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与热情的浪漫情怀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ijiq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拉赫玛尼诺夫是20世纪最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兼指挥家,他的音乐作品极富后浪漫主义色彩。他的代表作之一《第二钢琴协奏曲》集中了作曲家所有的音乐魅力:伤感与憧憬的浪漫音响、浓郁醇厚的抒情旋律,以及作曲家含蓄与温暖、抑郁与热情的浪漫情怀。是作曲家留给世人最受欢迎的旷世之作。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 《第二钢琴协奏曲》 伤感 浪漫
  
  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是20世纪最著名的作曲家、钢琴家兼指挥家,是俄国民族乐派与欧洲后浪漫主义音乐之间的桥梁。
  1873年拉赫玛尼诺夫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附近的奥涅加。本来家境富裕,他出生时已日趋败落。祖父、父亲、叔父都有较高的钢琴演奏水平,姐姐是一位女低音歌手。拉赫玛尼诺夫的母亲在他4岁的时候发现他有非凡的音乐天赋,并教他弹钢琴。12岁时,投奔莫斯科音乐学院尼古拉·兹维列夫门下学习钢琴。兹维列夫是莫斯科音乐界的核心人物,他家境富有,不收学费,但对学生非常严格,学生必须早上6点起床,保证一天18个小时的学习。在兹维列夫极为严厉而有方的教导下,拉赫玛尼诺夫进步神速。1886年,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欢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院长安东·鲁宾斯坦访问的音乐会上,拉赫玛尼诺夫演奏了巴赫的《a小调英国组曲》,受到鲁宾斯坦和全校师生的高度赞扬。
  经过刻苦的学习,他积累了一些作曲知识并有不少实践。有一次,他的老师把拉赫玛尼诺夫改编的柴科夫斯基的钢琴曲演奏给柴科夫斯基本人听,柴科夫斯基对这位才13岁的小作曲家的才华十分赞赏,并一直关注着他的成长。14岁生日的前几周,拉赫玛尼诺夫完成了第一部正式的作品《d小调管弦乐诙谐曲》,而后又写了《无言歌》、《c小调夜曲》、《罗斯吉斯拉夫王子》等作品。这些作品只是对门德尔松、舒曼、肖邦、柴科夫斯基作品的学习与模仿。在柴科夫斯基指导下进入高级研读后,他才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
  1892年,19岁的拉赫玛尼诺夫以最高分提前一年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他根据普希金的诗篇《冈茨》谱写的独幕歌剧《阿列科》获得了金质大奖。该剧在莫斯科大剧院上演时获得巨大成功。柴科夫斯基对这部歌剧大加赞扬,甚至亲自为他安排剧场的演出,亲临排练现场指导。从此,拉赫玛尼诺夫开始了职业音乐家的生涯。
  1895年,23岁的拉赫玛尼诺夫写下了他生平第一首交响曲——《第1号交响曲》,兴冲冲地发表却无人赏识,还被批评得一无是处。他因此自信全失,抑郁不得志,长期失意之下连精神状态也出了问题,灵感就像是干掉的墨水瓶,一个音也倒不出来,整整三年没有写作任何作品。失败的恐惧和对自己能力的怀疑,深深压抑了他的创作。就在这样的境况下,大文豪托尔斯泰写信鼓励他:“年轻人啊,你以为我的一生都非常顺利吗?所谓信念就是种强劲的力量。抬起头来,勇敢地朝你既定的目标迈进。”在托尔斯泰的鼓励下,以及心理医生达尔博士对他进行精心的心理疏导,并借助催眠术把他引入梦乡,进入潜意识摇醒他沉睡的乐音,拉赫玛尼诺夫才终于提起勇气写下大受欢迎的旷世名作,也是至今为止最令人喜爱的曲子——《第二钢琴协奏曲》,在首演成功的致谢辞里,拉赫玛尼诺夫感谢达尔博士,并把这首曲子题献给了他。五年后,随着作曲功力的提高,拉赫玛尼诺夫在交响曲创作上东山再起,创作了极度浪漫富丽的《e小调第2号交响曲》。
  1917年,因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拉赫玛尼诺夫举家前往瑞典,后又移居美国。赴美国的前十年他一直从事钢琴演奏活动,直到1934年才又开始作曲,创作了《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等著名作品。1943年,因患上一种罕见的令病人非常痛苦的癌症,于同年3月28日逝世。
  拉赫马尼诺夫外表是一张典型的俄国人冰山脸,内心却有一颗火山样的心,也许正是如此,从他指尖流泻出来的纤纤琴音,总透点冷冽又出奇的火热。这位性格有些狂躁的作曲家,其座右铭是“工作、工作、再工作!”一天要和唯一一个工作伙伴——钢琴相处十几个小时,所以便他名震一时的,就是钢琴师的身份和笔下的钢琴协奏曲。
