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流动儿童数量激增,这一群体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上面临着先天不足,后天不公的问题。生态理论系统突出关注社会环境,强调将个人面临的问题结合其所在环境来分析,从这个视角看,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源自个体与各层次系统的非良性互动,因此应从政府政策改革、社会力量的运用和社会工作在流动儿童家庭、学校、社区的介入三方面入手,為流动儿童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教育支持,提供在城市发展成长的机会。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流动儿童;教育;社会工作
流动儿童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半年以上的6至15岁的儿童。流动儿童群体的产生和数量的壮大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开放密切相关。城市化进程加快、产业转移对劳动力需求加大和传统农业式微而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之间的矛盾导致人口逐渐流动到城市寻找更好的谋生机会,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人口流动规模从个体流动转为家庭流动,进城务工的劳动力拖家带口来到城市,流动儿童群体没有父辈在农村的熟人社会的生活经验和农务经验[1],因此对长期留在城市有更强烈的倾向,他们的教育也会在人口流入地进行。但流动儿童无法平等地接受流入地的教育、缺乏积极的家庭教育,故随着流动儿童数量的激增,这一群体的教育问题是长期存在的复杂的,因此成为了我国教育中的一大难题,是社会治理的关键因素。
一、流动儿童受教的生态系统
Bronfenbrenner认为儿童发展受环境影响,而环境是由若干个相互镶嵌的层次组成的系统。环境有4个层次,分别是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每一层次及层次间的互动都会对儿童成长带来影响,儿童的生理、人格、能力和家庭社区学校环境及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影响着儿童发展[2]。微观系统指环境层次中个体互动的直接环境,包括流动儿童个体、家庭、学校、同龄群体、社区;中观系统指多个微观系统之间的互动,包括家庭与学校的互动、家庭与个体的互动、学校与个体的互动、同龄群体与个体的互动、社区与个体的互动,微观系统之间的强弱关系与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成正相关关系;外层系统指个体未参与其中但对个体产生影响的环境,包括父母的工作、政府政策、学校教育资源等;宏观系统是一个广阔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社会对外来人口的包容度和人口流入地文化与人口流出地文化的兼容度等。
在生态系统理论的框架下,滋养性的环境的功能是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提供必要的资源、安全、支持,这样的环境可以改善社会成员的认知、社交和情感的发展。个人面临的问题并非仅由个人生理因素导致,更多的是社会环境的影响,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受到了他们的各层次系统的影响。根据这一理论,帮助我们通过包括儿童成长生存的家庭、学校、团体、社区等环境的视角来分析流动儿童教育问题。
二、流动儿童的教育现状、问题及成因
(一)家庭教育支持不足,教育观念错误
个体要掌握取得资源的机会才能获得发展机会[3]。从家庭这一层面看,家庭作为流动儿童受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微观层次和中观层次中家校互动的组成部分,家庭的教育观念和投入教育预算影响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和对流动儿童接受学校教育的支持度。
1.家庭的经济、教育水平制约教育支持
按对子女教育支持程度可将流动儿童家长分为两类,一类迫于生活经济压力和受读书无用论影响,支持子女离开学校早日进入社会工作,这种观念尤其被投射在女童身上,且在家庭教育方面重养轻教、家长在工作上“三班倒”的轮班制和早出晚归的作息导致陪伴子女时间少。另一类则对子女的教育寄予厚望,寄望子女未来可实现职业代际向上流动,以改善未来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他们选择在城市务工的原因之一是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机会,但自身知识储备少又限制了他们对子女提供教育支持[4]。放在流动儿童家庭来看,无论家长对子女教育态度如何,流动儿童的微观系统中的家庭部分在子女教育上缺乏足够的资源,家长本身的经济、教育条件都会使流动儿童家庭、学校教育处于落后位置。
