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样板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z_8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十堰生态文明建设将以“守好一片青山,保好一库清水”作为崇高历史使命和政治担当,把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的样板、全国的示范。
  一、十堰的生态地位十分重要
  十堰作为中国版图几何中心、湖北省西北部一个的地市级行政单元,对国家和湖北省而言,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一)十堰是我国中部地区的“绿肺”
  全市国土面积2.37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森林面积达1948万亩,森林蓄积量7570万立方米,活立木蓄积量664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6.16%。全市有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7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7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绿化十佳城市、全国十大低碳城市、联合国环境署中国区环境规划优秀示范城市、中国低碳生态先进城市、湖北省水利工作典范。
  (二)十堰是中国北方四省市和湖北人的水缸
  境内有大小河流2489条,总长17万公里左右。其中50公里以上的有30余条,我市及汉江上游年汇入丹江口水库的水量328亿立方米,占全库年汇入量的90%。中线工程建成后向每年北方供水95亿立方米。汉江在湖北省境内流域面积6.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3.89%,惠及人口3000多万人。十堰作为核心水源区是名副其实的北方人民的水缸,也是湖北许多市县人民的水缸。
  (三)十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
  十堰处于秦岭和巴山的相交地带,是中国东西的结合部,南北的分界线。以十堰为界,境内的秦岭、巴山能有效阻挡北方的风沙南下和南方的酸雨北上,是我国内陆地区天然的生态屏障。
  (四)十堰是生物多样性的绿色宝庫
  由于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上,地质条件多样,南北气候兼备,南北物种皆有,生物资源丰富,现已查明生物资源3100多种,素有“生物宝库”之称,是我国不可多得的种质基因库。特别近年来我们的绿色农业发展很快,现在已有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标志品牌210多个,占全省的三分之一。
  (五)十堰是全省乃至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
  所属五县一市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均属限制开发区,在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中都提出要积极开展丹江口库区生态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十堰生态环境状况虽总体较好,但也十分敏感、十分脆弱。
  综上所述,十堰对于维护全国全省的生态安全至关重要,是一个典型的生态功能区,生态地位十分突出,生态责任极为重大。十堰的生态环境好,则是全国和湖北省人民之利之福;反之,如果十堰的生态环境差,将是全国和湖北省人民之患、之害。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十堰发展的主旋律
  因为十堰的生态地位、生态功能、生态责任如此独特,所以十堰的一切工作必须围绕生态建设来谋划、来展开。近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是十堰的必由之路,除此之外别无他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兴,文明兴;生态衰,文明衰。”十堰深深体会到绿山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果说要保护的话,那就是保护好生态环境;如果说要发展的话,只能实现绿色发展、生态崛起。这是十堰建设和发展的唯一选择。这一选择是各级领导的明确要求,是各方专家的精心指点,是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是十堰基本市情的必然结果。
  十堰的生态虽然有比较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处于秦巴腹地,与西北地区接壤,生态环境相对来说还是相当脆弱的,如果不加强生态建设,不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生态环境与其他地方相比更容易恶化,生态水平更容易退化,如果是那样,后果将不堪设想。十堰各级党委、政府及全市人民深深认识到,生态是十堰的命根子,生态是十堰天大的事。生态建设在十堰必须放在先行的位子,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不得不行、必须先行。我们要使绿色成为十堰的主色调,生态成为十堰发展的主旋律。
  三、十堰生态文明建设正走在湖北省前列
  面对特殊的区域、特殊的使命和特殊的任务,十堰以“一库清水永续北送”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坚持“外修生态、内修人文”的理念,不等不靠,自觉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
  生态立市战略深入推进。从2000年开始着手争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2004年在全市的党代会上确立了生态立市的战略,2006年将生态环保纳入“一票否决”考核范围。在全省率先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五城联创活动。深入实施“一城两带”战略(区域性中心城市、竹房城镇带一体化试验区、汉江生态经济带)和“一统三分”战略(统筹城乡发展,分区域规划、分产业布局、分类型指导),成立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着力创建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明确了在生态文明建设和转型跨越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的奋斗目标。
  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成果丰硕。十堰市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开展“清水行动”,关停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企业329家,其中黄姜加工企业106家,拒批污染企业160多个,生态治理累计投资50多亿元。加快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汇入丹江口水库的神定河、泗河、犟河、官山河、剑河等五条不达标河流综合治理,犟河水质由劣Ⅴ类变为Ⅴ类,官山河水质由Ⅳ类变为Ⅲ类。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积极推进以清洁型小流域为主的十堰水土保持模式,累计治理小流域385条、水土流失面积5276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生态治理成效显著。目前,十堰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在二类以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8.74%和96.5%。   