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文》曰:“篆,引书也。谓引笔而箸之于竹帛。”书法史自周史籀作大篆,秦李斯作小篆,又有摹印者作缪篆等形式,是篆书发展的中兴阶段。自两汉之后,随着篆书实用性的下降,其书写性逐渐被主流书风所埋没。而从清代至民国时期,碑学兴起,篆隶得到了书家的重新重视,风格表现为提按使转,变化丰富,书写自然流畅,节奏变化明显,逐渐打破了工稳“玉箸篆”的束缚。吴昌硕作为碑学的推波助澜者,其创作于1914年的《西泠印社记》,成为此时期篆书艺术发展的典型代表。
吴昌硕,原名俊卿,字昌硕,号缶庐、老缶、苦铁等,浙江安吉人。作为一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在篆刻、书法、绘画领域的技法堪称精绝,诗文方面也是穷其一生来研究,却一直谦称不足。《西泠印社记》是他71岁任职西泠印社首任社长时,为纪念印社创办十周年所撰,这从其落款可知。2008年邹涛先生在《中国书法》发表的《吴昌硕<西泠印社记>疑为沈石友代作》一文,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从流传至日本的吴昌硕致沈石友信札诸篇中,进行分析和推断,阐明了此记的作者应是沈石友,这在学术界引起一片哗然。
吴昌硕与沈石友的交往还得追溯到1882年,当时39岁的吴俊卿旅居苏州,通过友人推荐,始作小吏,以维持生计。期间与虞山沈石友(即沈汝瑾,字公周,号石友,江苏常熟人)结识,对其文采颇为推崇,常致信谦虚请教,长久以来便成了他的诗文老师。晚年的缶翁因应酬日多,又不想失文人逸气,常委托友人作诗记文,从他们的信札交谈之间,常以资谈助,所以沈汝瑾代笔撰文也就不足为奇。
无规矩不成方圆
《西泠印社记》先后有八篇。吴昌硕这篇是公认的最具文采的一篇,记述了西泠印社筹建的背景和建立经过。通读此记,文情并茂,叙事得体,结构缜密,这也就理解了老缶为何请求沈石友代笔撰文的缘由。虽简述了印社成立的相关事情,然读罢不禁被其文辞、才情、达观的心态所感染,文达书艺,令人赏心悦目,如若身临其境,应接不暇。
西泠山水清淑,人多才艺,书画之外,以篆刻名者,丁钝丁至赵悲盒数十余人。流风余均,被于来叶,言印学者,至今西泠尤盛。同人结社,并立石勒钝丁、悲盒诸先生像,为景仰观摩之所,名日西泠印社。社地与梅屿、柏堂近,风景幽绝。集资规画,创于甲辰,成于癸丑。堂舍花木,位置点缀,成得其宜。于是丁君辅之、王君维季、吴君石潜、叶君品三修启立约,招揽同志,入社者日益众。于甲寅九月开社,份份秩秩,觞咏流连,洵雅集盛事也。印之佩见于六国,著于秦,盛于汉。有官印私印之别。刮玉笵金,间以犀角象齿。逮元时始有花乳石之制,各以意奏刀,而派亦遂分。钝丁诸人尤为浙派领衰。浙派盛行于世,社之立盖有由来矣。顾社虽名西泠,不以自域。秦玺汉章与夫吉金乐石之有文字者,兼收并蓄,以资博览考证,多多益善。入其中如探龙藏,有取之无尽、用之不竭之概。尝观古人之印,用以招信,故日印信。上而诏令文移,下至契约笺牍,罔不重之。书画至风雅,亦必以印为重。书画之精妙者,得佳印益生色,无印辄疑为伪。印之与书画固相辅而行者也。书画既有社,印社之设,又曷可少哉。予少好篆刻,自少至老,与印不一日离,稍知其原流正变,同人谬重予。社既成,推予为之长。予备员,曷敢长诸君子,惟与诸君子商略山水间,得以进德修业,不仅以印人终焉,是则予之私幸耳。甲寅夏五月二十又二日,安吉吴昌硕记并书。
