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裂天开般若经,气敌岱岳雄崚噌。纵横磊落数十层,上承万丈瀑溅崩。瀑所冲字漫无形,余字尚存五百零,椎拓犹带六朝冰。岗山邹峄题名曾,皆出北齐大书僧。象王回顾狮吼应,金翅劈海龙出溟。智永怀素惭尹邢,颠狂姿媚皆优伶。笔锋破石扪有棱,想见愿力驱五丁,那数封禅秦皇铭。至今午夜朝百灵,诵经梵吹入殷霆。只恐大地殊谷陵,此石泐坏终难凭。我欲仰空疏大乘,以岱为笔天为缯。劫不毁,雨不淋,空中说与诸天听。扪崖剃藓股代肱,大学般颂纷疑胜,沧桑何必麻姑矜。高山流水和璁琤,如闻伯牙鼓泠泠。斜阳照林影筋毹,嗟哉归去行无兢。
——清·魏源《岱山经石峪歌》
丙成清秋,默诵着魏夫子的华美诗篇,我再次来到泰山脚下的经石峪,瞻拜“榜书之宗”——北朝《金刚经》摩崖刻石。
泰山《金刚经》,对我来说有着高山仰止一样的意义。三年前初游泰山,在这片宏伟的刻石面前,我驻足伫立,徘徊留连,震撼于跨越千年时空的魅力,泰山虽近在眼前,也没有兴致继续登临了。
通往经石峪的山路两旁,树木依然丰茂。山风阵阵,乌声可人。涓涓细流潺湲无声,静静地漫过石床。丹书巨字,壮阔之美,让人心生肃穆,燥热的心境不觉为之平静。
书僧安道壹
泰山《金刚经》摩崖刻石位于泰山南麓斗母宫东北一华里处,经文自东而西刻在面积约两千平方米的巨大石坪上,44行,每行125字或10字不等,共计2799字,每个经文刻字50厘米见方,场面壮观,气势宏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摩崖刻石。据统计,泰山《金刚经》历经1400年的风雨剥蚀和山洪冲刷,大面积经石严重风化,字口残损,已经磨灭1730字,现仅存经文41行1069字。石坪北部刻有“暴经石”三个大字,另北面崖壁上明清时期的题刻颇多。
经石峪《金刚经》刻石书法浑穆简静,结构空灵,笔势奇古雄秀,书体在隶楷之间,历来为书家所重,称之“榜书之宗”、“大字鼻祖”。正如康有为所鉴赏的那样:“观《经石峪》……,若有道之士,微妙圆通,有天下而不与,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气韵穆穆,低眉合掌,自然高绝,岂暇为金刚怒目邪!”(《广艺舟双楫·榜书第二十四》)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如此煌煌巨制,在明代以前的泰山游记中,却很少有人提到过。对于它的书写者,更是众说纷纭。明人王在晋在《东游登岱记》中认为可能是王羲之书。乾嘉时期的大学者阮元最早对泰山金刚经进行了考证,他认为是曾主持过邯郸响堂山刻经的北齐晋昌公唐邕所书。包世臣疑是北魏郑道昭书。《泰山道里记》《泰山县志》认为是北齐梁父县令王子椿书,这是与书风相类似的徂徕山刻经相比较后的结论。《金石存》认为是韦子深书,以及认为是唐人书、宋人书的,这些大多都是没有经过详细考证的臆断。
魏源最早提出了泰山《金刚经》的书者是僧人安道壹。道光年间,他曾亲自考察了泰山、岗山和峄山等处的北朝摩崖刻经,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他写道:
泰山经石峪摩崖,隶书金刚般若经,字大如斗,雄逸高古,与徂徕山水牛洞及邹县冈山之文殊般若经如出一手,皆北齐僧安道壹所书,有冈山《石颂》为证。
别具慧眼的魏源对安道壹的书法推崇备至,他在《岱山经石峪歌》序中说:“慨六朝如此墨王,而世莫知名,而但知有羲之姿媚之书。”
山东境内的大字隶书刻经,尖山、铁山等处,都有安道壹的题名。铁山刻经更明确写道“东岭僧安道壹署经”。附近的《石颂》这样赞美他说:“大沙门安法师者,道鉴不二,德悟一愿。匪直秘相成韬,书工尤最。乃请神豪于四显之中,敬写大集经穿菩提品九百卅字。”“清跨羲(之)(韦)诞,妙越(伯)英(钟)繇。如龙蟠雾,似凤腾霄。”将泰山《金刚经》的书法与古代著名书法大师的作品相媲美。
安公生平一直不详于世。1995年,在平阴县洪顶山发现的《文殊般若经》右下方有“僧安道一”的题名,附近还有仿碑式的“安公之碑”,表明了这位高僧矢志弘法的宗教信仰,让我们对他也有了新的了解:
大沙门僧安,不安所安。安所不能,安大道一。
不一所一,一所不能一。不安所安,不安于安。
安所不安,能安于安。不一所一,不一其一。
一所不一,能一其一。
词日:安故能一,一故能安。安一一安,岩上雕刊。
释迦双林后千六百廿年。
僧安道壹。大沙门僧安,口名道壹,广大乡口口里人也.
