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敬自然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lacedf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说:“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天灾,就是老天作孽,也就是大自然突然发了脾气,出现极端恶劣的自然现象,人们对此只有防范和警惕,无法“主宰自然”。由此,我就想到,人和自然必须和谐相处,这是人类社会繁衍生息,繁荣发展的一道正途。
  古人把“天地人”称为“三才”,大概认为此三者便构成了大自然的主体。今天看来,人类虽自认为 “万物之灵”,但人类并不能“主宰自然”,人类只不过在大自然中占一席之地而已,人离不开自然,而自然却养育着人类。比起浩渺无边、奥妙无穷的大自然,比起说不尽、数不清的生物物种,人类实在渺小得很,实在说不上是“万物之灵”。面对大自然,人类应该发自内心地崇敬!像对待亲人、恩人、伟人那样地热爱它,亲和它,崇敬它,因为大自然是如此伟大、慷慨、壮美,让我们不得不虔诚地敬畏它。
  茅盾先生在《白杨礼赞》一文中,写自己在茫茫戈壁上发出“自然是伟大的”这样由衷的慨叹。读后想来,自然确实是不得了的伟大!伟大得令人赞叹,伟大得无与伦比。它包容宇宙,涵盖天地!丽日蓝天是自然,满天星斗也是自然;巍然屹立的高山是自然,奔流不息的江水也是自然;五色绚烂的田野草原是自然,浩瀚无垠的大漠戈壁也是自然……若从博大而言,地球上有何物能与自然相提并论?于是人们用“大”字冠之,称它为大自然,名副其实!
  自然不仅伟大,而且运行很和谐。《易经》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人所说的天,即是大自然。天行健,意思就是大自然的運行是健美的,有规律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天气变化的风霜雨露,大地上的春华秋实……而大自然的纷繁复杂,变幻无穷,又有着明显的规律。所谓“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古人早已发现这个道理。
  正因为大自然的和谐律动,才能哺育着人类生生不已!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热时,虽然让人大汗淋漓,但大热会迎来好雨,好雨知时节,又能让禾苗喝得痛快淋漓;冷时,虽然让人穿上了棉衣皮衣,又是寒风呼啸,大雪满地,可是,冰冻三尺正孕育着生机。大地封冻冻死了害虫却冻不死麦苗,而青松翠柏依然绽绿!或冷或暖,或风或雨,几乎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显现得那么和谐而有规律!
  除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和谐之外,大自然更有神奇的美丽。不必说天上的彩虹云霞,也不必说地上的泉水涌动、奇石林立,单只是庭院内外的花花草草,就让人乐不可支,那些小动物的惊人绝技,也让人叹为观止,让人目眩神迷。每当春风悄悄吹来,五颜六色的花朵便绽开了笑容,大小不一的叶子展现着鲜绿。花朵不论多小,那花瓣儿都排列得那么整齐。叶子不论呈现何种形状,也都是那么清晰。有的花朵硕大,为了招蜂引蝶,高高挺立;有的花朵娇小,却格外清香四溢……至于动物,更是各怀绝技:狗的鼻子能寻着气味追踪百里,公鸡应时在晨光曦微时仰脖而啼,牛没上牙能把草嚼得细碎,蛇无脚在草中穿行如梭……
  我由衷地礼赞大自然,因为它是那么奥妙无穷,神奇得不可思议!大自然有情,你热爱它,它也会给你笑脸;你破坏它,它也会发脾气,加倍地惩罚你!“主宰自然”只是人类暂时或局部的偶然成功,“天人合一”才是一个朴素的真理。我是个教师,曾教过自然、地理;我也是农家子弟,亲手栽种过禾苗,收获过金黄的谷粒……地球上所有的人,都离不开自然的哺育,人们应该对大自然心存感激。
  亲和大自然,包含着尊重,包含着爱护。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要让它永远保持着活力和健美。即便不刻意对它修饰打扮,也不可对它有一点伤害。如果把它搞得遍体鳞伤、千疮百孔,它会狠狠地报复回来。保护环境,就是爱惜地球,就是对大自然的崇敬,这是为了地球上的一切生灵,也是为了地球上的人类自己!
