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篇
现状
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特别是2004年上半年进行的新一轮宏观调控,已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从总体情况看,2004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速将略高于上年,GDP增长率将达9.4%左右。农业增速将明显高于前几年,实现4%以上的增长;第二产业增速将为11.7%,略有减缓;第三产业增速将比2003年明显提高,达7.9%,缩小了与第二产业增速的差距。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达68330亿元,实际增长17.1%。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年变动率将为2.8%,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率将为4.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比2003年有所减慢,将为8.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将达6.5%左右,为自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在对外贸易方面,2003年我国进出口出现出人意料的大幅增长。2004年全年的进出口增势仍十分强劲,预计都将达30%左右的水平。这两年对外贸易仍有可能保持一定数量的顺差,但是顺差数量将有所下降。
问题与对策
在充分肯定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果基础还不十分牢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呈反弹苗头;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缓解;货币供给和信贷增速虽明显回落,但一方面M2(现金加活期存款加定期存款)的增速已低于经济增长速度与价格上升速度之和,M1(现金加活期存款)和M2的增速目前均已低于全年的调控目标,流动资金吃紧,另一方面外汇占款继续快速增长,基础货币投放压力不减,信贷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特别需要警惕的是各种价格仍呈上升势头,价格继续上涨的可能性加大。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警示我们在2005年的宏观调控中,既要避免出现某种程度的“硬着陆”,又要防止宏观经济在短期回落后再次出现反弹。
1.宏观调控中要处理好市场手段和行政手段的使用原则。2005年的宏观调控,要继续加强市场性强的调控手段的使用,而减少行政性强的调控手段的使用,特别是在货币政策手段的选取和使用中。
2.进一步理顺经济关系,提高银行存贷款利息率。目前的各项价格水平都处于上升状态,可能引起价格上升的因素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为巩固宏观调控成果,较好地控制货币的供给和需求,防止出现“反弹”,2005年需进一步适当提高银行存贷款利息率。
3.对财政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一方面,要进一步大幅缩减国债的发行规模,除筹集十分必要的国债建设项目的后续资金和必需的国债还本付息资金外,严格控制国债的发行。另一方面,要继续调整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结构,坚持向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环境保护、基础教育等社会事业倾斜。
4.宏观调控要将解决经济的短期波动与长期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力求宏观调控能产生更大、更充分的效果。
就业篇
现状
2004年,中国的就业已走出最困难的阶段。截至2004年9月底,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74万,预计全年将达900万左右;有385万下岗失业人员现了再就业,全年将有约50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全国共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21万,比上年末增加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从2004年第二季度开始,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出现自1996年以来的首次同比增长,第三季度继续延续这种趋势。截至2004年9月底,全国城镇单位共有从业人员10944.3万人,同比增加37.2万人。从经济类型看,公有制经济单位有从业人员8095.3万人,同比减少379.6万人;非公有制经济单位有从业人员2849万人,同比增加416.8万人。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占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26%,比去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在一些老工业基地,随着下岗和失业体制并轨的初步完成,积极自谋职业的动力显著增强。经济高速成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使珠江三角洲等少数地区出现局部、暂时的结构性劳动力短缺。
问题与对策
但我国的就业问题依然面临长期困难。从劳动力供求总量上看,目前每年的城镇新生劳动力加上现存的下岗失业人员,总量达2400万人。按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9%计算,在现有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的约束下,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最多900万个左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在农业与非农就业存在巨大收益差距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农民向城市流动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中国农村现有的约1.5亿富余劳动力将逐步转移出来,城镇本身的就业压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将使就业和再就业的困难局面难以在短时期得到根本缓解。此外,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新的就业问题。2004年全国280万普通高校毕业生,到9月份平均就业率仅为73%。200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将增至338万人,大学生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农民篇
现状
农民收入增长经过八年徘徊之后,2004年出现了可喜局面。根据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1~9月全国农民现金收入人均2110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11.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了7.6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年份。农民现金收入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农产品价格升高,农民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增长24.9%。二是农民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增长较快,分别增长了30.5%和24%。转移性现金收入主要来源于政策性收入增加。三是农民打工收入继续快速增长。本地打工收入增长23.6%,外出打工收入增长18.8%。四是农民税费负担较大幅度下降。
