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兴起了强调培养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浪潮。我国农村初中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还存在众多问题,急需从教师层面、学校层面和社会层面全方位进行解决,以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关键词:农村;初中教师;教学研究能力
中国分类号:G451
1.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概述
教师作为教学研究的实践者,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发掘和提升自身教学研究能力。当然,教师的教学研究与专家学者的研究肯定是存在区别的,而我国农村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大多由专家或专业工作者来指导的,专家们容易将自身经验找搬到农村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上,忽视了培养工作的指导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教师的教学研究主要应就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进行反思性的实践研究,重视问题的解决和总结,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研究能力是农村教师教学研究必须考究的内容,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要素:确定问题能力,这是教研能力的基础;搜集资料的能力和研究方案设计的能力,这是教研能力的重要内容;研究方案的组织实施能力,这是研究能力的保障;总结写作能力,这是研究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
2.农村初中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存在的问题
2.1个人研究意识较为淡薄
农村初中教师受“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教育思想影响,认为教师教好书就可以了,而对于教学研究则存在顾虑,积极主动进行教学研究的意识淡薄,认为那是额外负担,很少有农村初中教师进行教学研究,致使其教学研究能力不能得到提高。
2.2师资培训机制严重缺乏
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除了老师自己努力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也加强师资培训。近年来农村教育工作开始被地方部门所关注,大量的物力和人力被投入农村教师培训,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理论和实践脱节。师资培训弊端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培训内容理论过深,晦涩难懂;培训强度大,消化效果不良;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由专家学者确定,忽视了教师的主体性,采取满堂灌形式,缺乏交流互动;培训项目过多,让教师身心俱疲。
2.3学校教研管理机制僵化
农村初中教研管理机制一般由教研室承担并由教研组长进行管理,校长基本上不参与教学研究管理,这使得教学研究缺乏学校行政力量的支持,很多教研工作没有落到实处。部分教研组长徒有虚名,很少参与教学研究,管理应付了事。致使教师们对教学研究不积极、管理方式松懈使得教学研究受阻,教师教学研究能力难以得到提升。
2.4激励机制不健全
农村教师在职位晋升过程中只要有论文发表就行,对于论文的质量和数量不注重,教学研究成果与评定职称联系不紧密,不能有效地激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有研究表明,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充分调动教师教研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激励机制相对缺乏,使得教师对教学研究不予关注,削减了教师教研的热情和价值的发掘,不利于教师自身教学研究能力的发展。
3.提高农村初中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对策
3.1教师层面
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最重要和最基础的就是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首先,重视培养教师的科学教研意识。老师的任务深受“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的关切点在于如何训练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而缺少思辨精神。教学与研究密不可分的,教师的最基本任务就是教学,而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高教學成绩。离开了研究的教学将变得毫无生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巧妙地将教学和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其次,教师用努力掌握教学研究理论知识,教学研究需要理论指导,教师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途径和资源不断积累理论知识,提高理论素养,拓宽知识层面,为教学研究能力的发展提供指导。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尝试和进行教学研究工作,真正提升教学研究能力。要把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进行归纳总结,定位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再次,教师要开展反思性教学,将研究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作为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重要方面进行培养。反思性教学指的是以批判性态度对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新计划和行动,以提高教学质量。最后,教师要主动和同事进行交流合作,教学中容易“当局者迷”的情况,通过教师与同事进行主动交流切磋,能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对策,这对于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水平是极为有利的。
3.2学校层面
加强农村初中老师的教学研究能力,要求学校要下大力气进行改革。首先,要改革学校教研管理方式,学校要取消以往强硬的分数指标、沉重的应试氛围和考试压力,培养活跃的研究气氛和文化气息。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交流经验,激发和调动教师研究的潜在内力。逐步将教师教学研究作为考核教师的指标之一,引导教师由经验型转向研究型,给教师一定的发展空间和时间投入到教学研究中去。其次,要加强教师教研能力培训,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教研价值观,组织教师们学习教研究理论,指导教研方法。培训方式上可以多样化,如请专家到学校开展短期培训、由经验丰富教师指导帮扶年轻教师等。再次,要构建教研信息平台,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然而农村教师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资料和信息搜集都有限,搭建起教学研究的信息平台显得非常急切,这对于促进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学校要加大投入购置必备资料和设备,注重互联网接入工作,开阔教师的思想和视野。最后,要努力构建学校的教师教学研究共同体,让教师采取合作方式,以团体力量来提升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整合学校现有资源,发挥各要素功效,构建一种合作的教师文化。
3.3社会层面
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发展,除了教师自身和学校重视以外,社会必须引起重视。农村社会和人才的培养都依赖于农村教育的发展,这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甚至国家教育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进步。当前我国农村教师在整体上存在着问题,急需从多方面予以解决。社会层面要充分重视到教师是教育的支柱,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关注,加大对农村教师研究能力的重视,以培育高素质的教师来推动培育高素质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蔡明畅.中小学研究型教师的培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2]蒋芸,边玉芳.试论研究型教师的特征及其培养模式[J].辽宁教育研究,2004(8).
[3]林丽娟.提升教师教研能力的对策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1(3).
