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尤金·奥尼尔一生中写出多部令世人称颂的剧作,其创作与他的人生经历是密切相关的。《天边外》是他第一部获得普利策奖的作品,也是他创作第一阶段最具代表性的剧本。本文试图从西方文学传统创作的角度,分析《天边外》中描述的结核病对整部戏剧的人物塑造、情节发展、主题强化方面的作用。
多幕剧《天边外》是尤金·奥尼尔创作第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作品之一,这部写实戏剧收获了巨大的成功,为他赢得了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奥尼尔的作品通常被认为是与他一生的人生体验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奥尼尔来说,1912年是非常重要的时期,他得了轻度结核病,之后在康涅狄格州的一家疗养院住了五个月。就是在这个时期,他潜心研究了希腊悲剧、莎士比亚、易卜生和斯特林堡等剧作大师的作品,并结合自己过往的经历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天边外》的主人公罗伯特在剧中是患结核病去世的,因此,将这部于1920年上演的作品与这段疾病经历联系起来,将有助于更好地、更加深刻地理解奥尼尔的创作意图。
美国作家、艺术评论家苏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中说:“疾病是生命的阴面,是一重更麻烦的公民身份。每个降临世间的人都拥有双重公民身份,其一属于健康王国。另一则属于疾病王国。尽管我們都只乐于使用健康王国的护照,但或迟或早,至少会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每个人都被迫承认我们也是另一个王国的公民。”这段话真实地表达了疾病是每个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生命体验。疾病对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深刻的。首先,患病的人对疾病的发生有着无法推卸的责任;其次,疾病对病患的身心产生消极甚至沉痛的影响。尤金·奥尼尔根据自己的这段患病经历,将剧中的人物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面,以人物因患有结核病最终失去生命的剧情,真实地、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悲剧命运。
一、《天边外》中的疾病
《天边外》以主人公罗伯特的悲剧命运为主线,描述了人在理想与现实无法调和的矛盾中的痛苦生存体验。主人公罗伯特是一个有着诗人般浪漫的年轻人,梦想着离开农庄。罗伯特和哥哥安朱共同爱慕着一起长大的邻居露丝。第一幕描述了就在罗伯特打算跟随舅舅出海之前,他一时冲动对露丝表达了爱意。令他惊讶的是,露丝也吐露了对他的爱意,因此他决定放弃出海,与露丝结婚。哥哥在伤心绝望之余决定跟舅舅出海。第二幕是在三年之后,由于罗伯特不擅长经营和打理事务,农庄衰败了,生活中能给他安慰的只有书和他的女儿玛丽。露丝越来越觉得,自己心里其实爱的是安朱,并在与罗伯特的大吵中将这种想法说了出来。讽刺的是,安朱归家时已事业有成,也早已将露丝忘了。第三幕是在五年之后,农庄已经破败了,贫穷的窘境四处可见,更糟糕的事情是:女儿玛丽生病,但是因为没有钱治,只能看着她死;罗伯特身患结核病,奄奄一息。得知弟弟的情况,安朱立即赶回家,并带回来可以治疗结核病的城里的大夫。最后一场,病入膏肓的罗伯特,挣扎地从床上起来,偷偷地爬到了山上,眺望着远处梦想已久的天边外,最终在悔恨中死去。
在这部剧中,奥尼尔赞扬了主人公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又用充满同情的笔调写出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在现实面前不可避免的悲惨下场。其实,这也是这部剧想要展示的主题。其中,罗伯特患结核病去世,更是继承了西方文学中常出现的疾病理解,通过塑造一个无法在现实生活和自己的理想之间找到现实途径的人物,深化了其悲剧命运。
