顺利吗?所谓信念就是种强劲的力量。抬起头来,勇敢地朝你既定的目标迈进。”在托尔斯泰的鼓励下,以及心理医生达尔博士对他进行精心的心理疏导,并借助催眠术把他引入梦乡,进入潜意识摇醒他沉睡的乐音,拉赫玛尼诺夫才终于提起勇气写下大受欢迎的旷世名作,也是至今为止最令人喜爱的曲子——《第二钢琴协奏曲》,在首演成功的致谢辞里,拉赫玛尼诺夫感谢达尔博士,并把这首曲子题献给了他。五年后,随着作曲功力的提高,拉赫玛尼诺夫在交响曲创作上东山再起,创作了极度浪漫富丽的《e小调第2号交响曲》。
1917年,因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拉赫玛尼诺夫举家前往瑞典,后又移居美国。赴美国的前十年他一直从事钢琴演奏活动,直到1934年才又开始作曲,创作了《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等著名作品。1943年,因患上一种罕见的令病人非常痛苦的癌症,于同年3月28日逝世。
拉赫马尼诺夫外表是一张典型的俄国人冰山脸,内心却有一颗火山样的心,也许正是如此,从他指尖流泻出来的纤纤琴音,总透点冷冽又出奇的火热。这位性格有些狂躁的作曲家,其座右铭是“工作、工作、再工作!”一天要和唯一一个工作伙伴——钢琴相处十几个小时,所以便他名震一时的,就是钢琴师的身份和笔下的钢琴协奏曲。
创作于1900-1901年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是拉赫玛尼诺夫的代表作之一。作曲家仿佛全部的音乐魅力都集中在这部作品中:潜藏着伤感与憧憬的浪漫音响、抒情得能把心溶化的旋律、绚丽不已的管弦乐色彩……仿佛一股脑儿付出所有心中的温暖与热情,把创作钢琴曲的浪漫情怀,毫不保留地放进古典形式的交响曲中。然而,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显然不同于斯特拉文斯基那样的“新潮”,也不像俄罗斯“五人强力集团”那样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而是更像柴科夫斯基那样,表现出后浪漫主义抒情音乐的特色。
《第二钢琴协奏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次听这首曲子,相信会被突兀的八个钢琴和弦震慑,这些几乎没有变化的和弦,由最初的显得犹疑单调的步履开始,逐步走向坚定、明朗。似乎是作曲家在经历失败后,经过痛苦、彷徨、抗争,一步步走向光明。短短的几小节就点明了作者的创作心态和全曲的基调。接下来的富有俄罗斯民族风格的主题,由弦乐组用丰满低沉的音色奏出,更为忧伤的基调涂抹了浓厚的底色。这段旋律虽不及柴科夫斯基的“忧伤”来的浓烈,但却尽情地表达了自我,表达了作者细腻委婉的情感。这段情感的诉说中,我们不断地听到弦乐器以中低音的主题变奏与钢琴或舒缓或明亮的对答和应和。然后,通过铜管组以及小号的进入,将乐曲推向高潮。再次出现的俄罗斯风格主题,显得更明快、更丰满、更坚定,不但烘托出激动人心的和弦,也是对第一主题的再次深化。依旧的甜蜜,依旧的忧伤,让钢琴非常自如地、毫无顾忌地抒发着深层的感情起伏。圆号柔和的旋律线条,引出了本乐章结束的段落,弦乐和钢琴的抒情对答为本乐章结束的最强音做了铺垫。急促的、干净利落的强结束充分表现了拉赫玛尼诺夫在忧伤、温柔背后的些许坚强。
