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充分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特点、工程保险业务特点及国内外现状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成熟的综合动态管控模式,实现了将传统的注重安全事故处理向现代的全过程安全风险预防的转变。研究成果的应用验证了所提出模式的适用性、可行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軌道交通土建工程的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巨大的市政工程,其土建工程施工与一般的工业生产过程相比,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主要是由于城市轨道交通构筑物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具有许多特点,其中对施工过程具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产品的体形庞大、复杂多变、整体难分、不能移动。这些特点又使得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产品的生产(即施工过程)具有与一般工业生产不同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生产的流动性、生产的单件性、生产周期长、地下和露天作业多、地理位置特殊、质量与安全方面的要求高以及与地质环境关系密切等。
1、生产的流动性
生产的流动性是由于土建产品固着于地上不能移动和整体难分所造成的。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施工单位(包括施工人员和机具设备等)随着建筑物或构筑物坐落位置的变化而整个地转移生产地点;二是在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施工人员和机具等要随着施工部位的改变而沿着施工对象上下左右流动,不断地转移操作场所。因此,在生产中,各生产要素的空闲位置和相互间的空间配合关系就经常处于变化的过程之中。空间的变化也就意味着施工条件的变化,必然要影响到其他方面的关系和组织与管理工作。机械设备等生产资料为适应流动性的需要,其中的大多数就必须是比较小型的,其选择与使用也会受到施工场地和条件变化的影响。施工所需要的房屋和水电动力等设施大多数也需要在现场临时建造、使用,完工以后又要拆卸或拆除。施工所需要的材料物资,有些(如水泥、钢筋、砂、石等)要根据就地取材的原则来选用,其规格、品种等都将因地而异,有些还需要自行组织生产。场内外的运输随当地环境和原有交通条件的变化也需要重新组织。运输方式、运输距离等都将会有所不同。现场的平面布置、各个生产要素的空间关系,也因施工条件的变化而需要重新安排。因空间变化而造成的自然条件(气候、地质等)之不同,对各生产要素结合的方式(施工方法)和时间关系(施工进度)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不能不加以慎重考虑。人机的流动、操作条件和工作面的不断变化,无疑会影响劳动的效率,甚至劳动的组织。此外,生产的流动性又是与施工的顺序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考虑到产品整体性的要求,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其“零部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生产常常是与装配工作结合进行的,一经建造即成一体则再也不可能随便再行拆装。所以,施工必须按严格的顺序进行,人机的流动也必须按照相应的顺序进行。生产的流动性对于施工的组织与管理工作有着重大的影响。
2、生产的单件性
生产的单件性与土建产品固着于地上不能移动和其复杂多变、各不相同的特点有关。各个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用途都不同,各有其特殊的功能要求,同时,各个建筑物和构筑物坐落位置也都不同,致使其所处的自然条件与技术经济条件(如地形、地质、水文、气候、资源、交通等)各有差异。所以,每个工程的结构、构造、造型、布局、材料等几乎不可能完全一样。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固然不同,即使同为工业建筑或民用建筑、重型厂房或轻型二房、公用建筑或居民住房,也是大有差异,甚至按同一标准设计建造的、看起来完全一样的建筑物,其基础就可能并不完全一样,更不用说房屋与桥梁、隧道、地下车站的差别了。因此,每个工程的施工组织都必须单独设计,并订出相应方案与计划。
3、地下和露天作业多
地下作业多是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区别于普通民用建筑工程的特点。大多数地铁车站和区间位于城市地下十几米甚至数十米,环境特殊,给施工带来很多不便;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面和高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投入建设,这些工程除了露天生产以外,不可能有别的方法,即使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构件逐步转入专门的工厂生产,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得施工过程容易受到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在不利施工的冬季和雨季,还要采取特殊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要求增加某些新的生产要素(如测温工、供热设备和防冻、防雨物资等),工人的劳动效率可能也会有所降低,保证质量和安全的问题特别突出。在工程施工中地下和水下作业也是常有的,再加上立体交叉的多层作业,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有效进行工程安全风险管控就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在施工组织与管理工作中处于特殊的地位。
二、安全风险的组织管理
