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一
我是孩子的爸爸,每当孩子可能会犯错或是会造成某种后果时,我就会提前提醒她,而且不止提醒一遍,诸如“喝完水把盖子盖上,不然倒了就会洒到沙发上”“你用完一种颜色彩笔,就要随时把笔帽盖上,不然就会弄丢,而且笔芯也会变干”等等,可她根本不当回事儿。关键是每次我的话都能“应验”,不是把水洒到了沙发上,就是彩笔笔帽找不到了。最后换来的是我“落井下石”教育一番:“我是不是跟你说过,而且不止一次,你为什么不听?”结果弄得孩子不高兴不说,甚至还会大哭一场。
我认为可以给孩子试错的机会,但有些事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我这样的看法正确吗?如果正确,我应该如何跟孩子更好地沟通才能让她接受呢?如果不正确,那我是应该放手任其发展吗?
崔老师说
爸爸的教育方向没有问题,孩子确实从小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但爸爸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孩子的习惯没有好转,反倒情绪也受了影响,是方法出了问题。
孩子的行为习惯如何养成的?奖惩。奖励或惩罚都是紧跟着孩子的行为来的。孩子的行为发生后,你的举措使孩子的行为改善了,那你所做的就是奖励;没有变化甚至变本加厉,你所做的就是惩罚。比如,孩子喝水后盖好杯子盖,你奖励一朵小红花,孩子盖好杯盖的行为多了,你的小红花就是奖励;孩子不盖杯盖,你请他向着墙角站5分钟,几次之后,孩子不盖杯子盖的行为少了,你罚站的方法就是惩罚。如果行为并没有变化,你的方法就是无效方法。
怎么才能有效呢?善用奖惩。奖惩是调整行为最有效的方法。孩子虽然小,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先和孩子讲行为原则,比如盖杯盖,应该怎么做,做到了会怎么样(奖励),比如,爸爸夸奖、贴小红花、抱了举高高,反正是孩子高兴的事。做错了根据商定取消一定的权利,比如买玩具、看动画片的时间,或者爸爸妈妈不理他10分钟或者更长的时间,再大一点的可以向墙角站5-8分钟,期间不能说话。用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买单。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就可以看到效果了。
在调整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有几点要注意:一是事前商定,孩子要知情,才能双方共同遵守;二是不指责、不翻后账;三是一次不能调整太多行为习惯,一到二个为宜,等习惯养成、稳定了再进行下一轮;四是调整行为习惯要从容易执行的开始,由易到难。
案例二
那天幼儿园放学后,我家儿子(6岁)对他的好朋友说:“XXX,到我家一起玩乐高积木吧,我家有很多的乐高积木,到时候我还可以送你一套。”就这样,两人在我家愉快地玩了起来,没想到临走的时候儿子反悔了,说什么也不舍得送乐高给他的好朋友,两人哭闹着不欢而散。最后孩子爸爸又去买了一套新的乐高积木,让我儿子送给了他的好朋友。
我知道乐高是儿子的最爱,不舍得送人情有可原,但我认为孩子爸爸的处理方法也不是最恰当合理的,并没有让孩子认识到答应了别人的事儿就要做到。在此想问老师,针对这种情况我应该怎么引导呢?
崔老师说
言而有信是好的品质,但好的品质是培养出来的。
小朋友的爸爸用了息事宁人的态度把问题解决了,但确实教坏了你的孩子,就是让孩子体会到承诺了不用兑现,大人会为问题买单。
从整个过程来看,你的孩子说送给小朋友玩具,更多的是为了想让小朋友和自己一起玩而说的讨好的话,并不是真正想送玩具出去,这才有反悔行为的发生。你认为孩子喜欢自己的玩具不舍得送可以理解,你的态度就助长了孩子的行为,不利于培养孩子说话算数的品质。
帮助孩子说到做到是家长要做的事。一般来说是让孩子把自己这一套送给小朋友,带孩子买一套一样的,然后告诉孩子取消一次他买玩具的权利作为他说到不做到的惩罚。当然,惩罚一定要兑现。
案例三
有一次带孩子参加活动,在候场区等候过程中,我家女儿因为一截线头跟她的好朋友发生了争吵,都要抢着玩,而且都不同意两人轮换着玩。关键的问题是,第一,争吵的焦点就只是某件演出服上掉下来的一截线头,上面有亮晶晶的装饰;第二,这截线头也不是她俩任何一人的,而是另一个孩子无意间从口袋里掏出来的。
最后的处理方法是,把那截线头一分为二,两人各玩一半,结果没几分钟两人就都失了兴趣,把手里的线头丢在了一边。其实让我想不明白的是孩子们前后的态度转变,这是什么原因,之后遇到此类情况该怎么解决?
