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同伴关系与亲社会行为是一直是心理学及其相关领域研究的热点。在同伴关系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中,已有的研究多采用横断数据单方面研究同伴关系与亲社会行为的相关性,停留于解释、描述的层面,而对同伴关系与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作用模式以及他们的双向影响机制却少有研究。同伴关系可以分为同伴接纳关系和同伴拒斥关系,根据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式对亲社会行为分的阶段划分,同伴接纳关系和同伴拒斥关系对亲社会行为形成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作用,两者之间的双向互动研究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同伴关系;亲社会行为;双向互动;指导意义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1]在同伴关系基础上所建立的环境作为儿童主要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对个体儿童的发展产生独特而又重要的作用。亲社会行为通常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它是一种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趋向,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指标,又是社会化的结果。儿童的社会行为的发生,包括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等都是在同伴关系的交往经验上形成的;另一方面,亲社会行为对同伴关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它可以使儿童避免遭受同伴群体的厌恶和排斥,从而更容易被同伴接纳。下面我们将从这两个角度具体分析,并探讨正确认识二者关系对于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和亲社会行为的指导意义。
一、同伴关系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作用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艾森伯格在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前人的研究经验,提出了具有特色的亲社会行为模式,[2][3]按照亲社会行为产生的过程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对他人需要的注意阶段;确定他人意图阶段;意图和行为相联系阶段。[4]在这三个不同的阶段,同伴关系都会对亲社会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同伴关系在注意阶段的作用
艾森伯格认为,在一个人帮助他人之前,一定是确定对方有某种需要或愿望,因此,确定他人的需要是亲社会行为的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能否注意到他人的需要受个体因素和个体对情境的解释两个方面的影响。个体因素一般包括他人的积极评价、他人定向、自我关注等方面,对于同伴关系良好的儿童,即同伴关系多为接纳关系的儿童,更容易受到他人的肯定和积极评价,在自我定向时,往往更倾向将自己定向为被需要者的角色,因此,更容易关注他人的需要;而处于同伴拒斥关系的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往往被排斥,自我价值并没有得到认可,因此对于他人需要的敏感度较低。
(二)同伴关系在确定阶段的作用
一个潜在的助人者,一旦注意到他人的需要,便开始决定是否要行动,这便将进入了亲社会行为的第二个阶段:确定他人意图阶段。艾森伯格认为,在这个阶段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紧急情况,一种是非紧急情况,由于一般情形为非紧急情况,所以我们只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
非紧急情况下个人是否产生助人的动机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认知因素和人格因素起更重要的作用。认知因素主要包括对亲社会行为的主观效用分析和对他人需要原因的归因,人格因素主要包括关于“助人”和“仁慈”特质的自我认同、自尊和自我聚焦、个体的价值观等等。在同伴关系中,被接纳的儿童更容易形成“助人”和“仁慈”的自我认同,并在形成认同之后,为了保持形象会要求自己与之行为一致;被排斥的儿童在交往中更容易形成敏感和低度自尊的心理特质,有时为了避免被拒绝而减少亲社会行为。
(三)同伴关系在联系阶段的作用
有了助人意图并不意味着就会产生亲社会行为,他们之间的关系并非完全相关。亲社会行为受个人有关能力及人与情境的变化两方面的影响。同伴关系在这一阶段的作用是立足于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之上,处于同伴接纳关系的儿童具有更强的安全感,也更乐于尝试,在不断地亲社会行为中,助人的特定技能、有效策略逐步得到发展,自我效能感提升,从而更容易产生亲社会行为,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处于同伴拒斥关系的儿童会陷入攻击行为或社会障碍行为的恶性循环中。
在相关学者的研究中认为同伴关系、社会中介作为中间变量对亲社会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并得出同伴关系是影响中小学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5]从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同伴关系对亲社会行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在同伴接纳关系中形成的良好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效能感对亲社会行为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在同伴拒斥关系中形成的一些负面自我认知阻碍了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二、亲社会行为对同伴关系的推动和迁移
亲社会行为是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因此,亲社会行为对于同伴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正面作用,一方面,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同伴接纳关系的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对同伴排斥关系具有改善作用。
心理学界一般将儿童同伴交往的经历研究分为四个层次,即个性特征水平、人际互动水平、关系水平和群体水平。在相关学者的论文中,将关系水平的友谊和群体水平的接纳作为同伴关系的内容,将个性特征水平和人际互动水平作为影响同伴关系的重要因素。[6]在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中,个性因素和人际互动水平也是推动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亲社会行为和同伴关系受共同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互动性。
