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钱大珍“会同通宝”、“景福通宝”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i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会同通宝
  
  “会同通宝”为辽太宗耶律德光会同年间(公元938-946年)所铸造,辽史无记载。1989年辽宁省凌源的冯毅先生在朝阳废品站的铜堆中拣得一枚。1990年3月,经戴志强先生鉴定后,确定为辽代钱币大珍。“会同通宝”前所未见,弥足珍贵。2005年“会同通宝”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钱币春拍专场高价拍出。我也珍藏一枚“会同通宝”,与冯毅先生原藏为同一版别,品相胜之。钱径为2.4厘米,穿径0.67厘米,廓厚0.12厘米,重4克。该钱“会”字上大下小,把下部的“日”挤到内廓边缘,造成“日”字末横省笔借用上廓,这与辽钱“天禄通宝”、“应历通宝”省划借廓,如出一辙,是辽钱的一大特色。“会同通宝”的发现,确证了辽代会同年间铸造过货币,弥补了辽史之缺,为研究者提供了实物资料。

  
  二、景福通宝
  
  我还珍藏一枚辽钱创见品“景福通宝”,“景福通宝”应是兴宗耶律宗真景福年间(1013-1032年)铸造,辽史也无记载。该钱生坑,绿锈沉着坚实,钱径2.4厘米,穿径0.55厘米,廓厚0.12厘米,重4克。“景”字“日”部省笔,“福”字“礻”部省笔,与“天禄通宝”之“禄”字的“礻”部省笔一脉相承,“通”字和“宝”字与景宝铸造的“重熙通宝”的“通”字和“宝”字如出一辙。该钱的书体、铜质、钱币形制都具有浓厚的辽钱韵味。“景福通宝”铸行时间只有一年,铸量稀少是必然,我认为是继辽钱“会同通宝”面世后,辽钱的又一重大发现,为研究辽代货币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编者:未见实物,读者自鉴。) (责编:丁丑)
其他文献
这件三孔管銎钺是先辈留下的,它通长18.7厘米,宽15.5厘米,重900克。圆椎形柄管,上细下粗,有四道凸起的箍作装饰,銎背中间有铃,上下各铸一兽,銎身弧刃。近銎处有三个圆孔,銎腰间有两个长方形钉孔,用作加固木锲,銎身一面有两个字的铭文,没有刻的痕迹,属于铸成的阴文字,由于未做除锈处理,所以看不清什么字。  笔者的先辈是习武世家,使枪弄棍在当地小有名气,虽熟习十八般兵器,但从未见过这么一件奇怪的兵
期刊
黄宾虹先生是一位在中国画坛具有承前启后、创时代意义的艺术大师,他是中国水墨山水画从传统到现代传承的典范代表。像所有绘画大师一样,黄宾虹投身绘画艺术,朝斯夕斯,终爱一生。他融会贯通传统绘画的理论精髓,并适时吸收西方绘画的某些形式因素,总结并提出中国山水画创作中值得我们笔摹心追的“五笔”和“七墨”之法,创作出浑厚华滋、黑密厚重、意境深邃的山水画作品,于传统中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度量,和而不同。黄宾虹成就
期刊
编者按  近期不少读者来信,认为我刊陶瓷栏目学术性、资料性较强,内容日趋丰富,每期都有新的看点,在几家收藏刊物中表现突出。编辑部传阅了这些信件,编辑人员纷纷表示要在编务及与藏友的交流中投入更多精力,把我刊众多栏目打造成精品栏目。在读者来函中,北京陈先生来信尤其引人注目,厚厚的一叠手写信件,字字蕴含着对我刊的鼓励和期望。现选编此来函,借此向关注我们的古陶瓷爱好与研究者致谢,希望藏友们踊跃来稿并展开学
期刊
陈嘉庚(1874—1961年),出生在福建集美,20世纪上半叶是东南亚一带闻名遐迩的华侨企业家、“橡胶大王”,他少年时期赴新加坡随父经商,获得成功。在海外爱国华侨中,陈嘉庚先生始终对祖国有着深厚的感情,先后倾资兴办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冀望“教育救国”, “诚毅”二字也是创校的宗旨。  陈嘉庚先生十分重视博物馆在社会教育中的作用,他认为办博物馆能教育广大民众,供更多民众的参观,应该大力提倡。1956
期刊
1941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在江苏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为新四军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新四军驻地华中敌后,是盛产粮、棉、鱼、盐的战略要地,日寇强行用日本军用票、伪币及用伪币换来的法币,向民众强抢豪夺他们所需的重要物资。刘少奇、陈毅当即决定筹建自己的银行和印钞厂,用发行抗币来同敌币作斗争。刘少奇还根据新四军当时面向大江南北,横跨淮河两岸的战略位置,亲自把这个银行定名为“江淮银行”。经
期刊
2006年5月4日,参加雅昌石家庄研讨会的网友集体参观了河北曲阳定窑窑址和定州博物馆“北宋塔基出土历代艺术精品展览”。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静志寺塔基和至道元年(955年)净众院塔基出土五代至北宋的定瓷器物约占全部展品的半数以上。据介绍,北宋早期纪年墓葬和塔基出土定窑瓷器以这两处塔基地宫出土的定瓷数量最多,品种也最丰富。静志寺塔基共出土瓷器115件,净众院塔基出土瓷器55件。目前展出的定瓷精
期刊
在中国古代曾出现过一种具有传奇色彩的“招纳信宝”钱。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浙西安抚大使刘光世铸。大如折二,钱文楷书,背穿上“使”字,穿下签押符号。丁福保先生在其《历代古钱图说》里有记载:“中兴小纪,绍兴元年,金达兰居祁州,其众留承楚,大师刘光世欲携贰之,乃以金银铜铸三色钱,文曰招纳信宝,获金人则燕钱而遣之,未几踵至,得众数万。”获金兵后,设宴招待,发放“招纳信宝”钱,作招降纳叛之凭证。“招纳信
期刊
李苦禅及其花鸟画    中国画坛素有“南潘北李”的说法,南潘,指的是潘天寿;北李,便是指李苦禅。“南潘北李”的美谈,反映了人们对已故去的两位中国画大师早有中肯的评价。   遗憾的是,在上世纪80年代却出现了一些无知的贬损,谓李苦禅先生的画东拼西凑,没有个性。此论虽说没有从根本上动摇李苦禅先生的历史地位,但却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李苦禅先生大写意花鸟画的研究深度。时光不居,岁月如流,那些对李先生的
期刊
端砚之砚石,因产于我国广东省端州(今肇庆市)之端溪而得名。据《石隐砚谈》记载:“东坡之端溪岩,始于唐武德之世。”武德为唐高祖(李渊)的年号(618年—626年),这说明端砚问世,已一千四百年的历史。因其石质优良、实用性能优越,故成为我国的四大名砚(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之首,为我国文房四宝大家族中之佼佼者,历来备受人们青睐!在新中国成立以前生产的较好的端砚,现都已成了难得的古玩。  凡是古玩
期刊
三、施釉    在坯体外表面上覆盖一层釉料的操作叫施釉。景德镇自古以来有多种多样的施釉方法,元代青花瓷的施釉方法也较多,现按不同品类分述如下:    大件琢器:  大口的罐、瓶等器外用浇釉法把坯体置于盆中的木条架上,瓶口盖住,双手各端一大碗釉,同时往颈、肩部稍用力浇去,釉便往下流满全器,并有一部分流入器底部(器底部多留下没有刮干净的釉块)。釉层的厚薄主要靠施釉工对釉的含水率来控制,釉厚会使青花“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