崔老师说
其实也容易明白,因为我们曾经也是孩子。今天孩子的表现,都是我们曾经走过的历程。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孩子认为好的东西不是贵的,也不是有用的,而是稀奇的,这才有了孩子们玩衣服上掉下来的装饰物的桥段。所以我们也常见到孩子们为一件没用的东西争来争去的场面。好奇是一时的,等一旦争到了手,新鲜劲儿过了,争来的东西也就没有了吸引力被扔到了一边。
孩子常用占有物品来昭示自己的边界。小孩子的世界里,我的妈妈不让抱别人、我的板凳不让别人坐、我的玩具不让别人动,我们也常听到孩子说“我的”“我的”,正是这样的表现。随着年龄的增加,想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看到別人踢毽子想要毽子,看到别人玩篮球想要篮球……要什么是因为一时好奇新鲜,而“想要”是一直存在的状态,孩子通过拥有更多外物来扩展自己的边界,所以持久的兴趣在“想要”而不是在“拥有”上。
小孩如此,大人亦如此。小孩争小的,大人争大的。只有等想要的愿望满足了才能放下,想要是外求,也只有向外求的愿望得到满足了才能转而向内求,这是人类的需要由物质满足走向精神追求的必然过程。
我是孩子的爸爸,每当孩子可能会犯错或是会造成某种后果时,我就会提前提醒她,而且不止提醒一遍,诸如“喝完水把盖子盖上,不然倒了就会洒到沙发上”“你用完一种颜色彩笔,就要随时把笔帽盖上,不然就会弄丢,而且笔芯也会变干”等等,可她根本不当回事儿。关键是每次我的话都能“应验”,不是把水洒到了沙发上,就是彩笔笔帽找不到了。最后换来的是我“落井下石”教育一番:“我是不是跟你说过,而且不止一次,你为什么不听?”结果弄得孩子不高兴不说,甚至还会大哭一场。
我认为可以给孩子试错的机会,但有些事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我这样的看法正确吗?如果正确,我应该如何跟孩子更好地沟通才能让她接受呢?如果不正确,那我是应该放手任其发展吗?