第二乐章,由弦乐组丰满忧郁的和声开始,制造了一种诗意宁静的氛围,仿佛主人公独自沉浸在美妙的大自然景色里,回忆往事或憧憬未来。几小节钢琴琶音引出双簧管含蓄温暖的主旋律。随后,钢琴朴实单纯地将主旋律演奏一遍,使旋律多了几分亮色和欢愉。刚刚有些回暖的情愫又被弦乐厚重的音色带回到多愁善感的氛围中。钢琴显然不会就此甘休,将之前的忧郁淡化,以明快的节奏、亮丽的音色将主题变奏、扩充,旋律更加流畅、柔美、极富歌唱性。铜管的加入、钢琴密集的音符、强音的戛然而止,给了钢琴华彩乐段宣泄情感的机会——翻腾的内心、激荡的情感,虽然不是大段的充满炫技的让人享受一把的华彩段落,但已足以窥视到作曲家精神世界的一隅。在临近结束时,弦乐再一次地以开头时的低沉情绪演绎着主题,似乎在先前的抑郁中又增加了一些欲罢不能、欲言又止的无奈,这时的钢琴以配角出现,开始是以有力的和声支持着弦乐的倾诉,渐渐地,钢琴的步伐显得没有那么坚定,有些犹豫,有些不合拍,似乎它们各自走在两条道上,直到整个乐队消失,钢琴渐弱渐远的琴音把听众引向缥缈和冥想的境界。这一乐章,作曲家没有用复杂的作曲配器手法,更多的是主旋律交替的述说,没有喧嚣和嘈杂,有的只是温馨和含蓄的抒情。也许,作曲家正是用这种手法感谢他的心理医生,用看似简单的音乐呈示,倾泻他多层次的情感变化。
如果说,第二乐章作曲家为我们敞开的是他细腻的情感世界。那么,第三乐章谐谑曲则是作曲家澎湃激隋的展现。这一乐章,从开始的各声部戏謔性的对答,到急促有力节奏的步步推进,以及钢琴一气呵成的快速炫技,都为我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作曲家在展示诙谐的、快乐的同时,不忘让我们品尝一下陈酿老窖——段带有阿拉伯风情的抒情旋律,先由弦乐奏出,像一群含蓄但不乏个性的少女翩翩起舞。随后,钢琴像一位王子,独舞于少女中,同样的旋律由钢琴演奏,没有了先前的醇厚、浓郁,多了几许平淡和亮丽。之后,这样的手法又反复一次,熟悉的旋律让听众再次回味。而作曲家并没有就此罢手,或许是作曲家对这段旋律情有独钟,或许这段旋律是作曲家在整个钢琴协奏曲中最重要、最想表达的乐思。所以,在即将结束时又由全体乐队激情演奏,将音乐推向高潮,趁着情绪的高涨。乐曲强力地辉煌结束。第三乐章虽然以力量为基调,但我们感受到的音乐的灵魂依然是明朗忧伤的,它标志着作曲家独特的创作风格。
抑郁的情调、真挚的感情、醇美的旋律。拉赫玛尼诺夫通过音乐把所有的情绪都传递给我们,让我们同作曲家一起感同身受,体验着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在音乐中得到充实,在回味中提升对人生的感悟。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 《第二钢琴协奏曲》 伤感 浪漫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是20世纪最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兼指挥家,是俄国民族乐派与欧洲后浪漫主义音乐之间的桥梁。
1873年拉赫玛尼诺夫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附近的奥涅加。本来家境富裕,他出生时已日趋败落。祖父、父亲、叔父都有较高的钢琴演奏水平,姐姐是一位女低音歌手。拉赫玛尼诺夫的母亲在他4岁的时候发现他有非凡的音乐天赋,并教他弹钢琴。12岁时,投奔莫斯科音乐学院尼古拉·兹维列夫门下学习钢琴。兹维列夫是莫斯科音乐界的核心人物,他家境富有,不收学费,但对学生非常严格,学生必须早上6点起床,保证一天18个小时的学习。在兹维列夫极为严厉而有方的教导下,拉赫玛尼诺夫进步神速。1886年,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欢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院长安东·鲁宾斯坦访问的音乐会上,拉赫玛尼诺夫演奏了巴赫的《a小调英国组曲》,受到鲁宾斯坦和全校师生的高度赞扬。