问题与对策
经验表明,要使农民富裕起来,就必须要投资农业、转移农民、减少农民。而不断推进城市化设水平,是转移农民、减少农民的最重要的途径。
许多经济起飞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城市化水平达到30%~40%以后,城市化进程会一个加速期。中国的城市化加速,目前已形成巨大的利益驱动力量:一是农业用地和非农用地存在巨大的价差,土地价格具有很好的升值前景;二是城市聚积经济效益明显,一个市民的消费等于三个农民的消费,城市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1.5~2个百分点;三是我国农村目前一亩地年均纯收入约为500元,而向二、三产业转移一个劳动力的年收入约为6000元。全国许多地方农民工外出打工汇回家乡的收入都超过了当地的财政收入。
但在目前城市化加速推进过程中,土地城市化的速度大大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速度,出现了大量无地无业农民。尽管目前中国城镇总人口达到了5.2亿多,但非农人口还只有2.5亿多。大量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在城市里享受的公共权利、公共服务,与拥有户籍的市民相比还有极大的差别。所以,加快城市化的关键,是加快农民的市民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打破和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妥善处理好土地征用争议、农民工利益保护等问题。
人口篇
现状
中国持续实行的低生育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人口再生产类型已从“高出生率、高增长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2004年中国的总人口突破13亿,年均净增长已降至800多万人左右;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已连续10年低于替代水平,目前降到1.8以下;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也降到7‰以下。人口总量峰值的到来,可能比原先多数专家预测的要早、要低。在此情况下,在继续维持低生育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改善,已成为当务之急。如何利用好目前我国少儿抚养比较低、劳动力供给充足的“人口机遇期”,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大国,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的推动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问题与对策
我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3亿,约占总人口的10.2%,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步显化。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老年人口还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2亿,约占总人口的14%。35年前,中国儿童与老人的比例是6∶1,但再过35年,这个比例将会扭转为1∶2。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收入为4000美元,很多甚至达10000美元,即使是发展中国家如乌拉圭、阿根廷也为2000美元左右,而中国目前人均GDP才1000多美元。人口老龄化而又没有进入富裕社会,将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及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提出诸多挑战。
目前,中国养老金制度主要覆盖的是城市正规劳动部门,农村只有约10%的人口参加了小规模和自愿性质的农村养老体系。总体而言,目前全国仅25%的劳动力有不同程度的养老保险,而家庭规模的普遍缩小又对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构成威胁。随着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和老年人的增多,老年人的养老费问题、医疗问题、照料问题、孤独问题、社会参与问题、精神健康问题等,都将逐步显化。老年人的消费,也将成为一个越来越庞大的市场。
社会保障和扶贫篇
现状
中国的社会保障和生活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至2004年9月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16062万人,比上年底增加了556万人;全国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1941万人,比上年底增加了1039万人;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10367万人,共有674万失业人员享受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待遇,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全国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4092万人,比上年底增加了1308万人;全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5883万人,比上年底增加了1308万人。
全国社会保险基金也保持了增收大于增支的新形势。2004年1~9月,全国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均呈现喜人趋势。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2004年1~9月,全国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共有939.5万户家庭和2199.5万人,比上年同期户数增长5%,人数减少1%。农村特困户救助面有所扩大。2004年1~9月,全国农村共定期救济生活困难人员813万人,471.8万户。在已开展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地区,有213.1万户,444.6万村民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同期增长11.1%。
问题与对策
2005年,我国要在继续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一步做好扶贫工作,不断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改革开放25年来,中国贫困人口从2.5亿减至2900万,贫困发生率从30%降至3%。中国减贫的历史性成就,扭转了过去50多年来世界贫困人口一直上升的趋势,使得世界贫困人口首次呈下降趋势。但我国目前的农村绝对贫困标准是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在625元以下,若按照农民人均年纯收入865元的“低收入人口”标准,中国的贫困人口就增至9000万,占农村总人口的10%。而若按照联合国每人每天收入或消费不低于1个购买力平价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测算(1个购买力平价美元约折合2.5元人民币,即人均年收入约900元),中国贫困人口就增至l亿多人。国际经验表明,按国际标准10%的贫困率是减贫的瓶颈阶段,而我国目前正处在这个时期。2003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人,这充分说明了减贫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除自然条件外,疾病蔓延和教育短缺正成为农村致贫和返贫的新原因。
