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爱之香

来源 :百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e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月末的北方小城没有一点儿春天的样子,一直持续的低温天气,让呼啸的风不断肆虐。人们不得不重新换回冬装,仿佛是漫长的冬日过不到尽头。李意妹站在座位旁手把着扶手,公交车上的人并没有很多,但是座位已经全坐满了。她身边座位上的中年女人身上的香水味太过刺鼻,这味道没有与空气和谐相容,她很不喜欢。
  这时候手机发出了振动声,李意妹看了一眼屏幕,写着“才忙完”。短短三个字距离上一句内容已经过去了七个小时。她轻微动了动嘴角无声地笑了,心想这已经很好了,然后继续把目光投放到窗外。她来到这个城市不到两个月,太多地方不熟悉,生怕坐过了站。
  啪的一声,身后的车门关上了,她却还停在路边,大口地吸着空气,公交车载着廉价的香水味扬长而去。对于不喜欢的味道,她不愿过多留恋。傍晚时分,天空满是云絮,强风穿过电线让没有叶子的树枝不停摆动,一切看起来都是朦朦胧胧的。她裹紧衣襟,向出租屋走去。
  回到家之后,从镜子里面显现出了纤细的身形和大波浪的头发。对于这个发型,她还没有完全习惯。这是她第一次烫发,很多见到她的人都说她比以前好看了。她摸了摸头发,抓起一大把放在脸上,贪婪地嗅着头发的香味。她又想起了那个理发师。人生总是有意外的相遇,比如遇见他。李意妹来自农村,高中没念完就辍学了,在家待了两年才来到这個城市。前天在同伴的怂恿下,她在网上随便找了一家有折扣的理发店,顶着大风带着孤注一掷的勇气走进了店铺。那个一身黑衣服、个子不是很高的年轻理发师陪她待了一下午,其间他们只有寥寥几句对话,但是李意妹记得他的声音很好听。
  当天晚上躺在床上,她意外地发现自己头发有了清新的香气,她伴着香气入睡,在梦里遇见了理发师。床边小闹钟的荧光被摆在前面的玻璃杯给放大了,玻璃杯内小小的气泡在暗夜里往上蹿。
  李意妹觉得自己爱上了理发师,因为只要去闻自己的头发香,就会想到理发师的样子。她翻出理发师的微信,想了很久发出去一句话:“很高兴认识你,真的。”过了两个小时,那边问:“你是谁?”李意妹急忙说:“我是昨天下午那个做发型的女生。”


  这两天他们的对话寥寥无几,都是李意妹提出话题,理发师过段时间回答。这是她做完头发的第三天,香味丝毫没有散去。
  星期六的早上,李意妹照常给他发了一句“早安”,对方快速回话:“你知道吗?我今天早上起晚了,五分钟就跑到了店里,差点儿错过了签到时间。”她躺在床上揉了揉眼睛,快速打字:“真是辛苦了,今天也要加油哦!”
  星期天理发师休假,李意妹告诉他少吃外卖,他说自己哪有时间做饭,李意妹没再说什么。
  有什么气味可以永远不消散呢?她常常想这个问题。她对气味有很重的依恋感,她希望能保留自己喜欢的气味。可是头发的香味在渐渐减弱。距离做完发型的第十一天,洗了三次头发。吃午饭的时候理发师发来了信息:“怎么不联系我了?”这是他主动和自己说话,李意妹吃了口面,删掉了理发师的微信。头发的香味早就消失了。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师范学院2018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班)
  [责任编辑 晨 飞]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唐明华报告文学的特点之一就是画面感极强,因此本文就从画面入手,深入分析了《乳娘》对人性的光辉,圣洁的爱与天性善良的纪念和礼赞;进而阐述了红色文化的传承是需要善良、悲悯和正义的基因的,红色基因是通过人性、人格来遗传的;并指出《乳娘》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历史与现实相互勾连,惨烈与柔情相交织,牺牲与奉献相辉映,母与子命运同频共振。文章最后解析了《乳娘》的审美机制,并指出这一感人至深的报告文学佳作
期刊
内容提要:教育是泽彼后世的大业,社会发展靠教育,人类文明进步靠教育。我们需要面对现实,面对未来,反观自身,只有我们很好而冷静地审视我们当下的教育,才能提供有效的教育改革让我们的教育变得更好。同样,我们的文学也只有关注现实,关注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关注每个人的心灵,文学才会绽放它永恒的魅力。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高丽君的教育问题小说,难能可贵,价值和意义自不待言。  关键词:教育问题小说 “教育三部曲”