其他文献
近些年,教育话题常常被置于聚光灯下,触痛了大众和社会各界的神经,如课业负担过重、择校热和过早选拔孩子、培训机构乱象丛生、中小学校外竞赛此起彼伏、假期学生不得休息忙补课等。  其实,教育上的相关问题不惟中国独有,其他国家也存在,只是程度不同。如学生课业负担问题,据《新民晚报》载,前不久西班牙还为此闹出了不小的动静,家长们认定学生作业太多,会对孩子带来不利影响,于是组织发起了“罢写作业”活动,支持、力
期刊
社交,既是人与人之间交际往来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途径,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增进感情,从而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活动。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人际交往显得更加重要。具体到不同年龄段,社交又有不同的意义和价值。“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对青壮年朋友来说,必要的社交,有助于扩大“人脉资源”。至于老年人,“笑一笑,十年少”,适度的社交,有利于精神愉悦。反之,难免影响
期刊
与朋友到某风景区游玩,他连给我照了数张照片,然后我一张张细看,看着看着眉头就皱了起来:要么气质欠佳,要么老气横秋,要么腰板不直,要么表情木讷。总之,都让人不满意。一旁另一位朋友说,恐怕不能光怨相机,关键是“原形”。一句话,犹如醍醐灌顶,足让我思考了几天。  当然,照相也有个技术问题,但起决定作用的,恐怕只能是“原形”。像我这样已越花甲之年的人,要想照出像青壮年时期那样的“英俊潇洒”,肯定是不可能了
期刊
最近,我从媒体上看到一则消息,说的是江苏泰州市人民法院在审理一对夫妻离婚案时,不是一判了之,而是在判决书中使用了“众里寻他千百度”等诗句,希冀这对在学生时代便是恋人的夫妻二人,不要因家庭生活中的琐事、矛盾而轻言放弃,从而劳燕分飞,而应该再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处一处后再做决断。判决后,这起离婚官司中的夫妻未再提出离婚。  看了这则报道,我为泰州市人民法院的法官点赞。我以为,他们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期刊
“俗”这个字很有意思,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谷”,人吃五谷杂粮即为俗。所以,只要是人,“俗”便难免。民以食为天,不吃饭就会饿死。《说文解字》说,俗,习也。它表示一种生活常态,是人们内心深处形成的一种自觉的认知,礼节、习惯等。  “俗”很接地气,也最接近人性的本真。柳永的词,语言俚俗家常,颇合市民阶层的口味。宋朝叶梦得《避暑录话》引用西夏归朝官语曰:“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可见其传颂之广。
期刊
有学问的人“怀才如怀孕”,时间久了可以看出来,就是睡觉了也能看出来。  《阅微草堂笔记》载,一个老学究夜行中遇见亡友变成的鬼魂,結伴同行。至一破屋,鬼魂断定此乃文人之家,因为凡人天天蝇营狗苟,心中尽是俗念,性灵汩没。而读书人睡时一念不生,胸中所读之书,字字皆吐光芒,自百窍而出,其状缥缈缤纷,如同锦绣。上烛霄汉,与星月争辉,次者数丈,次者数尺,以渐而差,极下者便荧荧如一灯。此屋上方光芒高达七八尺,所
期刊
“豆腐保平安”,这是我家乡俗语里的半句话,原文是“肉生火,油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豆腐确实是我小时候经常吃的一道菜,那时候我家的生活不富裕,这也许应了奶奶的那句话:“贵人吃贵物,穷人吃豆腐。”  但时间长了,我发现我家的邻居,当地有名的“万元户”也吃豆腐,于是就对奶奶的话有点怀疑了。等到自己长大,书读得多了,就更认为豆腐不单单是穷人吃的了,就是那些富人、贵人、名人,也喜欢吃豆腐。  别的不说,就
期刊
法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脆弱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了。”  人怎能不怕呢?怕死亡、怕疾病、怕灾祸、怕苦难……比如我吧,从小胆小,夜里路过乱坟岗子,看到团团磷火,头发梢就竖起来了,后背直冒冷风,两腿打颤,生怕有“鬼”追来。上世纪60年代挨饿,我就不敢到玉米地里掰一穗玉米充饥。后来到了县城,身在官场,心头却常生出“怕”
期刊
我看见熊老三时,他正佝僂着身子,坐在鞋摊上和修鞋人说话。估计他抬头也看到了我,我就和他打趣,并调侃他:熊老三啊!哪知熊老三有些生气,他嘟嚷着,用方言土语嗔怪几句,那意思是,“你这是没大没小”。随即,又扯开话题,“你爸身体还好吧?”皮笑肉不笑地打哈哈。  熊老三是从前的一个老街坊,接理说,应该是属于长我一辈的人。从前的熊老三可是我们邻居中有能耐的人,他排行老三,做事老辣,在我儿时的印象中,他瞧不起有
期刊
时至今日,每每想起自己头上竟然也戴上了一顶所谓作家的帽子,还真的有那么点得意。虽然大多时候,我总是把这顶帽子理解为“一个热衷于从事文学创作的家伙”的简称。  要知道,在若干年以前,我可是对戴有这顶帽子的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就差烧香磕头了。我是何等样人?距他们往少说也有十万八千里之遥。不说别的,单就读书而言,我生长生活的环境能有几本书读?  幼时的家,在除了山还是山的大山里。有几片白云可看,就算是难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