节能减排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十一五”及“十二五”前三年均圆满或超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十一五”时期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0.13%,降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3个百分点;“十二五”前两年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8.04%,降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4个百分点,在全国地级城市中均居于前列;2013年预计下降5%,有望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任务。“十一五”时期污染物减排目标超额完成,受到省政府通报表扬,“十二五”前两年全面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扎实推进。通过主要道路沿线山体、城边、路边、园区、水岸等重点区域裸露山体开展高质量绿化修复,探索创新“四季挖窝,三季造林”、苗林一体化、招投标造林、公司化造林等植树造林“十堰模式”,全市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57万亩,封山育林260万亩,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面积720平方公里。坚决淘汰更新老旧机动车,逐步关停城区不达标燃煤小锅炉,空气质量在二级标准以上天数占全年的95.1%;解决农村饮水安全173万人,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25座,中小河流治理19条。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积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行清洁生产,逐步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发展路子。全市绿色、有机农业标志品牌达210多个,占全省的1/3,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面积达158.3万亩。建立起“亩产论英雄”节约集约用地考评机制,土地投入强度每亩不低于200万,税收每亩不低于10万。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例在75%以上,位居全省市州前列。积极推行低碳消费模式,致力打造生态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加快建立节约适度的生态文明生活方式。以生态家园建设为重要内容的竹山“十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全市共创建绿色社区21个,绿色学校33所,绿色机关55个,绿色企业22个,绿色家庭300个,生态乡(镇、街道)15个,生态村169个。
  四、以实际行动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样板
  十堰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契机,以更大的气魄,更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继续深入推进“生态立市”战略,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路径,以示范工程为抓手,把自然美和人文美、百姓富和生态美、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有机结合,把十堰打造成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标杆,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实践经验、提供有益示范。具体而言,就是要实现“两个领先”:到2015年,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在湖北省居于先进水平;到2017年,生态文明取得重大进展,在全国居于领先水平。为实现上述目标,按照先行示范区要求,着力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八个方面的创建任务。
  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空间布局体系,让重点开发区域发展更充分,重点生态功能区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更强,禁止开发区域保护更严格。实施丹江口库区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力争到2017年全市城镇化率提高到56%以上,國土开发强度维持在3.74%左右。
  着力构建全面协调的城乡一体化体系,让家园更美、百姓更富。实施生态城乡一体化建设工程和绿色出行系统建设工程。到2017年力争80%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城区绿化率达到60%以上;居民绿色出行比例达到38.5%。
  着力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发展体系,让结构更优、产业更低碳。以东风与沃尔沃战略重组为契机,大力提升制造业水平,努力培育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绿色有机农业基地建设工程、生态旅游和服务业发展工程和绿色低碳制造业发展工程。到2017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6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7.2%;三次产业比例优化11∶51∶38。
  着力构建自然优美的生态环境体系,让水更清、山更绿、天更蓝,空气更清新。实施生态屏障建设工程。到2017年,全市水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且城市无劣五类水体,丹江口水库水质十堰断面稳定保持在Ⅱ类以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92%和98.5%;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优良天数达到86%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69%。
  着力构建集约高效的资源利用体系,让资源利用更充分、更全面。实施绿色消费推广工程。到2017年,城镇新建建筑节能标准达到60%以上;单位GDP综合能耗比2015年下降7%以上,非石化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超过15%;耕地保有量控制在20.29万公顷;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2年降低13%以上。
  着力构建节约适度的生态文化体系,让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促进生态文明理念发扬光大,全面融入到工作、生活之中。重点实施生态文化培育繁荣工程,全面深化行行业业创十星活动。到2017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全市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普及率达到98%;政府绿色产品采购比例达到100%。
  着力构建系统规范的生态制度体系,让体制机制更完善。重点实施生态体制机制创新工程,在节能环保、生态补偿、政绩考评、区域一体化发展方面积极开展创新。到2017年,生态文明建设占党政绩效考虑比重达到25%以上,资源节约和生态环保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提高到3.8%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GDP比重提高到1.15%。