释迦双林后一千六百廿三年,口大沙门僧安道壹书刊大空王佛,口七口口口口口口书经口口口口口功德具神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功成法界口口口口报。
为洪顶山北崖还有一处隶书僧安道壹题名,虽然残泐过甚,仍粗略可读:
大沙门僧安,又名道壹,广大乡口口里人也。口口三世,若积石之千峰,口体口口,口崆峒之万岭。口口道德,器度风流。乃为词曰:重叠口口,口月磨仪,石石隽铭,山山口口。口口口林口口千口口口口。
不过,从佛经般若崇虚的思想来看,僧安曾自称来自“广大乡”,听起来很具体,现实中却很难说一定存在。而“东岭”也更像是佛经中的一个虚幻场所。这倒与安道壹一贯弘扬的虚空佛法是比较吻合的。
《石颂》对安道壹的赞扬不是一种妄言。历史已经过去了一千四百多年,他的作品确实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实现了对隶书的开拓与复兴。隶书在魏晋时期随着实用性质的消退,艺术性的改造已经摆在书法家的面前,当时的一部分书法家们希望探讨一种新的路子,遗憾都没有很成功的效果。只有安道壹以隶书为基本骨架,巧妙地结合了楷书、隶书和篆书,创造出书法史上独一无二的榜书大字,他的成功就在这里。
安法师生平和他的刻经活动
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研究馆员、著名金石学家赖非先生对泰山金刚经有着深入的研究。他曾经参与过该馆传拓山东境内现存的北朝刻经的浩大工程。
他认为,安道壹最早出家的地方应该是平阴县的崇梵寺,就是在2004年发现刻经的二洪顶山十华里之外的地方,现在已经废弃,遗址上建成了平阴县红矾镇镇政府。这是赖非作为一个考古学家最近的考察结果。 “这里原来叫龙泉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六记载,仁寿初年,文帝分封舍利,其中就有这里,书中有着非常详细的描写。当时这里是济州的州治,如今已经没落得在地图上找不到了。”赖非说。
安道壹在洪顶山刻经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叫他大沙门僧了。当时崇梵寺的住持是印度僧人法洪,他非常尊重僧安,那时的僧安已经不年轻了,最少有四十岁,到有题记的葛山刻经的大象年间,他已经六十多岁了。
安道壹的一生致力于弘扬佛法。他刊刻佛经,以此来表示对佛教的景仰和理解。他早期弘扬佛法,晚期护持佛法。在他二十多年的刻经过程中,以武平六年为界限,之前以护法为主。《文殊般若经》,他曾反复刊刻,有的刻了七遍。就是为了弘扬一种佛无所不在、经无所不在、教义无所不在的信念。
赖非等学者曾做过实验,在山东雕造佛像,发现成型保存十分困难。安公刻经的地区很多是粗糙的花岗岩,不适宜造很细致的雕刻,所以决定了不能像邺城一样进行细致的造像和刻制长篇、整部的经文。
武平元年到六年时期,安道壹来到当时的首都邺城,参与了当地的佛事活动。由于统治者的信奉提倡,北齐邺都佛事之盛一时莫比。当时,邺都集中了四方僧侣,译经写经,修建寺庙,并出现了大规模的刻经风潮,其遗迹在河北、山东一带至今犹存。这时候在山东没有安道壹的作品,而邯郸北响堂石窟外却有他刊刻的佛名“大空王佛”。“大空王佛”出于安道壹是他自己造的,佛教经典中是没有的。南响堂第二窟里的大集经、海慧菩萨品也应该是他的手笔。从内容上和书法作风上看,与山东的笔法完全一致。可以证明,这六年来他也参与了邺都的刻经活动。