吴昌硕以书《石鼓文》得名,他曾先拜师于经学巨擘俞樾,师习辞章和训诂之学;后又入书家杨岘之门下,汲取金石书法之能,他的篆书特点,是结合三代吉金文字的体势,兼而有之,并将汉印与其时下的皖、浙印派融入至其书法创作之中,表现出雄而媚、拙而朴、丑而美、古而今、变而正的风格特点。书风注重端庄浑穆,又追求自由闲适,于法度之外体现洒脱,将古法归结于心,不囿于规矩的束缚,将自我的感知性情融入笔端,这与他创作主张“出己意”“贵有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如沙孟海先生所评:“赵之谦作篆,不主故常,随时有新意义出来;吴先生(吴昌硕)作篆,也不主故常,也随时有新意义出来。可是赵之谦的新意,专以侧媚取势,所以无当大雅;吴先生极力避免这种‘捧心龋齿’的状态,把三代钟鼎陶器文字的体势,杂糅其间,所以比赵之谦高明得多。”故而形成了其诗、书、画、印相映成趣,融为一体的中和之美。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吴昌硕巧妙的运用技法,综合笔法,取法中和,其篆书创作主要以大篆笔意行道,强化了对大篆金石气的探寻,篆法写意,婉转道劲,圆不至规。在规矩之中,反而求得心源,悟出古茂。结体以左右上下参差取势,笔势通畅自如,浑厚又有一分恣肆,可谓是自出新意,直追先秦。
《西泠印社记》的中和之美
通观整篇《西泠印社记》,其书风特色与吴昌硕所临《石鼓文》相比,似又融入了《散氏盘》的笔意,复兴了商周大篆古法而苍拙道劲,在陶冶变化的同时,显得更加活泼自如,用笔随性所出,注入了写意篆风又不失古法,而自成面目。十分契合书学中所讲的“人书俱老”。不学古法者,无稽之徒也;然师古求新,亦不可少矣。唐孙过庭在《书谱》中记述:“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吴昌硕的篆书在此时期不再囿于故常,而不守故常,独树一帜正是得力于自己多年来根植于规矩之中,而终有所悟。他曾颇有意味地戏称:“余学篆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
《西泠印社记》从用笔、结构和章法三个方面体现了吴昌硕晚年的书风特点。其篆书艺术风格美体现在特有的“骨”“气”。方圆结合,不以工整严谨为能事,取沉着朴厚为气韵,将恣肆烂漫与纵横酣畅的个人性情融入至篆籀之气中,形成了其独有的金石之韵。所以他常自谓其所临《石鼓文》“临气不临形”。而此记的中和之美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用笔浑穆的朴厚之美;结体取势的正奇之美;章法布置的疏密之美。
1、用笔浑穆的朴厚之美
观吴昌硕书法用笔浑朴厚重,行笔圆润充实,收笔轻顿缓提,是大篆向小篆演变的中和之体。《西泠印社记》的书写用笔,是完全的中锋,相较于同时期的《石鼓文》临帖,增添了提按的变化,其用笔略有出入,如附表中单字“以”“于”的长线条表现,似有吴熙载之笔意,具有一种动感。故端庄又不失趣味,圆润又参以苍拙。在圆转曲折中透出一种力度,柔韧而不失于软弱,流畅灵动而没有丝毫的张狂,饱满鼓荡,藏锋护笔,力在字中,以道劲老辣为特征。同时,在线条粗细方面处理上变化有度,在书写时通过墨色的干湿,渗透到每个单字之中,蘸墨饱满,下笔酣畅,故起笔厚重。同时,在按笔的轻重和运笔的缓急方面,度的把握比较到位,例如横画和竖画的中间段行笔相对起笔和收笔较快,所以相对于首段和末段较细一些,表现得也就灵动多姿,生动又不失庄重,展现了当时文人的朴厚之美。 朴,《说文》曰:“木素也。”古朴,朴实、淳朴、质朴的意思。《西泠印社记》取法《石鼓》,以先秦三代吉金之气书写,自有一种“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之感。
厚,《礼记·乐记》中曰:“穷高极远而测深厚。”这里指的是厚重、厚实、浑厚。重,<<述书赋>字格》这样解释:“质胜于文日重。”对于“质”和“文”,《论语·雍也》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二者指的是质朴和华美。《西泠印社记》的用笔展现给人的就是质朴厚拙之美,所以逆锋起笔道劲老辣。