2.父母陪伴时间少,教育观念不正确
外层系统对微观系统产生影响,表现为:由于外层系统即家长的工作时长对微观系统即子女教育时间的影响,导致流动儿童家长对孩子陪伴时间少。部分家长对子女教育持消极态度,他们的重心在工作上,与子女相处时间少,较少关注子女教育。这类家长出于短期的利益,不愿意投入过多资金到孩子的教育中,对正确的教育方式认识不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容易采用较激烈的批评方式。这样的教育观念是导致流动儿童辍学或放弃升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3.家校沟通不足
中观系统的互动关系尤其是作为儿童教育的两大直接主体家庭和学校的互动,对个体教育作用影响是最大的,家校的积极互动可在流动儿童教育中产生合力。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多从事消耗时间的体力工作、部分家长带有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在工作之余较少将时间投入到子女教育上,更不会主动询问老师子女在校内的表现。这导致中观层面家校之间的互动弱化,削弱家校合作产生的积极影响,最终导致流动儿童管教疏松,为流动儿童染上不良行为提供可乘之机。
(二)进入公办学校占比低,公民办学校师资存在差距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是个体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重要演变场所,也是儿童时期对个人影响最大的场所。目前对流动儿童迁入城市后的教育安置方式主要为以借读生身份就读公办学校和进入社会力量创办的民办学校。
1.进入公办学校占比低,学位不足
因教育资源不足,学位不足,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占比低。截至2017年,东莞和广州这两座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珠三角城市分别拥有77.6万和59.57万流动儿童,各占当地义务教育阶段总人数的81%和46%。两市流动儿童就读公办学校或政府购买的民办学校人数占当地义务教育阶段总人数的28%和50%。学位不足使流动儿童不得不选择民办学校。 2.公办、民办学校师资存在差距
民办学校学费贵、公办学校门槛高阻碍流动儿童公平地接受教育。在此情况下,大部分流动儿童只能就读民办学校中面向打工子弟招生的学校,而该类学校资金来源与公办学校不同,学校教师待遇低、无编制、工资整体水平低,故流动性也强。老师频繁的更换,导致教学方法的更换,这不利于学生的适应,影响学习、升学积极性。因此從就读学校性质可见儿童教育质量令人堪忧。
3.歧视问题
所有外地户籍的学生在升学考试时都会面临与本地学生录取分数的巨大差异,以广州市中考录取分数线为例,本市户籍和外市户籍的最大录取分差达207分,教育制度给他们带来压力,流动儿童需花费更多的努力去争取一个普通的学位。
(三)同龄群体的排斥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低一级需求满足时才能追求更高一级需求。同龄群体是儿童心理、认知与社会适应等综合发展的集中表现,是走向社会化的象征,同龄群体对儿童生活、学习起到重要影响作用。由于宏观系统中当地人对外地人的包容度和两地文化兼容性等,在一些行为和行为问题的价值观念上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可能会存在偏差,这影响了他们融入学校、社区中的同龄群体,使流动儿童在学校、社区受到孤立与排斥,影响儿童的自尊心、上进心和自我实现,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
(四)社区复杂、混乱的生活环境
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稳定性差、流动性强、城市生活成本高,城乡结合部出租屋成为他们落脚点的首选。以出租屋为主的住房形式具有搬迁成本低的特点,因此流动人口住所的位置多根据家中主要劳动力的工作地点变化而变化。城中村的居住条件差,是社会治安的盲点,加上流动儿童父母陪伴时间少,城中村的不良风气容易渗透到流动儿童中去,对其成长带来消极影响。流动儿童住所在地理位置上与城市社区隔绝也使得交往圈局限于城乡结合部的群体,不利于流动儿童通过社交圈融入城市,易形成封闭、内向的性格。
(五)社会政策提高入学难度