剧中有着对结核病的病症描写。这与奥尼尔之前的疾病经历有着很大联系。在第三幕第二场主人公罗伯特要去世之前,他费力爬上了山头,想要望着日出结束自己。最后,他想象着天边外和去航行的场景,“他用臂肘撑起身子,脸上容光焕发,指着天边”,而之后又虚弱地倒下去。正如结核病的英语表达consumption的另一种词语解释一样,他在激情迸发出来后,就完全消耗殆尽。
二、《天边外》中的疾病隐喻
在西方文学中,患结核病的人物有几个主要特点。
(一)生性敏感、消极,易失去生存意愿
苏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中说:“结核病被颂扬成那种天生的不幸者的疾病,是那些敏感、消极、对生活缺乏热望以致不能生存下去的人们的疾病。”由《天边外》剧本对罗伯特的描述可以看到,他带有诗人浪漫、敏感的气质。作品在第三幕中提及罗伯特患有结核病,而悲伤和忧愁也充斥他的生活:父母、女儿都去世了;妻子爱自己的哥哥,对自己只有埋怨;农庄最后的工人也离开了;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好,理想也看似没有机会实现了。
(二)孤高清傲,带有自己独特性格魅力
《疾病的隐喻》写道:“对势力者、暴发户和往上爬的人来说,结核病是文雅、精致和敏感的标志。”20世纪初的美国,正是功利主义盛行、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时代,对比剧中的哥哥安朱之后的狡诈、靠赌博来做生意的商人形象,这无疑深化了罗伯特身上这种独特的气质。
(三)贫穷的人和内心无家可归的人
结核病患拥有两种看似不同的幻想,一面充满激情,一面又让人感到压抑。正如《疾病的隐喻》所说:“那些无力去把这些充满活力和健全冲动的理想化为现实的人,被认为是结核病的理想人选。”
除了结核病患的性格特性,在文学传统中,人们还赋予了患上结核病和因结核病而死这两件事以更多的隐喻和理解。基于结核病的症状,如逐渐消瘦、咳嗽、疲乏、发烧、咳血以及患者的其他表现,结核病被认为是身体或是精神自我消耗的过程。《疾病的隐喻》说:“结核病人是一个被热情‘消耗’的人,热情消销蚀了他的身体……大概存在着某种热情似火的情感,它引发了结核病的发作,又在结核病的发作中发泄他自己。但这些激情必定是受挫的激情,这些希望必定也是被毁的希望。”剧中,在自己热切的理想与梦想没能实现的情况下,罗伯特罹患了结核病,接着又在结核病的发作中一点点消耗、发泄自己,最终一步步走向衰落直至死亡。但是,死亡对于结核病患者来说像是一种自杀,更或是一种幸运。苏珊·桑塔格认为,对结核病导致的死亡的通常描绘,侧重于情感的完美升华;它加速了生命,照亮了生命,使生命超凡脱俗;浪漫派以一种新的方式通过结核病导致的死亡赋予死亡以道德色彩,认为这样的死消解了粗俗的肉身,使人格变得空灵,使人大彻大悟。因此,对于结核病人来说,死亡是有尊严的,患结核病是优雅的、令人肃然起敬的,因患结核病死去是一种从容的死法。
三、《天边外》中的疾病叙事
从奥尼尔创作技巧来看,他从古希腊、古罗马悲剧中汲取了灵感和技艺,用最传统的艺术表达形式——戏剧来深刻地描述人物悲剧。在叙述手法上,主人公结核病的设定,也在叙事上给予了两方面的艺术支持:主要是在人物塑造方面和情节发展上。
首先,奥尼尔同时使用直接人物塑造法和间接人物塑造法,实现了对人物性格的多方位塑造。第一章对罗伯特的描述:“他是个高高的、细长的青年人,饱满的前额和大而黑的眼睛有一种诗人的神气。他的容貌清秀文雅,嘴和下巴的线条显出他意志薄弱。”幕启时对罗伯特的外貌描写,就勾画出一位具有诗人气质的男青年形象。之后,患上肺结核这一形象安排,不禁使人联想到浪漫主义诗人对于结核病的解读。结核病是艺术家的病,在奥尼尔的戏剧中,它也保住了其浪漫的特征,是一种优越品行和柔弱的标志。
