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是一种传承祖国古代灿烂文化的载体.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初中课本上所选的古诗文占教材的三分之一左右。学习文言文.可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培养语感和思维,提升精神品格。但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简直是“天书”,深奥难懂,佶屈聱牙,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但文言文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不能不教,学生不能不学。针对上述情况,我在教学中作了如下一些尝试,效果挺不错。
一、激发兴趣,以“读”为先
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乃为启蒙,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要学好文言文,必须把“读”字放在首位。读法有多种,默读、吟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不一而足,但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朗读和齐读是必不可少的。如蒲松龄的《狼》中有句话,学生极易误读为“其一犬/坐于前”。那么“犬”义为本义“狗”,学生发现这样理解竟与文义矛盾。深究其文中义为“像狗一样”,怎么读?应为“其一/犬坐于前”。由此明确第一种依据为意群。但学生读《桃花源记》第二段开头时作“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可是按意读却应为,“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孰是孰非?对比着读.前者更顺口,怎么办?教师明确第二种依据,在不改变文义前提下可依音节而划分,以保证音韵和谐,所以四字句常可断为2—2。至此,学生阅读新文本时。该怎么做,做到什么样子,就心中有数,自然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正如新课程理念中提倡的“应尽力推动学生自发‘卷入’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学生必须具备‘卷入’之后的深水平加工所需的必要知识基础。”读多了,要求背诵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其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二、联系实际,以“换”为媒
基于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同宗同源的关系,我引导学生归纳出揣摩词义的方法是要么组词。要么换字,先组词后换字。即利用学生已有的现代汉语的知识积累进行组词,再根据语境选用恰当义项。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确实,这种方法收效明显。如《童趣》中天真的“我”曾对癞虾蟆“鞭数十”,“鞭”字可组词为:鞭子,鞭打,鞭策。结合上下文,不难判断,这里是指具体动作,应选其动词义项,流畅表达为:用鞭子打。也即所谓词类活用。此文中另有句“余忆童稚时”,其中“余”字可组词为:剩余、多余、空余,但都不通,只能换词为代词“我”。此外应当注意的问题是,由于学生文言文阅读经验毕竟均有限,他们遇到长句、旬首词或句中多个词卡壳时难免感到畏惧.误以为自己对整个句子束手无策.因而放弃探究。此时教师要努力帮助他们重拾自信,找到突破口。通常不管什么句子.其中总有词语可以简易的组词法揣明其义。所以他遇到的困难不如想像的那么大。同时,在此前提下,化难为简,由易到难,逐步揣摩难点词义。这样,走一步、推进一步,各个击破,终究会取得成功。
三、敢于放手,以“动”为主
文言文教学方法应贯穿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才能使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及自主学习全面和谐地统一起来。一是质疑问难,疏通全文。宋代张载说:“学贵善疑”、“学则必疑”.孔子也主张“每事问”,鉴于此.笔者设计了广泛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决他们顶习中的“疑”与“问”。首先在固定的学习小组里互帮互助,就词句义提出、解决预习中的疑问。教师巡视各组,了解学情。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可派代表当班提出.全班同学帮忙。教师相机点拔。这样,一般能解答大部分问题,极少数问题,虽然不能解决,但已具备孔子所说的老师启发的最佳机会.堪称是“愤而启,悱而发”。整个教学过程推动学生不知不觉地“卷入”学生任务中。其中的成就又激励了学生再度学习的内在动机。二是积累文言词汇的基本用法。对于预习中在文言词汇常见现象上的发现成果,各组派代表汇报,然后课件显示教师归纳的内容,接着师生互动明确词义。此外,教师可根据学情适当设计练习,及时反馈矫正。这些作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四、综合比较,以“用”为根
学习文言文难,表现在诸多方面,如实词方面,有一词多义、古今异词、通假字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比较归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如《岳阳楼记》中有两个句子出现到“或”字,即“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这两个“或”词义各不相同,前者是“有时”的意思,后者是“或许”的意思。再联系《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中的“或”与前两种意思又不同,是“有的人”的意思。這样加以综合,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做成笔记,便于复习。我在教学中,只要碰到此类情况,决不放过。至于古今异义词,则把古义和今义加以对照、比较,加深印象。通假字则列成表格,分读音、通什么字、意义三格加强记忆。背诵新《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把文言文的背诵提到了突出的位置。文言文很少用于口语,说起来拗口,要达到用文言文流利而又准确地表情达意,就必须强化文言文的背诵。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背诵指导,让他们熟读精背默记在心,最终完成语言积累,达到情感熏陶。要求背诵的古诗文一定要背诵,并且要当堂练习背诵。学习者要掌握文言文的背诵技巧及方法,背诵的常见方法有抓关键词背诵法、画面背诵法、写作顺序法、线索背诵法等。重要的名言警句要消融在脑海里,达到“烂记于心、熟念于口、常写与手”的境界。背诵要按时完成!
