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岸关系不是一条笔直的康庄大道。但是,如果大家有智慧的话,应该是能够越来越平稳地向前发展
1998年,焦仁和从海基会秘书长职位上黯然离职时,接替他的是“曾以(海基会)法律服务处处长及副秘书长身份,多次参加事务性谈判,一向以难缠著称,双方谈判曾经多次破裂,台北坊间曾封以‘破裂谈判代表’”的许惠佑。时任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国关中心副研究员的蔡玮撰文暗批李登辉道:目前,民间则盛传只要具有中国情怀的人都不被当道所喜,不为某人所接受、信赖,必须逐一予以排除,替换成自己所接受的人马。
时过境迁,十年后的今天,台湾当局调转了对大陆的态度,两岸关系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具有“大中国”统一情结的焦仁和虽未再“回锅”海基会,但他看到自己的同道在搭建两岸新平台的努力,内心充满欣慰。11月3日,《中国新闻周刊》对焦仁和进行了独家专访。
“像以前那样谈,农历年你们都未必走得了”
中国新闻周刊:此次陈云林会长率团访台,你也在台北圆山饭店欢迎他们。你在海基会秘书长4年多的任期内,两岸的谈判陷入僵局。今昔对比,你的感触应该特别深。
焦仁和:的确,这么多年了,总算看到两岸两会的领导人能够在台湾见面,很欣慰。
谈判就应该像现在这个谈法。我任海基会秘书长时,谈判完全不能有任何私下的接触。这一次,来之前已经谈得差不多了,没有意外的话两天就可谈妥。今天我还跟孙亚夫先生(海协会执行副会长)开玩笑:要还像以前那样谈的话,这一次你们大概要谈到农历年,都未必走得了。
中国新闻周刊:你任海基会秘书长时,唐树备也曾访问台湾,与你进行第二次“唐焦会谈”。
焦仁和:唐树备那时是海协会的副会长,所以和这次还不能相提并论。我想两岸关系如果想不断向前进,当然要不断超越过去。马英九上台后,推动两岸交流协商比以前积极,6月份就取得成果了。这才4个多月,海基会和海协会又开始进行第二次协商,已经把它慢慢制度化了。
中国新闻周刊:回顾起来,两岸两会的谈判太多曲折。1999年,时任海协会会长的汪道涵也曾有访台的打算,但最终亦未能成行。
焦仁和:大陆的说法是,汪道涵未能访台缘于李登辉的“特殊的国与国关系”论。这种不好的气氛其实从1995年两岸就第二次“辜汪会谈”签署了预备性协商,但后来没有谈成时就种下了。如果两会或两岸的关系不受枝枝节节的影响,能够按照已有协议往前推动的话,也不会蹉跎了这么长时间。
大陆加速现代化,两岸的想法会更接近
中国新闻周刊:你觉得陈云林会长此行面对的最大难题是什么?如果有难题的话。
焦仁和:我觉得他最大的难题是怎么样称呼马英九。如果他此行是为了签几项协议的话,我想他的目标是一定可以达成的。如果他的目标是想争取老百姓的支持,争取他们对大陆的好感,对马英九的称呼则是非常重要的。
马英九先生已经表示,称他先生、主席,都随客便。现在还有人称我秘书长,虽然我已从海基会卸职10年,我30年前教过的学生还在叫我老师。马英九的身份不会因为称呼他什么而改变。但是,你们可能很难想象,台湾老百姓对此是多么的关切和介意。
中国新闻周刊:台湾这次也受美国金融危机冲击比较深。经济衰退的坏消息,会不会在两岸的交流上却是利好的,因为台湾会增强与大陆经贸往来的动力?
焦仁和:大陆GDP在世界各地陆续衰退的背景下,还能维持9%的成长。我想,目前大陆因其逐渐崛起的经济实力,将成为台湾越来越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两岸的金融监理合作制度,可能在明年三四月份就能建立起来,使两岸的金融往来更顺畅。
中国新闻周刊:两岸交流渐入佳境,你对两岸的关系是非常乐观的,这也是你在今年10月创立公司,欲经营两岸海运直航业务的原因?
