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计划2008年圣诞节前从伊拉克撤军
英国官员说,从2008年春季开始,英国将撤出近一半的驻伊拉克部队,但很可能继续提供飞机和特种部队保护美国人。英国无法保证能将驻伊英军保留到2008年底。英国首相布朗在访问伊拉克时说,英国将在今年圣诞节前从伊撤出约1000名军人,并在两个月内将巴士拉省的防务移交给伊拉克安全部队。英军最近把最后一个要塞从巴士拉市内迁移到了在巴士拉机场的主基地。英军称,伊拉克军队已经做好接管的准备。英国首相布朗10月8日说,英国决定明年春天将从伊拉克撤回2500名英国士兵,届时还会决定剩余部队的撤离时间,并计划2008年圣诞节前从伊拉克撤走全部军队。布朗此举,一方面为与布莱尔保持一定距离,免遭人们指责他不坚定;另一方面,他想尽快从伊拉克战争中解脱出来,转向阿富汗战场,目前在那里英国士兵已增加到7700名,但已丢失部分占领的地区。英国部队早把伊拉克作为一个失败战役放弃了,但认定阿富汗也不会取得胜利。《经济学家》2007年10月19日
克里姆林宫为建立经济帝国插足非洲
一些新兴市场大国如今正在非洲为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产而奋战。中国人是最积极的。据南非标准银行统计,有700多家中国公司活跃于50个非洲国家。中国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非洲第二大援助国和贸易伙伴,自2000年以来与非洲的贸易额已增至400亿美元。俄罗斯紧追中国排名第三,虽然与非洲的年贸易额仅为30亿美元,但俄罗斯公司自2000年以来已斥资50多亿美元购买非洲资产,这还不包括将于2010年之前履行的35亿美元的石油勘探协定。中国通过发展银行已向非洲投入66.4亿美元,大部分资金用于电信、电力、水利、交通和农业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金属和矿产资源丰富,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公司还在全世界购买资产,除了受利益驱动和克里姆林宫建立经济帝国热望的驱使外,更多的还是符合普京总统恢复该国国际地位的想法。《新闻周刊》2007年10月15日
中国的增长需要从重视出口转向重视消费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需要从重视出口转向重视消费。由于养老、医疗和教育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中国家庭正在把更多的收入储蓄起来。这一解释使经济学家把重点集中在鼓励家庭增加支出上。但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的家庭储蓄率未升反降。据世界银行驻北京经济学家说,中国家庭储蓄在GDP中所占比例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21%下降到了2006年的15%。消费在GDP中所占比例下降并不是由储蓄增长导致的,而是由于家庭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急剧下降,其中工资所占比例下降幅度最大。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因为中国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对工资的增长有所抑制。更重要的潜在原因是资本密集型的增长模式。低利率政策鼓励了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生产。这一切意味着,如果中国的增长构成要向消费转移,单靠家庭增加支出是不够的。政府应该将国民收入中更大的份额分配给家庭。经济学家认为,这需要将增长构成从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向劳动力密集型的服务业转移。《经济学家》2007年10月13日
中国的通货膨胀会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吗?
