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以高中现行版本历史教科书必修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专题为例,对其相关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比较概括出本专题编写总体特点并提出教学实施的建议。编写总体特点分别从本专题结构设计、教学内容、辅助系统上进行了总结;教学实施建议从教科书修订与教师教学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历史教科书;专题比较;评价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0-0053-01
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历史课程标准)正式出台,根据课标要求,2004年人民教育版、人民版、岳麓版的新教科书获得了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现行版本的教科书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上都与统编教材有很大的不同,各有各的特色。
一、现行版本本专题编写特点
(一)人教版的特点
l、结构:在严格遵照课标要求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创新,把本专题放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后面,而且单独设一专题,便于学生归纳影响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从单元结构到课文结构再到辅助系统,体系比较完整,并日益趋向“学本”化。设有相关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主题明确,便于活动的开展,其中的史学指导是一大优点。不足之一是缺少单元小结。2、教学内容:严格依据课标的要求编排,能联系现实,简洁明了,叙述比较准确,历史评价客观。文字叙述简单概括,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不足之处:史实叙述太概括,习俗部分介绍相对少。3、辅助系统: 单元引导有学习建议,课后有本课要旨,使教科书利教利学。“学思之窗”穿插于正文便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课后习题的设置多从课标的理念出发,既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又设置了一些探究性题目,便于对学生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培养。
(二)人民版的特点
1.结构:严格按照课标要求编排,把本专题单独设专题。导言与单元小结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学习过程,导言设学习建议,单元小结设“问题研讨”和“收获与存疑”两个栏目,注重从三维目标角度考查学生学习情况,教材“学本”化趋向更明显。设活动课(《对社区居民生活方式变迁的调查》),通过学生亲身调查,培养其观察问题、把握问题的能力。2、教学内容:基本上按照课标要求编写,联系现实,简单明了,有一定广度。子目标题新颖,突出主题,注意引用最新研究成果。对历史史实叙述进行了一定的整合。3、辅助系统:课文设置适合的栏目(课前提要、学习思考、资料卡片、知识链接)于页边和课后,便于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与巩固。课后习题既注重考查学生基本知识掌握程度,又重视学生阅读和概括能力培养,不过材料分析题偏难,也没有突出重点。
(三)岳麓版的特点
1.结构:把知识分编在两个单元中,且放在世界史之后,这是一大创新,便于学生归纳影响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但时间跨度大,学生不容易掌握。设置活动课(《调查改革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通过学生调查活动,培养其观察问题、把握问题的能力。不足之一:缺少单元小结。2、教学内容:对知识进行了大的整合,并拓展了部分知识,如第21课,增加了从数据看沧桑巨变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两子目,范围广而深度大。选取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新颖的观点。有大量阅读文,对知识进行补充说明,但容量过多,容易加重学生负担。3、辅助系统: 单元导语介绍了单元历史线索和背景,有不少专业术语。设有课文提要、阅读文、“知识链接”等栏目,史料丰富、文字较多。课后练习,自我测评题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突出课标要求,但解析与探究题难度大,学生完成起来较困难。
二、教科书修订及教学实施建议
如上所述,现行版本对本专题的编写各具特色。根据以上特色,作者对教科书的修订与教学实施上,提出如下建议:
(一)教科书方面
1.结构体系:可以从知识的内在联系出发,进行系统合理编排,不必严格按照课标要求。就整个单元来说,除教学课文外,应有单元导语、单元小结,要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如人民版有启发性的课前导语(课前提示),如人教版有课后小结。2、教学内容:一方面应加大社会生活史内容,因为长期以来,教科书主要以政治史和经济史为主,附带一点科技史和思想史,很少有社会生活史。另一方面,要符合课标要求,表述合理、突出重点,不能因教科书的多样化,而对同一史实表述相差太远。建议扩充习俗部分,增加一点少数民族生活变迁史。3、辅助系统: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做到知识巩固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注重教科书“学本”化。建议增加相应的模块链接或单元链接。习题练习突出课标要求和对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
(二)教师方面
首先,认真研读课标
在新课改下,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来编写的,不同版本有自己对课标的理解和学术观点,因此呈现不同特点。所以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深刻领会理念,使其真正成为教学的指导思想。
其次,合理整合教学资源,搞好教学设计
对现行版本教科书都要有所了解,吸取各版本的优点,在教学中相互参考。要把教科书整合处理,对教科书使用过程中要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而不必严格按照教科书安排处理。同时还要注意收集和开发其它课程资源,根据教学情况提供给学生了解。
第三,加强对社会生活史的学习
社会生活史是历史学界新开拓的一个研究领域,近几年来历史学界对其特别关注,并把它与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联系起来,力图真正恢复历史的原貌。与历史研究成果相适应,实验教科书虽然对社会生活史的阐述增加了不少内容,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仍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许多老师没有系统学习,所以应加强对社会生活史的学习。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农业学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标(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李稚勇,王铎全编著.比较历史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3]课程教材研究所编.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3.