关键词:农村;初中教师;教学研究能力
中国分类号:G451
1.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概述
教师作为教学研究的实践者,应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发掘和提升自身教学研究能力。当然,教师的教学研究与专家学者的研究肯定是存在区别的,而我国农村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大多由专家或专业工作者来指导的,专家们容易将自身经验找搬到农村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上,忽视了培养工作的指导性、可操作性和实践性。教师的教学研究主要应就教学活动中的问题进行反思性的实践研究,重视问题的解决和总结,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研究能力是农村教师教学研究必须考究的内容,其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要素:确定问题能力,这是教研能力的基础;搜集资料的能力和研究方案设计的能力,这是教研能力的重要内容;研究方案的组织实施能力,这是研究能力的保障;总结写作能力,这是研究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
2.农村初中教师教学研究能力存在的问题
2.1个人研究意识较为淡薄
农村初中教师受“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教育思想影响,认为教师教好书就可以了,而对于教学研究则存在顾虑,积极主动进行教学研究的意识淡薄,认为那是额外负担,很少有农村初中教师进行教学研究,致使其教学研究能力不能得到提高。
2.2师资培训机制严重缺乏
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除了老师自己努力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也加强师资培训。近年来农村教育工作开始被地方部门所关注,大量的物力和人力被投入农村教师培训,但是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理论和实践脱节。师资培训弊端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培训内容理论过深,晦涩难懂;培训强度大,消化效果不良;培训形式单一,培训内容由专家学者确定,忽视了教师的主体性,采取满堂灌形式,缺乏交流互动;培训项目过多,让教师身心俱疲。
2.3学校教研管理机制僵化
农村初中教研管理机制一般由教研室承担并由教研组长进行管理,校长基本上不参与教学研究管理,这使得教学研究缺乏学校行政力量的支持,很多教研工作没有落到实处。部分教研组长徒有虚名,很少参与教学研究,管理应付了事。致使教师们对教学研究不积极、管理方式松懈使得教学研究受阻,教师教学研究能力难以得到提升。
2.4激励机制不健全
农村教师在职位晋升过程中只要有论文发表就行,对于论文的质量和数量不注重,教学研究成果与评定职称联系不紧密,不能有效地激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有研究表明,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充分调动教师教研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激励机制相对缺乏,使得教师对教学研究不予关注,削减了教师教研的热情和价值的发掘,不利于教师自身教学研究能力的发展。
3.提高农村初中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对策
3.1教师层面
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最重要和最基础的就是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首先,重视培养教师的科学教研意识。老师的任务深受“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的关切点在于如何训练学生在考试中获得高分,而缺少思辨精神。教学与研究密不可分的,教师的最基本任务就是教学,而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高教學成绩。离开了研究的教学将变得毫无生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巧妙地将教学和研究有机的结合起来。其次,教师用努力掌握教学研究理论知识,教学研究需要理论指导,教师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途径和资源不断积累理论知识,提高理论素养,拓宽知识层面,为教学研究能力的发展提供指导。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尝试和进行教学研究工作,真正提升教学研究能力。要把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进行归纳总结,定位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再次,教师要开展反思性教学,将研究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作为提高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重要方面进行培养。反思性教学指的是以批判性态度对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新计划和行动,以提高教学质量。最后,教师要主动和同事进行交流合作,教学中容易“当局者迷”的情况,通过教师与同事进行主动交流切磋,能从不同侧面和角度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提出解决对策,这对于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水平是极为有利的。
3.2学校层面
加强农村初中老师的教学研究能力,要求学校要下大力气进行改革。首先,要改革学校教研管理方式,学校要取消以往强硬的分数指标、沉重的应试氛围和考试压力,培养活跃的研究气氛和文化气息。通过“传帮带”的方式,交流经验,激发和调动教师研究的潜在内力。逐步将教师教学研究作为考核教师的指标之一,引导教师由经验型转向研究型,给教师一定的发展空间和时间投入到教学研究中去。其次,要加强教师教研能力培训,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教研价值观,组织教师们学习教研究理论,指导教研方法。培训方式上可以多样化,如请专家到学校开展短期培训、由经验丰富教师指导帮扶年轻教师等。再次,要构建教研信息平台,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教学中,然而农村教师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资料和信息搜集都有限,搭建起教学研究的信息平台显得非常急切,这对于促进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学校要加大投入购置必备资料和设备,注重互联网接入工作,开阔教师的思想和视野。最后,要努力构建学校的教师教学研究共同体,让教师采取合作方式,以团体力量来提升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整合学校现有资源,发挥各要素功效,构建一种合作的教师文化。
3.3社会层面
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发展,除了教师自身和学校重视以外,社会必须引起重视。农村社会和人才的培养都依赖于农村教育的发展,这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甚至国家教育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进步。当前我国农村教师在整体上存在着问题,急需从多方面予以解决。社会层面要充分重视到教师是教育的支柱,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社会的和谐发展,社会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关注,加大对农村教师研究能力的重视,以培育高素质的教师来推动培育高素质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蔡明畅.中小学研究型教师的培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2]蒋芸,边玉芳.试论研究型教师的特征及其培养模式[J].辽宁教育研究,2004(8).
[3]林丽娟.提升教师教研能力的对策探讨[J].新课程研究,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