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搬家腾衣柜,翻出一个包裹来。
包裹里面包了一摞母亲为我们一家三口缝制的鞋垫和一些零碎。这个包东西的裹包是外婆留给我的念想。
翻着包裹里的鞋垫,又想起了母亲。她一如当年的外婆,经常说,趁着她现在眼睛还亮多做些鞋垫我们衬。我不让她干这些扎花刺绣费眼睛的针线活,要她操心自己吃好,有时间多出去走走,做那么多鞋垫能用完吗?可她偏偏不听。
我隐隐觉得她也是为我们留念想。她把一对结婚时的银镯子给我。我说,现在谁还戴这个呢?不兴时了,戴不出来。她说,你留着去,再不给谁。这话一出,我心里为之一震,内心仿佛被什么东西刺痛了。于是,不敢怠慢,便郑重地收下。
母亲60岁了,身子瘦弱单薄,与父亲之间的恩恩怨怨也如当年的外婆和外公。原来每次见到她,她就数叨父亲,我也习惯了,虽极不愿意听,但也隐忍着。
如今,父亲也走了,他们之间的恩怨也烟消云散了吧?活着的时候,她从来没有珍视过这个男人,珍惜这份40多年的感情,现在她也有过追悔吗?
这个16岁就成婚的女子,给父亲生了两男一女。那时,父亲在外谋职,常年在外,母亲一个人在家操持,地里有干不完的农活,家里有吵闹的孩子。
那时候,父亲脾气暴躁,回到家里爱唠叨、叫骂,不体谅母亲。父亲分别在三营和七营工作过,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交通并不发达,父亲经常骑自行车回家,从三营到我们家大概五十多公里(开车需要1个多小时),从七营到我们家也有三十多公里的路程。现在想来,那么远的路程下班骑自行车回家该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二十多岁的父亲年轻气盛,他找来大卡车给我们拉水(我们那里缺水),找来工匠给我们盖房子,为了盖房子,他经常回来连夜打胡基(土方块),盖房子时,他也并着那些工匠一起干。在父亲的规划下,新房也全部竣工了,而且添置了新家具,这在当时的农村(大多数住窑洞)是相当气派的,沙发也是不曾见过的雕有龙椅的皮沙发,我家摆上了。黑白电视在我们村也就我们家率先看上了。
父亲每次回家都给我们买好吃的东西,买一些新奇的东西,诸如双肩书包、自动圆珠笔、凉鞋、围脖之类的。每到周末下午,我们就欣喜地守望父亲回来,远远看见他骑的自行车从门前那个大坡驶下来,我们就飞也似的跑上去。
母亲说,父亲仗着那些年在外面有那么个工作,回家不把她放在眼里,想骂就骂,想打就打。有一回,她拉肚子,乏得走不动,父亲看她几天了还不见好,以为装着呢,见她一个“黑风脸”,饭做好也不问她吃吗?没有给她买一片药。母亲总是重复絮叨这些陈年旧事。
母亲后来几次病重的时候,是我接到固原看的。那时候父亲在外面跟着工地干活(父亲那时已经从原来的商业单位买断工龄回家了,后来重新找了一份活计),我们姊妹三个也相继长大,我和弟弟读书也需要费用,家里又搬迁到新开发的移民区,地里水费、化肥也都需要钱投入,如果父亲再不出去,仅仅靠地里那一点收成是维持不下去的。
随着父亲单位的不景气和买断工龄,加之变卖所有的东西举家迁到新的移民区,我们家的日子开始一天天捉襟见肘。面对一望无际的荒漠,几间寒碜破旧的房子成了我们新的家,当时我正在读中专,学费有时也成了问题,生活费时断时续。
