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从心 中和为的

来源 :中国书法·翰墨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im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文》曰:“篆,引书也。谓引笔而箸之于竹帛。”书法史自周史籀作大篆,秦李斯作小篆,又有摹印者作缪篆等形式,是篆书发展的中兴阶段。自两汉之后,随着篆书实用性的下降,其书写性逐渐被主流书风所埋没。而从清代至民国时期,碑学兴起,篆隶得到了书家的重新重视,风格表现为提按使转,变化丰富,书写自然流畅,节奏变化明显,逐渐打破了工稳“玉箸篆”的束缚。吴昌硕作为碑学的推波助澜者,其创作于1914年的《西泠印社记》,成为此时期篆书艺术发展的典型代表。
  吴昌硕,原名俊卿,字昌硕,号缶庐、老缶、苦铁等,浙江安吉人。作为一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在篆刻、书法、绘画领域的技法堪称精绝,诗文方面也是穷其一生来研究,却一直谦称不足。《西泠印社记》是他71岁任职西泠印社首任社长时,为纪念印社创办十周年所撰,这从其落款可知。2008年邹涛先生在《中国书法》发表的《吴昌硕<西泠印社记>疑为沈石友代作》一文,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从流传至日本的吴昌硕致沈石友信札诸篇中,进行分析和推断,阐明了此记的作者应是沈石友,这在学术界引起一片哗然。
  吴昌硕与沈石友的交往还得追溯到1882年,当时39岁的吴俊卿旅居苏州,通过友人推荐,始作小吏,以维持生计。期间与虞山沈石友(即沈汝瑾,字公周,号石友,江苏常熟人)结识,对其文采颇为推崇,常致信谦虚请教,长久以来便成了他的诗文老师。晚年的缶翁因应酬日多,又不想失文人逸气,常委托友人作诗记文,从他们的信札交谈之间,常以资谈助,所以沈汝瑾代笔撰文也就不足为奇。
  无规矩不成方圆
  《西泠印社记》先后有八篇。吴昌硕这篇是公认的最具文采的一篇,记述了西泠印社筹建的背景和建立经过。通读此记,文情并茂,叙事得体,结构缜密,这也就理解了老缶为何请求沈石友代笔撰文的缘由。虽简述了印社成立的相关事情,然读罢不禁被其文辞、才情、达观的心态所感染,文达书艺,令人赏心悦目,如若身临其境,应接不暇。
  西泠山水清淑,人多才艺,书画之外,以篆刻名者,丁钝丁至赵悲盒数十余人。流风余均,被于来叶,言印学者,至今西泠尤盛。同人结社,并立石勒钝丁、悲盒诸先生像,为景仰观摩之所,名日西泠印社。社地与梅屿、柏堂近,风景幽绝。集资规画,创于甲辰,成于癸丑。堂舍花木,位置点缀,成得其宜。于是丁君辅之、王君维季、吴君石潜、叶君品三修启立约,招揽同志,入社者日益众。于甲寅九月开社,份份秩秩,觞咏流连,洵雅集盛事也。印之佩见于六国,著于秦,盛于汉。有官印私印之别。刮玉笵金,间以犀角象齿。逮元时始有花乳石之制,各以意奏刀,而派亦遂分。钝丁诸人尤为浙派领衰。浙派盛行于世,社之立盖有由来矣。顾社虽名西泠,不以自域。秦玺汉章与夫吉金乐石之有文字者,兼收并蓄,以资博览考证,多多益善。入其中如探龙藏,有取之无尽、用之不竭之概。尝观古人之印,用以招信,故日印信。上而诏令文移,下至契约笺牍,罔不重之。书画至风雅,亦必以印为重。书画之精妙者,得佳印益生色,无印辄疑为伪。印之与书画固相辅而行者也。书画既有社,印社之设,又曷可少哉。予少好篆刻,自少至老,与印不一日离,稍知其原流正变,同人谬重予。社既成,推予为之长。予备员,曷敢长诸君子,惟与诸君子商略山水间,得以进德修业,不仅以印人终焉,是则予之私幸耳。甲寅夏五月二十又二日,安吉吴昌硕记并书。
  吴昌硕以书《石鼓文》得名,他曾先拜师于经学巨擘俞樾,师习辞章和训诂之学;后又入书家杨岘之门下,汲取金石书法之能,他的篆书特点,是结合三代吉金文字的体势,兼而有之,并将汉印与其时下的皖、浙印派融入至其书法创作之中,表现出雄而媚、拙而朴、丑而美、古而今、变而正的风格特点。书风注重端庄浑穆,又追求自由闲适,于法度之外体现洒脱,将古法归结于心,不囿于规矩的束缚,将自我的感知性情融入笔端,这与他创作主张“出己意”“贵有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如沙孟海先生所评:“赵之谦作篆,不主故常,随时有新意义出来;吴先生(吴昌硕)作篆,也不主故常,也随时有新意义出来。可是赵之谦的新意,专以侧媚取势,所以无当大雅;吴先生极力避免这种‘捧心龋齿’的状态,把三代钟鼎陶器文字的体势,杂糅其间,所以比赵之谦高明得多。”故而形成了其诗、书、画、印相映成趣,融为一体的中和之美。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吴昌硕巧妙的运用技法,综合笔法,取法中和,其篆书创作主要以大篆笔意行道,强化了对大篆金石气的探寻,篆法写意,婉转道劲,圆不至规。在规矩之中,反而求得心源,悟出古茂。结体以左右上下参差取势,笔势通畅自如,浑厚又有一分恣肆,可谓是自出新意,直追先秦。
