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法家写错字为人诟病已久,而写错“诗”也实在不鲜见,而且越是熟悉的诗越容易出问题。这里拈出的两首,有一定的代表性,稍作解析,或能有所启发。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这是赵孟頫自题于《疏林秀石图》上的一首诗,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说在书画界无人不知、无人不哓恐怕也不为过。正因为如此,这首诗的讹传版本也很多,连《中国书法全集·赵孟頫卷》《中国书论辑要》等有一定影响的著作也没能幸免。
综合来看,第一句极少有出入,问题都出在第二、三、四句。第二句,“于”经常误作“与”,表达意思自然不差,但此处只有用平声才合乎格律(或作“须”,合乎格律,意思也说得通,稍见递进,而石如飞白、木如籀、竹通于八法,依次举例,有并列意)。第三句,常见的是“也”误作“还”,意思讲得通,但不合格律。第四句,常见的是“方”误作“须”,无妨格律,语义有别。
另,第二句“于”作“同”、第三句“也”作“还”的情况也时有所见,后者平仄不合格律,而且两者都有不规则重字(第二句、第四句分别出现“还”、“同”,这两字未见出入)现象,显然是不应该的。
当然,不排除同一首诗存在不同的版本,比较有名的如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其中“未”字有的版本作“木”,两种情况都讲得通,又都合乎格律,而且流传有序,有据可查,故可以并存。但如果在不是十分必要的情况下违反格律(如上述“于”误作“与”),就不好归咎于“版本有别”了。
吾家洗研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如果说上述赵孟頫的那首诗更多在书画圈流传,王冕的这首题《墨梅》则要广泛得多,尤其后面两句,更是脍炙人口。
这首诗流传过程中出现的最普遍的问题,就是最后一句中“流”常作“留”。这样一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用“留”,恰如其分,不可更易,而王冕此诗看起来似乎用“流”用“留”都讲得过去,而且都有根据。在《竹斋集》(王冕诗集,王冕之子王周整理)、《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和总集类两次收录这首诗,略有出入)中,前三句各有出入,但第四句都作“只留清气满乾坤”。
一般来说,作者手迹总是最权威的,何况王冕的这件《墨梅图》堪称精彩,题诗其上,不至于率尔操觚。当然,也不排除刊行之际有所改动,精益求精,这种情况,不妨择善而从。以此为例,用“流”动态更足,也更形象化,给人生气勃勃的感觉,花开淡墨痕,清气满乾坤,如此生动的画面,用“流”字多么熨帖!比较之下,若用“留”,一则形象性稍弱,二则稍显突兀。《石灰吟》用“留”,前承“粉骨碎身”,有生前身后之想,豪气十足,直抒襟抱。若看单句,“只留清气满乾坤”与“要留清白在人间”大有相通之处,似乎也蛮好,但放在诗中,有前三句起、承、转之铺陈,第四句非“流”不可,方能合得住。另,清气宜“流”,清白须“留”,一“流”一“留”,各得其所,亦可玩味。
这首诗是印象中“版本”最多的:“吾”或作“我”,“研”直接写作“砚”,“池头”或作“池边”,“好颜色”或作“颜色好”,意思基本不变,也合乎格律,虽然无伤大雅,但总嫌不够严谨,所谓“小处不可随便”,大家自能抉择。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句“不要人夸好颜色”,这是一种特定的平仄格式“仄仄平平仄平仄”,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正是江南好风景”用的就是这种格式。作者用“好颜色”而不是“颜色好”(尽管后者看起来平仄更“规矩”),应该是有他的道理的,妄自更易,未免唐突。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不多列举。在选择文字内容的时候,除了注意选择版本,书写之际务求严谨,尤其不能凭印象,事实上往往越熟悉越容易出问题。若能作字之余,于诗文下些功夫,则不唯治标,尤能治本,于书法更别有助益,最称上选。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这是赵孟頫自题于《疏林秀石图》上的一首诗,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说在书画界无人不知、无人不哓恐怕也不为过。正因为如此,这首诗的讹传版本也很多,连《中国书法全集·赵孟頫卷》《中国书论辑要》等有一定影响的著作也没能幸免。
综合来看,第一句极少有出入,问题都出在第二、三、四句。第二句,“于”经常误作“与”,表达意思自然不差,但此处只有用平声才合乎格律(或作“须”,合乎格律,意思也说得通,稍见递进,而石如飞白、木如籀、竹通于八法,依次举例,有并列意)。第三句,常见的是“也”误作“还”,意思讲得通,但不合格律。第四句,常见的是“方”误作“须”,无妨格律,语义有别。
另,第二句“于”作“同”、第三句“也”作“还”的情况也时有所见,后者平仄不合格律,而且两者都有不规则重字(第二句、第四句分别出现“还”、“同”,这两字未见出入)现象,显然是不应该的。
当然,不排除同一首诗存在不同的版本,比较有名的如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其中“未”字有的版本作“木”,两种情况都讲得通,又都合乎格律,而且流传有序,有据可查,故可以并存。但如果在不是十分必要的情况下违反格律(如上述“于”误作“与”),就不好归咎于“版本有别”了。
吾家洗研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如果说上述赵孟頫的那首诗更多在书画圈流传,王冕的这首题《墨梅》则要广泛得多,尤其后面两句,更是脍炙人口。
这首诗流传过程中出现的最普遍的问题,就是最后一句中“流”常作“留”。这样一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用“留”,恰如其分,不可更易,而王冕此诗看起来似乎用“流”用“留”都讲得过去,而且都有根据。在《竹斋集》(王冕诗集,王冕之子王周整理)、《钦定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和总集类两次收录这首诗,略有出入)中,前三句各有出入,但第四句都作“只留清气满乾坤”。
一般来说,作者手迹总是最权威的,何况王冕的这件《墨梅图》堪称精彩,题诗其上,不至于率尔操觚。当然,也不排除刊行之际有所改动,精益求精,这种情况,不妨择善而从。以此为例,用“流”动态更足,也更形象化,给人生气勃勃的感觉,花开淡墨痕,清气满乾坤,如此生动的画面,用“流”字多么熨帖!比较之下,若用“留”,一则形象性稍弱,二则稍显突兀。《石灰吟》用“留”,前承“粉骨碎身”,有生前身后之想,豪气十足,直抒襟抱。若看单句,“只留清气满乾坤”与“要留清白在人间”大有相通之处,似乎也蛮好,但放在诗中,有前三句起、承、转之铺陈,第四句非“流”不可,方能合得住。另,清气宜“流”,清白须“留”,一“流”一“留”,各得其所,亦可玩味。
这首诗是印象中“版本”最多的:“吾”或作“我”,“研”直接写作“砚”,“池头”或作“池边”,“好颜色”或作“颜色好”,意思基本不变,也合乎格律,虽然无伤大雅,但总嫌不够严谨,所谓“小处不可随便”,大家自能抉择。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句“不要人夸好颜色”,这是一种特定的平仄格式“仄仄平平仄平仄”,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正是江南好风景”用的就是这种格式。作者用“好颜色”而不是“颜色好”(尽管后者看起来平仄更“规矩”),应该是有他的道理的,妄自更易,未免唐突。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不多列举。在选择文字内容的时候,除了注意选择版本,书写之际务求严谨,尤其不能凭印象,事实上往往越熟悉越容易出问题。若能作字之余,于诗文下些功夫,则不唯治标,尤能治本,于书法更别有助益,最称上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