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制将居民分为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不同户籍所获得的受教机会也不平等。目前义务教育经费是按户籍拨付,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影响到政府对义务教育的预算,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差距巨大。
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人口流出地优质教育资源少,人们为了获得稀缺的资源和发展机会流入到优质资源密集的城市,这使得资源供不应求,政府需投入更多财政支出到教育上。为应对这一现状,不少城市以教育控制人口流入,提高入学和升学门槛,为流动人口设置繁杂的入学手续和证明,大大提高就读公办学校的入学要求和成本,弱化中观系统中的学校与个体的互动。
总而言之,在犯罪年龄呈低龄化和流动儿童数量大的背景下,流动儿童与环境未形成互惠关系,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未免会有辍学提早进入社会的现象出现,处于关键阶段的儿童过早接触社会更容易受社会消极因素诱惑,误入歧途威胁社会治安稳定。
三、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在生态系统视角下,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源自各层系统的不良互动,是人与环境失衡的后果。流动儿童需要与环境所提供资源、支持之间的良好配合,要为其提供滋养性的环境。笔者在此从资源的链接和资源的创造入手,通过政策改革、发挥社会力量、社会工作介入三方面缓解和解决流动儿童现存的教育问题。
(一)政策改革
1.在教育领域突破户籍制度壁垒
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核心在于突破城乡二元制的壁垒,以教育控制人口流入的政策显然是治标不治本,因此二线以下的城市可在教育领域突破户籍制度的限制,公办教育系统在公平的前提下通过考试进行入学与升学招生。
针对义务教育经费按户籍拨付的问题,政府可利用大数据将教育经费绑定在学生档案上,跟随其流转,人口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可以根据流动情况做出科学的义务教育经费预算,按流动情况反映出的需求设置学位。
2.推行多层次的入学政策
针外来人口对城市发展的贡献,提出三种层次的入学政策。针对学历较高、从事高危行业或属于急需型人才的外来人口的子女,可通过积分入户、人才优惠政策入户当地户籍,与本地居民一样平等地享受公办教育资源;针对非高学历外来人口,可通过随迁子女制和积分入学来获得流入地提供的公办教育资源的机会;针对低学历及经济困难的外来人口,一方面政府要对这类家庭进行救助,另一方面可将该类家庭的适龄接受义务教育子女统筹安排到公办学校,若公办学校学位已满则安排到民办学校就读,再结合当地经济水平给予民办学位补贴。
3.缩小人口流入地与流出地教育资源差距
流动人口持续流入城市背后的原因是人口流出地与流入地资源质量的差距大。对流出地,政府在新设公办教育资源时应尽可能辐射到有较大教育需求的地区,通过公费培养定向师范生,为教育落后地区提供优质稳定的教师队伍,振兴乡镇教育水平的发展,资助、鼓励优秀教师到教育资源匮乏地区援教;对流入地,政府应分配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到流入地周边的卫星城,一方面分散人口、减轻流入地社会治安及教育资源压力,另一方面有效地促进了流入地周边地区的教育发展。流入地政府为就读民办学校的经济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学费补助,减轻公办学校学位和流动儿童家庭的经济压力。
(二)发挥社会力量
近年来不少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为教育资源的补充出了不少力量。越来越多企业走社会企业的发展路线,政府可以与有意资助教育领域的社会力量合作,双方合资建设政府管理的学校,扩充教育资源,筹集教育资金为流动儿童建立专项教育资金,鼓励流动儿童学习积极性。同时需要社会的每一位成员放下对流动人口的偏见,接纳流动人口是给予他们城市归属感、自我认同感的最好方式。
(三)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理念中强调“人在情境中”,即研究一个人的问题要在他所处的环境中进行,社会工作可以从人与环境的互动中介入,其目标是促进滋养性的环境以及使个人有效掌控环境的能力。在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中,社工可以起到链接资源、促进流动儿童与学校、家庭、同龄群体、社区系统间的良性互动的作用。 1.设立驻校社工