1、组织管理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组织管理体系采用的分层体制,主要包括政府监管层、建设单位母公司(总公司)的决策层、建设单位子公司(建设分公司)的管理层和与建设单位签订合同并依法履行建设任务的各相关参建单位组成的实施层。为强化安全风险管理,可特别设置安全监控管理中心。该中心可根据建设单位的实际情况,单独运行或下设于某一职能部门运行。
2、组织管理责任制
监管层负责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履行安全生产的管理职责,应加强对轨道交通工程这一新兴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完善其安全生产的法规和制度建设;强化其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开展其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研究工作,及时总结、交流或下发安全管理经验,预防施工伤亡事故发生。
决策层负责全面组织和监管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期间安全风险技术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对各线工程建设期间安全风险管理相关的重大技术问题进行论证和审查工作。
管理层负责其管辖范围内所有相关工程的安全风险技术管理工作的全面组织和监管,具体负责工程线路建设各实施阶段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实施过程中,岩土工程勘察单位负责提供完整、准确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环境调查单位负责提供完整、准确的环境调查资料;总体设计单位负责完成所建线路工程的总体设计,汇总、审查和监督线路工点设计单位的安全风险工程设计并参与施工安全风险监测的数据分析、预警处置与响应等;各条轨道交通线路的工点设计单位负责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各阶段的安全风险分级、风险分析与评估、风险工程专项设计,参与施工安全风险监测的数据分析、预警处置与响应措施等;施工单位全面负责施工阶段和工后阶段的安全风险监测与监控、过程预防与控制、安全风险预警响应与处置工作;监理单位负责施工阶段和工后阶段的现场安全巡视,监督管理施工单位的安全风险监控、施工控制和预警及风险处置的工作落实情况;第三方监测单位负责施工阶段和工后阶段具体工程的现场监测、巡视、预警及相关安全监控咨询服务等工作。
3、加大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的力度
要想对轨道工程的安全进行更进一步的保证,就需要加大安全质量的排查力度。在对安全隐患评估的相应标准进行制定并对其做出评估之后,就使得隐患排查工作有了最根本的基础与保障,而随后就需要对排查力度进行加强。其具体措施为:定期的召开隐患管理的工作会议,并在会议中进行思想与工作进度的实时报告。当遇到重大隐患时,应当根据计划对其重点情况进行分类,并根据存在隐患的阶段由单位之前设置的各专业部门对其进行隐患的排查工作与跟踪工作。另外,还应当以领导带队的方式,将检查工作做到制度化、常态化。同时应当在每季度都设置安全检查日,通过开展检查活动的方式充分的调动全体人员的排查工作积极性。并定期聘请专家对规定及制度进行优化,同时对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钱七虎,戎晓力.中国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及相关建议[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
[2]王烨晟,张文成,陈文华.轨道交通风险评估WBS工程结构分解准则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3年.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軌道交通土建工程的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是一项巨大的市政工程,其土建工程施工与一般的工业生产过程相比,也有许多不同之处,这些不同之处主要是由于城市轨道交通构筑物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具有许多特点,其中对施工过程具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产品的体形庞大、复杂多变、整体难分、不能移动。这些特点又使得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产品的生产(即施工过程)具有与一般工业生产不同的特点,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生产的流动性、生产的单件性、生产周期长、地下和露天作业多、地理位置特殊、质量与安全方面的要求高以及与地质环境关系密切等。
1、生产的流动性
生产的流动性是由于土建产品固着于地上不能移动和整体难分所造成的。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施工单位(包括施工人员和机具设备等)随着建筑物或构筑物坐落位置的变化而整个地转移生产地点;二是在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施工人员和机具等要随着施工部位的改变而沿着施工对象上下左右流动,不断地转移操作场所。因此,在生产中,各生产要素的空闲位置和相互间的空间配合关系就经常处于变化的过程之中。空间的变化也就意味着施工条件的变化,必然要影响到其他方面的关系和组织与管理工作。机械设备等生产资料为适应流动性的需要,其中的大多数就必须是比较小型的,其选择与使用也会受到施工场地和条件变化的影响。施工所需要的房屋和水电动力等设施大多数也需要在现场临时建造、使用,完工以后又要拆卸或拆除。施工所需要的材料物资,有些(如水泥、钢筋、砂、石等)要根据就地取材的原则来选用,其规格、品种等都将因地而异,有些还需要自行组织生产。场内外的运输随当地环境和原有交通条件的变化也需要重新组织。运输方式、运输距离等都将会有所不同。现场的平面布置、各个生产要素的空间关系,也因施工条件的变化而需要重新安排。因空间变化而造成的自然条件(气候、地质等)之不同,对各生产要素结合的方式(施工方法)和时间关系(施工进度)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不能不加以慎重考虑。人机的流动、操作条件和工作面的不断变化,无疑会影响劳动的效率,甚至劳动的组织。此外,生产的流动性又是与施工的顺序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考虑到产品整体性的要求,建筑产品生产过程中,其“零部件”(各分部、分项工程)的生产常常是与装配工作结合进行的,一经建造即成一体则再也不可能随便再行拆装。所以,施工必须按严格的顺序进行,人机的流动也必须按照相应的顺序进行。生产的流动性对于施工的组织与管理工作有着重大的影响。