其次,从亚里士多德的戏剧创作理论开始,文学评论家就强调戏剧情节的一致性。《天边外》继承了这样的传统戏剧创作形式,整部戏剧的情节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体,是对“一个完整的动作的模仿”。以罗伯特的生活为主线,在他因病离世时,剧情也接近了尾声。这样的情节构成一线到底,“本不该如此”与“事实就是如此”之间的张力构成了悲剧情节冲突。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简介:钟琳(199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多幕剧《天边外》是尤金·奥尼尔创作第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作品之一,这部写实戏剧收获了巨大的成功,为他赢得了普利策奖和诺贝尔文学奖。奥尼尔的作品通常被认为是与他一生的人生体验联系在一起的。对于奥尼尔来说,1912年是非常重要的时期,他得了轻度结核病,之后在康涅狄格州的一家疗养院住了五个月。就是在这个时期,他潜心研究了希腊悲剧、莎士比亚、易卜生和斯特林堡等剧作大师的作品,并结合自己过往的经历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天边外》的主人公罗伯特在剧中是患结核病去世的,因此,将这部于1920年上演的作品与这段疾病经历联系起来,将有助于更好地、更加深刻地理解奥尼尔的创作意图。
美国作家、艺术评论家苏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中说:“疾病是生命的阴面,是一重更麻烦的公民身份。每个降临世间的人都拥有双重公民身份,其一属于健康王国。另一则属于疾病王国。尽管我們都只乐于使用健康王国的护照,但或迟或早,至少会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每个人都被迫承认我们也是另一个王国的公民。”这段话真实地表达了疾病是每个人一生中必不可少的生命体验。疾病对人们的影响是巨大的、深刻的。首先,患病的人对疾病的发生有着无法推卸的责任;其次,疾病对病患的身心产生消极甚至沉痛的影响。尤金·奥尼尔根据自己的这段患病经历,将剧中的人物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里面,以人物因患有结核病最终失去生命的剧情,真实地、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悲剧命运。
一、《天边外》中的疾病
《天边外》以主人公罗伯特的悲剧命运为主线,描述了人在理想与现实无法调和的矛盾中的痛苦生存体验。主人公罗伯特是一个有着诗人般浪漫的年轻人,梦想着离开农庄。罗伯特和哥哥安朱共同爱慕着一起长大的邻居露丝。第一幕描述了就在罗伯特打算跟随舅舅出海之前,他一时冲动对露丝表达了爱意。令他惊讶的是,露丝也吐露了对他的爱意,因此他决定放弃出海,与露丝结婚。哥哥在伤心绝望之余决定跟舅舅出海。第二幕是在三年之后,由于罗伯特不擅长经营和打理事务,农庄衰败了,生活中能给他安慰的只有书和他的女儿玛丽。露丝越来越觉得,自己心里其实爱的是安朱,并在与罗伯特的大吵中将这种想法说了出来。讽刺的是,安朱归家时已事业有成,也早已将露丝忘了。第三幕是在五年之后,农庄已经破败了,贫穷的窘境四处可见,更糟糕的事情是:女儿玛丽生病,但是因为没有钱治,只能看着她死;罗伯特身患结核病,奄奄一息。得知弟弟的情况,安朱立即赶回家,并带回来可以治疗结核病的城里的大夫。最后一场,病入膏肓的罗伯特,挣扎地从床上起来,偷偷地爬到了山上,眺望着远处梦想已久的天边外,最终在悔恨中死去。
在这部剧中,奥尼尔赞扬了主人公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又用充满同情的笔调写出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在现实面前不可避免的悲惨下场。其实,这也是这部剧想要展示的主题。其中,罗伯特患结核病去世,更是继承了西方文学中常出现的疾病理解,通过塑造一个无法在现实生活和自己的理想之间找到现实途径的人物,深化了其悲剧命运。
剧中有着对结核病的病症描写。这与奥尼尔之前的疾病经历有着很大联系。在第三幕第二场主人公罗伯特要去世之前,他费力爬上了山头,想要望着日出结束自己。最后,他想象着天边外和去航行的场景,“他用臂肘撑起身子,脸上容光焕发,指着天边”,而之后又虚弱地倒下去。正如结核病的英语表达consumption的另一种词语解释一样,他在激情迸发出来后,就完全消耗殆尽。