引入社工进入学校,设立驻校社工,协助老师根据流动儿童的表现发掘校内有需求的学生。社工发挥着资源链接的作用,在中观层面促进流动儿童与家庭、老师、同龄群体微观系统间的互动。通过加强家校联系,提升家长对流动儿童的关注度,促进家长的错误教育观念的转变,在教育方面给予流动儿童足够支持;通过对流动儿童在校实时情况关注,向老师反映,为流动儿童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另外,社工可在校内组织开展集体活动,增加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间的互动,培养彼此间感情,令本地儿童逐步放下偏见、接纳流动儿童并融入到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中。
2.社会工作介入家庭
社工在流动人口密集的城乡结合部通过向社区或有关部门索取困难流动儿童家庭名单,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案探访、借助社区调研等方式入户探访了解需求、开展户外活动时宣传等方式与流动儿童家庭建立关系、了解需求、发现问题及时介入。
3.开展社区活动
社工在进入家庭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工作这一社会工作基本方法将社区中同质性强的流动儿童及其家长聚集起来,开展亲子平行小组,帮助儿童了解城市、生活技巧和安全知识,帮助他们适应城市生活,鼓励他们积极融入城市。为家长提供平台,通过小组认识更多面临相同问题的家长,通过自我暴露,缓解他们的压力,帮助家长提升对子女教育关注度、改变错误教育观念,增加家长在教育方面对子女的支持度。
四、总结
在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流动儿童各个层次系统的支持,需要学校的关心、家庭对教育观念的改变与提供教育支持、同龄群体的包容、社区的接纳等微观系统、政府政策改革和处于社会中的人们对流动儿童包容度的提升。只有从环境的改变才能帮助流动儿童获得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人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教育对这一群体的重要性,实现在新型城镇化下公共服务的均等供给。
参考文献:
[1]刘庆.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问题研究——社会工作的视角[J]. 少年儿童研究,2013(4):4-7.
[2]许爱花, 贾志科. 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问题及对策——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學版), 2013, 13(4):22-26.
[3]蒋亚辉. 流动儿童家长教育的困境与出路——以广州市越秀区Y小学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16(3):11-13+ 26.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流动儿童;教育;社会工作
流动儿童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半年以上的6至15岁的儿童。流动儿童群体的产生和数量的壮大与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开放密切相关。城市化进程加快、产业转移对劳动力需求加大和传统农业式微而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之间的矛盾导致人口逐渐流动到城市寻找更好的谋生机会,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人口流动规模从个体流动转为家庭流动,进城务工的劳动力拖家带口来到城市,流动儿童群体没有父辈在农村的熟人社会的生活经验和农务经验[1],因此对长期留在城市有更强烈的倾向,他们的教育也会在人口流入地进行。但流动儿童无法平等地接受流入地的教育、缺乏积极的家庭教育,故随着流动儿童数量的激增,这一群体的教育问题是长期存在的复杂的,因此成为了我国教育中的一大难题,是社会治理的关键因素。
一、流动儿童受教的生态系统
