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笔者认为,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关键还是在于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智特点,对学习活动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引导,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明白学习的真正主人是他们自己。
现以四年级的语文教学为例,谈一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基于学生的学情,让学生以“小老师”“小主人”的身份存在,做到智慧地“让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前先学。贵在方法指导
课前先学,主要指“预习”。使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地进行课前“先学”,做名副其实的学习小主人,需要转变教与学的观念,需要教师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
首先,必须转变教的观念。一是转变急于求成的观念。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都需要教师的指导鞭策,而不是一开始就放任学生自己去探索。二是要相信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巨大潜力,要对学生持有积极、信赖的态度。
其次,“先学”需要基于学情,教给一定的方法。学生通过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习,大都已经养成了“乐于倾听,勇于发言”“勤于朗读背诵”“勤查字典,主动识字”“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于是,在任教四年级的时候,我给学生每人发了一本语文本作为“导学本”,布置给学生的预习作业包括:整理并抄写文中的“生字新词”;自主摘录文中的“好词”,并且在文中批注这些词语的解释;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学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样的“导学”作业,让学生在课前能够以小主人的身份存在,并且有极大的发挥各自学习特长的空间,学生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了自己的主人翁意识,逐步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预习展评,组织有效反馈
“凡事预则立”,课前的先学,是为课堂的学习作准备的。有了学生课前在“生字新词”“好词”“课文朗读”等方面的充分预习,在第一课时的课文教学中,我会设计一个“预习展评”的环节,依托“导学本”,把交流“预习”成果作为教学的第一板块,用“小老师”的角色进行激励,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预习成果的舞台,以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通过探索与尝试,我们大致形成了“齐心协力记生字”“火眼金睛找好词”等教学步骤,学生知道了如何凭借着自己的“导学”作业(利用实物投影出示“导学本”),组织大家学习“生字新词”和“好词”。而作为“小老师”,同学们也掌握了一些“教学”语言,如:①我们来用“开火车”的形式把这些生词读一读,一定要读准哦!②同学们,你觉得哪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点?③我找了这些好词,请大家跟我读这些词语。④这些词语我都理解了,谁想考考我?
在“小老师”组织下的课堂学习中,学生们都学得特别起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是“有备而来”的,他们都可以成为课堂的代言人,能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表达自己的思考。在这个环节,老师要做的,只是根据各课生字新词学习的重点与难点,进行适时的点拨与补充。
在这样的“展评”过程中,学生们在认真做好新课的预习工作的前提下,个个都是小主人,人人争做“小老师”,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意识。
三、问题引领。促进自主感悟
我们知道,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上存在的方式应该有明显的改变,一是教学相长中的“伙伴”,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鼓励和关怀的作用;二是平等中的“首席”,在学习的重点、难点处,起到引领作用。因此,在引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应当少而精,能够体现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然后,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并且通过批注留下思考的痕迹。而随后的交流环节,教师也要充分“让学”,让学生展示探究成果,只有围绕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积极批注的同学,才能在交流的过程中有精彩的表现。
如《珍珠鸟》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理解珍珠鸟信赖“我”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我把领会本文的写作特点作为教学难点。在教学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为什么课文最后会有小珍珠鸟趴在“我”桌上睡着的温馨画面呢?小珍珠鸟是怎样一步一步信赖“我”的呢?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潜入语言文字,自主感悟课文四至六自然段,在交流的过程中,梳理并概括出作者依次写了小珍珠鸟“飞来飞去”“啄笔尖”“啄手指”“不想回家”“熟睡肩头”等六种活动,体现了珍珠鸟是逐步信任“我”的。同时,在教师的点拨下,同学们还领悟到写好“活动”还要有重点、讲排序等,这样,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师基于学生学情,进行“智慧”让学,有效落实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学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人翁”意识,让学生通过展示、交流,积极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笔者认为,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关键还是在于教师要把握学生的心智特点,对学习活动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引导,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成功的体验中明白学习的真正主人是他们自己。
