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深化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于2013年公布了“关于小学阶段实施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意见”。上海市毓秀学校落实“意见”要求,建设管理网络,聚焦顶层设计,开展课程评价,开启了课改引领下的教育创新。
查找短板,规划改革路径
毓秀人通过分析,总结出学校改革面临的问题。通过完善制度,学校推出了推门课、月月评、教育教学常规调研、家校合作制度等,投石问路明确了改革方向。
通过调研,学校梳理了改革面临的四大问题:
一是对改革的理念认识不够。尽管学校组织了相关文件的学习,教师参加了各类专项培训,但教师的行为与理念距离文件要求有落差,对于文件的理解认识浮于表面。
二是评价目标不明确。文件明确提出:老师要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年龄特征,合理设计评价目标,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要一致。而许多教师在备课时忽略了评价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匹配。
三是评价内容要求不具体,教师缺乏设定多样评价内容、确定具体要求标准的能力。而科学设计评价的内容,需要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及时评价学生的表现,明确、具体、多元地评价学生。
四是评价方法策略不科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常常凭经验,没能科学地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态度、认知、能力等因素进行分项评价,评语笼统,等级制评价与评语结合的效果不佳。
完善制度,学校各项改革举措相继出台:
通过推门课,深入课堂,借助“观课量表”探寻“评价融入教学”的问题。通过调研,学校发现教师虽能将评价融入教学的全过程,但是评价目标不清晰,评价要求和标准不明确,评价的内容方法单一。
根据设计好的问题,开展月月评。学校通过口头访谈进行抽样调查,通过全员网络问卷进行评教,让全体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学生的反馈是:老师课堂的评价语乏味单调,对作业测试等的评语过少。
学校通过家校合作,广泛征求家長意见,倾听家长声音,了解学生家长对于评价的建议和想法。家长们的反馈是:希望老师的评价方法更多样,形式更丰富,评语更有针对性。
梳理反思,评价改革起步
评价,一直都是毓秀学校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结合上海市“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新要求,在梳理、分析、反思现状的基础上,学校完善制度、转变观念,开始了评价创新的改革之旅。
精心制订实施方案。学校于2014年推出了低年段“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实施方案,在不断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又于2016年推出了中高年段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方案。
近两年,毓秀学校聚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紧扣评价开展专题调研,突出评价对教和学的促进作用,成效显著。
基于评价的新要求,学校要求老师在备课中增加评价目标新要素,体现评价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在备课中要明确评价方法,体现评价方法的多元性和科学性,在备课中体现评价融入教学全过程的要求。
基于评价的新要求,学校要求老师在上课过程中重点关注评价内容。根据学校制定的“推门课”制度,校行政领导和名优教师在听课监管过程中,重点关注了教师对评价的实施情况,并提高了教师关注评价的考核分值。
在作业环节,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时需立足单元教学,根据单元教学目标整体设计单元作业,立足单元总作业再细化到各个课时,体现课时作业与单元教学的连贯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体现减负增效的要求,学校要求教师把控作业的质和量,精心设计作业要求,要有自评、互评、家长评、老师评等环节的设计,练习和测试卷的难易度要科学合理。学校领导深入教师办公室和学生教室,实地查看学生作业本、练习册和测试卷等。同时,学校对辅导、评价环节也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
分步实施,改革整体推进
在调研反思的基础上,学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评价,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对教师的专业技能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教师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力量,但每一位教师都不可能是全能人才,只有通过合作互助,在合作与互助中凝聚智慧、共享经验、取长补短,才能携手合力攻克难关。
根据改革方案,学校在语、数、英等三门主要学科先行先试评价改革,并制订了三门主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实施。教研组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主阵地,各组依据方案把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作为重中之重的首要任务,教导处各分管领导深入教研组、备课组,议难题、定主题、攻专题,团队齐探索、找方法、寻突破。