回到山东后,安道壹的刻经活动开始接收朝廷官员、贵族和豪门的支持。
赖非先生认为,正是在这个时期,安道壹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从早期的弘扬佛法,转变到了后来的护持佛法。那时周武帝的灭佛运动正甚嚣尘上,泰山《金刚经》的刻经也达到了高潮。安道壹并不准备把金刚经的全文刊刻完毕,因为经石峪的山坡显然不能容纳全部经文。他准备刊刻的很有可能只是《金刚经》的前十六分,也就是弘法、护法的那部分经文,石床后面他还保留着一段题记或发愿文的位置。可是到了后来,由于北齐的突然灭亡,刻经活动不得不中途停止。现存的金刚经第三十一行之后出现的大量双钩字,也就是最近磨灭最严重的那一部分,事实是泰山刻经工程的第二个阶段,没有来得及最后完成。
原立于洛阳太学的汉魏石经,一直被认为是当时书学正宗的渊源。北魏明元帝、孝文帝都多次巡行太学故址,观看石经。后汉魏石经随着北魏的分裂而迁往邺城。安道壹早期书写的刻经杂有篆书的写法,应该是受到汉魏石经的影响。后来作擘窠大字,虽不得不稍变其体,神理仍然是相同的。从他最晚年完成的葛山刻经来看,依稀仍有早年在邯郸响堂山书写的《文殊般若经》的影子。后来的徂徕山、水牛山、葛山、峄山的刻经,笔体与铁山、尖山、二洪顶刻经极其相似,可以认为,这些刻经也主要是由安道壹书写的。从泰山金刚经的书写风格来看,属于安公晚期的作品。它的未完成和突然中止,没有最后的定论。我的看法是,随着安公的溘然长逝,这项规模空前的浩大工程也随之停止了。
托以高山,永留不绝
北周建德三年(574)五月,周武帝令僧道还俗,寺观赐与王公大臣,选择著名的僧道三百人充当学士,令衣冠笏履。两京灭佛尤为彻底,寺庙遭到严重破坏,销毁佛像,焚烧佛经,不少僧人因之殉难。据《续高僧传》载,名僧静霭曾诣阙阻谏,周武帝不纳。静霭遂率弟子三十余人逃入山中,决意舍身护法。他跏坐磐石,自割其肉,布于石上。又引肠挂于松枝,最后以刀剜心,捧之而卒,死状尤为惨烈。三年后,北齐为北周灭亡,北齐境内的佛教也遭到废禁。次年周武帝卒,佛教复苏。北周大象元年、二年的铁山、葛山、岗山等处刻经,应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完成的。
甚至在北周灭佛运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时候,北齐的佛教徒们有感于时政的昏聩、法难的惨烈,已经开始通过刻经来表达对末法的忧虑了。与同时期河北南北响堂以及稍后的房山云居寺的刻经不同,这种刻在荒山僻野的榜书佛经主要不是为了保存经文,更是一种宗教情绪的宣泄和悲壮护法愿望的寄托。浩劫来临之时,安道壹仍不避危难,刻经不辍,显然是抱定了以身殉法的决心。正如浩劫过后,安公弟子们在铁山《石颂》中所铭刻的虔敬希望那样:
纵使昆仑玉牒,东观金简,周穆记功,秦皇勤绩,口今胜口,譬彼蔑如也!从今镌构,逢劫火而莫烧;神口口口,对灾风而常住。尔其丹青口口,唯所以图其盛法,金石长存,口口之不朽。缣竹易销,金石难灭,托以高山,永留不绝!