前美国央行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在他最近接受的采访中,一直强调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已经开始上涨,这将促进全球通货膨胀的复苏。苏格兰皇家银行的一位中国战略家说:“过去10年,中国是通缩势力,未来10年,它将是通胀势力。”尽管中国央行今年已5次加息,中国的消费品价格指数(CPI)仍在顽固地上升。2007年8月份,通货膨胀率攀升至6.5%,是10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到目前为止,中国已7次提高国内银行准备金率,以控制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但收效甚微。另一个问题是货币和财政政策与政治紧密相连。比如,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是提高工资、改善贫困职工医疗等公共服务,这些都受到了大众的欢迎,但可能削弱控制通胀的努力。经济学家指出,低价中国产品帮助稳定全球制成品的价格的时代即将结束。中国转向生产汽车等具有更高价值的制造品,这将在未来几年内对世界市场产生通货紧缩的影响。《时代》周刊2007年10月22日
(信息反馈请至[email protected])
编译:乔萍责编:于淼
英国官员说,从2008年春季开始,英国将撤出近一半的驻伊拉克部队,但很可能继续提供飞机和特种部队保护美国人。英国无法保证能将驻伊英军保留到2008年底。英国首相布朗在访问伊拉克时说,英国将在今年圣诞节前从伊撤出约1000名军人,并在两个月内将巴士拉省的防务移交给伊拉克安全部队。英军最近把最后一个要塞从巴士拉市内迁移到了在巴士拉机场的主基地。英军称,伊拉克军队已经做好接管的准备。英国首相布朗10月8日说,英国决定明年春天将从伊拉克撤回2500名英国士兵,届时还会决定剩余部队的撤离时间,并计划2008年圣诞节前从伊拉克撤走全部军队。布朗此举,一方面为与布莱尔保持一定距离,免遭人们指责他不坚定;另一方面,他想尽快从伊拉克战争中解脱出来,转向阿富汗战场,目前在那里英国士兵已增加到7700名,但已丢失部分占领的地区。英国部队早把伊拉克作为一个失败战役放弃了,但认定阿富汗也不会取得胜利。《经济学家》2007年10月19日
克里姆林宫为建立经济帝国插足非洲
一些新兴市场大国如今正在非洲为石油、天然气和金属矿产而奋战。中国人是最积极的。据南非标准银行统计,有700多家中国公司活跃于50个非洲国家。中国目前是仅次于美国的非洲第二大援助国和贸易伙伴,自2000年以来与非洲的贸易额已增至400亿美元。俄罗斯紧追中国排名第三,虽然与非洲的年贸易额仅为30亿美元,但俄罗斯公司自2000年以来已斥资50多亿美元购买非洲资产,这还不包括将于2010年之前履行的35亿美元的石油勘探协定。中国通过发展银行已向非洲投入66.4亿美元,大部分资金用于电信、电力、水利、交通和农业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出口国,金属和矿产资源丰富,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公司还在全世界购买资产,除了受利益驱动和克里姆林宫建立经济帝国热望的驱使外,更多的还是符合普京总统恢复该国国际地位的想法。《新闻周刊》2007年10月15日
中国的增长需要从重视出口转向重视消费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需要从重视出口转向重视消费。由于养老、医疗和教育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中国家庭正在把更多的收入储蓄起来。这一解释使经济学家把重点集中在鼓励家庭增加支出上。但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的家庭储蓄率未升反降。据世界银行驻北京经济学家说,中国家庭储蓄在GDP中所占比例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21%下降到了2006年的15%。消费在GDP中所占比例下降并不是由储蓄增长导致的,而是由于家庭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急剧下降,其中工资所占比例下降幅度最大。在一定程度上,这是因为中国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对工资的增长有所抑制。更重要的潜在原因是资本密集型的增长模式。低利率政策鼓励了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生产。这一切意味着,如果中国的增长构成要向消费转移,单靠家庭增加支出是不够的。政府应该将国民收入中更大的份额分配给家庭。经济学家认为,这需要将增长构成从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向劳动力密集型的服务业转移。《经济学家》2007年10月13日
中国的通货膨胀会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吗?
前美国央行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在他最近接受的采访中,一直强调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已经开始上涨,这将促进全球通货膨胀的复苏。苏格兰皇家银行的一位中国战略家说:“过去10年,中国是通缩势力,未来10年,它将是通胀势力。”尽管中国央行今年已5次加息,中国的消费品价格指数(CPI)仍在顽固地上升。2007年8月份,通货膨胀率攀升至6.5%,是10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到目前为止,中国已7次提高国内银行准备金率,以控制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但收效甚微。另一个问题是货币和财政政策与政治紧密相连。比如,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是提高工资、改善贫困职工医疗等公共服务,这些都受到了大众的欢迎,但可能削弱控制通胀的努力。经济学家指出,低价中国产品帮助稳定全球制成品的价格的时代即将结束。中国转向生产汽车等具有更高价值的制造品,这将在未来几年内对世界市场产生通货紧缩的影响。《时代》周刊2007年10月22日
(信息反馈请至[email protected])
编译:乔萍责编:于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