  创作于1900-1901年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是拉赫玛尼诺夫的代表作之一。作曲家仿佛全部的音乐魅力都集中在这部作品中:潜藏着伤感与憧憬的浪漫音响、抒情得能把心溶化的旋律、绚丽不已的管弦乐色彩……仿佛一股脑儿付出所有心中的温暖与热情,把创作钢琴曲的浪漫情怀,毫不保留地放进古典形式的交响曲中。然而,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显然不同于斯特拉文斯基那样的“新潮”,也不像俄罗斯“五人强力集团”那样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而是更像柴科夫斯基那样,表现出后浪漫主义抒情音乐的特色。
  《第二钢琴协奏曲》共分三个乐章。
  第一次听这首曲子,相信会被突兀的八个钢琴和弦震慑,这些几乎没有变化的和弦,由最初的显得犹疑单调的步履开始,逐步走向坚定、明朗。似乎是作曲家在经历失败后,经过痛苦、彷徨、抗争,一步步走向光明。短短的几小节就点明了作者的创作心态和全曲的基调。接下来的富有俄罗斯民族风格的主题,由弦乐组用丰满低沉的音色奏出,更为忧伤的基调涂抹了浓厚的底色。这段旋律虽不及柴科夫斯基的“忧伤”来的浓烈,但却尽情地表达了自我,表达了作者细腻委婉的情感。这段情感的诉说中,我们不断地听到弦乐器以中低音的主题变奏与钢琴或舒缓或明亮的对答和应和。然后,通过铜管组以及小号的进入,将乐曲推向高潮。再次出现的俄罗斯风格主题,显得更明快、更丰满、更坚定,不但烘托出激动人心的和弦,也是对第一主题的再次深化。依旧的甜蜜,依旧的忧伤,让钢琴非常自如地、毫无顾忌地抒发着深层的感情起伏。圆号柔和的旋律线条,引出了本乐章结束的段落,弦乐和钢琴的抒情对答为本乐章结束的最强音做了铺垫。急促的、干净利落的强结束充分表现了拉赫玛尼诺夫在忧伤、温柔背后的些许坚强。
  第二乐章,由弦乐组丰满忧郁的和声开始,制造了一种诗意宁静的氛围,仿佛主人公独自沉浸在美妙的大自然景色里,回忆往事或憧憬未来。几小节钢琴琶音引出双簧管含蓄温暖的主旋律。随后,钢琴朴实单纯地将主旋律演奏一遍,使旋律多了几分亮色和欢愉。刚刚有些回暖的情愫又被弦乐厚重的音色带回到多愁善感的氛围中。钢琴显然不会就此甘休,将之前的忧郁淡化,以明快的节奏、亮丽的音色将主题变奏、扩充,旋律更加流畅、柔美、极富歌唱性。铜管的加入、钢琴密集的音符、强音的戛然而止,给了钢琴华彩乐段宣泄情感的机会——翻腾的内心、激荡的情感,虽然不是大段的充满炫技的让人享受一把的华彩段落,但已足以窥视到作曲家精神世界的一隅。在临近结束时,弦乐再一次地以开头时的低沉情绪演绎着主题,似乎在先前的抑郁中又增加了一些欲罢不能、欲言又止的无奈,这时的钢琴以配角出现,开始是以有力的和声支持着弦乐的倾诉,渐渐地,钢琴的步伐显得没有那么坚定,有些犹豫,有些不合拍,似乎它们各自走在两条道上,直到整个乐队消失,钢琴渐弱渐远的琴音把听众引向缥缈和冥想的境界。这一乐章,作曲家没有用复杂的作曲配器手法,更多的是主旋律交替的述说,没有喧嚣和嘈杂,有的只是温馨和含蓄的抒情。也许,作曲家正是用这种手法感谢他的心理医生,用看似简单的音乐呈示,倾泻他多层次的情感变化。
  如果说,第二乐章作曲家为我们敞开的是他细腻的情感世界。那么,第三乐章谐谑曲则是作曲家澎湃激隋的展现。这一乐章,从开始的各声部戏謔性的对答,到急促有力节奏的步步推进,以及钢琴一气呵成的快速炫技,都为我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作曲家在展示诙谐的、快乐的同时,不忘让我们品尝一下陈酿老窖——段带有阿拉伯风情的抒情旋律,先由弦乐奏出,像一群含蓄但不乏个性的少女翩翩起舞。随后,钢琴像一位王子,独舞于少女中,同样的旋律由钢琴演奏,没有了先前的醇厚、浓郁,多了几许平淡和亮丽。之后,这样的手法又反复一次,熟悉的旋律让听众再次回味。而作曲家并没有就此罢手,或许是作曲家对这段旋律情有独钟,或许这段旋律是作曲家在整个钢琴协奏曲中最重要、最想表达的乐思。所以,在即将结束时又由全体乐队激情演奏,将音乐推向高潮,趁着情绪的高涨。乐曲强力地辉煌结束。第三乐章虽然以力量为基调,但我们感受到的音乐的灵魂依然是明朗忧伤的,它标志着作曲家独特的创作风格。
  抑郁的情调、真挚的感情、醇美的旋律。拉赫玛尼诺夫通过音乐把所有的情绪都传递给我们,让我们同作曲家一起感同身受,体验着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多彩,在音乐中得到充实,在回味中提升对人生的感悟。
其他文献
[摘要] 高校是培养设计人才的主要途径,从目前现实来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行情出现了“学用脱节”的现象,课程体系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直以来,“学科本位”思想占据艺术设计课程体系的主导地位。要使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构建“能力本位”的设计课程体系是重中之重,具体做法是运用目标逆向分析方法,将艺术设计职业能力需求化为专业课程元素,从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山楂树之恋》讲述了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纯真、无私的爱是该片鲜明的主题。影片的情节设置不是很迂回跌宕,但影像语言中处处散发着的纯真感情,感人至深。同时电影很大程度上放弃了色彩上的鲜艳,没有了风格上的俗气,把爱情推向了纯美的境界。  [关键词] 《山楂树之恋》 剧作结构 影视语言 爱情    影片《山楂树之恋》讲述了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静秋是个漂亮的城里姑娘,因为父亲是地主后代,家庭成份不好
