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井下作业单位作为油田高危行业,具有野外露天连续作业,工序复杂,井控责任重等特点,紧紧围绕“我能安全”、“两树两争”主题活动,牢固树立“生命最为珍贵,安全高于一切”的理念,积极探索HSE监督管理的有效模式,充分调动各级HSE监管人员的积极性,细化责任落实,强化源头、直接作业环节、重要风险因素的全面监管,加大对HSE管理工作的考核力度,不断提升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的执行力。为“安全发展,清洁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实现HSE管理“无事故、无严重违章、无环境污染”工作目标。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重创新,强意识,HSE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
创新是HSE管理的不竭的动力。单位党委、行政班子全体人员,高度重视HSE管理创新工作。从六个方面探索HSE管理创新工作。
1.1、探索创新强化“安全第一”的思想和安全理念
作为原油上产主力军,HSE风险管理的要害单位,领导层首先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无论开展各种活动,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领导层始终把HSE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把最精干的力量充实到HSE监管岗位,为真正体现“安全第一”,把由副队长主管安全改为正职队长主管安全,在职务职责上实现根本转换,各基层队班组也配置专兼职HSE监督员,各级领导“把开会时首先讲安全,安排工作首先安排安全,考核工作首先考核安全,晋级提拔首先考察安全业绩”的四先管理作为重要的头等工作去落实,“安全第一”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落实。
1.2、探索实施月度HSE例会开到现场
以往HSE例会都是“听会”模式,效果不理想。针对此情况,2012年以来通过随机抽签方式,把HSE例会开到现场,通过查、看、问、考等解剖形式,检查基层队HSE各项活动宣贯情况,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各项标准执行到位情况,以检验基层队的HSE真实水平。
1.3、探索实施不同作业区域施工队伍“互检、互学”检查模式
过去大检查,主管队长全体参加,表面轰轰烈烈,检查效果不理想,作业区经过调研论证,反复征求基层队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矿区之间队伍“互查、互学”检查模式,既解决了现场检查抹不开情面的问题,又达到了通过检查互相提高、互相学习的目的。
1.4、探索实施“442”考核模式(日常检查占40%、大检查、专项检查占40%、夜间机关夜查占20%)
以往考核重在白天,日常检查及每月一次安全大检查,夜间检查由于各种原因未列入考核。而大部分工作量都是夜间施工,安全管理的盲点也集中在夜间,为此作业区领导层痛下决心,领导带队,机关值班人员参与、定期组织专项安全检查等手段进行夜查,经过近半年的实践,基层队普遍反映较好。
1.5、探索实施现场风险提示卡及“红袖章安全员”管理模式
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重点在基层,关键在岗位。为进一步加强风险辨识,作业区安监部门制定了风险提示卡,选聘了红袖章安全员。要求基层队值班干部交接班期间带头识别风险、向员工告知风险。给基层队值班干部增加了责任与压力,实现了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风险辨识的有效沟通。红袖章安全员的选用打破了过去安全工作只有班长负责的局面,使之人人都有担任安全监督员的机会,从而促进了班组讲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氛围。
1.6、探索实施隐患曝光制及挂牌制
