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黏膜病变58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410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胃黏膜病变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方法:对2006年7月~2008年7月间的58例急性胃黏膜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急性胃黏膜病变与年龄、性别、饮食习惯、服用药物、原发病密切相关。结论:重视预防对于减少急性胃黏膜病变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急性 胃黏膜病变 病因 机制 防治
  
  資料与方法
  2006年7月~2008年7月门急诊或住院的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且经胃镜检查同时大部分行组织活检,以及行B超(肝、胆、脾、胰)等排除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胆道出血等其他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后,共58例。男女比为5∶1。
  内镜表现:直视下以胃黏膜上皮下出血及扁平的或凹陷的胃黏膜糜烂、溃疡为特点,一般仅为黏膜出血、糜烂或浅表溃疡,不侵犯肌层。
  
  结 果
  急性胃黏膜病变中,男、女患病的比为5∶1;而年龄段的患病率为:14~17岁占16.77%,18~35岁占29.39%,36~55岁占25.45%,56~65岁占16.71%,66岁以上占11.67%;在病因方面:饮酒、食用刺激性食物或药物占患病率的44.58%,原发病占患病率的55.42%,可见急性胃黏膜病变与年龄、性别、饮食习惯服用药物及原发病有密切关系。
  
  讨 论
  目前公认的确诊急性胃黏膜病变早期方法就是内镜检查,应尽早进行,提高阳性率和活动出血率,否则等黏膜修复,病灶愈合则内镜检查则为阴性。对损伤表浅的急性胃黏膜病变,X线钡餐检查难以发现,所以对糜烂或浅表性溃疡出血检出率较低,而放射性核素检查显像及选择性动脉造影虽可确定出血部位,但又不宜常规检查。本组的58例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均在出血12~48小时内胃镜确诊,大部分行组织活检,同时行B超检查(肝、胆、脾、胰),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因此可见,内镜是对急性胃黏膜病变检查最安全、可靠、经济实惠的方法,特别对早期该病的诊断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防治原则:除去病因,本组58例,男、女比为5∶1。提示可能与男、女性别有关,如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引起急性脑血管病,此病男性远高于女性,所以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非常重要。它能减少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而并发的急性胃黏膜病变。同时也应积极提倡合理饮食,如高血压、高血脂病人应低盐、低脂饮食,合理锻炼,劳逸结合也会减少此病发生。资料显示病前有大量饮酒史,食用刺激性食物及服用药物史占患病率的44.58%,原发病占患病率的55.42%,结合男、女比为5∶1可知这与男性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如大量饮酒、暴饮暴食,所以提倡戒酒、戒烟及合理饮食,对该病防治有着积极指导意义。提倡合理用药,提倡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它对于减少药物引起急性胃黏膜病变有着重要作用。卧床休息。对于出血量较多的病人应给予静脉补液(如平衡盐),输入失血量的2~3倍,输氧、止血(安络血、维生素K、6-氨基己酸止血敏),口服去甲肾上腺素8mg加入冷盐水100~200ml口服或鼻饲,每4~6小时 1次,用药后一般不影响血压,但对老年人或有明显动脉硬化者应慎用。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抑制胃壁细胞H+-K+-ATP酶,减少胃酸分泌,促进糜烂或溃疡的愈合。
  
  参考文献
  1 邝贺龄.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90-291.
  2 徐学康.内科程序诊断.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05.
  3 戴自英.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301-1350.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观察凯时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及对照组(24例),治疗组予奥扎格雷+凯时,对照组予丹参+脉络宁。结果:治疗组痊愈、显著好转、好转、无效分别为9、8、6、1例,总有效率95.8%;对照组分别为5、4、9、6例,总有效率75%(P0.05)。  治疗方法:治疗组予奥扎格雷80mg(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联合凯时10μg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异常和血清心肌酶升高时的原因与治疗方法。方法:收集国内报道的心电图具有急性心肌梗死(AMI)样图形改变及血清心肌酶升高的24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异常和心肌酶升高与急性心肌梗死非常相似,临床易造成误诊,影响治疗。结论:动态分析心电图演变情况十分重要,冠脉造影对两者鉴别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酶 心肌梗死
期刊
永久起搏器植入作为常见的治疗手段,其操作并不难。但是在人体内置入了组织相容性的异物,一旦出现并发症,处理起来较为困难。并发症的出现与操作者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术密切相关,笔者分析我院近3年采用头臂静脉切开和穿刺琐骨下静脉相结合植入75例永久起搏器出现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以及采取的防治措施。    资料与方法  2005~2007年12月因缓慢性心失常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75例,其中男54例,女21例;年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CABG)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07年10月36例冠心病患者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本组病例除1例死亡(病死率1.4%)外,其余全部治愈。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明显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住院时间,在无明显禁忌征的情况下,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资料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1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接受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治疗组同时接受心理康复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各种心理障碍得到明显改善,疗效评定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同时施以药物治疗、功能康复和心理治疗,对加速患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 脑卒中 心理治疗 生活满意指数    资料与方法  2001年9月~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降纤酶和阿司匹林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方法:对55例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应用降纤酶和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降纤酶和阿司匹林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后TIA停止时间短于单用其中一种药物(P<0.05)。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降纤酶和阿司匹林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比
期刊
关键词 脑供血不足 诊断标准 年龄可逆性 一级预防    资料与方法  2004年10月~2006年10月我院93例病人均符合脑供血不足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52例,女41例;发病年龄40~45岁20例,45~60岁34例,60岁以上39例;临床病程3~20年。  临床表现:反复出现头晕、头痛的症状,并有心烦、耳鸣、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情况发生。近2/3患者有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提高其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总结7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治疗结果和预后。  关键词 慢性硬膜下血肿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慢性硬膜下血肿72例,男52例,女20例,最大年龄78岁,平均62岁,50岁以上占64%;单侧血肿60例,双侧血肿12例,有15例患者开始为硬膜下积液,以后演变为慢性硬膜
期刊
摘 要 目的:提高老年人肺部感染认识及诊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老年人肺部感染106例。结果:老年人肺部感染症状多不典型,体征无特异性,部分病人以非呼吸道症状为首发表现,X线表现多为小片状或条状阴影,外周血象白细胞升高不明显,易误诊、漏诊,易合并真菌二重感染,治疗应早期积极抗感染,同时注意综合治疗。结论:老年人肺部感染易误诊、漏诊,X线检查仍是诊断的重要依据。早期积极抗感染同时综合治疗,病情控制后
期刊
关键词 老年结核性脑膜炎 诊断 治疗    临床资料  1998~2006年收治的18例老年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均符合《临床神经病学》诊断标准[1],男12例,女6例,年龄65~83岁,平均67.3±3岁,均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有10例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其中继发性肺结核4例,陈旧性肺结核2例,2型糖尿病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例,肺心病3例,高血压病5例,冠心病4例,脑梗死2例。  临床表现:低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