面对日子一天天窘迫,父亲长期在外不能够照顾家里,更不能用温存体贴一个辛劳、羸弱的女人,母亲便时常抱怨。而父亲那些年在外挣的钱大多花在我们姊妹三个身上,到哥哥弟弟结婚的时候,家里已经开始借高利贷了。直到我毕业参加工作结婚之后,家里情况才有所好转起来。
和父亲结婚四十多年来,母亲没有过几天清闲的日子,多年来她一个人守着一个空空的院子,我们也一直在外面读书,从老家到搬迁地,家里一直养着一条狗与她为伴。一个女人,没人疼爱、呵护、帮持,她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独当一面,风里来,雨里去。四十多个年头,她白了华发,岁月在她脸上也无情地镌刻出了深深的皱纹,背也不挺拔了,腿也明显弯了。
年轻时的母亲剪着短发,身材苗条,面容姣好,在我们方圆十里八村都算得上漂亮媳妇子,用现在的话就是美女,赶集的时候都有好事的男人们追着她看,也有人说她长得像南方人。而今,生活的艱辛和磨砺让她已经走了样,她抱怨父亲心里没有她,没有好好地照顾她,没有给她创造好的生活条件,只有干不完的活,下不完的苦和雪上加霜的生活。
面对周围人一天天逐渐富足的生活,母亲的抱怨不无道理,也充满了委屈。
我从来没有想过母亲独居这么多年的生活,有时候她会躺在炕上和我说她和父亲的过往,说她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我发现她只是不识字,不善于表达,而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凄苦和无助的。
母亲又回乡下去了。我们把父亲掩埋到了城郊附近,这样便于我们以后去看他,老家移民搬迁现在也荒无人烟了。
我担心母亲的身体,想让她在城里住一阵子,可她还是很执拗地要回去。回到了乡下的家里,她在电话里说:“看见棚子里的架子车想起了你父亲,看见了水窖的窖盖(是父亲打制的)想起了你父亲,看见了墙上挂的……”她哽咽着,“你爸爸其实比我好,走了再不受罪了。”
夜里,我静静地躺在床上,想这个一天天瘦弱、衰老的女人,守着一个更加空寂冷清的院落,蜷在院子角落的那条叫声也一天天弱下去的黄狗,满天的繁星在寂静的夜空千年不变地眨巴着,它能读懂这个女人的凄苦吗?
责任编辑:蒋建伟
包裹里面包了一摞母亲为我们一家三口缝制的鞋垫和一些零碎。这个包东西的裹包是外婆留给我的念想。
翻着包裹里的鞋垫,又想起了母亲。她一如当年的外婆,经常说,趁着她现在眼睛还亮多做些鞋垫我们衬。我不让她干这些扎花刺绣费眼睛的针线活,要她操心自己吃好,有时间多出去走走,做那么多鞋垫能用完吗?可她偏偏不听。
我隐隐觉得她也是为我们留念想。她把一对结婚时的银镯子给我。我说,现在谁还戴这个呢?不兴时了,戴不出来。她说,你留着去,再不给谁。这话一出,我心里为之一震,内心仿佛被什么东西刺痛了。于是,不敢怠慢,便郑重地收下。
母亲60岁了,身子瘦弱单薄,与父亲之间的恩恩怨怨也如当年的外婆和外公。原来每次见到她,她就数叨父亲,我也习惯了,虽极不愿意听,但也隐忍着。
如今,父亲也走了,他们之间的恩怨也烟消云散了吧?活着的时候,她从来没有珍视过这个男人,珍惜这份40多年的感情,现在她也有过追悔吗?