期刊
内容提要:如果从文学人物长廊中选择一个形象,透过它,既可以缕析出现当代文学思潮的流变,又可以鲜明地反映出社会政治文化的变迁,那非农民形象莫属。农民是现当代文学中最成熟的艺术形象,几乎每一个文学时期的精神取向、价值立场都在这个形象中得以贯彻。“农民”作为一种文学形象载体,承载的不仅是对一类人群生活形态风俗画式的描绘,作家审美趣味和思想倾向的文学化表达,更重要的是,这一连串的形象演变构成了对“中国”现
期刊
对比阅读聂鑫森的《湘潭故事》与张晓林的《夷门书家》,发现两位作家的笔记体小小说在选材与结构、写人与叙事等方面可做比较研究。张晓林的43个开封书法家,是以真实的历史人物和历史背景为基础的,是以突出描写这些书法家的某一个性格元素为主,采用这个人物各个历史节点上的“异形同质”的细节组成“并列式缓转”的情节结构。这个“并列式缓转”与《湘潭故事》中的“递进式陡转”刚好有一个艺术对照。  相对于《夷门书家》的
期刊
内容提要:作为新时期文坛著名的学者型作家,何士光的小说语言具有强烈的典雅化倾向和文人色彩。这种语言的典雅化主要表现为讲究字词的音韵之美、注重古诗词的使用和化用以及注重小说整体语感的统一等。实际上,这一独特的语言方式不仅是作家对小说语言如何获得文学性的一种探索,同时还隐含着何士光对个人与时代的关系的思考,寄寓着知识分子从心灵世界寻求精神力量,追求诗意地栖居的审美理想和关注民族未来的社会责任感。  关
期刊
内容提要:《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因刊载了邓拓的杂文专栏《燕山夜话》而在“十七年”的文学场域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学界对《北京晚报》副刊的研究也多集中于此,而对同一时期邓拓以“左海”为笔名在《五色土》副刊发表的24首旧体诗——《南游未是草》缺乏足够关照。这两种文学景观并置于《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在版面空间上形成了不同语言样态(白话文/文言文)、不同文体形式(杂文/旧体诗)、不同话语姿态(批判/歌
期刊
内容提要:李少君的诗歌有鲜明的生态指向,他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由生态危机引发的人类精神危机,并试图以“自然返魅”的方式建构新的生态伦理。在“自然返魅”的诗歌书写过程中,李少君吸纳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的自然观,践行着“本土化”的生态书写路径。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语境中,李少君诗歌介入生态危机、接续古典生态诗学的审美建构,在重新激活现实主义诗学传统的同时,融合了浪漫化的诗学特质,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  关
期刊
内容提要:《大江东去》站在今天的时间节点和空间视点上书写1978年以来的改革经验,带领国人共忆那段峥嵘岁月,构成了改革文学谱系中区别于《乔厂长上任记》等经典改革文学作品的另一脉向。由于忽略了时间的空间性,作品呈现的改革想象单一,也存在某些价值观的移位和简单图解政策的倾向。网络文学写传统现实题材,如何突破传统文学成规,刷新传统文学的疆域和可能,仍是晦暗不明的存在,需要更多网络作家来参与其中并持续发力
期刊
因工作缘故,去年夏天某个深夜,我们走进过许多网吧。有一条街上,网吧比较密集,因为紧邻一座大学。里面的场景让我感觉挺意外。现在手机上网如此快捷方便,怎么还有这么多孩子进网吧?而且基本可以断定,这些孩子大部分是大学生。他们桌子上摆着方便面、烟盒、打火机。有的孩子则趴在那里或半躺在那里睡觉。而与此形成明显对比的是,我进过大学校园里头的图书馆,那里晚上灯火通明,人满为患。  我还见过一个孩子,从初中三年级
期刊
内容提要:20世纪山东海洋小说中活跃着众多英雄人物。依据政治意识、党派归属、情感觉悟等重要信息,可将英雄分为三类。革命英雄在党的领导之下,战胜困苦、超越死亡,代际相传,代表着中国历史的新生力量。草莽英雄爱憎分明、直来直去、放荡不羁,凸显着中国传统的人伦道德追求。民族英雄以中华民族利益为根本,充分表现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与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20世纪山东海洋小说中的英雄人物体现了山东自古以来崇尚英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