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阅读教学 “朗读之桥”构建技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1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把小学语文的朗读巧妙地比喻成实现学生与作者心灵交接的桥梁,提出四种行之有效的语文朗读教学技巧与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构建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086-01
  九百多年前,苏轼就教给了我们学习语文的方法:“三分诗,七分读”。如今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才是让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从而实现学生与作者心灵交接的最佳“桥梁”。那么,语文课堂中如何搭建朗读这座“桥”呢?
  一、保证时间是朗读的前提
  众所周知,要建成一座坚固的桥,前提是保证有货真价实并且充足的材料。我们的朗读之“桥”,充足的朗读时间就是最实在的高段的不同阅读教学,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规定每节课的朗读时间,并自我监控达到程度。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在初步理解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通过评议,强化对朗读的激励功能、诊断功能和调节功能。时间哪儿挤?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朗读。说实在的,有的课文浅显易懂,语言平平,实在不必“循规蹈矩”在“分析”的漩涡里打转,“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久经考验的真理。如小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七月的天山》,课外语言优美,可以提醒学生大声朗读,跟随作者的文字游览美丽的天山,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二、理解内容是朗读的基础
  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课文中一些含义较深的文字内容,可以通过读来意会,从读的情况中最易看出读的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所读的文章。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叫做“美读”,“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在语文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其领悟文章内涵的能力必然会不断增强,通过朗读又可促进对文章的感悟品味。因此,教师应该精心选择朗读训练点,每次训练有个侧重点,锤锤敲打,锤锤有声。例如,小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的《鸟的天堂》,文中写到:“真是一株大树。”我请学生试读,提醒他们:“怎样才算正确地读?”结果,有的重音落在“真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我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株”,从而强调上文说的“许多株”、“两株”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学生对榕树之大体会也更深了。
  当然,朗读的形式是多样化的,我们也可以采取分角色朗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过程,科学合理地选择好每一环节读的形式,让它们各尽所能。
  三、创设情境是朗读的必要
  朗续训练,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要适当地创设情境,想方设法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创设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使朗续训练全面开花。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另外,低年级孩子的语感、朗读节奏都有待培养,孩子在朗读中出现的小错误,诸如很长一段漏个字、加个字什么的也是难免的。可有时孩子们的朗读错误百出,或是对朗读材料明显处理不当。好的老师应当善于巧妙、机智地诱导评价学生,做到引而不发。我在上《美丽的小路》,要求学生用读来表现小路的美丽。第一个学生读得不够好,我说:“你读得很响亮,可老师还没欣赏到美丽的小路呢!”第二个学生有进步了,我评道:“呀,这个,我看到美丽的小路啦!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多聪明的老师!特意把最能表现小路美丽的语句依着学生的样子重复朗读一次,像是模仿又像是示范,实际在强化朗读要领。在这种形象、生动的语言诱导下,每个学生都能心领意会,读得趣味盎然。
  由于自身素质、家庭条件、生活经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感悟的角度不同,对朗读的处理也各有千秋。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感受。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练习也应量“材”录用,哪怕是对朗读的评估也要因人而评,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
  四、有效评价是朗读的台阶
  朗读之“验收”,即评价之意。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评价过程就是有效的学习过程。形式多样的评价可有效地指导、激励学生朗读。新课程改变了过去学生成绩单纯由教师评价的模式,除教师评价外,还可以设计多种多样的诵读评价方式。比如,一人读,全班评价。学生一读完,其余同学马上口头进行评价,此举收效最快,也最常用。除此以外,可以两人互评。以前后坐的两个学生为单位互评,每人都有一张评价表,记录的是对方的朗读成绩,严格要求读出语气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感情的丰富饱满。笔者还见过以小组为单位的比赛。每組一个负责人,负责组织和算分。就像电视台的“歌手大赛”一样,每个小组成员都是评委。每人发一张评分卡,当一个成员朗读完毕,其他同学开始打分并依次出示所评成绩。负责人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求出这个同学的最后得分,最后评出本组前三名。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们来说非常新颖,他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赛场上热闹非凡但井然有序。学生们积极参与,许多以前想读而不敢读的学生声情并茂,朗读得十分出色,“诞生”了许多老师以前没发现的朗读苗子。
  总之,指导学生以朗读感悟文本,从而实现与作者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实现。它需要各个年级,各个阶段的老师常抓不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架起这样一座朗读之“桥”,让学生心灵世界与作家生活世界、作品思想世界对接、交融,构成一个圆融的生命空间。
其他文献
【摘要】博客(Blog)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在当前已经成为风靡全球的网络应用模式。它具有个性化、低成本、即时性和开放性及可订阅并实现实时传递等特征,已被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成为一种网络教学的有效工具。它在网络教学平台中具有过滤信息,提高获取知识的效率、构建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以及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并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等作用,另外通过这一教学平台,师生可以进行便捷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070-0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及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中国经济社会体制的改革以更快的速度向前推進。传统上我们一直将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邓小平的南巡讲话突破了我们思想上的诸多禁区,为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突出阶段,良好、实效、趣味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加科学的启蒙学生们的思维,同时有助于提高中学语文课堂的实效性。因此,如何提高中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成为当今教育工作者们研究的重点。以下本文将以中学语文趣味课堂为切入点,深刻探讨目前我国中学语文趣味课堂实效的原因以及如
【摘要】教师教学方法死板缺乏创新,阅读教学效率较低,从而学生毫无兴趣地被动式接受,没有自主阅读的积极性。因此,通过对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反思,本文提出加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的优化策略,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相信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能够改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而教师改变传统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弊端,使教学目标符合新课改的要求,适合当代初中生的学习状态,使教学策略变得灵活。同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074-02  一、对研究问题的情境性分析  随着小学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材的幅员辽阔,给广大的农村教师、学生,家长带来了很多的困惑和挑战,识字量显得尤为重要,对新生数学学习无疑也是增加了不少难度,尤其是做练习时,思维的跨度特别大,凭借生活经验对于刚开始的学习其实不难理解,但当让孩子单独完成作业后
【摘要】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充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种。在习作训练中,语文教师如何用自己的童心慧眼去开发生活情景,捕捉习作训练资源,关注生活细节,让学生笔随心动,真正做到有文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呢?我追忆了一节未经预设的习作训练课。那节课上,我打破传统的封闭的课堂,给了学生一束“阳光”,“灿烂”了课堂一片天地,使学生产生了人格的愉悦和精神的快慰,在自然的互动中让学生习得生活的真谛,用
【摘要】文章根据笔者在应用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来浅谈中职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上的一些探索与尝试,以此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关键词】走出误区 结合专业 加强训练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085-02  应用文作为处理、存储、传播、交流信息的一种主要手段和媒介,在21世纪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