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体现了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学生在学习中起主体作用,是学习和完成任务的主人,教师则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评价和咨询的作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探索精神、锻炼学生顽强意志等方面都有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 指导思想 实施步骤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概念
要解释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概念首先要了解任务的概念,所谓任务就是通过实施某种活动以完成的某件事,而在信息技术课中的任务指的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完成的一篇文章、一张表格、一幅图形、一个数据库等,也可以是完成一个调查报告,制定一个信息展示作品,还可以是建立一个网站等等。信息技术课中所采用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指的就是在教学全过程中,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如利用文字处理软件的教学,通过输入一首诗,编辑一篇文章、一个通知、一个板报等任务来学习文字处理的有关操作,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二、构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构建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明确培养目标。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二是,立足课程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具体的学科课程教学为基础,以《指导纲要》为指南,以教材为依据。三是,以人为本。从尊重、平等、自由的人格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指导,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四是,明确师生地位。教师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共同活动过程中,明确师生的地位尤为重要。教师只是活动的参与者、指导者和帮助者,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一)呈现任务
任务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是问题提出的外在表现,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学目标、将课程所规定的知识分成许多模块,巧妙的隐含在一个个有趣的任务之中,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和学习水平,从一个实际问题或某个生活中的现象出发提出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生的内驱力。学生在接受任务后,教师要引导他们拟定完成任务的初步实施方案。例如在学校用PowerPoint 软件制作演示文稿时,可以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即假设一名学生要为远来的朋友安排三天的活动内容,这样学生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积极动脑,首先这个任务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小模块,如果要向朋友介绍当地的风景名胜有哪些,怎样合理的安排游玩的时间和支出等,可以利用网络搜集这方面的信息,然后利用PowerPoint 将这些资料展示出来。
(二)明确任务
学生接受了任务,对完成任务也有了一个初步的实施方案,接下来的环节就是将任务进一步明确化和具体化。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当学生接受任务后,借助一定的情境,产生了一种积极完成任务的动机和兴趣,对任务将进一步剖析,并从中发现问题。由于任务是纷繁复杂的,完成任务所需的新旧知识及其工具也是多样的,凭借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是难以找准问题解决的切入点和选择适当有用的信息。这时,教师应创设任务情境,提供与任务相关的学习资料、参考方法和网上相关资料的位置等,为学生完成任务指点迷津,积极引导学生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此,我指导学生学习上网,并能在网络的海洋中寻找相关信息,同时指导他们制作电子幻灯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不断深入研究,不断积累相关的学习资源信息和不断总结学习方法,逐步丰富学习经验和提高完成任务的能力,为完成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完成任务
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认知水平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者是否具有高度的缜密思维,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科学的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巧妙娴熟的问题解决技巧,直接影响到任务能否高质量的完成。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来完成任务,将会更好补充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完善他们问题解决的技巧与方法。因此,提倡学生分组共同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让他们通过小组进行写作讨论、共同交流,发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如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小组长,负责分工任务,让他们合作,去网上查找本溪的当地的风景、风土人情、交通和住宿等信息,并共同完成电子幻灯片的制作,同时,教师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把握整个任务的内容、进度和方向,给学生以思考的机会和时间,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同时,教师不失时机的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导思维过程、训练思维方法,培养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使他们高质量的完成任务,促进知识的意义构建,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水平差异,将任务分为不同的层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适时向学生介绍需要了解、掌握的概念、思想和方法。这样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去学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可以按照完成任务的步骤循序渐进,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脉络,学生通过完成各个任务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获得成就感,增强学好这门课的信心。
(四)评价任务
评价是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学习者掌握自己学习情况,进一步激发学习动力和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能力的重要方法。當学生用电子幻灯片的形式将任务完成后,首先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修改不足之处,然后,再由教师进行评价和点拨。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点评,学生更加明确了完成任务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再次分析任务,利用有效的学习情境,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思维方法,建立了新的知识结构,同时,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评,并适当对其成果加以点拨,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作品的主题表现、完整性、色彩搭配、界面布局、交互性能、组织机构、稳定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评价,教师在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点拨的同时还应该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汪凤兰.基于任务驱动模式的计算机教学探究[J].电子测试,2013,11:121-122.
[2]李焱.建构主义为基础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运用[J].电子测试,2013,16:134-135.
[3]杨建勋.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J].教育与职业,2013,06:159-161.
[4]马宪敏.任务驱动的计算机教学模式设计[J].软件导刊,2013,06:197-199.