现状
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特别是2004年上半年进行的新一轮宏观调控,已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从总体情况看,2004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速将略高于上年,GDP增长率将达9.4%左右。农业增速将明显高于前几年,实现4%以上的增长;第二产业增速将为11.7%,略有减缓;第三产业增速将比2003年明显提高,达7.9%,缩小了与第二产业增速的差距。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达68330亿元,实际增长17.1%。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年变动率将为2.8%,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率将为4.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比2003年有所减慢,将为8.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将达6.5%左右,为自199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在对外贸易方面,2003年我国进出口出现出人意料的大幅增长。2004年全年的进出口增势仍十分强劲,预计都将达30%左右的水平。这两年对外贸易仍有可能保持一定数量的顺差,但是顺差数量将有所下降。
问题与对策
在充分肯定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果基础还不十分牢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呈反弹苗头;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的矛盾没有得到有效缓解;货币供给和信贷增速虽明显回落,但一方面M2(现金加活期存款加定期存款)的增速已低于经济增长速度与价格上升速度之和,M1(现金加活期存款)和M2的增速目前均已低于全年的调控目标,流动资金吃紧,另一方面外汇占款继续快速增长,基础货币投放压力不减,信贷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特别需要警惕的是各种价格仍呈上升势头,价格继续上涨的可能性加大。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警示我们在2005年的宏观调控中,既要避免出现某种程度的“硬着陆”,又要防止宏观经济在短期回落后再次出现反弹。
1.宏观调控中要处理好市场手段和行政手段的使用原则。2005年的宏观调控,要继续加强市场性强的调控手段的使用,而减少行政性强的调控手段的使用,特别是在货币政策手段的选取和使用中。
2.进一步理顺经济关系,提高银行存贷款利息率。目前的各项价格水平都处于上升状态,可能引起价格上升的因素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为巩固宏观调控成果,较好地控制货币的供给和需求,防止出现“反弹”,2005年需进一步适当提高银行存贷款利息率。
3.对财政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一方面,要进一步大幅缩减国债的发行规模,除筹集十分必要的国债建设项目的后续资金和必需的国债还本付息资金外,严格控制国债的发行。另一方面,要继续调整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和结构,坚持向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环境保护、基础教育等社会事业倾斜。
4.宏观调控要将解决经济的短期波动与长期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力求宏观调控能产生更大、更充分的效果。
就业篇
现状
2004年,中国的就业已走出最困难的阶段。截至2004年9月底,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74万,预计全年将达900万左右;有385万下岗失业人员现了再就业,全年将有约500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全国共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21万,比上年末增加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从2004年第二季度开始,全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出现自1996年以来的首次同比增长,第三季度继续延续这种趋势。截至2004年9月底,全国城镇单位共有从业人员10944.3万人,同比增加37.2万人。从经济类型看,公有制经济单位有从业人员8095.3万人,同比减少379.6万人;非公有制经济单位有从业人员2849万人,同比增加416.8万人。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从业人员占城镇单位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26%,比去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在一些老工业基地,随着下岗和失业体制并轨的初步完成,积极自谋职业的动力显著增强。经济高速成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使珠江三角洲等少数地区出现局部、暂时的结构性劳动力短缺。
问题与对策
但我国的就业问题依然面临长期困难。从劳动力供求总量上看,目前每年的城镇新生劳动力加上现存的下岗失业人员,总量达2400万人。按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9%计算,在现有经济增长就业弹性的约束下,每年新增就业岗位最多900万个左右,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在农业与非农就业存在巨大收益差距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农民向城市流动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中国农村现有的约1.5亿富余劳动力将逐步转移出来,城镇本身的就业压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将使就业和再就业的困难局面难以在短时期得到根本缓解。此外,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新的就业问题。2004年全国280万普通高校毕业生,到9月份平均就业率仅为73%。200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将增至338万人,大学生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农民篇
现状
农民收入增长经过八年徘徊之后,2004年出现了可喜局面。根据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1~9月全国农民现金收入人均2110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11.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了7.6个百分点,是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年份。农民现金收入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农产品价格升高,农民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增长24.9%。二是农民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增长较快,分别增长了30.5%和24%。转移性现金收入主要来源于政策性收入增加。三是农民打工收入继续快速增长。本地打工收入增长23.6%,外出打工收入增长18.8%。四是农民税费负担较大幅度下降。