吴昌硕晚年书法对用笔的操控,无疑到了“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的境界,篆笔草草,气象万千。其可贵之处在于运笔泼墨中恪守文人气质,《西泠印社记》表现出明显的书写性,既无甜熟之弊,又无张狂之气,规矩在心,写意十足。
2、结体取势的正奇之美
吴昌硕篆书结体吸收秦篆特点,字形稍作拉长,宛如秦刻石小篆,上紧下松,左右微微开张,吸收了邓石如、吴让之飘逸多姿的篆书风格特点,发挥自己从篆刻中所悟的凿金刻石的凝重感和爽利气,从而形成了其篆书独特的金石韵味。结字茂密紧凑,正奇互用,在体势上以纵取势,左低右高,寓端庄于错落之中,“守正”之气立显。守正意味着遵照传统,守望正道,追求险绝。
奇,有奇特、奇崛、特殊、不同之意;正,有中正、正直、正气、正统、规范之势。项穆《书法雅言·正奇》云:“书法要旨,有正有奇。所谓正者,偃仰顿挫,揭按照应,筋骨威仪,确有节制是也。所谓奇者,参差起复,腾凌射空,风情姿态,巧妙多端是也。奇即连于正之内,正即列于奇之中。”吴昌硕的《西泠印社记》正是二者相杂糅,通篇正气磅礴,单字内玄机奇特,正奇兼得。这与他晚年运用写意篆法有关,多以行书笔法入篆,他的书法具有神、气、骨、血、肉,秉承了“草本隶,隶本篆,篆出于籀,籀始于古文,皆体于自然,效法天地”的书旨。故吴昌硕将大篆还原到自然本性流露的状态,并将此时碑学推向高潮。
吴昌硕在书写篆书时,还参入了大篆、隶书、行草书甚至楷书的笔法元素。例如横画的起笔往往带有隶书“蚕头”的意味,横画有的以水平为主,但也有像楷书一样左低右高,微微上仰,向右上方倾斜取势;横折结合处方圆结合,出现隶楷的转折形态,所以自有意趣。另外,文记中有些字取法来自秦篆,呈现上宽下窄的形状。因此,《西泠印社记》字的结体并不呈严格的平整方正的形态,姿态变化丰富,上下左右参差错落有致,正奇相生,中和之美。如下附表,从《石鼓文》、吴昌硕晚年临《石鼓文》和《西泠印社记》三篇书作之中,通过遴选其中一样的单字进行比较,可见用笔特点的转换,结体取势的变化,破除了《石鼓文》的平稳字势,用笔道劲,气势开张,方圆结合,突破了李斯、李阳冰、邓石如等书家平稳单一线条的表现手法,以浑厚凸显,透出浓郁的笔法特点和艺术风格,体现了“规矩在心,中和为的”美学思想。
3、章法布置的疏密之美
姜夔《续书谱》曰:“书以疏欲风神,密欲老气……必须下笔劲净,疏密停匀为佳。”《西泠印社记》自有周籀奇秀俊逸之势,章法布局以界格为规范,疏密之美,气象万千。吴昌硕是遵循儒道思想的书家,这从其“缶道人”的字号中可以见得。所以他在书法创作时就遵循了“阴阳相得,乃和在中也”的道理,追求自然、虚静和空灵,寓平正中求奇崛,分布疏密有致,避让得宜,骨气洞达,爽爽有神。通过字势的变化,以“计白当黑”的概念体现布局的疏密之美。
界格形式虽然局限了整体章法气息的贯通,然吴昌硕通过每个字“气韵生动”的书写,巧妙地补救了整体的束缚之感,于茂密与空白之处求得呼应成趣,故整体章法达到雍容端庄、疏密得致的效果。《西泠印社记》用墨以浓墨为主,通过书写时笔墨的变化,对“骨力”的把握恰到好处,“太缓而无筋,太急而无骨”,浓淡枯湿,意蕴生动,增添苍莽朴拙之趣。以字形的上下左右、参差错落取势来体现章法的融会贯通,远而望之,若鸿鹄群飞,络绎不绝;近而视之,端际不易发觉,如清风拂波。这凸显了吴昌硕的“写意篆风”已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苏轼在《论书》中说到:“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