焦仁和:那倒也不是,做海运这个事也是因缘凑巧了。当然对两岸有良好预期,也是原因之一吧。我总觉得,台湾已经是这样一个社会了,大陆如果能够更加速现代化的步伐的话,两岸的想法会更接近,差距也会更接近。
中国新闻周刊:但现在两岸谈判还是集中在事务性议题上,对政治议题还是比较回避。
焦仁和:慢慢来嘛。两岸千丝万缕的关系,过去十年被一刀斩断了,现在再耐心地一条一条把它接起来。
我在想,黄河九曲终向东流,拐弯抹角或者冲击出一些浪花来,这是难免的,两岸关系不是一条笔直的康庄大道。但是,如果大家有智慧的话,应该是能够越来越平稳地向前发展。
民进党已被陈水扁绑架
中国新闻周刊:唐树备率团访台时,也有“台独”人士抗议。这次如何评价民进党的举动。
焦仁和:当然,要严重得多。我记得唐树备来的时候,给我的简报说,在中正机场部署了1500个警察,组成贴身的霹雳小组,但是并没有出现像这次这样的拦阻交通行为。今天我一直在圆山饭店里面看外面的情况,江(丙坤)董事长的车在圆山饭店外被拦了最少20多分钟,障碍都排除了之后,我们才请陈会长下来,到辜老太太那去。
唐树备访台时,至少民进党接受我的沟通。他们当然有他们的立场,但我们和他们说明:这样往来两岸是对等的,达成的协议也都是符合台湾民众需要和福祉的,而且最后还要经过“立法院”同意。那时民进党的抗议只是个别的行为。
这一次民进党似乎因为本党内部及陈水扁的关系,断绝了与国民党和“陆委会”沟通的管道:不管你怎么讲,我就是要抗议。这已经成为移转他们内部矛盾的一个出口,所以要搞成这么大一个阵仗。
中国新闻周刊:张铭清被袭事件,在台湾的影响是怎样的?
焦仁和:这事发生后,张铭清个人也很识大体、明大义,知道这是少数人的做法。我觉得也是因祸而得福了,张副会长的被袭,有助于有关部门在维安方面做更周全的准备。今天台北市动员了相当多的警力和维安人员。
台湾的老百姓,绝大多数老百姓是明白事理的。在一个法治社会,表达诉求该不该用这种方法?谁有道理,谁没有道理?我想一般民众都很清楚。
中国新闻周刊:如果这样做对民进党是失分的,为什么在陈云林会长来台这件事上,他们仍然一意孤行?
焦仁和:民进党现在失分很多,但他也没有办法阻止内部的派系在幕后的鼓动。民进党连阻止的本钱都没有了,在这个问题上已被少数偏激人士及陈水扁这种要进牢房的人给“绑架”了。
中国新闻周刊:之前大家也有猜测,陈云林会不会因毒奶粉事件及岛内反抗声浪加剧而延缓赴台。当然海协会这边的对外态度一直是勇于面对。依你的判断,他们在这个时机来台湾是正确的吗?
焦仁和:当然是正确的。我一直在强调,不管这一次还是以前,或者将来,我都不希望任何偶发或结构性的事件影响到好不容易建立的制度化的沟通、往来管道,我们应该珍惜它。就是因为有问题,才需要沟通,才需要解决。
1998年,焦仁和从海基会秘书长职位上黯然离职时,接替他的是“曾以(海基会)法律服务处处长及副秘书长身份,多次参加事务性谈判,一向以难缠著称,双方谈判曾经多次破裂,台北坊间曾封以‘破裂谈判代表’”的许惠佑。时任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国关中心副研究员的蔡玮撰文暗批李登辉道:目前,民间则盛传只要具有中国情怀的人都不被当道所喜,不为某人所接受、信赖,必须逐一予以排除,替换成自己所接受的人马。
时过境迁,十年后的今天,台湾当局调转了对大陆的态度,两岸关系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具有“大中国”统一情结的焦仁和虽未再“回锅”海基会,但他看到自己的同道在搭建两岸新平台的努力,内心充满欣慰。11月3日,《中国新闻周刊》对焦仁和进行了独家专访。
“像以前那样谈,农历年你们都未必走得了”
中国新闻周刊:此次陈云林会长率团访台,你也在台北圆山饭店欢迎他们。你在海基会秘书长4年多的任期内,两岸的谈判陷入僵局。今昔对比,你的感触应该特别深。
焦仁和:的确,这么多年了,总算看到两岸两会的领导人能够在台湾见面,很欣慰。
谈判就应该像现在这个谈法。我任海基会秘书长时,谈判完全不能有任何私下的接触。这一次,来之前已经谈得差不多了,没有意外的话两天就可谈妥。今天我还跟孙亚夫先生(海协会执行副会长)开玩笑:要还像以前那样谈的话,这一次你们大概要谈到农历年,都未必走得了。
中国新闻周刊:你任海基会秘书长时,唐树备也曾访问台湾,与你进行第二次“唐焦会谈”。
焦仁和:唐树备那时是海协会的副会长,所以和这次还不能相提并论。我想两岸关系如果想不断向前进,当然要不断超越过去。马英九上台后,推动两岸交流协商比以前积极,6月份就取得成果了。这才4个多月,海基会和海协会又开始进行第二次协商,已经把它慢慢制度化了。
中国新闻周刊:回顾起来,两岸两会的谈判太多曲折。1999年,时任海协会会长的汪道涵也曾有访台的打算,但最终亦未能成行。
焦仁和:大陆的说法是,汪道涵未能访台缘于李登辉的“特殊的国与国关系”论。这种不好的气氛其实从1995年两岸就第二次“辜汪会谈”签署了预备性协商,但后来没有谈成时就种下了。如果两会或两岸的关系不受枝枝节节的影响,能够按照已有协议往前推动的话,也不会蹉跎了这么长时间。
大陆加速现代化,两岸的想法会更接近
中国新闻周刊:你觉得陈云林会长此行面对的最大难题是什么?如果有难题的话。
焦仁和:我觉得他最大的难题是怎么样称呼马英九。如果他此行是为了签几项协议的话,我想他的目标是一定可以达成的。如果他的目标是想争取老百姓的支持,争取他们对大陆的好感,对马英九的称呼则是非常重要的。
马英九先生已经表示,称他先生、主席,都随客便。现在还有人称我秘书长,虽然我已从海基会卸职10年,我30年前教过的学生还在叫我老师。马英九的身份不会因为称呼他什么而改变。但是,你们可能很难想象,台湾老百姓对此是多么的关切和介意。
中国新闻周刊:台湾这次也受美国金融危机冲击比较深。经济衰退的坏消息,会不会在两岸的交流上却是利好的,因为台湾会增强与大陆经贸往来的动力?