  《西泠印社记》的中和之美
  通观整篇《西泠印社记》,其书风特色与吴昌硕所临《石鼓文》相比,似又融入了《散氏盘》的笔意,复兴了商周大篆古法而苍拙道劲,在陶冶变化的同时,显得更加活泼自如,用笔随性所出,注入了写意篆风又不失古法,而自成面目。十分契合书学中所讲的“人书俱老”。不学古法者,无稽之徒也;然师古求新,亦不可少矣。唐孙过庭在《书谱》中记述:“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吴昌硕的篆书在此时期不再囿于故常,而不守故常,独树一帜正是得力于自己多年来根植于规矩之中,而终有所悟。他曾颇有意味地戏称:“余学篆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
  《西泠印社记》从用笔、结构和章法三个方面体现了吴昌硕晚年的书风特点。其篆书艺术风格美体现在特有的“骨”“气”。方圆结合,不以工整严谨为能事,取沉着朴厚为气韵,将恣肆烂漫与纵横酣畅的个人性情融入至篆籀之气中,形成了其独有的金石之韵。所以他常自谓其所临《石鼓文》“临气不临形”。而此记的中和之美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用笔浑穆的朴厚之美;结体取势的正奇之美;章法布置的疏密之美。
  1、用笔浑穆的朴厚之美
  观吴昌硕书法用笔浑朴厚重,行笔圆润充实,收笔轻顿缓提,是大篆向小篆演变的中和之体。《西泠印社记》的书写用笔,是完全的中锋,相较于同时期的《石鼓文》临帖,增添了提按的变化,其用笔略有出入,如附表中单字“以”“于”的长线条表现,似有吴熙载之笔意,具有一种动感。故端庄又不失趣味,圆润又参以苍拙。在圆转曲折中透出一种力度,柔韧而不失于软弱,流畅灵动而没有丝毫的张狂,饱满鼓荡,藏锋护笔,力在字中,以道劲老辣为特征。同时,在线条粗细方面处理上变化有度,在书写时通过墨色的干湿,渗透到每个单字之中,蘸墨饱满,下笔酣畅,故起笔厚重。同时,在按笔的轻重和运笔的缓急方面,度的把握比较到位,例如横画和竖画的中间段行笔相对起笔和收笔较快,所以相对于首段和末段较细一些,表现得也就灵动多姿,生动又不失庄重,展现了当时文人的朴厚之美。   朴,《说文》曰:“木素也。”古朴,朴实、淳朴、质朴的意思。《西泠印社记》取法《石鼓》,以先秦三代吉金之气书写,自有一种“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之感。
  厚,《礼记·乐记》中曰:“穷高极远而测深厚。”这里指的是厚重、厚实、浑厚。重,<<述书赋>字格》这样解释:“质胜于文日重。”对于“质”和“文”,《论语·雍也》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二者指的是质朴和华美。《西泠印社记》的用笔展现给人的就是质朴厚拙之美,所以逆锋起笔道劲老辣。
  吴昌硕晚年书法对用笔的操控,无疑到了“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的境界,篆笔草草,气象万千。其可贵之处在于运笔泼墨中恪守文人气质,《西泠印社记》表现出明显的书写性,既无甜熟之弊,又无张狂之气,规矩在心,写意十足。
  2、结体取势的正奇之美
  吴昌硕篆书结体吸收秦篆特点,字形稍作拉长,宛如秦刻石小篆,上紧下松,左右微微开张,吸收了邓石如、吴让之飘逸多姿的篆书风格特点,发挥自己从篆刻中所悟的凿金刻石的凝重感和爽利气,从而形成了其篆书独特的金石韵味。结字茂密紧凑,正奇互用,在体势上以纵取势,左低右高,寓端庄于错落之中,“守正”之气立显。守正意味着遵照传统,守望正道,追求险绝。
  奇,有奇特、奇崛、特殊、不同之意;正,有中正、正直、正气、正统、规范之势。项穆《书法雅言·正奇》云:“书法要旨,有正有奇。所谓正者,偃仰顿挫,揭按照应,筋骨威仪,确有节制是也。所谓奇者,参差起复,腾凌射空,风情姿态,巧妙多端是也。奇即连于正之内,正即列于奇之中。”吴昌硕的《西泠印社记》正是二者相杂糅,通篇正气磅礴,单字内玄机奇特,正奇兼得。这与他晚年运用写意篆法有关,多以行书笔法入篆,他的书法具有神、气、骨、血、肉,秉承了“草本隶,隶本篆,篆出于籀,籀始于古文,皆体于自然,效法天地”的书旨。故吴昌硕将大篆还原到自然本性流露的状态,并将此时碑学推向高潮。