天圆地方,群类象形,圣人作则,制为规矩。书有性情,圆而且方,方而复圆,正能含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中和一致,位育可期。《西泠印社记》正是在此感悟下达成,其写意书风将三代吉金文字的雄强浑厚之势表现的淋漓尽致,“和而不同”恰恰是吴昌硕对先秦大篆审美品格的一种复归。即使有沈石友代笔之嫌,但确实是一幅佳作。吴昌硕的内心早已到了先秦而未曾离开,其书法的“规矩从心,中和为的”的风格之美,凸显了他的文质彬彬,博学谦虚,心性高雅,逸趣自生的文人情怀。
吴昌硕,原名俊卿,字昌硕,号缶庐、老缶、苦铁等,浙江安吉人。作为一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在篆刻、书法、绘画领域的技法堪称精绝,诗文方面也是穷其一生来研究,却一直谦称不足。《西泠印社记》是他71岁任职西泠印社首任社长时,为纪念印社创办十周年所撰,这从其落款可知。2008年邹涛先生在《中国书法》发表的《吴昌硕<西泠印社记>疑为沈石友代作》一文,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从流传至日本的吴昌硕致沈石友信札诸篇中,进行分析和推断,阐明了此记的作者应是沈石友,这在学术界引起一片哗然。
吴昌硕与沈石友的交往还得追溯到1882年,当时39岁的吴俊卿旅居苏州,通过友人推荐,始作小吏,以维持生计。期间与虞山沈石友(即沈汝瑾,字公周,号石友,江苏常熟人)结识,对其文采颇为推崇,常致信谦虚请教,长久以来便成了他的诗文老师。晚年的缶翁因应酬日多,又不想失文人逸气,常委托友人作诗记文,从他们的信札交谈之间,常以资谈助,所以沈汝瑾代笔撰文也就不足为奇。
无规矩不成方圆
《西泠印社记》先后有八篇。吴昌硕这篇是公认的最具文采的一篇,记述了西泠印社筹建的背景和建立经过。通读此记,文情并茂,叙事得体,结构缜密,这也就理解了老缶为何请求沈石友代笔撰文的缘由。虽简述了印社成立的相关事情,然读罢不禁被其文辞、才情、达观的心态所感染,文达书艺,令人赏心悦目,如若身临其境,应接不暇。
西泠山水清淑,人多才艺,书画之外,以篆刻名者,丁钝丁至赵悲盒数十余人。流风余均,被于来叶,言印学者,至今西泠尤盛。同人结社,并立石勒钝丁、悲盒诸先生像,为景仰观摩之所,名日西泠印社。社地与梅屿、柏堂近,风景幽绝。集资规画,创于甲辰,成于癸丑。堂舍花木,位置点缀,成得其宜。于是丁君辅之、王君维季、吴君石潜、叶君品三修启立约,招揽同志,入社者日益众。于甲寅九月开社,份份秩秩,觞咏流连,洵雅集盛事也。印之佩见于六国,著于秦,盛于汉。有官印私印之别。刮玉笵金,间以犀角象齿。逮元时始有花乳石之制,各以意奏刀,而派亦遂分。钝丁诸人尤为浙派领衰。浙派盛行于世,社之立盖有由来矣。顾社虽名西泠,不以自域。秦玺汉章与夫吉金乐石之有文字者,兼收并蓄,以资博览考证,多多益善。入其中如探龙藏,有取之无尽、用之不竭之概。尝观古人之印,用以招信,故日印信。上而诏令文移,下至契约笺牍,罔不重之。书画至风雅,亦必以印为重。书画之精妙者,得佳印益生色,无印辄疑为伪。印之与书画固相辅而行者也。书画既有社,印社之设,又曷可少哉。予少好篆刻,自少至老,与印不一日离,稍知其原流正变,同人谬重予。社既成,推予为之长。予备员,曷敢长诸君子,惟与诸君子商略山水间,得以进德修业,不仅以印人终焉,是则予之私幸耳。甲寅夏五月二十又二日,安吉吴昌硕记并书。
吴昌硕以书《石鼓文》得名,他曾先拜师于经学巨擘俞樾,师习辞章和训诂之学;后又入书家杨岘之门下,汲取金石书法之能,他的篆书特点,是结合三代吉金文字的体势,兼而有之,并将汉印与其时下的皖、浙印派融入至其书法创作之中,表现出雄而媚、拙而朴、丑而美、古而今、变而正的风格特点。书风注重端庄浑穆,又追求自由闲适,于法度之外体现洒脱,将古法归结于心,不囿于规矩的束缚,将自我的感知性情融入笔端,这与他创作主张“出己意”“贵有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如沙孟海先生所评:“赵之谦作篆,不主故常,随时有新意义出来;吴先生(吴昌硕)作篆,也不主故常,也随时有新意义出来。