思接千载,蓦然回首,我仿佛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黑瘦僧人,在崎岖的深山穷谷之中,胼手胝足,汗流雨下,挥毫不已。斧凿丁丁之中,他正以其巨大的精神力量,继续完成着人间的瑰宝,祈愿它永留天地之间。
——清·魏源《岱山经石峪歌》
丙成清秋,默诵着魏夫子的华美诗篇,我再次来到泰山脚下的经石峪,瞻拜“榜书之宗”——北朝《金刚经》摩崖刻石。
泰山《金刚经》,对我来说有着高山仰止一样的意义。三年前初游泰山,在这片宏伟的刻石面前,我驻足伫立,徘徊留连,震撼于跨越千年时空的魅力,泰山虽近在眼前,也没有兴致继续登临了。
通往经石峪的山路两旁,树木依然丰茂。山风阵阵,乌声可人。涓涓细流潺湲无声,静静地漫过石床。丹书巨字,壮阔之美,让人心生肃穆,燥热的心境不觉为之平静。
书僧安道壹
泰山《金刚经》摩崖刻石位于泰山南麓斗母宫东北一华里处,经文自东而西刻在面积约两千平方米的巨大石坪上,44行,每行125字或10字不等,共计2799字,每个经文刻字50厘米见方,场面壮观,气势宏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摩崖刻石。据统计,泰山《金刚经》历经1400年的风雨剥蚀和山洪冲刷,大面积经石严重风化,字口残损,已经磨灭1730字,现仅存经文41行1069字。石坪北部刻有“暴经石”三个大字,另北面崖壁上明清时期的题刻颇多。
经石峪《金刚经》刻石书法浑穆简静,结构空灵,笔势奇古雄秀,书体在隶楷之间,历来为书家所重,称之“榜书之宗”、“大字鼻祖”。正如康有为所鉴赏的那样:“观《经石峪》……,若有道之士,微妙圆通,有天下而不与,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气韵穆穆,低眉合掌,自然高绝,岂暇为金刚怒目邪!”(《广艺舟双楫·榜书第二十四》)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如此煌煌巨制,在明代以前的泰山游记中,却很少有人提到过。对于它的书写者,更是众说纷纭。明人王在晋在《东游登岱记》中认为可能是王羲之书。乾嘉时期的大学者阮元最早对泰山金刚经进行了考证,他认为是曾主持过邯郸响堂山刻经的北齐晋昌公唐邕所书。包世臣疑是北魏郑道昭书。《泰山道里记》《泰山县志》认为是北齐梁父县令王子椿书,这是与书风相类似的徂徕山刻经相比较后的结论。《金石存》认为是韦子深书,以及认为是唐人书、宋人书的,这些大多都是没有经过详细考证的臆断。
魏源最早提出了泰山《金刚经》的书者是僧人安道壹。道光年间,他曾亲自考察了泰山、岗山和峄山等处的北朝摩崖刻经,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他写道:
泰山经石峪摩崖,隶书金刚般若经,字大如斗,雄逸高古,与徂徕山水牛洞及邹县冈山之文殊般若经如出一手,皆北齐僧安道壹所书,有冈山《石颂》为证。
别具慧眼的魏源对安道壹的书法推崇备至,他在《岱山经石峪歌》序中说:“慨六朝如此墨王,而世莫知名,而但知有羲之姿媚之书。”
山东境内的大字隶书刻经,尖山、铁山等处,都有安道壹的题名。铁山刻经更明确写道“东岭僧安道壹署经”。附近的《石颂》这样赞美他说:“大沙门安法师者,道鉴不二,德悟一愿。匪直秘相成韬,书工尤最。乃请神豪于四显之中,敬写大集经穿菩提品九百卅字。”“清跨羲(之)(韦)诞,妙越(伯)英(钟)繇。如龙蟠雾,似凤腾霄。”将泰山《金刚经》的书法与古代著名书法大师的作品相媲美。
安公生平一直不详于世。1995年,在平阴县洪顶山发现的《文殊般若经》右下方有“僧安道一”的题名,附近还有仿碑式的“安公之碑”,表明了这位高僧矢志弘法的宗教信仰,让我们对他也有了新的了解:
大沙门僧安,不安所安。安所不能,安大道一。
不一所一,一所不能一。不安所安,不安于安。
安所不安,能安于安。不一所一,不一其一。
一所不一,能一其一。
词日:安故能一,一故能安。安一一安,岩上雕刊。
释迦双林后千六百廿年。
僧安道壹。大沙门僧安,口名道壹,广大乡口口里人也.