  吴昌硕在书写篆书时,还参入了大篆、隶书、行草书甚至楷书的笔法元素。例如横画的起笔往往带有隶书“蚕头”的意味,横画有的以水平为主,但也有像楷书一样左低右高,微微上仰,向右上方倾斜取势;横折结合处方圆结合,出现隶楷的转折形态,所以自有意趣。另外,文记中有些字取法来自秦篆,呈现上宽下窄的形状。因此,《西泠印社记》字的结体并不呈严格的平整方正的形态,姿态变化丰富,上下左右参差错落有致,正奇相生,中和之美。如下附表,从《石鼓文》、吴昌硕晚年临《石鼓文》和《西泠印社记》三篇书作之中,通过遴选其中一样的单字进行比较,可见用笔特点的转换,结体取势的变化,破除了《石鼓文》的平稳字势,用笔道劲,气势开张,方圆结合,突破了李斯、李阳冰、邓石如等书家平稳单一线条的表现手法,以浑厚凸显,透出浓郁的笔法特点和艺术风格,体现了“规矩在心,中和为的”美学思想。
  3、章法布置的疏密之美
  姜夔《续书谱》曰:“书以疏欲风神,密欲老气……必须下笔劲净,疏密停匀为佳。”《西泠印社记》自有周籀奇秀俊逸之势,章法布局以界格为规范,疏密之美,气象万千。吴昌硕是遵循儒道思想的书家,这从其“缶道人”的字号中可以见得。所以他在书法创作时就遵循了“阴阳相得,乃和在中也”的道理,追求自然、虚静和空灵,寓平正中求奇崛,分布疏密有致,避让得宜,骨气洞达,爽爽有神。通过字势的变化,以“计白当黑”的概念体现布局的疏密之美。
  界格形式虽然局限了整体章法气息的贯通,然吴昌硕通过每个字“气韵生动”的书写,巧妙地补救了整体的束缚之感,于茂密与空白之处求得呼应成趣,故整体章法达到雍容端庄、疏密得致的效果。《西泠印社记》用墨以浓墨为主,通过书写时笔墨的变化,对“骨力”的把握恰到好处,“太缓而无筋,太急而无骨”,浓淡枯湿,意蕴生动,增添苍莽朴拙之趣。以字形的上下左右、参差错落取势来体现章法的融会贯通,远而望之,若鸿鹄群飞,络绎不绝;近而视之,端际不易发觉,如清风拂波。这凸显了吴昌硕的“写意篆风”已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苏轼在《论书》中说到:“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
  天圆地方,群类象形,圣人作则,制为规矩。书有性情,圆而且方,方而复圆,正能含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中和一致,位育可期。《西泠印社记》正是在此感悟下达成,其写意书风将三代吉金文字的雄强浑厚之势表现的淋漓尽致,“和而不同”恰恰是吴昌硕对先秦大篆审美品格的一种复归。即使有沈石友代笔之嫌,但确实是一幅佳作。吴昌硕的内心早已到了先秦而未曾离开,其书法的“规矩从心,中和为的”的风格之美,凸显了他的文质彬彬,博学谦虚,心性高雅,逸趣自生的文人情怀。
其他文献
一  多年来我评价一位书家,作品本身固然重要,而我更崇敬具有“思想力”的艺术家,我将之称为“思者”,这是走向“大家”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作为书法界的“思者”,其思想要穿越历史,把握各个时期的艺术特征、思想基础,以及内在的发展规律;要有独特的视角把握书法艺术美的本质,把握时代精神和大的审美趋向,当然,还要较为广泛地涉猎一些其他艺术门类,而这一切,张改琴都具备。在一篇访谈答问中,她对一些有深度的宏观问题
期刊
游寿先生1911年入霞浦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读书,三年后于1914年毕业,1915年再入县女子高等小学读书。  县女子高等小学为其父游学诚创办,附设女子中学部,游寿在女子中学部就读。当时的女子中学部课程注重语文,授《春秋》,兼学历史、地理、算术、日文等,已具备了现代中学教育的雏形。游寿先生曾回忆说:“在女子小学中,全十位同学,六位和我同龄,其他大的长一岁和二三岁不等。这时语文、作文由我父亲亲自来教,
期刊
一般情况下,将春秋文字与西周文字放在一起研究,现根据历史阶段将春秋与战国合二为一。墨子“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正反映了当时的文字存在形态。从目前考古所发现的实物成果来看,殷商、西周时期的字体不论载体还是形体都比较统一。殷商文字以甲骨文为主,金文为辅,还包括少量的玉刻、陶器、石器文字等;西周以铜器铭文为主,还包括甲骨、玉刻、陶器、石器文字等。到了春秋战国,文字的载体名目繁多,有铜器、铁器、金
期刊