Bronfenbrenner认为儿童发展受环境影响,而环境是由若干个相互镶嵌的层次组成的系统。环境有4个层次,分别是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每一层次及层次间的互动都会对儿童成长带来影响,儿童的生理、人格、能力和家庭社区学校环境及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影响着儿童发展[2]。微观系统指环境层次中个体互动的直接环境,包括流动儿童个体、家庭、学校、同龄群体、社区;中观系统指多个微观系统之间的互动,包括家庭与学校的互动、家庭与个体的互动、学校与个体的互动、同龄群体与个体的互动、社区与个体的互动,微观系统之间的强弱关系与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成正相关关系;外层系统指个体未参与其中但对个体产生影响的环境,包括父母的工作、政府政策、学校教育资源等;宏观系统是一个广阔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社会对外来人口的包容度和人口流入地文化与人口流出地文化的兼容度等。
在生态系统理论的框架下,滋养性的环境的功能是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提供必要的资源、安全、支持,这样的环境可以改善社会成员的认知、社交和情感的发展。个人面临的问题并非仅由个人生理因素导致,更多的是社会环境的影响,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受到了他们的各层次系统的影响。根据这一理论,帮助我们通过包括儿童成长生存的家庭、学校、团体、社区等环境的视角来分析流动儿童教育问题。
二、流动儿童的教育现状、问题及成因
(一)家庭教育支持不足,教育观念错误
个体要掌握取得资源的机会才能获得发展机会[3]。从家庭这一层面看,家庭作为流动儿童受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微观层次和中观层次中家校互动的组成部分,家庭的教育观念和投入教育预算影响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质量和对流动儿童接受学校教育的支持度。
1.家庭的经济、教育水平制约教育支持
按对子女教育支持程度可将流动儿童家长分为两类,一类迫于生活经济压力和受读书无用论影响,支持子女离开学校早日进入社会工作,这种观念尤其被投射在女童身上,且在家庭教育方面重养轻教、家长在工作上“三班倒”的轮班制和早出晚归的作息导致陪伴子女时间少。另一类则对子女的教育寄予厚望,寄望子女未来可实现职业代际向上流动,以改善未来的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他们选择在城市务工的原因之一是给孩子更好的教育机会,但自身知识储备少又限制了他们对子女提供教育支持[4]。放在流动儿童家庭来看,无论家长对子女教育态度如何,流动儿童的微观系统中的家庭部分在子女教育上缺乏足够的资源,家长本身的经济、教育条件都会使流动儿童家庭、学校教育处于落后位置。
2.父母陪伴时间少,教育观念不正确
外层系统对微观系统产生影响,表现为:由于外层系统即家长的工作时长对微观系统即子女教育时间的影响,导致流动儿童家长对孩子陪伴时间少。部分家长对子女教育持消极态度,他们的重心在工作上,与子女相处时间少,较少关注子女教育。这类家长出于短期的利益,不愿意投入过多资金到孩子的教育中,对正确的教育方式认识不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容易采用较激烈的批评方式。这样的教育观念是导致流动儿童辍学或放弃升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3.家校沟通不足
中观系统的互动关系尤其是作为儿童教育的两大直接主体家庭和学校的互动,对个体教育作用影响是最大的,家校的积极互动可在流动儿童教育中产生合力。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多从事消耗时间的体力工作、部分家长带有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在工作之余较少将时间投入到子女教育上,更不会主动询问老师子女在校内的表现。这导致中观层面家校之间的互动弱化,削弱家校合作产生的积极影响,最终导致流动儿童管教疏松,为流动儿童染上不良行为提供可乘之机。
(二)进入公办学校占比低,公民办学校师资存在差距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辅相成,是个体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重要演变场所,也是儿童时期对个人影响最大的场所。目前对流动儿童迁入城市后的教育安置方式主要为以借读生身份就读公办学校和进入社会力量创办的民办学校。
1.进入公办学校占比低,学位不足
因教育资源不足,学位不足,流动儿童进入公办学校占比低。截至2017年,东莞和广州这两座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珠三角城市分别拥有77.6万和59.57万流动儿童,各占当地义务教育阶段总人数的81%和46%。两市流动儿童就读公办学校或政府购买的民办学校人数占当地义务教育阶段总人数的28%和50%。学位不足使流动儿童不得不选择民办学校。 2.公办、民办学校师资存在差距