总之,为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好文言文,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更用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是一个师生的双边活动,只有教师与学生互相配合,才能圆满地完成初中文言文的教学任务。
以上介绍的这种方法,好似文言文教学大海沙滩上的贝壳,难免有它的不足之处,“路漫漫其修远兮”,笔者愿与诸位同仁继续“上下求索”。
一、激发兴趣,以“读”为先
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乃为启蒙,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要学好文言文,必须把“读”字放在首位。读法有多种,默读、吟读、诵读、个人读、集体读,不一而足,但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学生的朗读和齐读是必不可少的。如蒲松龄的《狼》中有句话,学生极易误读为“其一犬/坐于前”。那么“犬”义为本义“狗”,学生发现这样理解竟与文义矛盾。深究其文中义为“像狗一样”,怎么读?应为“其一/犬坐于前”。由此明确第一种依据为意群。但学生读《桃花源记》第二段开头时作“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可是按意读却应为,“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孰是孰非?对比着读.前者更顺口,怎么办?教师明确第二种依据,在不改变文义前提下可依音节而划分,以保证音韵和谐,所以四字句常可断为2—2。至此,学生阅读新文本时。该怎么做,做到什么样子,就心中有数,自然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正如新课程理念中提倡的“应尽力推动学生自发‘卷入’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学生必须具备‘卷入’之后的深水平加工所需的必要知识基础。”读多了,要求背诵就水到渠成,且能理解。其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二、联系实际,以“换”为媒
基于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同宗同源的关系,我引导学生归纳出揣摩词义的方法是要么组词。要么换字,先组词后换字。即利用学生已有的现代汉语的知识积累进行组词,再根据语境选用恰当义项。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确实,这种方法收效明显。如《童趣》中天真的“我”曾对癞虾蟆“鞭数十”,“鞭”字可组词为:鞭子,鞭打,鞭策。结合上下文,不难判断,这里是指具体动作,应选其动词义项,流畅表达为:用鞭子打。也即所谓词类活用。此文中另有句“余忆童稚时”,其中“余”字可组词为:剩余、多余、空余,但都不通,只能换词为代词“我”。此外应当注意的问题是,由于学生文言文阅读经验毕竟均有限,他们遇到长句、旬首词或句中多个词卡壳时难免感到畏惧.误以为自己对整个句子束手无策.因而放弃探究。此时教师要努力帮助他们重拾自信,找到突破口。通常不管什么句子.其中总有词语可以简易的组词法揣明其义。所以他遇到的困难不如想像的那么大。同时,在此前提下,化难为简,由易到难,逐步揣摩难点词义。这样,走一步、推进一步,各个击破,终究会取得成功。
三、敢于放手,以“动”为主
文言文教学方法应贯穿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才能使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及自主学习全面和谐地统一起来。一是质疑问难,疏通全文。宋代张载说:“学贵善疑”、“学则必疑”.孔子也主张“每事问”,鉴于此.笔者设计了广泛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解决他们顶习中的“疑”与“问”。首先在固定的学习小组里互帮互助,就词句义提出、解决预习中的疑问。教师巡视各组,了解学情。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可派代表当班提出.全班同学帮忙。教师相机点拔。这样,一般能解答大部分问题,极少数问题,虽然不能解决,但已具备孔子所说的老师启发的最佳机会.堪称是“愤而启,悱而发”。整个教学过程推动学生不知不觉地“卷入”学生任务中。其中的成就又激励了学生再度学习的内在动机。二是积累文言词汇的基本用法。对于预习中在文言词汇常见现象上的发现成果,各组派代表汇报,然后课件显示教师归纳的内容,接着师生互动明确词义。此外,教师可根据学情适当设计练习,及时反馈矫正。这些作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四、综合比较,以“用”为根
学习文言文难,表现在诸多方面,如实词方面,有一词多义、古今异词、通假字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比较归类,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如《岳阳楼记》中有两个句子出现到“或”字,即“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这两个“或”词义各不相同,前者是“有时”的意思,后者是“或许”的意思。再联系《陈涉世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中的“或”与前两种意思又不同,是“有的人”的意思。這样加以综合,使学生能一目了然,做成笔记,便于复习。我在教学中,只要碰到此类情况,决不放过。至于古今异义词,则把古义和今义加以对照、比较,加深印象。通假字则列成表格,分读音、通什么字、意义三格加强记忆。背诵新《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把文言文的背诵提到了突出的位置。文言文很少用于口语,说起来拗口,要达到用文言文流利而又准确地表情达意,就必须强化文言文的背诵。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背诵指导,让他们熟读精背默记在心,最终完成语言积累,达到情感熏陶。要求背诵的古诗文一定要背诵,并且要当堂练习背诵。学习者要掌握文言文的背诵技巧及方法,背诵的常见方法有抓关键词背诵法、画面背诵法、写作顺序法、线索背诵法等。重要的名言警句要消融在脑海里,达到“烂记于心、熟念于口、常写与手”的境界。背诵要按时完成!
总之,为了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好文言文,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更用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是一个师生的双边活动,只有教师与学生互相配合,才能圆满地完成初中文言文的教学任务。
以上介绍的这种方法,好似文言文教学大海沙滩上的贝壳,难免有它的不足之处,“路漫漫其修远兮”,笔者愿与诸位同仁继续“上下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