在当代书坛,孙伯翔先生是以书写北碑见长的著名书法大家,耄耋之年的孙伯翔,以其非凡的胆魄,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及在传统的书法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为当代中国书法谱写了新的篇章。他不仅仅局限于书法,在书法理论、绘画方面也多有建树。201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孙伯翔八十寿诞书法展,在全国书法界引起轰动。两年过去了,很多关注孙伯翔书法艺术的人不仅想了解他的书法,还想更多地了解他的书法理论及绘画艺术。因此全面认识
期刊
《九成官醴泉铭》的用笔、结体基本特征  欧阳询在学习继承汉魏隶书、南北朝和隋代楷书的基础上,不仅刻苦临习,虚心求教,熟练驾驭各种书体,得心应手,还不受禁锢,能够大胆突破,寻求笔法、结构和意态的变化,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风格和体式。  一、用笔平实稳重  保留了魏晋以来二王的楷法,吸收了隶书、北碑以及隋碑笔法一些特征。  以主要的基本笔画变化而言,横画末笔收笔时平收,不同于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楷书横画明
期刊
在我动笔写这篇文章之前,关于题目的选定着实让我费了一番脑筋。因为我每次看到吴东民的作品,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感觉。近些天我有幸看到他的六十幅山水和书法扇面新作,很让我激动了一番。他的经常给人以意外的惊喜的创作历程,在我们几十年的交往中,是我司空见惯了的,但是这次他的扇面作品又让我有了新的发现,于是我又要写些文字了。  聊天时他说,现在的书画界正在向传统回归,跟风和怪异的时代已然过去了。简短的话语透
期刊
吴东民  吴东民,1956年9月出生于海南。现为中国书协副主席、刻字委员会主任、国际交流委员会主任。海南省政协常委,中国文联第九届委员,海南省文联巡视员,海南省书协主席,海南省政协书画艺术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中国美协会员,海南省书画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多次担任全国各大展览评委会主任、副主任。出版发行《关东民书法作品集》《沈鹏吴东民书画作品集》《吴东民行书千字文》等多部个人专集。
期刊
2015年元月,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央电视台主办,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央视网络电视台承办的“我们的中国梦——万名书法家送万‘福’进万家”系列公益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这一系列公益活动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中国文联等五部委《关于在文艺界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关于2015年元旦春节期间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
期刊
书法家写错字为人诟病已久,而写错“诗”也实在不鲜见,而且越是熟悉的诗越容易出问题。这里拈出的两首,有一定的代表性,稍作解析,或能有所启发。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这是赵孟頫自题于《疏林秀石图》上的一首诗,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说在书画界无人不知、无人不哓恐怕也不为过。正因为如此,这首诗的讹传版本也很多,连《中国书法全集·赵孟頫卷》《中国书论辑要》
期刊
在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今天,空前的书法遗存为书法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作资源,人们的视野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拓展,由此带动当代书法创作也进入了一个技术变革的大爆发时期,书法技法的全面复兴是当代书法艺术全面繁荣的标志,无数有志于书法艺术的年轻学子们正朝着更高的“书技之路”前行!  然而,毕竟书道玄微,“技”只是外衣,穿的再漂亮也是一时炫人眼目,而从心灵发出的光芒才是最耀眼夺目的。起于技、终于心、进乎道,心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