可是赵之谦的新意,专以侧媚取势,所以无当大雅;吴先生极力避免这种‘捧心龋齿’的状态,把三代钟鼎陶器文字的体势,杂糅其间,所以比赵之谦高明得多。”故而形成了其诗、书、画、印相映成趣,融为一体的中和之美。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吴昌硕巧妙的运用技法,综合笔法,取法中和,其篆书创作主要以大篆笔意行道,强化了对大篆金石气的探寻,篆法写意,婉转道劲,圆不至规。在规矩之中,反而求得心源,悟出古茂。结体以左右上下参差取势,笔势通畅自如,浑厚又有一分恣肆,可谓是自出新意,直追先秦。
《西泠印社记》的中和之美
通观整篇《西泠印社记》,其书风特色与吴昌硕所临《石鼓文》相比,似又融入了《散氏盘》的笔意,复兴了商周大篆古法而苍拙道劲,在陶冶变化的同时,显得更加活泼自如,用笔随性所出,注入了写意篆风又不失古法,而自成面目。十分契合书学中所讲的“人书俱老”。不学古法者,无稽之徒也;然师古求新,亦不可少矣。唐孙过庭在《书谱》中记述:“古不乖时,今不同弊。”吴昌硕的篆书在此时期不再囿于故常,而不守故常,独树一帜正是得力于自己多年来根植于规矩之中,而终有所悟。他曾颇有意味地戏称:“余学篆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
《西泠印社记》从用笔、结构和章法三个方面体现了吴昌硕晚年的书风特点。其篆书艺术风格美体现在特有的“骨”“气”。方圆结合,不以工整严谨为能事,取沉着朴厚为气韵,将恣肆烂漫与纵横酣畅的个人性情融入至篆籀之气中,形成了其独有的金石之韵。所以他常自谓其所临《石鼓文》“临气不临形”。而此记的中和之美体现在三个方面:即用笔浑穆的朴厚之美;结体取势的正奇之美;章法布置的疏密之美。
1、用笔浑穆的朴厚之美
观吴昌硕书法用笔浑朴厚重,行笔圆润充实,收笔轻顿缓提,是大篆向小篆演变的中和之体。《西泠印社记》的书写用笔,是完全的中锋,相较于同时期的《石鼓文》临帖,增添了提按的变化,其用笔略有出入,如附表中单字“以”“于”的长线条表现,似有吴熙载之笔意,具有一种动感。故端庄又不失趣味,圆润又参以苍拙。在圆转曲折中透出一种力度,柔韧而不失于软弱,流畅灵动而没有丝毫的张狂,饱满鼓荡,藏锋护笔,力在字中,以道劲老辣为特征。同时,在线条粗细方面处理上变化有度,在书写时通过墨色的干湿,渗透到每个单字之中,蘸墨饱满,下笔酣畅,故起笔厚重。同时,在按笔的轻重和运笔的缓急方面,度的把握比较到位,例如横画和竖画的中间段行笔相对起笔和收笔较快,所以相对于首段和末段较细一些,表现得也就灵动多姿,生动又不失庄重,展现了当时文人的朴厚之美。 朴,《说文》曰:“木素也。”古朴,朴实、淳朴、质朴的意思。《西泠印社记》取法《石鼓》,以先秦三代吉金之气书写,自有一种“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之感。
厚,《礼记·乐记》中曰:“穷高极远而测深厚。”这里指的是厚重、厚实、浑厚。重,<<述书赋>字格》这样解释:“质胜于文日重。”对于“质”和“文”,《论语·雍也》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里二者指的是质朴和华美。《西泠印社记》的用笔展现给人的就是质朴厚拙之美,所以逆锋起笔道劲老辣。
吴昌硕晚年书法对用笔的操控,无疑到了“智巧兼优,心手双畅”的境界,篆笔草草,气象万千。其可贵之处在于运笔泼墨中恪守文人气质,《西泠印社记》表现出明显的书写性,既无甜熟之弊,又无张狂之气,规矩在心,写意十足。
2、结体取势的正奇之美
