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师生关系机械化、陌生化、功利化和自由化。为此,要营造教学相长的课堂氛围,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提升师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确立师生民主平等的角色地位。
【关键词】高校;师生关系;和谐
师生关系是教育界永恒的话题,它是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形成的特定的关系。师生关系是高校诸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是其他一切关系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优良的教风、学风,有利于营造民主、平等的大学氛围,有利于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对和谐师生关系的新理解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日常交往和教学等相互作用过程中结成的一种关系。和谐的师牛关系是在民主的氛围中形成的,是教师和学生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相互尊重、相互认可的民主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良性的、充满活力的关系,而不是一种冷漠的、封闭的、隔绝的关系,总体来讲.和谐师生关系分为两个方面:
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民主的师生关系,主要指师生在遵守社会主义法制和学校规章制度基础上,师生对教学活动、制度制定等各项事务都能够充分参与.双方的观点和意见都能够得到充分表达,教务公开等涉及学生的事务都应该是透明的。
2.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师生关系,从人格来说的,教师和学生双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具有等级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师生之间应该相瓦尊重.相互信任,不是依附关系。这里所说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平等,因为教师和学生在某些方面的职责范围是不同的,必将决定双方的主导方面的不同。
二、对宿迁学院师生关系问题的分析
在对担任六系辅导员的工作以及领导六系学生会工作的过程中,我对师生关系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系部交流、师生话谈的形式进行了科学总结,发现了我校师生关系几大问题。
1.师生关系的机械化
师生关系的机械化是指师生在教学过程的一种单向的被动的授受关系,而非双向的互动关系。师生关系表现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学生成为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压抑由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家长制观念根深蒂固,赋予了教师至高无上的家长式权威。目前高校的教学是一种冷冰冰的知识传授过程。课堂上教师缺乏激情,学生麻木漠然,毫无自主权。尤其在现代教育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的盛行,导致师生之间更多地表现为“人一机”对话关系,无论从自然环境还是心理上,师生关系越来越疏远。
2.师生关系的陌生化
师生关系的陌生化是指教师与学生仅仅是作为教学过程的必要条件而存在,而缺乏精神层面的交往。由于许多高校采取教室流动、合班上课制,一个教师通常面对几百个学生,这种状况自然减少了师生交往接触的机会。同时,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年度考核、评先评优、晋升职称的重要衡量指标,教师除了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无暇或不愿投入过多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一个学期结束后,教师很难叫出班内大部分学生的名字,很多学生也不知道任课教师的姓名,教师和学生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即使是学生关系最密切的辅导员老师,每天疲于应付日常事务,也很少和学生之间进行内心交流。因此,师生关系日益淡漠,形同陌路,甚至屡有“辱师”事件发生,
3.师生关系的功利化
师生关系的功利化是指师生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交往的目的,把师生问纯洁的交往变成了一种肮脏的交易,使师生关系沦为了金钱与利益关系。在教育日益充满功利性及高等教育经济功能增强的情形下,师生关系更多地打上了社会世俗的烙印,部分教师和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偏离正常轨道,出现了教师过多地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亲疏有别,把交往变成了交易。学生为了从个别教师那里获得功利和好处,千方百计地奉承迎合教师,使纯洁的师生关系染上了铜臭味。
4.师生关系的自由化
师生关系的自由化是指教师对学生没有严格要求,放松指导,学生对学习采取自由态度,造成师生间感情交流缺乏,情感淡化。大学相对中小学而言;其管理方式强调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但也容易造成师生之间各自为政,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一种认同,缺少一种深厚的感情基础,造成你教你的,我学我的,互不干涉。
三、对宿迁学院师生关系问题提升策略的分析
1.营造教学相长的课堂氛围
马克思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主体性的即能动的现实的交往关系,而不同于物之间的关系及人与物的关系;他主张去关注现实的人、当下人的实际生活、生存条件及其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反对抽象地去研究人的本质。这就启示我们,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把学生看成“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尊重学生的价值和尊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消除物化或异化现象,将学生作为有情感、有个性的“人”来看待。因此,教师要自觉摒弃“师尊生卑”的传统观念,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状况,自觉消解教师的话语霸权,充当“平等中的首席”,不断进行教学创新,探索新的教育艺术,鼓励学生积极发现,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进行师生互动。和谐的课堂氛围常常是良好师生关系最直接的体现。教学相长,离不开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主参与。