期刊
[摘要] 电影《黑天鹅》讲述了芭蕾舞演员妮娜为了演好《天鹅湖》中的白天鹅和黑天鹅所做的努力与尝试。为了演好这两个不同的角色,达到艺术上的完美,妮娜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她就像一只扑火的飞蝶,最终完成了一个艺人对完美的追求,但也葬送了自己。  [关键词]白天鹅 黑天鹅 飞蝶扑火    导言  电影《黑天鹅》讲述了一个芭蕾演员妮娜的故事。妮娜对芭蕾舞有着强烈的热爱,曾经身为芭蕾演员的妈妈对妮娜要求甚严,期
期刊
[摘要] 作为近两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两部台湾电影,《海角七号》与《艋舺》具有相似的叙事结构与影像风格,象征当前台湾社会内在的主体混沌与自我认知的困境,亦表达了新一代台湾青年对主体的自我找寻与融合开放的意识形态倾向。  [关键词] 台湾电影 主体 找寻 《海角七号》《艋舺》    《海角七号》(2008年8月,魏德胜)和《艋舺》(2010年2月,钮承泽)作为台湾近两年来最成功的电影,成为最具话题性的现
期刊
[摘要]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都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但二书中的英雄形象却有着显著的不同:《三国演义》崇尚的是智谋,书中所着力刻画的是那些睿智善谋,运筹帷幄的英雄人物;《水浒传》崇尚的是勇力,书中极力渲染的是那种豪侠勇猛,快意恩仇的英雄形象。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英雄 尚智 崇力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1.22.048  
期刊
[摘要] 电影《立春》讲述了以王彩玲为代表的中小城市边缘艺术工作者的生存境况,展现了他们爱情、事业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与幻灭的故事。因为两者的冲突无法解决,主人公将自己封闭在自我意识中,以求得逃遁中的解放;当她面对现实,从自我意识中走出时,于现实中求得自己的解脱。电影在逃遁与面对现实中展现出人类生存的二律背反,呈现出小人物悲喜的生存意识。  [关键词] 《立春》 王彩玲 悲喜剧 理想 现实    
期刊
[摘要] 日本电影《大奥:男女逆转》通过男女位置颠倒的设定来讲述日本后宫故事,被很多人认为是现代社会女性地位提高和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的表现;其实,该电影对固有的社会性别偏见的“逆转”恰如一面镜子,照出现实生活中种种社会性别偏见:男主外女主内、女人是生儿育女工具、婚姻是女人谋生的手段、政治让女人走开。  [关键词] 《大奥:男女逆转》 男女逆转 性别偏见  一、影片介绍  2010年10月
期刊
[摘要] 音乐艺术教育是一种具有审美功能的教育,它以情动人,进而达到陶冶情操、启智健体等效应。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而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艺术教育首要的目的与任务就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音乐教育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培养对音乐的热情”。  [关键词] 素质教育音乐艺术兴趣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9.047
期刊
[摘要] 《迷魂记》是20世纪50年代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经典之作,是他的“控制艺术”中最坦率和最具忏悔性的作品。这部心理剧充满神秘、灵异、爱情和谋杀的气氛,拥有很多不同的阐释角度。在这部影片中男性的欲望窥视和女性的自我凝视主题同时存在,以不同的视觉图像很好地反映了电影叙述中产生视觉快感的内在性别心理结构机制。  [关键词]《迷魂记》欲望 凝视 恋物癖 景观    影片《迷魂记》叙述了Scotti
期刊
[摘要]影视艺术其实是一种想象与真实辨证统一的艺术,而真人与动画结合电影的魅力正在于它以现实的“真人”为中介,在现实与想象中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不仅使神奇的3D动画意象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力,同时又使得想象世界的“真实感”得以进一步增强,使幻想成为了现实。  [关键词]真人与动画 影视特效 3D特效 数字技术    在整个人类的艺术史上,还从来没有任何一门艺术像电影这样依赖于科学技术。电影随着科技的发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