焦仁和:大陆GDP在世界各地陆续衰退的背景下,还能维持9%的成长。我想,目前大陆因其逐渐崛起的经济实力,将成为台湾越来越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两岸的金融监理合作制度,可能在明年三四月份就能建立起来,使两岸的金融往来更顺畅。
中国新闻周刊:两岸交流渐入佳境,你对两岸的关系是非常乐观的,这也是你在今年10月创立公司,欲经营两岸海运直航业务的原因?
焦仁和:那倒也不是,做海运这个事也是因缘凑巧了。当然对两岸有良好预期,也是原因之一吧。我总觉得,台湾已经是这样一个社会了,大陆如果能够更加速现代化的步伐的话,两岸的想法会更接近,差距也会更接近。
中国新闻周刊:但现在两岸谈判还是集中在事务性议题上,对政治议题还是比较回避。
焦仁和:慢慢来嘛。两岸千丝万缕的关系,过去十年被一刀斩断了,现在再耐心地一条一条把它接起来。
我在想,黄河九曲终向东流,拐弯抹角或者冲击出一些浪花来,这是难免的,两岸关系不是一条笔直的康庄大道。但是,如果大家有智慧的话,应该是能够越来越平稳地向前发展。
民进党已被陈水扁绑架
中国新闻周刊:唐树备率团访台时,也有“台独”人士抗议。这次如何评价民进党的举动。
焦仁和:当然,要严重得多。我记得唐树备来的时候,给我的简报说,在中正机场部署了1500个警察,组成贴身的霹雳小组,但是并没有出现像这次这样的拦阻交通行为。今天我一直在圆山饭店里面看外面的情况,江(丙坤)董事长的车在圆山饭店外被拦了最少20多分钟,障碍都排除了之后,我们才请陈会长下来,到辜老太太那去。
唐树备访台时,至少民进党接受我的沟通。他们当然有他们的立场,但我们和他们说明:这样往来两岸是对等的,达成的协议也都是符合台湾民众需要和福祉的,而且最后还要经过“立法院”同意。那时民进党的抗议只是个别的行为。
这一次民进党似乎因为本党内部及陈水扁的关系,断绝了与国民党和“陆委会”沟通的管道:不管你怎么讲,我就是要抗议。这已经成为移转他们内部矛盾的一个出口,所以要搞成这么大一个阵仗。
中国新闻周刊:张铭清被袭事件,在台湾的影响是怎样的?
焦仁和:这事发生后,张铭清个人也很识大体、明大义,知道这是少数人的做法。我觉得也是因祸而得福了,张副会长的被袭,有助于有关部门在维安方面做更周全的准备。今天台北市动员了相当多的警力和维安人员。
台湾的老百姓,绝大多数老百姓是明白事理的。在一个法治社会,表达诉求该不该用这种方法?谁有道理,谁没有道理?我想一般民众都很清楚。
中国新闻周刊:如果这样做对民进党是失分的,为什么在陈云林会长来台这件事上,他们仍然一意孤行?
焦仁和:民进党现在失分很多,但他也没有办法阻止内部的派系在幕后的鼓动。民进党连阻止的本钱都没有了,在这个问题上已被少数偏激人士及陈水扁这种要进牢房的人给“绑架”了。
中国新闻周刊:之前大家也有猜测,陈云林会不会因毒奶粉事件及岛内反抗声浪加剧而延缓赴台。当然海协会这边的对外态度一直是勇于面对。依你的判断,他们在这个时机来台湾是正确的吗?
焦仁和:当然是正确的。我一直在强调,不管这一次还是以前,或者将来,我都不希望任何偶发或结构性的事件影响到好不容易建立的制度化的沟通、往来管道,我们应该珍惜它。就是因为有问题,才需要沟通,才需要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