吴昌硕篆书结体吸收秦篆特点,字形稍作拉长,宛如秦刻石小篆,上紧下松,左右微微开张,吸收了邓石如、吴让之飘逸多姿的篆书风格特点,发挥自己从篆刻中所悟的凿金刻石的凝重感和爽利气,从而形成了其篆书独特的金石韵味。结字茂密紧凑,正奇互用,在体势上以纵取势,左低右高,寓端庄于错落之中,“守正”之气立显。守正意味着遵照传统,守望正道,追求险绝。
奇,有奇特、奇崛、特殊、不同之意;正,有中正、正直、正气、正统、规范之势。项穆《书法雅言·正奇》云:“书法要旨,有正有奇。所谓正者,偃仰顿挫,揭按照应,筋骨威仪,确有节制是也。所谓奇者,参差起复,腾凌射空,风情姿态,巧妙多端是也。奇即连于正之内,正即列于奇之中。”吴昌硕的《西泠印社记》正是二者相杂糅,通篇正气磅礴,单字内玄机奇特,正奇兼得。这与他晚年运用写意篆法有关,多以行书笔法入篆,他的书法具有神、气、骨、血、肉,秉承了“草本隶,隶本篆,篆出于籀,籀始于古文,皆体于自然,效法天地”的书旨。故吴昌硕将大篆还原到自然本性流露的状态,并将此时碑学推向高潮。
吴昌硕在书写篆书时,还参入了大篆、隶书、行草书甚至楷书的笔法元素。例如横画的起笔往往带有隶书“蚕头”的意味,横画有的以水平为主,但也有像楷书一样左低右高,微微上仰,向右上方倾斜取势;横折结合处方圆结合,出现隶楷的转折形态,所以自有意趣。另外,文记中有些字取法来自秦篆,呈现上宽下窄的形状。因此,《西泠印社记》字的结体并不呈严格的平整方正的形态,姿态变化丰富,上下左右参差错落有致,正奇相生,中和之美。如下附表,从《石鼓文》、吴昌硕晚年临《石鼓文》和《西泠印社记》三篇书作之中,通过遴选其中一样的单字进行比较,可见用笔特点的转换,结体取势的变化,破除了《石鼓文》的平稳字势,用笔道劲,气势开张,方圆结合,突破了李斯、李阳冰、邓石如等书家平稳单一线条的表现手法,以浑厚凸显,透出浓郁的笔法特点和艺术风格,体现了“规矩在心,中和为的”美学思想。
3、章法布置的疏密之美
姜夔《续书谱》曰:“书以疏欲风神,密欲老气……必须下笔劲净,疏密停匀为佳。”《西泠印社记》自有周籀奇秀俊逸之势,章法布局以界格为规范,疏密之美,气象万千。吴昌硕是遵循儒道思想的书家,这从其“缶道人”的字号中可以见得。所以他在书法创作时就遵循了“阴阳相得,乃和在中也”的道理,追求自然、虚静和空灵,寓平正中求奇崛,分布疏密有致,避让得宜,骨气洞达,爽爽有神。通过字势的变化,以“计白当黑”的概念体现布局的疏密之美。
界格形式虽然局限了整体章法气息的贯通,然吴昌硕通过每个字“气韵生动”的书写,巧妙地补救了整体的束缚之感,于茂密与空白之处求得呼应成趣,故整体章法达到雍容端庄、疏密得致的效果。《西泠印社记》用墨以浓墨为主,通过书写时笔墨的变化,对“骨力”的把握恰到好处,“太缓而无筋,太急而无骨”,浓淡枯湿,意蕴生动,增添苍莽朴拙之趣。以字形的上下左右、参差错落取势来体现章法的融会贯通,远而望之,若鸿鹄群飞,络绎不绝;近而视之,端际不易发觉,如清风拂波。这凸显了吴昌硕的“写意篆风”已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苏轼在《论书》中说到:“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
天圆地方,群类象形,圣人作则,制为规矩。书有性情,圆而且方,方而复圆,正能含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中和一致,位育可期。《西泠印社记》正是在此感悟下达成,其写意书风将三代吉金文字的雄强浑厚之势表现的淋漓尽致,“和而不同”恰恰是吴昌硕对先秦大篆审美品格的一种复归。即使有沈石友代笔之嫌,但确实是一幅佳作。吴昌硕的内心早已到了先秦而未曾离开,其书法的“规矩从心,中和为的”的风格之美,凸显了他的文质彬彬,博学谦虚,心性高雅,逸趣自生的文人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