将每天检查出的问题以图片形式,在下午值班干部例会、次日机关晨会上曝光点评,问题较多的队机关承包人员、主管队长晨会做检查,现场管理好的及时召开正面现场会,抓好正面典型的引导作用。今年以来有6名主管队长因安全管理存在较多、重大隐患或现场标准化管理水平低在晨会做检查,有3名基层队主管队长做先进经验介绍。以各基层单位的HSE事故、日常HSE管理及作业区HSE监督检查情况为主要考核依据,实行月度授旗、季度挂牌管理,每月从事故控制、管理指标、综合工作、专项工作、现场管理等六个方面,对各基层队实行全面的HSE量化考核。每季度评选出HSE先进单位、合格单位、不合格单位,并分别挂红、黄、黑牌。切实做到重点单位不放过,关键问题不放过。上半年有两个基层队挂黄牌、对两个基层队进行了解剖式检查。正是由于管理思路的大胆探索与创新,在基层队干部中引起了较大震撼,有效地促进了作业区HSE管理水平的提升。
2、抓源头,控重点,安全监管全覆盖
作业区始终把安全监管工作的立足点,放在预防管理及重要风险治理上,同时而不是被动地应付事故,等到付出生命代价、有了血的教训之后再去改进工作。主要做好四个强化。①强化员工素质培训。②强化作业区标准化操作示范班活动向纵深发展。③强化“两特”管理及重点工作的监控。④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五是强化各项HSE活动开展情况的落实。
3、落实责任,全员的HSE责任更加清晰
3.1、推行“五责制”
为更好地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引进、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HSE管理要求,作业区HSE委员会根据领导分工及生产运行特点划分了现场安全、井控责任区;现场生产、环保责任区;生产后勤责任区;生活后勤责任区;新技术推广责任区五个责任区,并对每个责任区的HSE职责进一步细分。确保HSE工作职责切实落实到位。
3.2、推行重要风险因素负责制
日常做到重大隐患要胸中有数,重大问题要亲自抓。作业区根据隐患识别及评价,发布了作业区21项重要风险因素,作业区、各基层队根据重要风险因素拿出了治理方案且责任到人。
3.3、推行“五区两线”制
根据作业现场和岗位特点,制定了《精细作业现场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对作业现场“五区两线”的标准化管理制定了统一标准,对各岗位的HSE职责进行了重新修订,确定了137个隐患排查点,并将其全部分解到司钻、资料岗、井口岗、场地岗4个岗位中,责任落实到人。
3.4、加强考核,提升执行力
作业区主管领导每月组织HSE委员会成员对五大路排查小组从隐患排查组织、隐患排查、隐患治理效果三方面进行讲评考核,对工作不主动、隐患排查不彻底的小组进行点名批评。对造成严重后果的按作业区HSE问责制处理;每月对HSE观察人员进行抽查,对弄虚作假、不认真履行职责的管理人员,月底通报批评、处罚;每月作业区安全环保组根据作业区HSE考核细则对基层队进行综合排名,对前三名实行奖励,后三名进行处罚,月度会做检查。连续三个月倒数后三名的基层队主管通报批评,降职处理;对于现场隐患排查治理较好的班组及个人,通过基层队推荐,作业区集中抽查、考核的形式进行排名表彰。
1、重创新,强意识,HSE监管水平进一步提升
创新是HSE管理的不竭的动力。单位党委、行政班子全体人员,高度重视HSE管理创新工作。从六个方面探索HSE管理创新工作。
1.1、探索创新强化“安全第一”的思想和安全理念
作为原油上产主力军,HSE风险管理的要害单位,领导层首先统一思想,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无论开展各种活动,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领导层始终把HSE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把最精干的力量充实到HSE监管岗位,为真正体现“安全第一”,把由副队长主管安全改为正职队长主管安全,在职务职责上实现根本转换,各基层队班组也配置专兼职HSE监督员,各级领导“把开会时首先讲安全,安排工作首先安排安全,考核工作首先考核安全,晋级提拔首先考察安全业绩”的四先管理作为重要的头等工作去落实,“安全第一”得到了实实在在的落实。
1.2、探索实施月度HSE例会开到现场
以往HSE例会都是“听会”模式,效果不理想。针对此情况,2012年以来通过随机抽签方式,把HSE例会开到现场,通过查、看、问、考等解剖形式,检查基层队HSE各项活动宣贯情况,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各项标准执行到位情况,以检验基层队的HSE真实水平。
1.3、探索实施不同作业区域施工队伍“互检、互学”检查模式