经过刻苦的学习,他积累了一些作曲知识并有不少实践。有一次,他的老师把拉赫玛尼诺夫改编的柴科夫斯基的钢琴曲演奏给柴科夫斯基本人听,柴科夫斯基对这位才13岁的小作曲家的才华十分赞赏,并一直关注着他的成长。14岁生日的前几周,拉赫玛尼诺夫完成了第一部正式的作品《d小调管弦乐诙谐曲》,而后又写了《无言歌》、《c小调夜曲》、《罗斯吉斯拉夫王子》等作品。这些作品只是对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柴科夫斯基作品的学习与模仿。在柴科夫斯基指导下进入高级研读后,他才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
1892年,19岁的拉赫玛尼诺夫以最高分提前一年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他根据普希金的诗篇《冈茨》谱写的独幕歌剧《阿列科》获得了金质大奖。该剧在莫斯科大剧院上演时获得巨大成功。柴科夫斯基对这部歌剧大加赞扬,甚至亲自为他安排剧场的演出,亲临排练现场指导。从此,拉赫玛尼诺夫开始了职业音乐家的生涯。
1895年,23岁的拉赫玛尼诺夫写下了他生平第一首交响曲——《第1号交响曲》,兴冲冲地发表却无人赏识,还被批评得一无是处。他因此自信全失,抑郁不得志,长期失意之下连精神状态也出了问题,灵感就像是干掉的墨水瓶,一个音也倒不出来,整整三年没有写作任何作品。失败的恐惧和对自己能力的怀疑,深深压抑了他的创作。就在这样的境况下,大文豪托尔斯泰写信鼓励他:“年轻人啊,你以为我的一生都非常顺利吗?所谓信念就是种强劲的力量。抬起头来,勇敢地朝你既定的目标迈进。”在托尔斯泰的鼓励下,以及心理医生达尔博士对他进行精心的心理疏导,并借助催眠术把他引入梦乡,进入潜意识摇醒他沉睡的乐音,拉赫玛尼诺夫才终于提起勇气写下大受欢迎的旷世名作,也是至今为止最令人喜爱的曲子——《第二钢琴协奏曲》,在首演成功的致谢辞里,拉赫玛尼诺夫感谢达尔博士,并把这首曲子题献给了他。五年后,随着作曲功力的提高,拉赫玛尼诺夫在交响曲创作上东山再起,创作了极度浪漫富丽的《e小调第2号交响曲》。
1917年,因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拉赫玛尼诺夫举家前往瑞典,后又移居美国。赴美国的前十年他一直从事钢琴演奏活动,直到1934年才又开始作曲,创作了《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等著名作品。1943年,因患上一种罕见的令病人非常痛苦的癌症,于同年3月28日逝世。
拉赫马尼诺夫外表是一张典型的俄国人冰山脸,内心却有一颗火山样的心,也许正是如此,从他指尖流泻出来的纤纤琴音,总透点冷冽又出奇的火热。这位性格有些狂躁的作曲家,其座右铭是“工作、工作、再工作!”一天要和唯一一个工作伙伴——钢琴相处十几个小时,所以便他名震一时的,就是钢琴师的身份和笔下的钢琴协奏曲。
创作于1900-1901年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是拉赫玛尼诺夫的代表作之一。作曲家仿佛全部的音乐魅力都集中在这部作品中:潜藏着伤感与憧憬的浪漫音响、抒情得能把心溶化的旋律、绚丽不已的管弦乐色彩……仿佛一股脑儿付出所有心中的温暖与热情,把创作钢琴曲的浪漫情怀,毫不保留地放进古典形式的交响曲中。然而,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显然不同于斯特拉文斯基那样的“新潮”,也不像俄罗斯“五人强力集团”那样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而是更像柴科夫斯基那样,表现出后浪漫主义抒情音乐的特色。