  着力构建全面完备的基础能力体系,让保障措施更得力。强化统计、监测、监察能力建设,增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能力等。重点实施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工程,到2015年,环境信息公开率达到100%。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任务十分艰巨,责任极其重大。十堰将在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要求,像建设和服务前无古人、后也难有来者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创人类移民史上的奇迹一样,把十堰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成为中国的样板、全国的示范,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为祖国大家庭的生态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的全球化趋势为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表明,它对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已经和正在起到重要作用。企业战略对于企业的管理和发展具有的重大现实意义在于,可以帮助企业应对激烈的竞争,避免“昙花一现”,求得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战略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为了企业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在充分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自
期刊
摘要:我国对国企改革的关注较多,对中小企业的关注时间较晚,一直没有找到一套切实有效的方法可以从各个方面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行扶持。本文依据内蒙古中小企业外部环境综合评价模型,从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的角度,从自然环境与基础设施,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政府与信息渠道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供政府和相关机构决策时参考使用,为内蒙古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关键词:中小企业 外部环境 评价模型 政策
期刊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未来旅行社行业发展将会存在更多的变数,这使得旅行社特别是大中型旅行社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严峻挑战。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上下求索,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本文以中国国旅保定国际旅行社这一保定地区成立较早的旅行社为例,提出适合传统大型旅行社的发展策略,希望以此提升整个行业的战略管理水平。  关键词:大中型旅行社
期刊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的主任、研究员,长期在国家信息中心从事宏观经济和计量经济的分析工作,1994—1995年在日本国际东亚经济研究中心任访问研究员,曾经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系进行计量经济模型的研制和比较研究。在2000—2004年曾经任中国驻欧盟使团经济组的组长,一等秘书。  一季度的经济形势从生产的角度来看,一季度工业增长速度是8.7%,同比回落0.8个百分点。一季度的工业下降的主要行业有
期刊
摘要:本文在梳理服务经济发展六方面趋势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在发展服务经济过程中遇到的税制瓶颈问题,分析了服务经济发展对税制改革的新要求,提出了改革现行税制、放大“营改增”试点效应、统一服务业与工商业税法、构建公平税收环境、提升征管和服务水平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经济 税制改革 税收政策  大力发展服务业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上海按照“高端化、集约化
期刊
【本刊讯】 5月16—17日,2014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负责人、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准确把握形势 狠抓贯彻落实 确保完成2014年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的讲话。中央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负责人、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鹤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出席会议,并
期刊
济南环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研发实力及项目简介  济南环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山东济南,位于济南国家高新园区内,是一家专业从事微生物高新技术研发及生产、销售生物饲料添加剂、生物有机肥、微生物发酵中草药的现代高技术企业。  公司致力于微生物新技术的研发、以生物环保为理念、以新技术应用与推广为宗旨的研发生产体系。公司目前具备现代的微生物菌种筛选、培养、保藏、发酵、
期刊
2013年,针对阻碍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政府工作注重精准发力,运用市场手段和差别化政策措施,在优化结构中稳增长,在创新驱动中促转型,推动提质增效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积极进展,改造提升制造业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有序进行,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3年,全國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8%,比规模以上工业高2.1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是一
期刊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战略思路。近年来,山东省德州市立足农业大市实际,以产业园区和新型农村社区为核心的“两区同建”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切入点和“三化”建设的有力抓手,通过“合村并居”促进土地流转和集约经营,有力推动了人口集中居住和产业集聚发展。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德州市由原来的8319个行政村合并为 3070个行政社区
期刊
兖矿东华集团有限公司地处 “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山东邹城,北依泰山,东临黄海,水陆交通便利,为国有特大型企业兖矿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2年6月,改制于2011年9月。2013年4月,经山东省国资委和兖矿集團的同意批复后,兖矿东华集团正式完成工商注册,注册资本15亿元。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兖矿东华集团目前已经形成融机电装备制造、建筑安装、房地产开发、物流商贸等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截至2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