过去大检查,主管队长全体参加,表面轰轰烈烈,检查效果不理想,作业区经过调研论证,反复征求基层队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矿区之间队伍“互查、互学”检查模式,既解决了现场检查抹不开情面的问题,又达到了通过检查互相提高、互相学习的目的。
1.4、探索实施“442”考核模式(日常检查占40%、大检查、专项检查占40%、夜间机关夜查占20%)
以往考核重在白天,日常检查及每月一次安全大检查,夜间检查由于各种原因未列入考核。而大部分工作量都是夜间施工,安全管理的盲点也集中在夜间,为此作业区领导层痛下决心,领导带队,机关值班人员参与、定期组织专项安全检查等手段进行夜查,经过近半年的实践,基层队普遍反映较好。
1.5、探索实施现场风险提示卡及“红袖章安全员”管理模式
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重点在基层,关键在岗位。为进一步加强风险辨识,作业区安监部门制定了风险提示卡,选聘了红袖章安全员。要求基层队值班干部交接班期间带头识别风险、向员工告知风险。给基层队值班干部增加了责任与压力,实现了管理层与操作层之间风险辨识的有效沟通。红袖章安全员的选用打破了过去安全工作只有班长负责的局面,使之人人都有担任安全监督员的机会,从而促进了班组讲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氛围。
1.6、探索实施隐患曝光制及挂牌制
将每天检查出的问题以图片形式,在下午值班干部例会、次日机关晨会上曝光点评,问题较多的队机关承包人员、主管队长晨会做检查,现场管理好的及时召开正面现场会,抓好正面典型的引导作用。今年以来有6名主管队长因安全管理存在较多、重大隐患或现场标准化管理水平低在晨会做检查,有3名基层队主管队长做先进经验介绍。以各基层单位的HSE事故、日常HSE管理及作业区HSE监督检查情况为主要考核依据,实行月度授旗、季度挂牌管理,每月从事故控制、管理指标、综合工作、专项工作、现场管理等六个方面,对各基层队实行全面的HSE量化考核。每季度评选出HSE先进单位、合格单位、不合格单位,并分别挂红、黄、黑牌。切实做到重点单位不放过,关键问题不放过。上半年有两个基层队挂黄牌、对两个基层队进行了解剖式检查。正是由于管理思路的大胆探索与创新,在基层队干部中引起了较大震撼,有效地促进了作业区HSE管理水平的提升。
2、抓源头,控重点,安全监管全覆盖
作业区始终把安全监管工作的立足点,放在预防管理及重要风险治理上,同时而不是被动地应付事故,等到付出生命代价、有了血的教训之后再去改进工作。主要做好四个强化。①强化员工素质培训。②强化作业区标准化操作示范班活动向纵深发展。③强化“两特”管理及重点工作的监控。④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五是强化各项HSE活动开展情况的落实。
3、落实责任,全员的HSE责任更加清晰
3.1、推行“五责制”
为更好地落实“谁主管、谁负责,谁引进、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HSE管理要求,作业区HSE委员会根据领导分工及生产运行特点划分了现场安全、井控责任区;现场生产、环保责任区;生产后勤责任区;生活后勤责任区;新技术推广责任区五个责任区,并对每个责任区的HSE职责进一步细分。确保HSE工作职责切实落实到位。
3.2、推行重要风险因素负责制
日常做到重大隐患要胸中有数,重大问题要亲自抓。作业区根据隐患识别及评价,发布了作业区21项重要风险因素,作业区、各基层队根据重要风险因素拿出了治理方案且责任到人。
3.3、推行“五区两线”制
根据作业现场和岗位特点,制定了《精细作业现场标准化管理实施方案》,对作业现场“五区两线”的标准化管理制定了统一标准,对各岗位的HSE职责进行了重新修订,确定了137个隐患排查点,并将其全部分解到司钻、资料岗、井口岗、场地岗4个岗位中,责任落实到人。
3.4、加强考核,提升执行力
作业区主管领导每月组织HSE委员会成员对五大路排查小组从隐患排查组织、隐患排查、隐患治理效果三方面进行讲评考核,对工作不主动、隐患排查不彻底的小组进行点名批评。对造成严重后果的按作业区HSE问责制处理;每月对HSE观察人员进行抽查,对弄虚作假、不认真履行职责的管理人员,月底通报批评、处罚;每月作业区安全环保组根据作业区HSE考核细则对基层队进行综合排名,对前三名实行奖励,后三名进行处罚,月度会做检查。连续三个月倒数后三名的基层队主管通报批评,降职处理;对于现场隐患排查治理较好的班组及个人,通过基层队推荐,作业区集中抽查、考核的形式进行排名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