关键词:历史教科书;专题比较;评价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10-0053-01
2003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历史课程标准)正式出台,根据课标要求,2004年人民教育版、人民版、岳麓版的新教科书获得了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现行版本的教科书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上都与统编教材有很大的不同,各有各的特色。
一、现行版本本专题编写特点
(一)人教版的特点
l、结构:在严格遵照课标要求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创新,把本专题放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后面,而且单独设一专题,便于学生归纳影响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从单元结构到课文结构再到辅助系统,体系比较完整,并日益趋向“学本”化。设有相关探究活动课(《中国民生百年变迁》),主题明确,便于活动的开展,其中的史学指导是一大优点。不足之一是缺少单元小结。2、教学内容:严格依据课标的要求编排,能联系现实,简洁明了,叙述比较准确,历史评价客观。文字叙述简单概括,有利于减轻学生负担。不足之处:史实叙述太概括,习俗部分介绍相对少。3、辅助系统: 单元引导有学习建议,课后有本课要旨,使教科书利教利学。“学思之窗”穿插于正文便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课后习题的设置多从课标的理念出发,既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又设置了一些探究性题目,便于对学生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培养。
(二)人民版的特点
1.结构:严格按照课标要求编排,把本专题单独设专题。导言与单元小结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学习过程,导言设学习建议,单元小结设“问题研讨”和“收获与存疑”两个栏目,注重从三维目标角度考查学生学习情况,教材“学本”化趋向更明显。设活动课(《对社区居民生活方式变迁的调查》),通过学生亲身调查,培养其观察问题、把握问题的能力。2、教学内容:基本上按照课标要求编写,联系现实,简单明了,有一定广度。子目标题新颖,突出主题,注意引用最新研究成果。对历史史实叙述进行了一定的整合。3、辅助系统:课文设置适合的栏目(课前提要、学习思考、资料卡片、知识链接)于页边和课后,便于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与巩固。课后习题既注重考查学生基本知识掌握程度,又重视学生阅读和概括能力培养,不过材料分析题偏难,也没有突出重点。
(三)岳麓版的特点
1.结构:把知识分编在两个单元中,且放在世界史之后,这是一大创新,便于学生归纳影响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但时间跨度大,学生不容易掌握。设置活动课(《调查改革以来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通过学生调查活动,培养其观察问题、把握问题的能力。不足之一:缺少单元小结。2、教学内容:对知识进行了大的整合,并拓展了部分知识,如第21课,增加了从数据看沧桑巨变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两子目,范围广而深度大。选取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新颖的观点。有大量阅读文,对知识进行补充说明,但容量过多,容易加重学生负担。3、辅助系统: 单元导语介绍了单元历史线索和背景,有不少专业术语。设有课文提要、阅读文、“知识链接”等栏目,史料丰富、文字较多。课后练习,自我测评题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的程度,突出课标要求,但解析与探究题难度大,学生完成起来较困难。
二、教科书修订及教学实施建议
如上所述,现行版本对本专题的编写各具特色。根据以上特色,作者对教科书的修订与教学实施上,提出如下建议:
(一)教科书方面
1.结构体系:可以从知识的内在联系出发,进行系统合理编排,不必严格按照课标要求。就整个单元来说,除教学课文外,应有单元导语、单元小结,要形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如人民版有启发性的课前导语(课前提示),如人教版有课后小结。2、教学内容:一方面应加大社会生活史内容,因为长期以来,教科书主要以政治史和经济史为主,附带一点科技史和思想史,很少有社会生活史。另一方面,要符合课标要求,表述合理、突出重点,不能因教科书的多样化,而对同一史实表述相差太远。建议扩充习俗部分,增加一点少数民族生活变迁史。3、辅助系统:从新课程的理念出发,做到知识巩固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注重教科书“学本”化。建议增加相应的模块链接或单元链接。习题练习突出课标要求和对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
(二)教师方面
首先,认真研读课标
在新课改下,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来编写的,不同版本有自己对课标的理解和学术观点,因此呈现不同特点。所以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深刻领会理念,使其真正成为教学的指导思想。
其次,合理整合教学资源,搞好教学设计
对现行版本教科书都要有所了解,吸取各版本的优点,在教学中相互参考。要把教科书整合处理,对教科书使用过程中要形成自己的教学设计,而不必严格按照教科书安排处理。同时还要注意收集和开发其它课程资源,根据教学情况提供给学生了解。
第三,加强对社会生活史的学习
社会生活史是历史学界新开拓的一个研究领域,近几年来历史学界对其特别关注,并把它与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联系起来,力图真正恢复历史的原貌。与历史研究成果相适应,实验教科书虽然对社会生活史的阐述增加了不少内容,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仍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许多老师没有系统学习,所以应加强对社会生活史的学习。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农业学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标(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李稚勇,王铎全编著.比较历史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3]课程教材研究所编.普通高中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2[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