关键词: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 指导思想 实施步骤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概念
要解释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概念首先要了解任务的概念,所谓任务就是通过实施某种活动以完成的某件事,而在信息技术课中的任务指的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完成的一篇文章、一张表格、一幅图形、一个数据库等,也可以是完成一个调查报告,制定一个信息展示作品,还可以是建立一个网站等等。信息技术课中所采用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指的就是在教学全过程中,以若干个具体任务为中心,通过完成任务的过程,介绍和学习基本知识和技能,如利用文字处理软件的教学,通过输入一首诗,编辑一篇文章、一个通知、一个板报等任务来学习文字处理的有关操作,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二、构建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
构建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明确培养目标。通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二是,立足课程教学。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具体的学科课程教学为基础,以《指导纲要》为指南,以教材为依据。三是,以人为本。从尊重、平等、自由的人格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指导,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四是,明确师生地位。教师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共同活动过程中,明确师生的地位尤为重要。教师只是活动的参与者、指导者和帮助者,既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一)呈现任务
任务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是问题提出的外在表现,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学目标、将课程所规定的知识分成许多模块,巧妙的隐含在一个个有趣的任务之中,以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达到既定的培养目标。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和学习水平,从一个实际问题或某个生活中的现象出发提出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生的内驱力。学生在接受任务后,教师要引导他们拟定完成任务的初步实施方案。例如在学校用PowerPoint 软件制作演示文稿时,可以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即假设一名学生要为远来的朋友安排三天的活动内容,这样学生就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和积极动脑,首先这个任务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小模块,如果要向朋友介绍当地的风景名胜有哪些,怎样合理的安排游玩的时间和支出等,可以利用网络搜集这方面的信息,然后利用PowerPoint 将这些资料展示出来。
(二)明确任务
学生接受了任务,对完成任务也有了一个初步的实施方案,接下来的环节就是将任务进一步明确化和具体化。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当学生接受任务后,借助一定的情境,产生了一种积极完成任务的动机和兴趣,对任务将进一步剖析,并从中发现问题。由于任务是纷繁复杂的,完成任务所需的新旧知识及其工具也是多样的,凭借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是难以找准问题解决的切入点和选择适当有用的信息。这时,教师应创设任务情境,提供与任务相关的学习资料、参考方法和网上相关资料的位置等,为学生完成任务指点迷津,积极引导学生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此,我指导学生学习上网,并能在网络的海洋中寻找相关信息,同时指导他们制作电子幻灯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不断深入研究,不断积累相关的学习资源信息和不断总结学习方法,逐步丰富学习经验和提高完成任务的能力,为完成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完成任务
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认知水平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者是否具有高度的缜密思维,完善合理的知识结构,科学的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巧妙娴熟的问题解决技巧,直接影响到任务能否高质量的完成。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来完成任务,将会更好补充学生知识结构的缺陷,完善他们问题解决的技巧与方法。因此,提倡学生分组共同完成某项特定的任务,让他们通过小组进行写作讨论、共同交流,发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如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小组长,负责分工任务,让他们合作,去网上查找本溪的当地的风景、风土人情、交通和住宿等信息,并共同完成电子幻灯片的制作,同时,教师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把握整个任务的内容、进度和方向,给学生以思考的机会和时间,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同时,教师不失时机的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导思维过程、训练思维方法,培养思维品质,提高思维能力,使他们高质量的完成任务,促进知识的意义构建,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水平差异,将任务分为不同的层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适时向学生介绍需要了解、掌握的概念、思想和方法。这样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去学校,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可以按照完成任务的步骤循序渐进,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脉络,学生通过完成各个任务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获得成就感,增强学好这门课的信心。
(四)评价任务
评价是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学习者掌握自己学习情况,进一步激发学习动力和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能力的重要方法。當学生用电子幻灯片的形式将任务完成后,首先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修改不足之处,然后,再由教师进行评价和点拨。通过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点评,学生更加明确了完成任务的有效途径。学生通过再次分析任务,利用有效的学习情境,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思维方法,建立了新的知识结构,同时,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评,并适当对其成果加以点拨,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作品的主题表现、完整性、色彩搭配、界面布局、交互性能、组织机构、稳定性等方面对作品进行评价,教师在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和点拨的同时还应该对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进行评价。
参考文献:
[1]汪凤兰.基于任务驱动模式的计算机教学探究[J].电子测试,2013,11:121-122.
[2]李焱.建构主义为基础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运用[J].电子测试,2013,16:134-135.
[3]杨建勋.计算机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J].教育与职业,2013,06:159-161.
[4]马宪敏.任务驱动的计算机教学模式设计[J].软件导刊,2013,06:197-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