问题与对策
经验表明,要使农民富裕起来,就必须要投资农业、转移农民、减少农民。而不断推进城市化设水平,是转移农民、减少农民的最重要的途径。
许多经济起飞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城市化水平达到30%~40%以后,城市化进程会一个加速期。中国的城市化加速,目前已形成巨大的利益驱动力量:一是农业用地和非农用地存在巨大的价差,土地价格具有很好的升值前景;二是城市聚积经济效益明显,一个市民的消费等于三个农民的消费,城市化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1.5~2个百分点;三是我国农村目前一亩地年均纯收入约为500元,而向二、三产业转移一个劳动力的年收入约为6000元。全国许多地方农民工外出打工汇回家乡的收入都超过了当地的财政收入。
但在目前城市化加速推进过程中,土地城市化的速度大大快于人口城市化的速度,出现了大量无地无业农民。尽管目前中国城镇总人口达到了5.2亿多,但非农人口还只有2.5亿多。大量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在城市里享受的公共权利、公共服务,与拥有户籍的市民相比还有极大的差别。所以,加快城市化的关键,是加快农民的市民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步伐,打破和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妥善处理好土地征用争议、农民工利益保护等问题。
人口篇
现状
中国持续实行的低生育政策取得了巨大成就,人口再生产类型已从“高出生率、高增长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2004年中国的总人口突破13亿,年均净增长已降至800多万人左右;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已连续10年低于替代水平,目前降到1.8以下;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也降到7‰以下。人口总量峰值的到来,可能比原先多数专家预测的要早、要低。在此情况下,在继续维持低生育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改善,已成为当务之急。如何利用好目前我国少儿抚养比较低、劳动力供给充足的“人口机遇期”,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大国,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的推动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问题与对策
我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1.3亿,约占总人口的10.2%,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步显化。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老年人口还将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2亿,约占总人口的14%。35年前,中国儿童与老人的比例是6∶1,但再过35年,这个比例将会扭转为1∶2。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收入为4000美元,很多甚至达10000美元,即使是发展中国家如乌拉圭、阿根廷也为2000美元左右,而中国目前人均GDP才1000多美元。人口老龄化而又没有进入富裕社会,将会对社会经济发展及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提出诸多挑战。
目前,中国养老金制度主要覆盖的是城市正规劳动部门,农村只有约10%的人口参加了小规模和自愿性质的农村养老体系。总体而言,目前全国仅25%的劳动力有不同程度的养老保险,而家庭规模的普遍缩小又对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构成威胁。随着中国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和老年人的增多,老年人的养老费问题、医疗问题、照料问题、孤独问题、社会参与问题、精神健康问题等,都将逐步显化。老年人的消费,也将成为一个越来越庞大的市场。
社会保障和扶贫篇
现状
中国的社会保障和生活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截至2004年9月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16062万人,比上年底增加了556万人;全国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11941万人,比上年底增加了1039万人;全国参加失业保险人数达10367万人,共有674万失业人员享受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待遇,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全国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4092万人,比上年底增加了1308万人;全国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5883万人,比上年底增加了1308万人。
全国社会保险基金也保持了增收大于增支的新形势。2004年1~9月,全国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生育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均呈现喜人趋势。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到进一步落实。2004年1~9月,全国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共有939.5万户家庭和2199.5万人,比上年同期户数增长5%,人数减少1%。农村特困户救助面有所扩大。2004年1~9月,全国农村共定期救济生活困难人员813万人,471.8万户。在已开展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地区,有213.1万户,444.6万村民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比上年同期增长11.1%。
问题与对策
2005年,我国要在继续做好社会保障工作,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进一步做好扶贫工作,不断减少农村贫困人口。改革开放25年来,中国贫困人口从2.5亿减至2900万,贫困发生率从30%降至3%。中国减贫的历史性成就,扭转了过去50多年来世界贫困人口一直上升的趋势,使得世界贫困人口首次呈下降趋势。但我国目前的农村绝对贫困标准是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在625元以下,若按照农民人均年纯收入865元的“低收入人口”标准,中国的贫困人口就增至9000万,占农村总人口的10%。而若按照联合国每人每天收入或消费不低于1个购买力平价美元的国际贫困标准测算(1个购买力平价美元约折合2.5元人民币,即人均年收入约900元),中国贫困人口就增至l亿多人。国际经验表明,按国际标准10%的贫困率是减贫的瓶颈阶段,而我国目前正处在这个时期。2003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人,这充分说明了减贫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除自然条件外,疾病蔓延和教育短缺正成为农村致贫和返贫的新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