释迦双林后一千六百廿三年,口大沙门僧安道壹书刊大空王佛,口七口口口口口口书经口口口口口功德具神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功成法界口口口口报。
为洪顶山北崖还有一处隶书僧安道壹题名,虽然残泐过甚,仍粗略可读:
大沙门僧安,又名道壹,广大乡口口里人也。口口三世,若积石之千峰,口体口口,口崆峒之万岭。口口道德,器度风流。乃为词曰:重叠口口,口月磨仪,石石隽铭,山山口口。口口口林口口千口口口口。
不过,从佛经般若崇虚的思想来看,僧安曾自称来自“广大乡”,听起来很具体,现实中却很难说一定存在。而“东岭”也更像是佛经中的一个虚幻场所。这倒与安道壹一贯弘扬的虚空佛法是比较吻合的。
《石颂》对安道壹的赞扬不是一种妄言。历史已经过去了一千四百多年,他的作品确实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实现了对隶书的开拓与复兴。隶书在魏晋时期随着实用性质的消退,艺术性的改造已经摆在书法家的面前,当时的一部分书法家们希望探讨一种新的路子,遗憾都没有很成功的效果。只有安道壹以隶书为基本骨架,巧妙地结合了楷书、隶书和篆书,创造出书法史上独一无二的榜书大字,他的成功就在这里。
安法师生平和他的刻经活动
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研究馆员、著名金石学家赖非先生对泰山金刚经有着深入的研究。他曾经参与过该馆传拓山东境内现存的北朝刻经的浩大工程。
他认为,安道壹最早出家的地方应该是平阴县的崇梵寺,就是在2004年发现刻经的二洪顶山十华里之外的地方,现在已经废弃,遗址上建成了平阴县红矾镇镇政府。这是赖非作为一个考古学家最近的考察结果。 “这里原来叫龙泉寺,《续高僧传》卷二十六记载,仁寿初年,文帝分封舍利,其中就有这里,书中有着非常详细的描写。当时这里是济州的州治,如今已经没落得在地图上找不到了。”赖非说。
安道壹在洪顶山刻经的时候,人们就已经叫他大沙门僧了。当时崇梵寺的住持是印度僧人法洪,他非常尊重僧安,那时的僧安已经不年轻了,最少有四十岁,到有题记的葛山刻经的大象年间,他已经六十多岁了。
安道壹的一生致力于弘扬佛法。他刊刻佛经,以此来表示对佛教的景仰和理解。他早期弘扬佛法,晚期护持佛法。在他二十多年的刻经过程中,以武平六年为界限,之前以护法为主。《文殊般若经》,他曾反复刊刻,有的刻了七遍。就是为了弘扬一种佛无所不在、经无所不在、教义无所不在的信念。
赖非等学者曾做过实验,在山东雕造佛像,发现成型保存十分困难。安公刻经的地区很多是粗糙的花岗岩,不适宜造很细致的雕刻,所以决定了不能像邺城一样进行细致的造像和刻制长篇、整部的经文。
武平元年到六年时期,安道壹来到当时的首都邺城,参与了当地的佛事活动。由于统治者的信奉提倡,北齐邺都佛事之盛一时莫比。当时,邺都集中了四方僧侣,译经写经,修建寺庙,并出现了大规模的刻经风潮,其遗迹在河北、山东一带至今犹存。这时候在山东没有安道壹的作品,而邯郸北响堂石窟外却有他刊刻的佛名“大空王佛”。“大空王佛”出于安道壹是他自己造的,佛教经典中是没有的。南响堂第二窟里的大集经、海慧菩萨品也应该是他的手笔。从内容上和书法作风上看,与山东的笔法完全一致。可以证明,这六年来他也参与了邺都的刻经活动。
回到山东后,安道壹的刻经活动开始接收朝廷官员、贵族和豪门的支持。