这个16岁就成婚的女子,给父亲生了两男一女。那时,父亲在外谋职,常年在外,母亲一个人在家操持,地里有干不完的农活,家里有吵闹的孩子。
那时候,父亲脾气暴躁,回到家里爱唠叨、叫骂,不体谅母亲。父亲分别在三营和七营工作过,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交通并不发达,父亲经常骑自行车回家,从三营到我们家大概五十多公里(开车需要1个多小时),从七营到我们家也有三十多公里的路程。现在想来,那么远的路程下班骑自行车回家该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二十多岁的父亲年轻气盛,他找来大卡车给我们拉水(我们那里缺水),找来工匠给我们盖房子,为了盖房子,他经常回来连夜打胡基(土方块),盖房子时,他也并着那些工匠一起干。在父亲的规划下,新房也全部竣工了,而且添置了新家具,这在当时的农村(大多数住窑洞)是相当气派的,沙发也是不曾见过的雕有龙椅的皮沙发,我家摆上了。黑白电视在我们村也就我们家率先看上了。
父亲每次回家都给我们买好吃的东西,买一些新奇的东西,诸如双肩书包、自动圆珠笔、凉鞋、围脖之类的。每到周末下午,我们就欣喜地守望父亲回来,远远看见他骑的自行车从门前那个大坡驶下来,我们就飞也似的跑上去。
母亲说,父亲仗着那些年在外面有那么个工作,回家不把她放在眼里,想骂就骂,想打就打。有一回,她拉肚子,乏得走不动,父亲看她几天了还不见好,以为装着呢,见她一个“黑风脸”,饭做好也不问她吃吗?没有给她买一片药。母亲总是重复絮叨这些陈年旧事。
母亲后来几次病重的时候,是我接到固原看的。那时候父亲在外面跟着工地干活(父亲那时已经从原来的商业单位买断工龄回家了,后来重新找了一份活计),我们姊妹三个也相继长大,我和弟弟读书也需要费用,家里又搬迁到新开发的移民区,地里水费、化肥也都需要钱投入,如果父亲再不出去,仅仅靠地里那一点收成是维持不下去的。
随着父亲单位的不景气和买断工龄,加之变卖所有的东西举家迁到新的移民区,我们家的日子开始一天天捉襟见肘。面对一望无际的荒漠,几间寒碜破旧的房子成了我们新的家,当时我正在读中专,学费有时也成了问题,生活费时断时续。
面对日子一天天窘迫,父亲长期在外不能够照顾家里,更不能用温存体贴一个辛劳、羸弱的女人,母亲便时常抱怨。而父亲那些年在外挣的钱大多花在我们姊妹三个身上,到哥哥弟弟结婚的时候,家里已经开始借高利贷了。直到我毕业参加工作结婚之后,家里情况才有所好转起来。
和父亲结婚四十多年来,母亲没有过几天清闲的日子,多年来她一个人守着一个空空的院子,我们也一直在外面读书,从老家到搬迁地,家里一直养着一条狗与她为伴。一个女人,没人疼爱、呵护、帮持,她已经习惯了一个人独当一面,风里来,雨里去。四十多个年头,她白了华发,岁月在她脸上也无情地镌刻出了深深的皱纹,背也不挺拔了,腿也明显弯了。
年轻时的母亲剪着短发,身材苗条,面容姣好,在我们方圆十里八村都算得上漂亮媳妇子,用现在的话就是美女,赶集的时候都有好事的男人们追着她看,也有人说她长得像南方人。而今,生活的艱辛和磨砺让她已经走了样,她抱怨父亲心里没有她,没有好好地照顾她,没有给她创造好的生活条件,只有干不完的活,下不完的苦和雪上加霜的生活。
面对周围人一天天逐渐富足的生活,母亲的抱怨不无道理,也充满了委屈。
我从来没有想过母亲独居这么多年的生活,有时候她会躺在炕上和我说她和父亲的过往,说她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我发现她只是不识字,不善于表达,而她丰富的内心世界是凄苦和无助的。
母亲又回乡下去了。我们把父亲掩埋到了城郊附近,这样便于我们以后去看他,老家移民搬迁现在也荒无人烟了。
我担心母亲的身体,想让她在城里住一阵子,可她还是很执拗地要回去。回到了乡下的家里,她在电话里说:“看见棚子里的架子车想起了你父亲,看见了水窖的窖盖(是父亲打制的)想起了你父亲,看见了墙上挂的……”她哽咽着,“你爸爸其实比我好,走了再不受罪了。”
夜里,我静静地躺在床上,想这个一天天瘦弱、衰老的女人,守着一个更加空寂冷清的院落,蜷在院子角落的那条叫声也一天天弱下去的黄狗,满天的繁星在寂静的夜空千年不变地眨巴着,它能读懂这个女人的凄苦吗?
责任编辑:蒋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