学校搭建各类活动平台,学校组织策划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助力评价改革的推进,为老师们的合作互助和资源共享提供帮助。
学校每学期开展毓秀学校中小学段“课改课”活动,全校老师共同观摩体现课改新理念的展示课,跨学科、跨学段听研讨课。两年来,学校小学段的“课改课”充分展示了“教学与评价有效融合”的理念,精彩的展示课深受师生好评。
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推进评价改革工作的主题教学节活动,小学段重点聚焦“基于课标的教学和评价”。活动中,名优示范课程引领,青年骨干教师展示,各学科通过观课、评课、研讨,教师们互学互助,取长补短,携手共进。
每到学期末,学校都会策划并举办小学段“乐游成长园,争当毓秀星”学科素养综合评价活动。小学段所有年级师生和家长志愿者代表参加游园活动评价,中高年级除考试学科语文数学外,所有学科参与游园活动评价,学生通过闯关摘星,争当“毓秀之星”,在活动中收获成长。
毓秀学校作为毓秀区域城乡教育共同体的“片长”学校,每个学期都要召集片内各校副校长和教导主任,共同策划设计各类活动。在共同体兄弟学校的携手努力下,毓秀教师在各类活动中积极进行教学和评价改革,提升了学科教学的能力和素养。
多方携手,改革成效显现
家校携手,是推进评价改革的重要环节。毓秀学校地处大型居民聚集区,近年来学校名声鹊起,学区内学生家长对学校的要求日益提高,并非常支持学校开展各类活动。对此,学校积极搭建平台,开展培训讲座、家长论坛、亲子游园、作业评价等活动,引领和指导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是提高教师对改革的认同。学校要求全体教师深入学习评价改革的相关文件,并组织了多场专题研修活动。学校要求各教研组、备课组依据课程标准,厘清教学与评价的目标,设计评价内容,制定评价标准,确定适合的评价方法。
历经三年的实践探索,毓秀的管理团队和教师团队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改革探索中不断前行,取得初步成果。如今,学校低年段各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校本化实施已初见成效,中高年段的评价工作也开始了实践探索。
每到学期末,按学校教导处要求,各位老师要撰写教学和评价方面的心得体会与案例论文,并在教研组或备课组进行交流,最后由学校对评选出的优秀案例进行奖励,择优选登在学校的《毓秀行知》《毓秀教师》报上。
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学校的创新发展赢得了机遇,指明了方向。面向未来,毓秀人在改革的路上勇于探索,不断前行。当然,改革路上依然面临着险阻与困难,毓秀教师们在努力克服险阻,积极创新改革。
毓秀学校的领导坦言:积极进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改革,继续深入改革的实践研究,及时进行总结提炼,不断进行反思完善,把想法变成做法,把要求变成追求,把行为变成作为,搞好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改革。
(作者系上海市毓秀学校副校长)
责任编辑:姜乃强
查找短板,规划改革路径
毓秀人通过分析,总结出学校改革面临的问题。通过完善制度,学校推出了推门课、月月评、教育教学常规调研、家校合作制度等,投石问路明确了改革方向。
通过调研,学校梳理了改革面临的四大问题:
一是对改革的理念认识不够。尽管学校组织了相关文件的学习,教师参加了各类专项培训,但教师的行为与理念距离文件要求有落差,对于文件的理解认识浮于表面。
二是评价目标不明确。文件明确提出:老师要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年龄特征,合理设计评价目标,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要一致。而许多教师在备课时忽略了评价目标与教学目标的匹配。
三是评价内容要求不具体,教师缺乏设定多样评价内容、确定具体要求标准的能力。而科学设计评价的内容,需要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及时评价学生的表现,明确、具体、多元地评价学生。
四是评价方法策略不科学。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常常凭经验,没能科学地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态度、认知、能力等因素进行分项评价,评语笼统,等级制评价与评语结合的效果不佳。
完善制度,学校各项改革举措相继出台:
通过推门课,深入课堂,借助“观课量表”探寻“评价融入教学”的问题。通过调研,学校发现教师虽能将评价融入教学的全过程,但是评价目标不清晰,评价要求和标准不明确,评价的内容方法单一。
根据设计好的问题,开展月月评。学校通过口头访谈进行抽样调查,通过全员网络问卷进行评教,让全体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学生的反馈是:老师课堂的评价语乏味单调,对作业测试等的评语过少。
学校通过家校合作,广泛征求家長意见,倾听家长声音,了解学生家长对于评价的建议和想法。家长们的反馈是:希望老师的评价方法更多样,形式更丰富,评语更有针对性。
梳理反思,评价改革起步
评价,一直都是毓秀学校教学环节的重要一环。结合上海市“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工作”的新要求,在梳理、分析、反思现状的基础上,学校完善制度、转变观念,开始了评价创新的改革之旅。
精心制订实施方案。学校于2014年推出了低年段“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实施方案,在不断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又于2016年推出了中高年段的“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方案。