2.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者,乃为教养学生而设,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与学生,焉可无同情耶!同情谓何?即以学生之乐为乐,以学生之忧为忧;学生之休戚即我之休戚,学生之苦恼即我之苦恼是也。”教育是服务行业,高校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美、高雅、便利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学生提出的学习、生活上的问题切勿采取拖延、推诿的方式。在对待教师方面,高校的管理者要创造有利于教师工作和生活的良好条件,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劳动价值,有效地运用激励机制,创造一个和谐的教学和科研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工作潜力。同时,高校要改变旧的教师管理模式,将“以教学为中心”或“以科研为中心”转向“以育人为中心”,要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辅导员教师的工作。另外,高校要积极拓展师生交往的空间。师生交往不能只拘泥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利用其他渠道和手段,如鼓励教师开辟专门的信箱、网上邮箱和教师博客等,让学生对教学工作随时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教师对学生所传达的各种信息及时地做出积极的回应和激励。
3.确立师生民主平等的角色地位
师生民主平等是指师生双方在民主的氛围中,平等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双方均以主体人格的身份敞开彼此的内心世界,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和沟通。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获取知识的渠道呈多源化,年轻一代思维敏捷,在接受新事物方面比年长一代还有优势,这就可能出现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学习的现象即“文化反哺”现象。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师与学生是互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方地位是民主平等的,要主动关心爱护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特别是辅导员教师应该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努力增加交往的机会,加强情感的交流。近年来,许多高校尝试开展领导干部联系班级、党员教师联系学生宿舍等活动,学校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走进班级,走进学生,与学生促膝交谈,通过班会、座谈、课外实践活动等方式,对学生学习、思想、心理、就业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进一步拉近了师生之问的距离。
总之,对于宿迁学院师生关系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基层的辅导员,我们必须从每个细节把握,注意学生的心理、情绪、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的变化,以此来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化。
参考文献:
[1]卢晓中.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邱秀芳.高校教师职业枯竭状况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8(4).
[3]潘懋元.高等教育学讲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吉祥(1982—),男,江苏丹阳人,宿迁学院六系政治辅导员,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关键词】高校;师生关系;和谐
师生关系是教育界永恒的话题,它是在教育过程中,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教师与学生之间所形成的特定的关系。师生关系是高校诸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是其他一切关系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形成优良的教风、学风,有利于营造民主、平等的大学氛围,有利于激发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对和谐师生关系的新理解
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日常交往和教学等相互作用过程中结成的一种关系。和谐的师牛关系是在民主的氛围中形成的,是教师和学生建立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相互尊重、相互认可的民主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良性的、充满活力的关系,而不是一种冷漠的、封闭的、隔绝的关系,总体来讲.和谐师生关系分为两个方面:
1.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民主的师生关系,主要指师生在遵守社会主义法制和学校规章制度基础上,师生对教学活动、制度制定等各项事务都能够充分参与.双方的观点和意见都能够得到充分表达,教务公开等涉及学生的事务都应该是透明的。
2.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师生关系,从人格来说的,教师和学生双方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不具有等级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师生之间应该相瓦尊重.相互信任,不是依附关系。这里所说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并不是绝对的平等,因为教师和学生在某些方面的职责范围是不同的,必将决定双方的主导方面的不同。
二、对宿迁学院师生关系问题的分析
在对担任六系辅导员的工作以及领导六系学生会工作的过程中,我对师生关系的问题进行了思考,同时通过问卷调查、系部交流、师生话谈的形式进行了科学总结,发现了我校师生关系几大问题。
1.师生关系的机械化
师生关系的机械化是指师生在教学过程的一种单向的被动的授受关系,而非双向的互动关系。师生关系表现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学生成为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压抑由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家长制观念根深蒂固,赋予了教师至高无上的家长式权威。目前高校的教学是一种冷冰冰的知识传授过程。课堂上教师缺乏激情,学生麻木漠然,毫无自主权。尤其在现代教育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的盛行,导致师生之间更多地表现为“人一机”对话关系,无论从自然环境还是心理上,师生关系越来越疏远。
2.师生关系的陌生化
