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呼吸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50例呼吸危重症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和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每组均为25例。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的负面心理情绪评分以及护理质量(生活指导、卫生管理、饮食管理以及心理干预等)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呼吸重症监护时间。结果:两组护理前负面心理情绪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负面心理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质量(生活指导、卫生管理、饮食管理以及心理干预等)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呼吸重症监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显著提高呼吸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降低负面心理情绪评分,缩短住院时间和呼吸重症监护时间。
【关键词】心理护理;呼吸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1
呼吸危重症患者病情进展快,患者极易出现负面心理情绪,如果想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必须尽量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呼吸危重症患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由于中老年人群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因此显著加大护理难度。有关资料显示,对呼吸危重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其呼吸功能和成功救治率[1]。
1 資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50例呼吸危重症患者。纳入标准:(1)均确诊为呼吸危重症患者;(2)均在知情下参与;(3)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者;(2)合并精神障碍者;(3)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实验组有20例男患者、5例女患者,平均年龄为(57.1±2.5)岁。对照组有19例男患者、6例女患者,平均年龄为(56.9±2.1)岁。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内容有:其一,用药指导;其二,病房环境护理;其三,导管护理等。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主要内容有:其一,对呼吸危重症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时需根据其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落实护理工作人员的具体责任,将心理护理观念贯穿到护理流程始终;其二,采用积极的语言引导患者,谈论一些愉悦的话题来分散呼吸危重症患者的注意力,避免其产生消极情绪;其三,具体心理护理措施分析。由于呼吸危重症患者住院后对陌生的环境以及病人等不够熟悉,所以极易出现恐惧感。此时护理工作人员需积极了解呼吸危重症患者的恐惧原因,通过转移注意力方式来消除其恐惧感,以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部分患者由于对相关疾病知识不够了解,所以也极易出现负面心理情绪。护理工作人员可列举一些成功案例获取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信任,使其能够对疾病有着初步了解,从而纠正错误认知。多数呼吸危重症患者由于过分担心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等出现焦虑感,所以护理工作人员需消除其焦虑感,通过音乐疗法来转移其注意力。部分呼吸危重症患者往往表现出悲伤情绪和抑郁情绪,护理工作人员可通过行为方式和语言沟通方式等识别呼吸危重症患者的心理状态,鼓励其积极表达内心所想。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感,护士需积极照顾且鼓励患者,耐心倾听其主诉,不断增强其治病信心。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的负面心理情绪评分以及护理质量(生活指导、卫生管理、饮食管理以及心理干预等)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呼吸重症监护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资料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负面心理情绪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负面心理情绪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负面心理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见表2。
2.3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呼吸重症监护时间比较见表3。
3 讨论
相关资料指出,对急性发作的呼吸危重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提高其预后效果[2-3]。心理因素直接影响到呼吸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通过向其详细介绍基础病情以及加强沟通,继而积极改善其心理状态,不断提高康复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实验组负面心理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呼吸重症监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上述研究结果提示通过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继而降低负面心理情绪评分,缩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程晓琳.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4):12-13.
[2]敖冬梅,阳绪容,王聪等.1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肺移植患者的序贯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7,16(9):74-76.
[3]李芮.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认知及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25(15):2422-2424.
【关键词】心理护理;呼吸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3-0-01
呼吸危重症患者病情进展快,患者极易出现负面心理情绪,如果想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必须尽量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情绪。呼吸危重症患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由于中老年人群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因此显著加大护理难度。有关资料显示,对呼吸危重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其呼吸功能和成功救治率[1]。
1 資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50例呼吸危重症患者。纳入标准:(1)均确诊为呼吸危重症患者;(2)均在知情下参与;(3)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者;(2)合并精神障碍者;(3)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实验组有20例男患者、5例女患者,平均年龄为(57.1±2.5)岁。对照组有19例男患者、6例女患者,平均年龄为(56.9±2.1)岁。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主要内容有:其一,用药指导;其二,病房环境护理;其三,导管护理等。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方法,主要内容有:其一,对呼吸危重症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时需根据其具体情况,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落实护理工作人员的具体责任,将心理护理观念贯穿到护理流程始终;其二,采用积极的语言引导患者,谈论一些愉悦的话题来分散呼吸危重症患者的注意力,避免其产生消极情绪;其三,具体心理护理措施分析。由于呼吸危重症患者住院后对陌生的环境以及病人等不够熟悉,所以极易出现恐惧感。此时护理工作人员需积极了解呼吸危重症患者的恐惧原因,通过转移注意力方式来消除其恐惧感,以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部分患者由于对相关疾病知识不够了解,所以也极易出现负面心理情绪。护理工作人员可列举一些成功案例获取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信任,使其能够对疾病有着初步了解,从而纠正错误认知。多数呼吸危重症患者由于过分担心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效果等出现焦虑感,所以护理工作人员需消除其焦虑感,通过音乐疗法来转移其注意力。部分呼吸危重症患者往往表现出悲伤情绪和抑郁情绪,护理工作人员可通过行为方式和语言沟通方式等识别呼吸危重症患者的心理状态,鼓励其积极表达内心所想。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感,护士需积极照顾且鼓励患者,耐心倾听其主诉,不断增强其治病信心。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的负面心理情绪评分以及护理质量(生活指导、卫生管理、饮食管理以及心理干预等)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呼吸重症监护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资料分析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负面心理情绪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负面心理情绪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负面心理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见表2。
2.3两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呼吸重症监护时间比较见表3。
3 讨论
相关资料指出,对急性发作的呼吸危重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提高其预后效果[2-3]。心理因素直接影响到呼吸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通过向其详细介绍基础病情以及加强沟通,继而积极改善其心理状态,不断提高康复效果。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实验组负面心理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呼吸重症监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上述研究结果提示通过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继而降低负面心理情绪评分,缩短住院时间。
参考文献:
[1]程晓琳.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4):12-13.
[2]敖冬梅,阳绪容,王聪等.1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肺移植患者的序贯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7,16(9):74-76.
[3]李芮.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认知及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25(15):2422-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