2、生产的单件性
生产的单件性与土建产品固着于地上不能移动和其复杂多变、各不相同的特点有关。各个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用途都不同,各有其特殊的功能要求,同时,各个建筑物和构筑物坐落位置也都不同,致使其所处的自然条件与技术经济条件(如地形、地质、水文、气候、资源、交通等)各有差异。所以,每个工程的结构、构造、造型、布局、材料等几乎不可能完全一样。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固然不同,即使同为工业建筑或民用建筑、重型厂房或轻型二房、公用建筑或居民住房,也是大有差异,甚至按同一标准设计建造的、看起来完全一样的建筑物,其基础就可能并不完全一样,更不用说房屋与桥梁、隧道、地下车站的差别了。因此,每个工程的施工组织都必须单独设计,并订出相应方案与计划。
3、地下和露天作业多
地下作业多是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区别于普通民用建筑工程的特点。大多数地铁车站和区间位于城市地下十几米甚至数十米,环境特殊,给施工带来很多不便;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地面和高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投入建设,这些工程除了露天生产以外,不可能有别的方法,即使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构件逐步转入专门的工厂生产,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这就不可避免地使得施工过程容易受到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在不利施工的冬季和雨季,还要采取特殊的施工方法与技术措施,要求增加某些新的生产要素(如测温工、供热设备和防冻、防雨物资等),工人的劳动效率可能也会有所降低,保证质量和安全的问题特别突出。在工程施工中地下和水下作业也是常有的,再加上立体交叉的多层作业,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施工中有效进行工程安全风险管控就成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在施工组织与管理工作中处于特殊的地位。
二、安全风险的组织管理
1、组织管理体系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组织管理体系采用的分层体制,主要包括政府监管层、建设单位母公司(总公司)的决策层、建设单位子公司(建设分公司)的管理层和与建设单位签订合同并依法履行建设任务的各相关参建单位组成的实施层。为强化安全风险管理,可特别设置安全监控管理中心。该中心可根据建设单位的实际情况,单独运行或下设于某一职能部门运行。
2、组织管理责任制
监管层负责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和组织协调工作。履行安全生产的管理职责,应加强对轨道交通工程这一新兴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完善其安全生产的法规和制度建设;强化其执法监督检查力度,开展其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的研究工作,及时总结、交流或下发安全管理经验,预防施工伤亡事故发生。
决策层负责全面组织和监管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期间安全风险技术管理工作,负责组织对各线工程建设期间安全风险管理相关的重大技术问题进行论证和审查工作。
管理层负责其管辖范围内所有相关工程的安全风险技术管理工作的全面组织和监管,具体负责工程线路建设各实施阶段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实施过程中,岩土工程勘察单位负责提供完整、准确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环境调查单位负责提供完整、准确的环境调查资料;总体设计单位负责完成所建线路工程的总体设计,汇总、审查和监督线路工点设计单位的安全风险工程设计并参与施工安全风险监测的数据分析、预警处置与响应等;各条轨道交通线路的工点设计单位负责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各阶段的安全风险分级、风险分析与评估、风险工程专项设计,参与施工安全风险监测的数据分析、预警处置与响应措施等;施工单位全面负责施工阶段和工后阶段的安全风险监测与监控、过程预防与控制、安全风险预警响应与处置工作;监理单位负责施工阶段和工后阶段的现场安全巡视,监督管理施工单位的安全风险监控、施工控制和预警及风险处置的工作落实情况;第三方监测单位负责施工阶段和工后阶段具体工程的现场监测、巡视、预警及相关安全监控咨询服务等工作。
3、加大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的力度
要想对轨道工程的安全进行更进一步的保证,就需要加大安全质量的排查力度。在对安全隐患评估的相应标准进行制定并对其做出评估之后,就使得隐患排查工作有了最根本的基础与保障,而随后就需要对排查力度进行加强。其具体措施为:定期的召开隐患管理的工作会议,并在会议中进行思想与工作进度的实时报告。当遇到重大隐患时,应当根据计划对其重点情况进行分类,并根据存在隐患的阶段由单位之前设置的各专业部门对其进行隐患的排查工作与跟踪工作。另外,还应当以领导带队的方式,将检查工作做到制度化、常态化。同时应当在每季度都设置安全检查日,通过开展检查活动的方式充分的调动全体人员的排查工作积极性。并定期聘请专家对规定及制度进行优化,同时对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钱七虎,戎晓力.中国地下工程安全风险管理的现状、问题及相关建议[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8年.
[2]王烨晟,张文成,陈文华.轨道交通风险评估WBS工程结构分解准则研究[J].现代隧道技术,2013年.