民办学校学费贵、公办学校门槛高阻碍流动儿童公平地接受教育。在此情况下,大部分流动儿童只能就读民办学校中面向打工子弟招生的学校,而该类学校资金来源与公办学校不同,学校教师待遇低、无编制、工资整体水平低,故流动性也强。老师频繁的更换,导致教学方法的更换,这不利于学生的适应,影响学习、升学积极性。因此從就读学校性质可见儿童教育质量令人堪忧。
3.歧视问题
所有外地户籍的学生在升学考试时都会面临与本地学生录取分数的巨大差异,以广州市中考录取分数线为例,本市户籍和外市户籍的最大录取分差达207分,教育制度给他们带来压力,流动儿童需花费更多的努力去争取一个普通的学位。
(三)同龄群体的排斥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低一级需求满足时才能追求更高一级需求。同龄群体是儿童心理、认知与社会适应等综合发展的集中表现,是走向社会化的象征,同龄群体对儿童生活、学习起到重要影响作用。由于宏观系统中当地人对外地人的包容度和两地文化兼容性等,在一些行为和行为问题的价值观念上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可能会存在偏差,这影响了他们融入学校、社区中的同龄群体,使流动儿童在学校、社区受到孤立与排斥,影响儿童的自尊心、上进心和自我实现,对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产生消极影响。
(四)社区复杂、混乱的生活环境
由于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稳定性差、流动性强、城市生活成本高,城乡结合部出租屋成为他们落脚点的首选。以出租屋为主的住房形式具有搬迁成本低的特点,因此流动人口住所的位置多根据家中主要劳动力的工作地点变化而变化。城中村的居住条件差,是社会治安的盲点,加上流动儿童父母陪伴时间少,城中村的不良风气容易渗透到流动儿童中去,对其成长带来消极影响。流动儿童住所在地理位置上与城市社区隔绝也使得交往圈局限于城乡结合部的群体,不利于流动儿童通过社交圈融入城市,易形成封闭、内向的性格。
(五)社会政策提高入学难度
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制将居民分为城市户籍和农村户籍,不同户籍所获得的受教机会也不平等。目前义务教育经费是按户籍拨付,不同地区的经济状况影响到政府对义务教育的预算,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差距巨大。
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人口流出地优质教育资源少,人们为了获得稀缺的资源和发展机会流入到优质资源密集的城市,这使得资源供不应求,政府需投入更多财政支出到教育上。为应对这一现状,不少城市以教育控制人口流入,提高入学和升学门槛,为流动人口设置繁杂的入学手续和证明,大大提高就读公办学校的入学要求和成本,弱化中观系统中的学校与个体的互动。
总而言之,在犯罪年龄呈低龄化和流动儿童数量大的背景下,流动儿童与环境未形成互惠关系,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未免会有辍学提早进入社会的现象出现,处于关键阶段的儿童过早接触社会更容易受社会消极因素诱惑,误入歧途威胁社会治安稳定。
三、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
在生态系统视角下,流动儿童教育问题源自各层系统的不良互动,是人与环境失衡的后果。流动儿童需要与环境所提供资源、支持之间的良好配合,要为其提供滋养性的环境。笔者在此从资源的链接和资源的创造入手,通过政策改革、发挥社会力量、社会工作介入三方面缓解和解决流动儿童现存的教育问题。
(一)政策改革
1.在教育领域突破户籍制度壁垒
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核心在于突破城乡二元制的壁垒,以教育控制人口流入的政策显然是治标不治本,因此二线以下的城市可在教育领域突破户籍制度的限制,公办教育系统在公平的前提下通过考试进行入学与升学招生。
针对义务教育经费按户籍拨付的问题,政府可利用大数据将教育经费绑定在学生档案上,跟随其流转,人口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可以根据流动情况做出科学的义务教育经费预算,按流动情况反映出的需求设置学位。
2.推行多层次的入学政策
针外来人口对城市发展的贡献,提出三种层次的入学政策。针对学历较高、从事高危行业或属于急需型人才的外来人口的子女,可通过积分入户、人才优惠政策入户当地户籍,与本地居民一样平等地享受公办教育资源;针对非高学历外来人口,可通过随迁子女制和积分入学来获得流入地提供的公办教育资源的机会;针对低学历及经济困难的外来人口,一方面政府要对这类家庭进行救助,另一方面可将该类家庭的适龄接受义务教育子女统筹安排到公办学校,若公办学校学位已满则安排到民办学校就读,再结合当地经济水平给予民办学位补贴。