由于亲社会行为本身的利他性,在交往中,更容易被他人接纳和认同。[7]处于同伴接纳关系中的儿童,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人际信任和自我认同,亲社会行为则更促进了这种心理机制的发展,使儿童在同伴关系中更容易获得他人认同,从而增加对自我的关注和肯定,有利于同伴接纳关系的巩固。
对于攻击行为和社会行為障碍的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尝试为他们打开了通往社会交往的窗子,它能使儿童们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在亲社会行为中,他们可以逐步获得来自他人的认可和自我效能感,但是如何跨越心理障碍,如何选择恰当的方式和策略是重要的问题。 在相关学者的研究中,多采用抽样调查法通过亲社会行为来研究同伴关系在对结果进行分析后,从而得出同伴关系与亲社会行为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亲社会行为是影响同伴关系的重要因素。[8]
三、同伴关系与亲社会行为的双向互动及指导意义
同伴关系为亲社会行为提供了环境和背景,并且在亲社会行为的各个阶段都对其具有影响作用;亲社会行为对同伴关系具有巩固和改善的作用,可以避免儿童同伴的拒绝和排挤。[9]同时,同伴接纳关系和亲社会行为具有相似的心理机制,这也恰恰印证了它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我们说同伴关系与亲社会行为之间是双向互动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影响因素,为我们培养同伴关系和亲社会行为提供了两个不同的着手点。
因此,在同伴关系和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中,我们更应该关注二者交叉的心理机制,从这个角度出发进行培养,才能更好的发挥同伴关系和亲社会行为的双向互动关系,让儿童的心理发展走向良性循环的轨迹。同时,由于儿童时期的亲社会行为与青少年时期的亲社会行为并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10]因此同伴关系的发展的连续性与一致性仍是需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在动态过程中,同伴关系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如何作用并发展的,以及二者相关性的动态研究,值得思考。
参考文献:
[1]庞建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 Nancy Eisenber.Altristic Emotion,Conition,and Behavior[M].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Publishers,1986,188-212.
[3]Nancy Eisenber&PaulMussen.The Roots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 Children[M].Cambriae University Press,1989,150-159.
[4] 王美芳,庞维国.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研究[J].心理学动态.1997.
[5] 王丽.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与同伴关系、人际信任、社会期望及自尊的关系研究[D].2013.
[6]周宗奎,孙晓军,赵冬梅,田媛,范翠英.同伴关系的发展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
[7]蔡頠,吴嵩,寇彧.权利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机制及相关因素[J].心理学进展.2016.
[8]李丹.影响同伴关系的重要因素[J].心理科学.2000.
[9]邬钟灵,徐夫真,魏星,张宝华,赵宝,张文新.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中国江苏南京.(2013,11).
[10] 王麗.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与同伴关系、人际信任、社会期望及自尊的关系研究[D].2013(5).
【关键词】:同伴关系;亲社会行为;双向互动;指导意义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或者主要指同龄人之间或心理发展水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1]在同伴关系基础上所建立的环境作为儿童主要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对个体儿童的发展产生独特而又重要的作用。亲社会行为通常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它是一种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趋向,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指标,又是社会化的结果。儿童的社会行为的发生,包括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等都是在同伴关系的交往经验上形成的;另一方面,亲社会行为对同伴关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它可以使儿童避免遭受同伴群体的厌恶和排斥,从而更容易被同伴接纳。下面我们将从这两个角度具体分析,并探讨正确认识二者关系对于形成良好的同伴关系和亲社会行为的指导意义。
一、同伴关系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作用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艾森伯格在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前人的研究经验,提出了具有特色的亲社会行为模式,[2][3]按照亲社会行为产生的过程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对他人需要的注意阶段;确定他人意图阶段;意图和行为相联系阶段。[4]在这三个不同的阶段,同伴关系都会对亲社会行为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同伴关系在注意阶段的作用
艾森伯格认为,在一个人帮助他人之前,一定是确定对方有某种需要或愿望,因此,确定他人的需要是亲社会行为的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能否注意到他人的需要受个体因素和个体对情境的解释两个方面的影响。个体因素一般包括他人的积极评价、他人定向、自我关注等方面,对于同伴关系良好的儿童,即同伴关系多为接纳关系的儿童,更容易受到他人的肯定和积极评价,在自我定向时,往往更倾向将自己定向为被需要者的角色,因此,更容易关注他人的需要;而处于同伴拒斥关系的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往往被排斥,自我价值并没有得到认可,因此对于他人需要的敏感度较低。
(二)同伴关系在确定阶段的作用
一个潜在的助人者,一旦注意到他人的需要,便开始决定是否要行动,这便将进入了亲社会行为的第二个阶段:确定他人意图阶段。艾森伯格认为,在这个阶段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紧急情况,一种是非紧急情况,由于一般情形为非紧急情况,所以我们只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