二、《天边外》中的疾病隐喻
在西方文学中,患结核病的人物有几个主要特点。
(一)生性敏感、消极,易失去生存意愿
苏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中说:“结核病被颂扬成那种天生的不幸者的疾病,是那些敏感、消极、对生活缺乏热望以致不能生存下去的人们的疾病。”由《天边外》剧本对罗伯特的描述可以看到,他带有诗人浪漫、敏感的气质。作品在第三幕中提及罗伯特患有结核病,而悲伤和忧愁也充斥他的生活:父母、女儿都去世了;妻子爱自己的哥哥,对自己只有埋怨;农庄最后的工人也离开了;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好,理想也看似没有机会实现了。
(二)孤高清傲,带有自己独特性格魅力
《疾病的隐喻》写道:“对势力者、暴发户和往上爬的人来说,结核病是文雅、精致和敏感的标志。”20世纪初的美国,正是功利主义盛行、每个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时代,对比剧中的哥哥安朱之后的狡诈、靠赌博来做生意的商人形象,这无疑深化了罗伯特身上这种独特的气质。
(三)贫穷的人和内心无家可归的人
结核病患拥有两种看似不同的幻想,一面充满激情,一面又让人感到压抑。正如《疾病的隐喻》所说:“那些无力去把这些充满活力和健全冲动的理想化为现实的人,被认为是结核病的理想人选。”
除了结核病患的性格特性,在文学传统中,人们还赋予了患上结核病和因结核病而死这两件事以更多的隐喻和理解。基于结核病的症状,如逐渐消瘦、咳嗽、疲乏、发烧、咳血以及患者的其他表现,结核病被认为是身体或是精神自我消耗的过程。《疾病的隐喻》说:“结核病人是一个被热情‘消耗’的人,热情消销蚀了他的身体……大概存在着某种热情似火的情感,它引发了结核病的发作,又在结核病的发作中发泄他自己。但这些激情必定是受挫的激情,这些希望必定也是被毁的希望。”剧中,在自己热切的理想与梦想没能实现的情况下,罗伯特罹患了结核病,接着又在结核病的发作中一点点消耗、发泄自己,最终一步步走向衰落直至死亡。但是,死亡对于结核病患者来说像是一种自杀,更或是一种幸运。苏珊·桑塔格认为,对结核病导致的死亡的通常描绘,侧重于情感的完美升华;它加速了生命,照亮了生命,使生命超凡脱俗;浪漫派以一种新的方式通过结核病导致的死亡赋予死亡以道德色彩,认为这样的死消解了粗俗的肉身,使人格变得空灵,使人大彻大悟。因此,对于结核病人来说,死亡是有尊严的,患结核病是优雅的、令人肃然起敬的,因患结核病死去是一种从容的死法。
三、《天边外》中的疾病叙事
从奥尼尔创作技巧来看,他从古希腊、古罗马悲剧中汲取了灵感和技艺,用最传统的艺术表达形式——戏剧来深刻地描述人物悲剧。在叙述手法上,主人公结核病的设定,也在叙事上给予了两方面的艺术支持:主要是在人物塑造方面和情节发展上。
首先,奥尼尔同时使用直接人物塑造法和间接人物塑造法,实现了对人物性格的多方位塑造。第一章对罗伯特的描述:“他是个高高的、细长的青年人,饱满的前额和大而黑的眼睛有一种诗人的神气。他的容貌清秀文雅,嘴和下巴的线条显出他意志薄弱。”幕启时对罗伯特的外貌描写,就勾画出一位具有诗人气质的男青年形象。之后,患上肺结核这一形象安排,不禁使人联想到浪漫主义诗人对于结核病的解读。结核病是艺术家的病,在奥尼尔的戏剧中,它也保住了其浪漫的特征,是一种优越品行和柔弱的标志。
其次,从亚里士多德的戏剧创作理论开始,文学评论家就强调戏剧情节的一致性。《天边外》继承了这样的传统戏剧创作形式,整部戏剧的情节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体,是对“一个完整的动作的模仿”。以罗伯特的生活为主线,在他因病离世时,剧情也接近了尾声。这样的情节构成一线到底,“本不该如此”与“事实就是如此”之间的张力构成了悲剧情节冲突。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简介:钟琳(199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