师生关系的陌生化是指教师与学生仅仅是作为教学过程的必要条件而存在,而缺乏精神层面的交往。由于许多高校采取教室流动、合班上课制,一个教师通常面对几百个学生,这种状况自然减少了师生交往接触的机会。同时,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师年度考核、评先评优、晋升职称的重要衡量指标,教师除了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无暇或不愿投入过多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一个学期结束后,教师很难叫出班内大部分学生的名字,很多学生也不知道任课教师的姓名,教师和学生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即使是学生关系最密切的辅导员老师,每天疲于应付日常事务,也很少和学生之间进行内心交流。因此,师生关系日益淡漠,形同陌路,甚至屡有“辱师”事件发生,
3.师生关系的功利化
师生关系的功利化是指师生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交往的目的,把师生问纯洁的交往变成了一种肮脏的交易,使师生关系沦为了金钱与利益关系。在教育日益充满功利性及高等教育经济功能增强的情形下,师生关系更多地打上了社会世俗的烙印,部分教师和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偏离正常轨道,出现了教师过多地追求经济利益的现象,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亲疏有别,把交往变成了交易。学生为了从个别教师那里获得功利和好处,千方百计地奉承迎合教师,使纯洁的师生关系染上了铜臭味。
4.师生关系的自由化
师生关系的自由化是指教师对学生没有严格要求,放松指导,学生对学习采取自由态度,造成师生间感情交流缺乏,情感淡化。大学相对中小学而言;其管理方式强调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但也容易造成师生之间各自为政,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一种认同,缺少一种深厚的感情基础,造成你教你的,我学我的,互不干涉。
三、对宿迁学院师生关系问题提升策略的分析
1.营造教学相长的课堂氛围
马克思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主体性的即能动的现实的交往关系,而不同于物之间的关系及人与物的关系;他主张去关注现实的人、当下人的实际生活、生存条件及其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反对抽象地去研究人的本质。这就启示我们,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把学生看成“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尊重学生的价值和尊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消除物化或异化现象,将学生作为有情感、有个性的“人”来看待。因此,教师要自觉摒弃“师尊生卑”的传统观念,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状况,自觉消解教师的话语霸权,充当“平等中的首席”,不断进行教学创新,探索新的教育艺术,鼓励学生积极发现,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进行师生互动。和谐的课堂氛围常常是良好师生关系最直接的体现。教学相长,离不开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主参与。
2.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育者,乃为教养学生而设,全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与学生,焉可无同情耶!同情谓何?即以学生之乐为乐,以学生之忧为忧;学生之休戚即我之休戚,学生之苦恼即我之苦恼是也。”教育是服务行业,高校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美、高雅、便利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学生提出的学习、生活上的问题切勿采取拖延、推诿的方式。在对待教师方面,高校的管理者要创造有利于教师工作和生活的良好条件,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劳动价值,有效地运用激励机制,创造一个和谐的教学和科研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工作潜力。同时,高校要改变旧的教师管理模式,将“以教学为中心”或“以科研为中心”转向“以育人为中心”,要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辅导员教师的工作。另外,高校要积极拓展师生交往的空间。师生交往不能只拘泥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利用其他渠道和手段,如鼓励教师开辟专门的信箱、网上邮箱和教师博客等,让学生对教学工作随时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教师对学生所传达的各种信息及时地做出积极的回应和激励。
3.确立师生民主平等的角色地位
师生民主平等是指师生双方在民主的氛围中,平等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双方均以主体人格的身份敞开彼此的内心世界,进行平等的对话、交流和沟通。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获取知识的渠道呈多源化,年轻一代思维敏捷,在接受新事物方面比年长一代还有优势,这就可能出现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学习的现象即“文化反哺”现象。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教师与学生是互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方地位是民主平等的,要主动关心爱护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特别是辅导员教师应该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努力增加交往的机会,加强情感的交流。近年来,许多高校尝试开展领导干部联系班级、党员教师联系学生宿舍等活动,学校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走进班级,走进学生,与学生促膝交谈,通过班会、座谈、课外实践活动等方式,对学生学习、思想、心理、就业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进一步拉近了师生之问的距离。
总之,对于宿迁学院师生关系的研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基层的辅导员,我们必须从每个细节把握,注意学生的心理、情绪、生活习惯、行为习惯的变化,以此来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化。
参考文献:
[1]卢晓中.高等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邱秀芳.高校教师职业枯竭状况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8(4).
[3]潘懋元.高等教育学讲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吉祥(1982—),男,江苏丹阳人,宿迁学院六系政治辅导员,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