现以四年级的语文教学为例,谈一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基于学生的学情,让学生以“小老师”“小主人”的身份存在,做到智慧地“让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一、课前先学。贵在方法指导
课前先学,主要指“预习”。使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地进行课前“先学”,做名副其实的学习小主人,需要转变教与学的观念,需要教师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
首先,必须转变教的观念。一是转变急于求成的观念。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都需要教师的指导鞭策,而不是一开始就放任学生自己去探索。二是要相信学生具有独立学习的巨大潜力,要对学生持有积极、信赖的态度。
其次,“先学”需要基于学情,教给一定的方法。学生通过一年级、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学习,大都已经养成了“乐于倾听,勇于发言”“勤于朗读背诵”“勤查字典,主动识字”“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于是,在任教四年级的时候,我给学生每人发了一本语文本作为“导学本”,布置给学生的预习作业包括:整理并抄写文中的“生字新词”;自主摘录文中的“好词”,并且在文中批注这些词语的解释;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学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样的“导学”作业,让学生在课前能够以小主人的身份存在,并且有极大的发挥各自学习特长的空间,学生在自主预习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了自己的主人翁意识,逐步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预习展评,组织有效反馈
“凡事预则立”,课前的先学,是为课堂的学习作准备的。有了学生课前在“生字新词”“好词”“课文朗读”等方面的充分预习,在第一课时的课文教学中,我会设计一个“预习展评”的环节,依托“导学本”,把交流“预习”成果作为教学的第一板块,用“小老师”的角色进行激励,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预习成果的舞台,以激发学生预习的积极性,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通过探索与尝试,我们大致形成了“齐心协力记生字”“火眼金睛找好词”等教学步骤,学生知道了如何凭借着自己的“导学”作业(利用实物投影出示“导学本”),组织大家学习“生字新词”和“好词”。而作为“小老师”,同学们也掌握了一些“教学”语言,如:①我们来用“开火车”的形式把这些生词读一读,一定要读准哦!②同学们,你觉得哪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点?③我找了这些好词,请大家跟我读这些词语。④这些词语我都理解了,谁想考考我?
在“小老师”组织下的课堂学习中,学生们都学得特别起劲。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是“有备而来”的,他们都可以成为课堂的代言人,能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表达自己的思考。在这个环节,老师要做的,只是根据各课生字新词学习的重点与难点,进行适时的点拨与补充。
在这样的“展评”过程中,学生们在认真做好新课的预习工作的前提下,个个都是小主人,人人争做“小老师”,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增强了他们的参与意识。
三、问题引领。促进自主感悟
我们知道,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课堂上存在的方式应该有明显的改变,一是教学相长中的“伙伴”,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鼓励和关怀的作用;二是平等中的“首席”,在学习的重点、难点处,起到引领作用。因此,在引领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应当少而精,能够体现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然后,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并且通过批注留下思考的痕迹。而随后的交流环节,教师也要充分“让学”,让学生展示探究成果,只有围绕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积极批注的同学,才能在交流的过程中有精彩的表现。
如《珍珠鸟》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理解珍珠鸟信赖“我”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我把领会本文的写作特点作为教学难点。在教学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为什么课文最后会有小珍珠鸟趴在“我”桌上睡着的温馨画面呢?小珍珠鸟是怎样一步一步信赖“我”的呢?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潜入语言文字,自主感悟课文四至六自然段,在交流的过程中,梳理并概括出作者依次写了小珍珠鸟“飞来飞去”“啄笔尖”“啄手指”“不想回家”“熟睡肩头”等六种活动,体现了珍珠鸟是逐步信任“我”的。同时,在教师的点拨下,同学们还领悟到写好“活动”还要有重点、讲排序等,这样,既突出了教学重点,又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
教师基于学生学情,进行“智慧”让学,有效落实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学实践,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人翁”意识,让学生通过展示、交流,积极自主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