3.缩小人口流入地与流出地教育资源差距
流动人口持续流入城市背后的原因是人口流出地与流入地资源质量的差距大。对流出地,政府在新设公办教育资源时应尽可能辐射到有较大教育需求的地区,通过公费培养定向师范生,为教育落后地区提供优质稳定的教师队伍,振兴乡镇教育水平的发展,资助、鼓励优秀教师到教育资源匮乏地区援教;对流入地,政府应分配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到流入地周边的卫星城,一方面分散人口、减轻流入地社会治安及教育资源压力,另一方面有效地促进了流入地周边地区的教育发展。流入地政府为就读民办学校的经济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学费补助,减轻公办学校学位和流动儿童家庭的经济压力。
(二)发挥社会力量
近年来不少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为教育资源的补充出了不少力量。越来越多企业走社会企业的发展路线,政府可以与有意资助教育领域的社会力量合作,双方合资建设政府管理的学校,扩充教育资源,筹集教育资金为流动儿童建立专项教育资金,鼓励流动儿童学习积极性。同时需要社会的每一位成员放下对流动人口的偏见,接纳流动人口是给予他们城市归属感、自我认同感的最好方式。
(三)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理念中强调“人在情境中”,即研究一个人的问题要在他所处的环境中进行,社会工作可以从人与环境的互动中介入,其目标是促进滋养性的环境以及使个人有效掌控环境的能力。在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中,社工可以起到链接资源、促进流动儿童与学校、家庭、同龄群体、社区系统间的良性互动的作用。 1.设立驻校社工
引入社工进入学校,设立驻校社工,协助老师根据流动儿童的表现发掘校内有需求的学生。社工发挥着资源链接的作用,在中观层面促进流动儿童与家庭、老师、同龄群体微观系统间的互动。通过加强家校联系,提升家长对流动儿童的关注度,促进家长的错误教育观念的转变,在教育方面给予流动儿童足够支持;通过对流动儿童在校实时情况关注,向老师反映,为流动儿童提供学习上的帮助;另外,社工可在校内组织开展集体活动,增加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间的互动,培养彼此间感情,令本地儿童逐步放下偏见、接纳流动儿童并融入到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中。
2.社会工作介入家庭
社工在流动人口密集的城乡结合部通过向社区或有关部门索取困难流动儿童家庭名单,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案探访、借助社区调研等方式入户探访了解需求、开展户外活动时宣传等方式与流动儿童家庭建立关系、了解需求、发现问题及时介入。
3.开展社区活动
社工在进入家庭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工作这一社会工作基本方法将社区中同质性强的流动儿童及其家长聚集起来,开展亲子平行小组,帮助儿童了解城市、生活技巧和安全知识,帮助他们适应城市生活,鼓励他们积极融入城市。为家长提供平台,通过小组认识更多面临相同问题的家长,通过自我暴露,缓解他们的压力,帮助家长提升对子女教育关注度、改变错误教育观念,增加家长在教育方面对子女的支持度。
四、总结
在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的解决需要流动儿童各个层次系统的支持,需要学校的关心、家庭对教育观念的改变与提供教育支持、同龄群体的包容、社区的接纳等微观系统、政府政策改革和处于社会中的人们对流动儿童包容度的提升。只有从环境的改变才能帮助流动儿童获得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人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教育对这一群体的重要性,实现在新型城镇化下公共服务的均等供给。
参考文献:
[1]刘庆.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问题研究——社会工作的视角[J]. 少年儿童研究,2013(4):4-7.
[2]许爱花, 贾志科. 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问题及对策——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學版), 2013, 13(4):22-26.
[3]蒋亚辉. 流动儿童家长教育的困境与出路——以广州市越秀区Y小学为例[J].课程教学研究,2016(3):11-13+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