近两年,毓秀学校聚焦“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紧扣评价开展专题调研,突出评价对教和学的促进作用,成效显著。
基于评价的新要求,学校要求老师在备课中增加评价目标新要素,体现评价目标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在备课中要明确评价方法,体现评价方法的多元性和科学性,在备课中体现评价融入教学全过程的要求。
基于评价的新要求,学校要求老师在上课过程中重点关注评价内容。根据学校制定的“推门课”制度,校行政领导和名优教师在听课监管过程中,重点关注了教师对评价的实施情况,并提高了教师关注评价的考核分值。
在作业环节,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作业设计时需立足单元教学,根据单元教学目标整体设计单元作业,立足单元总作业再细化到各个课时,体现课时作业与单元教学的连贯性、完整性和系统性。
体现减负增效的要求,学校要求教师把控作业的质和量,精心设计作业要求,要有自评、互评、家长评、老师评等环节的设计,练习和测试卷的难易度要科学合理。学校领导深入教师办公室和学生教室,实地查看学生作业本、练习册和测试卷等。同时,学校对辅导、评价环节也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
分步实施,改革整体推进
在调研反思的基础上,学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评价,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有了新的起色。
教学评价工作的开展,对教师的专业技能素养提出了新要求。教师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力量,但每一位教师都不可能是全能人才,只有通过合作互助,在合作与互助中凝聚智慧、共享经验、取长补短,才能携手合力攻克难关。
根据改革方案,学校在语、数、英等三门主要学科先行先试评价改革,并制订了三门主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实施。教研组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主阵地,各组依据方案把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作为重中之重的首要任务,教导处各分管领导深入教研组、备课组,议难题、定主题、攻专题,团队齐探索、找方法、寻突破。
学校搭建各类活动平台,学校组织策划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助力评价改革的推进,为老师们的合作互助和资源共享提供帮助。
学校每学期开展毓秀学校中小学段“课改课”活动,全校老师共同观摩体现课改新理念的展示课,跨学科、跨学段听研讨课。两年来,学校小学段的“课改课”充分展示了“教学与评价有效融合”的理念,精彩的展示课深受师生好评。
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推进评价改革工作的主题教学节活动,小学段重点聚焦“基于课标的教学和评价”。活动中,名优示范课程引领,青年骨干教师展示,各学科通过观课、评课、研讨,教师们互学互助,取长补短,携手共进。
每到学期末,学校都会策划并举办小学段“乐游成长园,争当毓秀星”学科素养综合评价活动。小学段所有年级师生和家长志愿者代表参加游园活动评价,中高年级除考试学科语文数学外,所有学科参与游园活动评价,学生通过闯关摘星,争当“毓秀之星”,在活动中收获成长。
毓秀学校作为毓秀区域城乡教育共同体的“片长”学校,每个学期都要召集片内各校副校长和教导主任,共同策划设计各类活动。在共同体兄弟学校的携手努力下,毓秀教师在各类活动中积极进行教学和评价改革,提升了学科教学的能力和素养。
多方携手,改革成效显现
家校携手,是推进评价改革的重要环节。毓秀学校地处大型居民聚集区,近年来学校名声鹊起,学区内学生家长对学校的要求日益提高,并非常支持学校开展各类活动。对此,学校积极搭建平台,开展培训讲座、家长论坛、亲子游园、作业评价等活动,引领和指导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
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是提高教师对改革的认同。学校要求全体教师深入学习评价改革的相关文件,并组织了多场专题研修活动。学校要求各教研组、备课组依据课程标准,厘清教学与评价的目标,设计评价内容,制定评价标准,确定适合的评价方法。
历经三年的实践探索,毓秀的管理团队和教师团队在“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改革探索中不断前行,取得初步成果。如今,学校低年段各学科“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校本化实施已初见成效,中高年段的评价工作也开始了实践探索。
每到学期末,按学校教导处要求,各位老师要撰写教学和评价方面的心得体会与案例论文,并在教研组或备课组进行交流,最后由学校对评选出的优秀案例进行奖励,择优选登在学校的《毓秀行知》《毓秀教师》报上。
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为学校的创新发展赢得了机遇,指明了方向。面向未来,毓秀人在改革的路上勇于探索,不断前行。当然,改革路上依然面临着险阻与困难,毓秀教师们在努力克服险阻,积极创新改革。
毓秀学校的领导坦言:积极进行“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改革,继续深入改革的实践研究,及时进行总结提炼,不断进行反思完善,把想法变成做法,把要求变成追求,把行为变成作为,搞好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改革。
(作者系上海市毓秀学校副校长)
责任编辑:姜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