《第二钢琴协奏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次听这首曲子,相信会被突兀的八个钢琴和弦震慑,这些几乎没有变化的和弦,由最初的显得犹疑单调的步履开始,逐步走向坚定、明朗。似乎是作曲家在经历失败后,经过痛苦、彷徨、抗争,一步步走向光明。短短的几小节就点明了作者的创作心态和全曲的基调。接下来的富有俄罗斯民族风格的主题,由弦乐组用丰满低沉的音色奏出,更为忧伤的基调涂抹了浓厚的底色。这段旋律虽不及柴科夫斯基的“忧伤”来的浓烈,但却尽情地表达了自我,表达了作者细腻委婉的情感。这段情感的诉说中,我们不断地听到弦乐器以中低音的主题变奏与钢琴或舒缓或明亮的对答和应和。然后,通过铜管组以及小号的进入,将乐曲推向高潮。再次出现的俄罗斯风格主题,显得更明快、更丰满、更坚定,不但烘托出激动人心的和弦,也是对第一主题的再次深化。依旧的甜蜜,依旧的忧伤,让钢琴非常自如地、毫无顾忌地抒发着深层的感情起伏。圆号柔和的旋律线条,引出了本乐章结束的段落,弦乐和钢琴的抒情对答为本乐章结束的最强音做了铺垫。急促的、干净利落的强结束充分表现了拉赫玛尼诺夫在忧伤、温柔背后的些许坚强。
第二乐章,由弦乐组丰满忧郁的和声开始,制造了一种诗意宁静的氛围,仿佛主人公独自沉浸在美妙的大自然景色里,回忆往事或憧憬未来。几小节钢琴琶音引出双簧管含蓄温暖的主旋律。随后,钢琴朴实单纯地将主旋律演奏一遍,使旋律多了几分亮色和欢愉。刚刚有些回暖的情愫又被弦乐厚重的音色带回到多愁善感的氛围中。钢琴显然不会就此甘休,将之前的忧郁淡化,以明快的节奏、亮丽的音色将主题变奏、扩充,旋律更加流畅、柔美、极富歌唱性。铜管的加入、钢琴密集的音符、强音的戛然而止,给了钢琴华彩乐段宣泄情感的机会——翻腾的内心、激荡的情感,虽然不是大段的充满炫技的让人享受一把的华彩段落,但已足以窥视到作曲家精神世界的一隅。在临近结束时,弦乐再一次地以开头时的低沉情绪演绎着主题,似乎在先前的抑郁中又增加了一些欲罢不能、欲言又止的无奈,这时的钢琴以配角出现,开始是以有力的和声支持着弦乐的倾诉,渐渐地,钢琴的步伐显得没有那么坚定,有些犹豫,有些不合拍,似乎它们各自走在两条道上,直到整个乐队消失,钢琴渐弱渐远的琴音把听众引向缥缈和冥想的境界。这一乐章,作曲家没有用复杂的作曲配器手法,更多的是主旋律交替的述说,没有喧嚣和嘈杂,有的只是温馨和含蓄的抒情。也许,作曲家正是用这种手法感谢他的心理医生,用看似简单的音乐呈示,倾泻他多层次的情感变化。
如果说,第二乐章作曲家为我们敞开的是他细腻的情感世界。那么,第三乐章谐谑曲则是作曲家澎湃激隋的展现。这一乐章,从开始的各声部戏謔性的对答,到急促有力节奏的步步推进,以及钢琴一气呵成的快速炫技,都为我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作曲家在展示诙谐的、快乐的同时,不忘让我们品尝一下陈酿老窖——段带有阿拉伯风情的抒情旋律,先由弦乐奏出,像一群含蓄但不乏个性的少女翩翩起舞。随后,钢琴像一位王子,独舞于少女中,同样的旋律由钢琴演奏,没有了先前的醇厚、浓郁,多了几许平淡和亮丽。之后,这样的手法又反复一次,熟悉的旋律让听众再次回味。而作曲家并没有就此罢手,或许是作曲家对这段旋律情有独钟,或许这段旋律是作曲家在整个钢琴协奏曲中最重要、最想表达的乐思。所以,在即将结束时又由全体乐队激情演奏,将音乐推向高潮,趁着情绪的高涨。乐曲强力地辉煌结束。第三乐章虽然以力量为基调,但我们感受到的音乐的灵魂依然是明朗忧伤的,它标志着作曲家独特的创作风格。
抑郁的情调、真挚的感情、醇美的旋律。拉赫玛尼诺夫通过音乐把所有的情绪都传递给我们,让我们同作曲家一起感同身受,体验着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在音乐中得到充实,在回味中提升对人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