非紧急情况下个人是否产生助人的动机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认知因素和人格因素起更重要的作用。认知因素主要包括对亲社会行为的主观效用分析和对他人需要原因的归因,人格因素主要包括关于“助人”和“仁慈”特质的自我认同、自尊和自我聚焦、个体的价值观等等。在同伴关系中,被接纳的儿童更容易形成“助人”和“仁慈”的自我认同,并在形成认同之后,为了保持形象会要求自己与之行为一致;被排斥的儿童在交往中更容易形成敏感和低度自尊的心理特质,有时为了避免被拒绝而减少亲社会行为。
(三)同伴关系在联系阶段的作用
有了助人意图并不意味着就会产生亲社会行为,他们之间的关系并非完全相关。亲社会行为受个人有关能力及人与情境的变化两方面的影响。同伴关系在这一阶段的作用是立足于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之上,处于同伴接纳关系的儿童具有更强的安全感,也更乐于尝试,在不断地亲社会行为中,助人的特定技能、有效策略逐步得到发展,自我效能感提升,从而更容易产生亲社会行为,形成良性循环;反之,处于同伴拒斥关系的儿童会陷入攻击行为或社会障碍行为的恶性循环中。
在相关学者的研究中认为同伴关系、社会中介作为中间变量对亲社会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并得出同伴关系是影响中小学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5]从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同伴关系对亲社会行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在同伴接纳关系中形成的良好的自我认同和自我效能感对亲社会行为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在同伴拒斥关系中形成的一些负面自我认知阻碍了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二、亲社会行为对同伴关系的推动和迁移
亲社会行为是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因此,亲社会行为对于同伴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正面作用,一方面,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同伴接纳关系的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对同伴排斥关系具有改善作用。
心理学界一般将儿童同伴交往的经历研究分为四个层次,即个性特征水平、人际互动水平、关系水平和群体水平。在相关学者的论文中,将关系水平的友谊和群体水平的接纳作为同伴关系的内容,将个性特征水平和人际互动水平作为影响同伴关系的重要因素。[6]在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中,个性因素和人际互动水平也是推动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亲社会行为和同伴关系受共同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互动性。
由于亲社会行为本身的利他性,在交往中,更容易被他人接纳和认同。[7]处于同伴接纳关系中的儿童,已经建立了良好的人际信任和自我认同,亲社会行为则更促进了这种心理机制的发展,使儿童在同伴关系中更容易获得他人认同,从而增加对自我的关注和肯定,有利于同伴接纳关系的巩固。
对于攻击行为和社会行為障碍的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尝试为他们打开了通往社会交往的窗子,它能使儿童们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有利于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在亲社会行为中,他们可以逐步获得来自他人的认可和自我效能感,但是如何跨越心理障碍,如何选择恰当的方式和策略是重要的问题。 在相关学者的研究中,多采用抽样调查法通过亲社会行为来研究同伴关系在对结果进行分析后,从而得出同伴关系与亲社会行为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亲社会行为是影响同伴关系的重要因素。[8]
三、同伴关系与亲社会行为的双向互动及指导意义
同伴关系为亲社会行为提供了环境和背景,并且在亲社会行为的各个阶段都对其具有影响作用;亲社会行为对同伴关系具有巩固和改善的作用,可以避免儿童同伴的拒绝和排挤。[9]同时,同伴接纳关系和亲社会行为具有相似的心理机制,这也恰恰印证了它们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因此我们说同伴关系与亲社会行为之间是双向互动的,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互为影响因素,为我们培养同伴关系和亲社会行为提供了两个不同的着手点。
因此,在同伴关系和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中,我们更应该关注二者交叉的心理机制,从这个角度出发进行培养,才能更好的发挥同伴关系和亲社会行为的双向互动关系,让儿童的心理发展走向良性循环的轨迹。同时,由于儿童时期的亲社会行为与青少年时期的亲社会行为并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10]因此同伴关系的发展的连续性与一致性仍是需要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在动态过程中,同伴关系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是如何作用并发展的,以及二者相关性的动态研究,值得思考。
参考文献:
[1]庞建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 Nancy Eisenber.Altristic Emotion,Conition,and Behavior[M].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Publishers,1986,188-212.
[3]Nancy Eisenber&PaulMussen.The Roots of Prosocial Behavior in Children[M].Cambriae University Press,1989,150-159.
[4] 王美芳,庞维国.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研究[J].心理学动态.1997.
[5] 王丽.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与同伴关系、人际信任、社会期望及自尊的关系研究[D].2013.
[6]周宗奎,孙晓军,赵冬梅,田媛,范翠英.同伴关系的发展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
[7]蔡頠,吴嵩,寇彧.权利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机制及相关因素[J].心理学进展.2016.
[8]李丹.影响同伴关系的重要因素[J].心理科学.2000.
[9]邬钟灵,徐夫真,魏星,张宝华,赵宝,张文新.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中国江苏南京.(2013,11).
[10] 王麗.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与同伴关系、人际信任、社会期望及自尊的关系研究[D].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