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应该以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学校学生的特点,并且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转换教师行为,适应新课标的改革,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定义是:它要求课堂教学行为能够体现学科价值取向和明确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力求在课堂上构建完美的精神世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品质,促进学生推理能力、想象能力、抽象能力、创造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共同发展。因此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重要的。
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中外教学改革的共同理想。
有效的课堂教学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和实用主义哲学影响下的教学效能运动,它要求教师要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教育价值追求。它于20世纪末被介绍到我国。从那以后我国教育界人士积极呼吁教学改革,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新课程改革呼吁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基础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新课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和努力方向。
(三)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改变当前“高耗”“低能”教学现状的需要。
现在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学习难,教师教学难的现象。由于初中数学知识趋于抽象,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教师花很多心思备课将知识讲授给学生时,学生却难以理解的现象,所以在这种教学现状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容忽视。
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当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内容的有效性、语言的有效性、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教学交往的有效性、课后作业的有效性、课后教学评价的有效性等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时候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将学生的现状和科学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课前准备。
首先要对教学对象有所了解,明确学生的基础情况,因材施教,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层次清晰、难易适度。其次,要优化教学实践管理,在教学时间的管理上,要使课堂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把握最佳时机优化教学过程;提供适度的信息,增加教学实践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其次,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一段自主学习的时间。最后,应把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与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联系起来。
(二)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创造情境的目的主要有三点:一是调动感情;二是引出问题;三是诱发思考。创设数学情境能促进学生产生惊异和欣喜的心理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例如讲九年级《随机事件》,通过央视热播的动画片《大英雄狄青》,给学生讲解这位宋朝名将抛掷百枚钱币鼓士气,从而顺利征讨侬智高,大获全胜,平定了邕州的故事。接着又设问:听完故事是不是还为狄青捏着把汗?狄青真的有把握100枚铜币全朝上吗?这个情境的创设及内容都比较新颖。学生听完后,迫切想了解狄青会赢的原因。
(三)研究有效地学习方式。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其特有的结构特点,有些知识是统一规定的,这些知识的学习还应以接受学习为主,需要教师的讲解或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而获得。但是数学学习也不是单纯的“灌输”式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和逻辑也需要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更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可以采取小组教学的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让每个学生明确讨论的内容、要求之后,便可采取小组学习的形式,开展组间交流,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肖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后,你和我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会有两种思想。”小组学习探究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数学问题的方法。
(四)提高师生课堂上友好互动的有效性。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真实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一方面它不能百分之百地按预定轨道行进,会生出一些意料之外,有意义或无意义,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事物、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另一方面,从教师设想,计划的教育过程到实际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或反应,教师不应该忽视或者嘲笑,而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保证学习策略的有效性。
学习策略主要包括理解和保持知识的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应用知识解题的问题表征策略、具体求解策略和思想总结阶段的反思策略,以及掌握知识过程中的自我监控等元认知策略。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科实际,通过分解练习和综合实践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六)课后作业和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课后练习是巩固与运用知识的环节,也是学生理解所学内容,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关于评价,新课标指出: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要激励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应该被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的新课标所倡导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比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应该以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学校学生的特点,并且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转换自己的行为,适应新课标的改革,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关键词: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定义是:它要求课堂教学行为能够体现学科价值取向和明确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目标,力求在课堂上构建完美的精神世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品质,促进学生推理能力、想象能力、抽象能力、创造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共同发展。因此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重要的。
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中外教学改革的共同理想。
有效的课堂教学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和实用主义哲学影响下的教学效能运动,它要求教师要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教育价值追求。它于20世纪末被介绍到我国。从那以后我国教育界人士积极呼吁教学改革,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新课程改革呼吁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使基础教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新课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和努力方向。
(三)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改变当前“高耗”“低能”教学现状的需要。
现在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学生学习难,教师教学难的现象。由于初中数学知识趋于抽象,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教师花很多心思备课将知识讲授给学生时,学生却难以理解的现象,所以在这种教学现状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容忽视。
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当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内容的有效性、语言的有效性、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教学交往的有效性、课后作业的有效性、课后教学评价的有效性等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时候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将学生的现状和科学的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做好课前准备。
首先要对教学对象有所了解,明确学生的基础情况,因材施教,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层次清晰、难易适度。其次,要优化教学实践管理,在教学时间的管理上,要使课堂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把握最佳时机优化教学过程;提供适度的信息,增加教学实践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其次,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一段自主学习的时间。最后,应把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与教学目标、内容等因素联系起来。
(二)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创造情境的目的主要有三点:一是调动感情;二是引出问题;三是诱发思考。创设数学情境能促进学生产生惊异和欣喜的心理氛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求知欲,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例如讲九年级《随机事件》,通过央视热播的动画片《大英雄狄青》,给学生讲解这位宋朝名将抛掷百枚钱币鼓士气,从而顺利征讨侬智高,大获全胜,平定了邕州的故事。接着又设问:听完故事是不是还为狄青捏着把汗?狄青真的有把握100枚铜币全朝上吗?这个情境的创设及内容都比较新颖。学生听完后,迫切想了解狄青会赢的原因。
(三)研究有效地学习方式。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有其特有的结构特点,有些知识是统一规定的,这些知识的学习还应以接受学习为主,需要教师的讲解或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而获得。但是数学学习也不是单纯的“灌输”式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和逻辑也需要学生的探究式学习。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更要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可以采取小组教学的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让每个学生明确讨论的内容、要求之后,便可采取小组学习的形式,开展组间交流,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肖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后,你和我仍然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个人将会有两种思想。”小组学习探究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学习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数学问题的方法。
(四)提高师生课堂上友好互动的有效性。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真实的教育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一方面它不能百分之百地按预定轨道行进,会生出一些意料之外,有意义或无意义,重要或不重要的新事物、新情境、新思维和新方法。另一方面,从教师设想,计划的教育过程到实际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转化和生成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对学生任何正确的反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如微笑、点头、重复和阐述学生的正确答案;对学生的错误回答或反应,教师不应该忽视或者嘲笑,而应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保证学习策略的有效性。
学习策略主要包括理解和保持知识的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应用知识解题的问题表征策略、具体求解策略和思想总结阶段的反思策略,以及掌握知识过程中的自我监控等元认知策略。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科实际,通过分解练习和综合实践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六)课后作业和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课后练习是巩固与运用知识的环节,也是学生理解所学内容,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关于评价,新课标指出: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要激励学生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应该被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思考,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的新课标所倡导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比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应该以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学校学生的特点,并且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转换自己的行为,适应新课标的改革,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得到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