崔老师说
爸爸的教育方向没有问题,孩子确实从小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但爸爸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孩子的习惯没有好转,反倒情绪也受了影响,是方法出了问题。
孩子的行为习惯如何养成的?奖惩。奖励或惩罚都是紧跟着孩子的行为来的。孩子的行为发生后,你的举措使孩子的行为改善了,那你所做的就是奖励;没有变化甚至变本加厉,你所做的就是惩罚。比如,孩子喝水后盖好杯子盖,你奖励一朵小红花,孩子盖好杯盖的行为多了,你的小红花就是奖励;孩子不盖杯盖,你请他向着墙角站5分钟,几次之后,孩子不盖杯子盖的行为少了,你罚站的方法就是惩罚。如果行为并没有变化,你的方法就是无效方法。
怎么才能有效呢?善用奖惩。奖惩是调整行为最有效的方法。孩子虽然小,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先和孩子讲行为原则,比如盖杯盖,应该怎么做,做到了会怎么样(奖励),比如,爸爸夸奖、贴小红花、抱了举高高,反正是孩子高兴的事。做错了根据商定取消一定的权利,比如买玩具、看动画片的时间,或者爸爸妈妈不理他10分钟或者更长的时间,再大一点的可以向墙角站5-8分钟,期间不能说话。用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买单。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就可以看到效果了。
在调整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有几点要注意:一是事前商定,孩子要知情,才能双方共同遵守;二是不指责、不翻后账;三是一次不能调整太多行为习惯,一到二个为宜,等习惯养成、稳定了再进行下一轮;四是调整行为习惯要从容易执行的开始,由易到难。
案例二
那天幼儿园放学后,我家儿子(6岁)对他的好朋友说:“XXX,到我家一起玩乐高积木吧,我家有很多的乐高积木,到时候我还可以送你一套。”就这样,两人在我家愉快地玩了起来,没想到临走的时候儿子反悔了,说什么也不舍得送乐高给他的好朋友,两人哭闹着不欢而散。最后孩子爸爸又去买了一套新的乐高积木,让我儿子送给了他的好朋友。
我知道乐高是儿子的最爱,不舍得送人情有可原,但我认为孩子爸爸的处理方法也不是最恰当合理的,并没有让孩子认识到答应了别人的事儿就要做到。在此想问老师,针对这种情况我应该怎么引导呢?
崔老师说
言而有信是好的品质,但好的品质是培养出来的。
小朋友的爸爸用了息事宁人的态度把问题解决了,但确实教坏了你的孩子,就是让孩子体会到承诺了不用兑现,大人会为问题买单。
从整个过程来看,你的孩子说送给小朋友玩具,更多的是为了想让小朋友和自己一起玩而说的讨好的话,并不是真正想送玩具出去,这才有反悔行为的发生。你认为孩子喜欢自己的玩具不舍得送可以理解,你的态度就助长了孩子的行为,不利于培养孩子说话算数的品质。
帮助孩子说到做到是家长要做的事。一般来说是让孩子把自己这一套送给小朋友,带孩子买一套一样的,然后告诉孩子取消一次他买玩具的权利作为他说到不做到的惩罚。当然,惩罚一定要兑现。
案例三
有一次带孩子参加活动,在候场区等候过程中,我家女儿因为一截线头跟她的好朋友发生了争吵,都要抢着玩,而且都不同意两人轮换着玩。关键的问题是,第一,争吵的焦点就只是某件演出服上掉下来的一截线头,上面有亮晶晶的装饰;第二,这截线头也不是她俩任何一人的,而是另一个孩子无意间从口袋里掏出来的。
最后的处理方法是,把那截线头一分为二,两人各玩一半,结果没几分钟两人就都失了兴趣,把手里的线头丢在了一边。其实让我想不明白的是孩子们前后的态度转变,这是什么原因,之后遇到此类情况该怎么解决?
崔老师说
其实也容易明白,因为我们曾经也是孩子。今天孩子的表现,都是我们曾经走过的历程。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孩子认为好的东西不是贵的,也不是有用的,而是稀奇的,这才有了孩子们玩衣服上掉下来的装饰物的桥段。所以我们也常见到孩子们为一件没用的东西争来争去的场面。好奇是一时的,等一旦争到了手,新鲜劲儿过了,争来的东西也就没有了吸引力被扔到了一边。
孩子常用占有物品来昭示自己的边界。小孩子的世界里,我的妈妈不让抱别人、我的板凳不让别人坐、我的玩具不让别人动,我们也常听到孩子说“我的”“我的”,正是这样的表现。随着年龄的增加,想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看到別人踢毽子想要毽子,看到别人玩篮球想要篮球……要什么是因为一时好奇新鲜,而“想要”是一直存在的状态,孩子通过拥有更多外物来扩展自己的边界,所以持久的兴趣在“想要”而不是在“拥有”上。
小孩如此,大人亦如此。小孩争小的,大人争大的。只有等想要的愿望满足了才能放下,想要是外求,也只有向外求的愿望得到满足了才能转而向内求,这是人类的需要由物质满足走向精神追求的必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