赖非先生认为,正是在这个时期,安道壹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从早期的弘扬佛法,转变到了后来的护持佛法。那时周武帝的灭佛运动正甚嚣尘上,泰山《金刚经》的刻经也达到了高潮。安道壹并不准备把金刚经的全文刊刻完毕,因为经石峪的山坡显然不能容纳全部经文。他准备刊刻的很有可能只是《金刚经》的前十六分,也就是弘法、护法的那部分经文,石床后面他还保留着一段题记或发愿文的位置。可是到了后来,由于北齐的突然灭亡,刻经活动不得不中途停止。现存的金刚经第三十一行之后出现的大量双钩字,也就是最近磨灭最严重的那一部分,事实是泰山刻经工程的第二个阶段,没有来得及最后完成。
原立于洛阳太学的汉魏石经,一直被认为是当时书学正宗的渊源。北魏明元帝、孝文帝都多次巡行太学故址,观看石经。后汉魏石经随着北魏的分裂而迁往邺城。安道壹早期书写的刻经杂有篆书的写法,应该是受到汉魏石经的影响。后来作擘窠大字,虽不得不稍变其体,神理仍然是相同的。从他最晚年完成的葛山刻经来看,依稀仍有早年在邯郸响堂山书写的《文殊般若经》的影子。后来的徂徕山、水牛山、葛山、峄山的刻经,笔体与铁山、尖山、二洪顶刻经极其相似,可以认为,这些刻经也主要是由安道壹书写的。从泰山金刚经的书写风格来看,属于安公晚期的作品。它的未完成和突然中止,没有最后的定论。我的看法是,随着安公的溘然长逝,这项规模空前的浩大工程也随之停止了。
托以高山,永留不绝
北周建德三年(574)五月,周武帝令僧道还俗,寺观赐与王公大臣,选择著名的僧道三百人充当学士,令衣冠笏履。两京灭佛尤为彻底,寺庙遭到严重破坏,销毁佛像,焚烧佛经,不少僧人因之殉难。据《续高僧传》载,名僧静霭曾诣阙阻谏,周武帝不纳。静霭遂率弟子三十余人逃入山中,决意舍身护法。他跏坐磐石,自割其肉,布于石上。又引肠挂于松枝,最后以刀剜心,捧之而卒,死状尤为惨烈。三年后,北齐为北周灭亡,北齐境内的佛教也遭到废禁。次年周武帝卒,佛教复苏。北周大象元年、二年的铁山、葛山、岗山等处刻经,应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完成的。
甚至在北周灭佛运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的时候,北齐的佛教徒们有感于时政的昏聩、法难的惨烈,已经开始通过刻经来表达对末法的忧虑了。与同时期河北南北响堂以及稍后的房山云居寺的刻经不同,这种刻在荒山僻野的榜书佛经主要不是为了保存经文,更是一种宗教情绪的宣泄和悲壮护法愿望的寄托。浩劫来临之时,安道壹仍不避危难,刻经不辍,显然是抱定了以身殉法的决心。正如浩劫过后,安公弟子们在铁山《石颂》中所铭刻的虔敬希望那样:
纵使昆仑玉牒,东观金简,周穆记功,秦皇勤绩,口今胜口,譬彼蔑如也!从今镌构,逢劫火而莫烧;神口口口,对灾风而常住。尔其丹青口口,唯所以图其盛法,金石长存,口口之不朽。缣竹易销,金石难灭,托以高山,永留不绝!
思接千载,蓦然回首,我仿佛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黑瘦僧人,在崎岖的深山穷谷之中,胼手胝足,汗流雨下,挥毫不已。斧凿丁丁之中,他正以其巨大的精神力量,继续完成着人间的瑰宝,祈愿它永留天地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